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966年的文学创作

苏轼的资料第三章冗余系统
1949年—1966年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十七年文学创作的风貌(fēngmào)与特征
一、文学的抒情(shūqíng)时代,歌颂的表达方式
            A.语境(yǔ jìnɡ):这是一个在废墟(fèixū)上重新建立的国家,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1840年对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是一个不可忘记的历史(lìshǐ)记忆;新中国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2012北京高考理综
            B革命浪漫的情绪:对历史的辉煌史绩采取抒情的歌颂方式。——这种歌颂既是一种艺术手段,也代表了一种政治态度、道德行为,三者中,最重要的是政治态度。
          主题——歌颂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歌颂共产党、人民领袖;歌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思想揭示——单一的文学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于社会主题的揭示,不思考人生、生命、人性等人的文学主题。
          艺术风尚——明朗雄奇,抒豪情、寄壮志的浪漫英雄主义(从气势上睥睨前代)。
        ——“政治第一性”的原则改造扭曲了作家的生活发现,逼使个人话语向国家话语转换,留下了意识形态改造规定个人的抒情话语的痕迹。
      ¤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与茅盾《子夜》的艺术处理方式。
    ¤梁斌《红旗谱》对“复仇”母题的改造。
二、人物
十七年文学创作中人物的特征——
1、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代替了普通人的形象
  文学史人物:神    →    英雄    →    人
              ↓          ↓          ↓
          古希腊神话    中世纪传奇  现实主义文学
          荷马史诗      骑士文学    狄更斯、巴尔扎克等
  ——十七年文学塑造的是阶级的英雄,代表了国家意志的理想与期待。
2、有形的现实追求遮敝了无形的精神揭示
3、英雄人物的完美化与美学实用性
      A.英雄人物的定型化倾向:阶级身份贫穷、革命要求强烈,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忠诚、坚贞、无畏、刚强、朴素、大公无私。
      B.对英雄的理解(lǐjiě)塑造,体现一种绝对的观念,尽使英雄人物完美化、极端化
      C.“歌颂(ɡē sònɡ)”表达方式的特点(tèdiǎn)
        诗歌(shīgē)——比兴(bǐ xīnɡ)   
        散文——“杨朔模式” 
2020班公湖互殴八小时        小说——大团圆模式、单一的时序顺进的叙事方式
第二节
《保卫延安》、《红日》和《林海雪原》
                                      ↗革命战争历史题材——《保卫延安》、《红日》
中国当代文学的红经典革命成长主题叙事 ——《青春之歌》、《红旗谱》
                                              ↘革命斗争题材        ——《红岩》、《小城春秋》
  一、关于英雄史诗
      ——文学作品既要有史的价值,又要有诗的造诣,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杜甫诗被称为“诗史”,即“善陈时事,律切情深”, 杜诗《兵车行》
、“三吏”、“三别”、《哀王孙》、《悲陈陶》、《洗兵马》、《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就构成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的精神风貌,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黑格尔认为,史诗叙述的是全民族的大事,它的史诗力量的根源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一般来说,战争情境中的冲突提供史诗最适合的史诗情境。
二、《保卫延安》《红日》——描绘战争的宏大图景,确立了十七年文学对宏大题材、宏大叙事的史诗性追求
1、战争叙事共同点:在规模、气魄上都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战争的伟力;取材于两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解放战争。 
            《保卫延安》以陕北战场为背景,通过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的运动战以及沙家店歼灭战等不同类型的战斗,表现各种类型战争的特点,以一个连队的军事活动为主线,从其撤出延安到返回延安的半年的战斗生活,展示延安保卫战的历程。
            2012年牛奶《红日》以山东战场为背景,以一个军的军事行动为主线,通过描写涟水战役受挫、莱芜战役大捷和孟良崮歼灭战的胜利,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革命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体现(tǐxiàn)了战争的残酷性和艰巨性——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进行(jìnxíng)的殊死决战<陕北战场(zhànchǎng):敌34个旅,23万兵力;我西北(xīběi)野战军主力6个旅,2万多兵力(bīnglì)。山东战场:敌50多万重兵,包括蒋亲信、五大主力之一的74师,十倍于我。>
      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图景;体现军事思想和路线的伟大胜利——“大踏步地前进,大踏步地撤退”,“避开敌人锋芒、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2、战争叙事的差异
          《红日》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了中国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故事。三个大的战役、一个军的行动;叙事中心是以一支“常胜英雄军”与一支王牌军之间的对立角逐展开大规模战役的描绘。
          《保卫延安》追求史诗、宏大图景,其主线是周大勇连队脱离大部队之后的孤军作战,出现诸多传奇情节(沙漠迷路、打粮站等)
            叙事的节奏上,《保卫延安》更强调“打”,从一个战斗转向另一个战斗,显得极其激烈,视野集中于战场。
    《红日》视野比较开阔,战争叙事有张有弛,从军师团到连排班,从军队到地方,前方与后方,战场与医院,战争与和平、爱情,有较生动的结构安排。
汉德森3、塑造典型英雄人物——十七年文学创造英雄人物的范例
    《保卫延安》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形象——从惨烈的战争、残酷的环境和生死考验的战火中锻造出来的人物,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其特征是:a.“钢铁战士”,无所畏惧、勇猛顽强,表现人民解放军有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b.“集体主义的英雄”,永远和自己的战斗集体联系在一起,个体的生命价值溶解于集体的胜利之中;c.在战斗中成长的英雄。
    《红日》中的英雄人物塑造同样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基本特征、基调一致。但有更丰富的揭示——
      其一,从军一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的人物像: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团长刘胜
、连长石东根、班长秦守本、机要员姚月琴;
      其二,注意对人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身份的揭示。刘胜团长对知识分子的偏见;石东根胜利后的醉酒纵马,带着农民出身的性格弱点。
4、反面人物的描写——
    《保》反面人物(fǎnmiànrénwù)<敌对人物(rénwù)的形象>简单化,漫画化。
    《红》没有采用(cǎiyòng)当时流行的漫画化手法。敌74师师长张灵甫具有国民党军第一(dìyī)主义“天之骄子(tiān  zhī  jiāo  zǐ)”的性格,刚愎自用、骄横狂妄,虽对孤军作战内心恐慌,危急中却又沉着干练。
5、揭示战争的决定因素,强化了当代文学的政治功能
      ①揭示思想和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用描写战争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
      ②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在“二元对立”
的战争思维模式确立中,淡化消除了人物自我灵魂的搏斗过程。
三、《林海雪原》——革命传奇
            描写一支智勇精悍的小分队剿灭东北土匪的斗争,一场特殊军队所进行的一场特殊战斗。利用民族文学的传奇因素表现战争,属革命传奇类小说。这一类小说还有《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
      1、受到传统小说“五虎将”模式与《水浒》108条好汉模式的影响
      五虎将模式古典武侠或历史演义中以五种性格<忠诚、勇毅、胆识、粗犷、朴实耐劳>构成主要英雄人物的基本人物模式;又同好汉模式一样,各怀绝技,各俱个性。
      2、追求情节的曲折生动,故事的浪漫夸张,正反两方的强烈对比。
第三节
《青春之歌》与革命成长叙事
一、关于成长叙事
      用叙事的方式来表现人的成长“母题”是西方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于18世纪的德国。其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意味着人物从某个设定的点上的水平向某种理方向的提高,人物是动态的,时间注入人的性格发展中。
    《青春之歌》是以成长的方式来表现革命的成长。
二、从原始素材到革命叙事的变化
    1、原始素材是作者自身的经历
    一个(yī ɡè)反抗旧家庭而走投无路的女性。类似于文学史上的“子君”、“沙菲”等人物(rénwù)。
  2、革命叙事对原始(yuánshǐ)素材的改造
    ⑴作者的创作(chuàngzuò)意图:通过林道静表现一个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wúchǎn jiējí)革命战士的过程,表现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参见杨沫《我为什么写〈青春之歌〉》)
    ⑵改造素材为革命成长叙事的途径
  A.将革命内容与传统婚爱故事两种文学进行组装
    个人奋斗史:从挣扎→革命
    恋爱史:从失败→成功  余永泽→卢嘉川→江华
          ——用人物身份的不同来使两条线索紧密组合在一起
  B.赋予主人公革命成长的思想基础、诱因及革命成熟的保证
          出身——受压迫阶级,底层佣人的女儿(革命基础)
          知识背景——阅读西方经典:马列著作;
          接受党的指引与教育——革命加恋爱
          参加工农革命实践
三、林道静的成长过程
    ——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①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出走到九·一八事变阶段——林道静的成长起点,从个性解放开始。
      性格主要特征是仇恨家庭,仇恨社会,仇恨黑暗世界,同情底层社会,要求个性解放,追寻自由,带着个人奋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绪和罗曼蒂克的幻想要改变现关,失败后便以死抗争。
                            (→)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63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革命   战争   人物   叙事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