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意蕴

2024年3期(总第498期)
湖湘论坛
Huxiang Forum
No.3,2021
General No.198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意蕴
喻文德康定师专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考察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了基本方法。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语境来看,美好生活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是人民立场和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标志优良生活
品质的总体范畴,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是优良生活条件和满意生活体验的辩证统一。从美好生活的生成过程来看,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感性活动,是对美好生活过程的动态描述,是艰苦努力和悠闲自在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好生活;理论内涵;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160(2021)03-0023-09
联合早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的工作场合数十次论及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成为了他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话语和工作议题。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是对不同民族美好生活经验智慧的借鉴和传承。新时代是一个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当前,国内学界对于美好生活理论内涵的阐释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实际上,美好生活不仅是大众话语,而且是政治话语;不仅是生活理念,而且是政治理念。美好生活本身有着复杂的理论内涵,要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确实很难。但是,我们从某个特定的视角出发,阐释美好生活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还是可能的。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现实生活的三种基本方法出发,对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作出相应的阐释。
一、作为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
从新时代美好生活出场的语境来看,美好生活首先是一种政治理念和政治话语一一
阳性反应收稿日期:2021-01-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价值引领的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XKS009)作者简介:喻文德,男,湖南浏阳人,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道德建设。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是人民立场和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
(一)从历史出发考察美好生活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历史”即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过程。“逻辑”即逻辑范畴之间的层次和关系。根据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我们必须首先从历史出发,即从美好生活观念出场的时代背景出发,阐释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只有从历史出发,才能揭示新时代美好生活产生、发展的真实情景及其本质属性。
全球公民社会
相对于某一具体的社会历史阶段,美好生活是一种社会历史存在一一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等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首先,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及
其文化发展构成了美好生活的认识条件。“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能认识到什么程度。”⑵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从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出发理解美好生活。其次,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文化发展也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实现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具体条件决定了美好生活之“美好”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对美好生活的理论阐释也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条件。
脱离美好生活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单纯从某种理论框架出发,对美好生活的阐释很可能成为乌托邦构想。譬如,有的学者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提出,美好生活是“人在从事对象化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完美和谐的发展状态,本质上是人的全面解放在现实生活中的极致展现”[4]o“解放”意味着打破束缚,获得自由。美好生活的实现与人的解放是一致的,人的解放是美好生活实现的前提,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人的解放的确证。可是,“全面解放”是一个没有止境的发展过程,美好生活的实现也是如此。换言之,“全面解放”始终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设想,没有“全面解放”就没有美好生活,由此,美好生活就成了一种远离现实的悬设种完全理想化的理论建构。实际上,现实中的美好生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汉阳铁厂博物馆
(二)作为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是党的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郑重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即从美好生活出场的语境来看,其最初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来的政治话语和治理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
美好生活本身是一种大众话语,把美好生活作为党的奋斗目标等于用大众的语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了一种全新的表达。生存或生活问题是人民大众最关心、最
基本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榊1自古以来,美好生活就是人民大众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经》中的“乐土”“乐郊”,《礼记》中的“大同”“小康”,《老子》中的“小国寡民”等都是人民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富裕生活、小康生活、富强生活等都是人民大众关于美好生活的不同表述。美好生活是最鲜活的大众语言,把美好生活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典范。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民大众的美好生活向往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时代在变,虽然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永远不会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⑶1】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需要由物质文化需要上升为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必然要求党和政府适时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把美好生活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主题。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成为新时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三)作为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是人民立场与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
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是人民立场与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内安百姓和外绥万方相统一的政治抱负。人民立场体现了美好生活的人民性,世界胸怀体现了美好生活的世界性。在一般情况下,人民立场与世界胸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合作竞争中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特殊情况下,当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人民立场与世界胸怀可能遭遇相互冲突的困境,这时需要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实现两者之间的恰当平衡。
一方面,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一一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7]
—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地位至上和人民从人民立场出发,美好生活是人民至上的生活—
幸福至上等。人民至上的价值要求具体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具体工作之中,即“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
努力工作。”冈从人民立场出发,美好生活还是人民满意的生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生活的主体,生活是否美好必须充分尊重人民众的意见。人民生活满意度是人民大众对物质、精神、心理等多方面需求满足程度的综合评价,因此,必须把人民生活满意度作为衡量美好生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类一体的世界胸怀一一为实现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世界各国人民的
共同愿望,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应该服务于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实现世界各国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命运相连。为此,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㉛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关于人类共生共荣的价值共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又契合了人类关于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还把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衔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球治理中坚持人类一体、胸怀世界的大格局、大视野。
二、作为优良生活品质的美好生活
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标志优良生活品质的总体范畴。作为优良生活品质的美好生活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是优良生活条件和满意生活体验的辩证统一。
(一)从总体出发考察美好生活
总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社会历史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在批判吸收黑格尔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总体或整体掌握世界的方式:“具体总体作为思想总体、作为思想具体,事实上是思维的、理解的产物;但是决不是处于直观和表象之外或驾于其上而思维着的、自我产生着的概念的产物,而
23mm航炮
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的功能大于并优于部分的总和。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必须从总体出发,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给予高度认同:“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地位,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本质的区别。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10]
美好生活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复杂的构成要素。美好生活既包含了个人的幸福感受,也包含了为实现个人幸福所需要的社会性条件。就主体的价值诉求而言,美好生活
不仅包含了当下的幸福感受,而且还有生活境界和生活意义等超越性维度,因此,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较之“幸福生活”更为宽泛。仅从美好生活的某个或某些构成要素出发阐释美好生活,其结论是片面的,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从总体出发一一从构成整体要素的内在关联中阐释美好生活,才能从总体上把握美好生活。如果单纯从某一个方面出发阐释美好生活,那么不可能全面而准确地揭示美好生活的本质属性。
(二)作为优良生活晶质的美好生活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
从总体的观点来看,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一个标志优良生活品质的总体范畴,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需要是人对外界对象的一种依赖关系。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即人的需要通过社会生产来满足,并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人的生物本能(食欲、性欲等)只是人的需要的自然前提,真正人的需要是由社会生产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冋需要的不断满足和生产的不断发展会创造更多新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社会生产一同发展的。在当代中国,人们对自我生活日益关切,并希望从世俗生活中获得自由、满足和意义等。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充分肯定人们关于自我生活的美好愿望。所有的这些需要既是构成优良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优良生活品质的必要条件。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需要的层次与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生活品质也是有层次的,生活品质的优劣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的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生活品质是由既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这种生产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6]520o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
性质决定了生活品质可能达到的水平,因此,对优良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对应,新时代的人民必然追求一种高品质的生活。凹可以说,美好生活即品质优良的生活。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把美好生活等同于美好生活需要或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需要是人的本性,但是需要并不构成美好生活的本质属性。人是社会的人,生活不是单纯的个人事件,而是与外部世界有着复杂关联的社会事件。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多种社会条件的支撑,美好生活需要只是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我们既不能将需要等同于美好生活本身,也不能将需要的满足等同于美好生活本身。需要的满足只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因为需要及其满足本身还需要接受伦理的审视。譬如,要看满足需要的方式是否合理。如果为了满足需要而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忽视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这种所谓美好生活是难以持续的,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4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74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民   需要   社会   生活   发展   历史   世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