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沉默三十年的“深潜”人生

一位老人,一腔热血,一生投入,只专注于一件事。
三十年隐姓埋名,他带领中国核潜艇事业从一穷二白走向了一鸣惊人,使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他,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也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
纵观其人生:
34岁,他投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发事业。
46岁,他参与设计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下潜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
64岁,他亲自登艇参与深潜试验,成为总设计师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的世界第一人。
也是在64岁,阔别家乡三十载,几乎与家人失联的他荣归故里,此时,父亲和二哥已经去世,高堂老母已93岁高龄。
结冷胶
如今93岁的他,仍坚持到研究所工作,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碳纤维复合材料
与核潜艇的渊源
出身于医生世家的黄旭华,原本是立志从医的。“我原来从小的志愿是学医,想当一名好医生,继承我父母的意愿——治病救人。”
黄旭华小学毕业的时候,正好“七七事变”爆发了,沿海城市的学校大多被迫停办了,为了求得一个比较能够安下心来读书的地方,他和他的同学们不顾交通的困难,徒步走了四天山路,赶往已经搬迁到重庆的学校。一路上都有日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沉默三十年的“深潜”人生
. All Rights Reserved.
C over P eople封面人物
本栏目冠名:东莞鸿企机械有限公司
本鬼子轰炸,每一次警报一响,他和他
的同学都得被逃难的人潮挟搂着往城外
的山洞里面跑。这一天如果是警报不解
除,那么就得整整地在山洞里面挨饿一
天。
“一股非常屈辱的怒火在我身上燃
烧起来,我想为什么日本鬼子敢这么猖
狂,想登陆就登陆,想轰炸就轰炸?为
什么我们中国老百姓不能生活在自己的
土地上,却要四处逃难、妻离子散?为
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土地,我却连一
块可以安下心来读书的地方都没有?什么道理?这正是因为中国太弱了,弱国就要受人家的欺凌,受人家的宰割。怎么办?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保卫我们国家的蓝天;或者我要制造军舰,抵御外国从海上进来的侵略。”黄旭华回忆说。黄旭华生长在海边,对海有更深刻的情结,
套利定价模型同时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海上侵略,权
美林证券
衡之下,他进了上海交大造船系。
1958年,国防科委刚刚组建,聂
荣臻元帅就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开展研制
导弹核潜艇的请示报告,首批只有29
个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挑起了我
们国家核潜艇的开拓任务。黄旭华有幸
是29个人当中的一个,从那个时候开
始一直到现在,他再没有离开过核潜艇
的研制领域。
从而立之年,到古稀之年,黄旭华
果然只做了一件事:研制中国自己的核
潜艇!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国家核潜艇项
目曾几次上马、几次下马。尽管在“”
中受过误解和冲击,尽管在改革开放后,
面临许多高薪职位的诱惑,但黄旭华丝
毫不为所动,初心不改。他说:“研制
核潜艇是我的梦想,一辈子从事自己热
爱的事业,我很幸福。”
从玩具和算盘中“走”出来的核潜艇
中国核潜艇的研制,最开始寄希望
于苏联人。
1959年10月1日,赫鲁晓夫、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访华,我国国家政府
再一次向赫鲁晓夫提出对中国核潜艇研
. All Rights Reserved.
制提供技术支持,但赫鲁晓夫傲慢的拒绝了。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上有这样几句话:中国要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他说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你们中国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来研制核潜艇。听后愤怒地站了起来,挥动着他宽大的手掌,说:“你们不援助算了,我们自己干!”“核潜艇,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为此,中国人走上了独立自主研制核潜艇的道路。
今天,习惯了拿来主义、技术转让等词汇的人们,也许很难想象,黄旭华和他的团队是怎样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来研制核潜艇的。根据赫鲁晓夫的回忆,一艘核潜艇的发电量,其实可以满足一
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电,艇内仅控制阀门就有一万多个,各种仪表达到几千个,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当时中国最困难的是缺少相关人才和专业知识,手头上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开始大家都以为把核反应堆安到常规潜艇上就是核潜艇,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怎么办,大家就从国外浩瀚的报刊杂志里,寻保密极高的核潜艇相关资料,甚至,关于核潜艇的任何蛛丝马迹、只言片语对黄旭华和他的团队都十分难得。最后,用这种大海捞针的方式拼出了美国核潜艇的总体布局。
拼出来的核潜艇设计图谁也不敢肯定靠不靠谱。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从
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儿童模型玩具。黄旭华如获至宝,研究者们把玩具拆开、分解,兴奋地发现,玩具里密密麻麻的设备与他们构思的核潜艇图纸基本一样!“我的总结是,再尖端的东西,都是在常规设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没有那么神秘。”黄旭华进一步坚定了自信。
从图纸、模型,到造出真正的核潜艇,其中要突破多少技术难关,我们难以想象。在电脑、手机如此普及的今天,你是否知道,那时的科学家们,竟是用“算盘”算出的核潜艇的大量核心数据?
为了保证数据准确,黄旭华的团队常常分组计算同一组数据,出现不同结果就重新再算,直到结果一致。他回忆,“噼噼啪啪”的算盘声会在整个楼里持续响一整夜。
目前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从事核潜艇工作的专家之一张锦岚说,对今天工作的设计师来说,使用算盘建造舰船是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说:“这可
C over P eople 封面人物
本栏目冠名:东莞鸿企机械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要运用三角函数、对数等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模型。”
然而,黄旭华说,通过手工计算,他和他的科学家们克服了许多有挑战性的技术问题。仅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科学家就提出了五个艇型方案。
此外,核潜艇上设备、管线数以万计,黄旭华要求,每个都要过秤,几年来天天如此!这样“斤斤计较”的土办法,最终的结果是,数千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与设计值毫无二致!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当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强军梦的庞然大物从水中浮起时,黄旭华激动得泪水长流。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中国人仅用10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
“我们的核潜艇没有一件设备、仪表、原料来自国外,艇体的每一部分都
是国产。”黄旭华自豪地说。
什么是自力更生?什么是自主创
新?这句话足以回答。
极限深潜 志探龙宫
新型号的潜水艇在研制最后阶段,
交付海军使用之前,都必须进行极限深
71岁过芭蕾六级度的深潜试验。深潜试验,是一个风险
性很大,考验性很大的试验。一张扑克
牌大小要承受一吨多海水压力,任何一
条焊缝,任何一条管道,任何一个阀门,
承受不起海水压力,都会造成艇废人亡
的后果。
1988年,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核
潜艇开始尝试数百米水下极限深潜试
验,这一次试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
响中国核潜艇能否成为大国佩剑,从而
奠定中国在世界的发言权。
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王牌的
核潜艇“长尾鲨”号极限深潜,在不到
200米时就沉没海底了,全艇160多
名潜艇兵全部阵亡。中国的核潜艇能不
能下潜到数百米,当时没有人能回答这
个问题。
因为这一事件,大家都很担心,有
人写了遗书给家人,现场的气氛很悲壮,
大家甚至唱起了那首“血染的风采”。
黄旭华回忆:我们的设计留有足够
的安全系数,试验过程我们规定的程序
是一个深度、一个深度慢慢下降。十米、
五米、两米,然后是一米一米地往下探,
绝不蛮干,因此安全是有保证的。我是
有充分的信心,但我也十分担心,担心
是不是还有哪一些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之
外,我还没有认识到的潜在危险。我们
没有经验,那么怎么办?我感觉同志中
弥漫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
不复还’的氛围。而这对试验是非常不
利的。
怎么办?黄旭华带着设计人员和战
士们座谈,并当场宣布:“我对深潜很
有信心,我将与大家一起下水!我们要. All Rights Reserved.
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样威武雄壮的进行曲,去把试验数据成功拿回来!”
战士们沸腾了!担忧、悲情一扫而空,必胜的豪情点燃全场。
“我下去,不仅仅可以稳定人心,可以鼓舞士气,而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深潜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我可以协助艇上及时地采取措施,避免恶性事故的扩大。我是总师,不仅仅要为这条艇负责,更重要的是要为艇上170个乘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
黄旭华说。
试验当天,天公作美。50米、100
米……一个深度一个深度地潜下去。“咔
哒、咔哒——”寂静的深海中,巨大的
水压压迫舰体发出声响,惊心动魄。黄
旭华气定神闲,指挥若定,给了大家无
穷的信心。
“其实我心里也紧张啊,但我绝对
不表现出来。”多年之后,黄旭华幽默
地揭秘。
试验成功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
沸腾了!黄旭华再难抑制激动的心情,
即兴挥毫:“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
涛骇浪,乐在其中!”
隐姓埋名三十年 只为强国梦
为了制造出共和国的第一艘核潜
艇,黄旭华沉默了整整三十年。
“他呀,家里的事是不顾的,这是
肯定的。”说起黄旭华对家里的“贡献”,
老伴李世英笑着总结。一去北京,他6
年没有回家;家里地震,他没有回家;
女儿重病,他没有回家;扛煤渣、扛煤
气罐……这种一般家里男人做的事情,
李世英通通一人扛下。
更让人唏嘘的是,从1957年到
1986年,30年的时间里,黄旭华老家
的父母、兄弟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也
没有见过他,唯一的是一个信
箱号码。父亲去世,他没有回家;二哥
去世,他没有回家,家中慈母,从63
岁盼到93岁,才终于见到自己的“三
儿”。
因为从不知道他做的是什么工作,
30年来,老家人都怨他、气他,直到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有一篇题目为
《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长篇的报告文学,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
的人生经历。黄旭华给母亲寄了一本。
这篇文章永远只提黄总设计师,没有具
体的名字。但是他提了黄总设计师的夫
人李世英的名字。“我母亲一看,文学
里面所报告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三十年
没有回过老家,而被弟妹们误解为不要
C over P eople封面人物
woman 日剧
本栏目冠名:东莞鸿企机械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63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核潜艇   没有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