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西部白垩系地层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分析

甘肃科技
石家庄丽池ceo会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37卷第4期
2021年2月Vol.37 No.4
Feb. 2021
大连教育学院附中
鄂尔多斯盆地北西部白垩系地层砂岩
铀矿成矿前景分析
徐培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铀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多个大型铀矿床,目的层均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
白垩系地层在空间位置上与侏罗系地层相邻,且下白垩统在盆地中相当发育,出露广泛,但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大型
的铀矿床。本文从白垩系地层岩性特征、铀源分析、水文地质特征、构造特征、还原剂因素五个方面分析该地层是否 具备铀成矿条件,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砂岩透水性优良,北部具备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水文地 质条件,并且北部发育广泛的花岗岩体,铀背景值满足砂岩型铀矿成矿要求,早白垩世时期盆地内发生明显构造
活动,华池环河组的沉积砂体接受氧化作用充分,在遇到深部运移的油气时,U"便被还原成U",在合适的位置沉淀、富集,形成铀矿。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白垩系
中图分类号:TL212.9
鄂尔多斯盆地矿资源丰硕,是一个铀、煤、油、 天然气并存的沉积盆地,特别是铀矿资源尤为丰
富,迄今为止已在此发现多个大型铀矿床,如东胜
砂岩型铀矿床、大营砂岩型铀矿床和杭锦旗砂岩型 铀矿床等,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为其含矿目的层。
前人根据砂岩型铀矿成矿特点,已经对上述铀矿床 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取得了丰富的成 果,如流体作用分析、沉积相分析和物源分析等。白
垩系地层在空间位置上与侏罗系地层相邻,且下白 垩统在盆地中相当发育,出露广泛,但迄今为止还
未发现大型的铀矿床,本文打算从白垩系地层岩性
特征、铀源分析、水文地质特征、构造特征、还原剂 因素五个方面分析该层位是否具备有利于砂岩型 铀矿形成的条件。
1区域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是中
生代发育起来的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大地构造位
丁晓兵老婆置处于鄂尔多斯断块中。在白垩世早期,盆地主 要为一套内陆凹陷的河湖湘沉积,以河流相占绝
对优势。白垩系地层从下至上依次为:洛河组
(K 』)、华池环河组(KJic+h )、罗汉洞组(KJh )、泾
川组(KQE 。
2铀成矿条件分析
2.1白垩系地层岩性特征
1) 洛河组(K 』)。为一套典型的冲洪积扇沉积,
派乐坊
砾岩呈红,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磨圆以次棱
角状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颗粒支撑,无定向。为 风成沙丘沉积。
超图2) 华池环河组(KJic+h )。整体呈北北西向展布,
地层由东向西倾伏。岩性主要为黄、灰绿、浅灰、 棕红的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与黄
绿、姜黄砂岩、岩石砂状结构,层状构造。岩石颗 粒占约90%以上,颗粒主要为石英、长石,可见黑 岩屑。中小型交错层理发育,部分地方亦可见褐铁
矿化眼槽状交错层理面分布,发育斜层理,砂砾岩 不等厚互层。在一些槽状层理限定的河道内可见紫
泥岩砾石,呈次圆状。该组地层为沙漠边缘沉积 组合,沉积环境以静水沉积为主,风成沉积为辅;沉
积相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沉积特点为东粗西细,北粗
南细,最大沉积厚度位于新召一带,达915m 。为一套
辫状河沉积。
3) 罗汉洞组(Kilh )。区内大面积出露,呈“广”字
型分布于盐地西部和北部,上部主要为土红砂岩、
泥质粉砂岩,并夹有紫黑铁质结核。泥岩与薄层 的钙质砂岩互层;中部中粗粒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容县公社论坛
第4期徐培:鄂尔多斯盆地北西部白垩系地层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分析23
层,呈桔红、桔黄和灰。下部为红块状砂岩,局部夹泥岩,含钙质结核,厚390m,与下伏洛河组整合接触关系。砂岩层理较为发育,主要分槽状和板状两种,风化一般。为一套风成沙丘。
4)泾川组(KQ。主要分布盆地西部、北部局部地段,厚50~233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岩性主
要为浅红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泥岩风化强烈,砂岩与绿泥岩接触处发育泥裂现象,向下钙质砂岩薄层增多,局部见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一套湖泊和三角洲沉积。
通过结合前人的资料与砂岩型铀矿典型成矿模式(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叫初步认为华池环河组具有一定的铀成矿目的层特征,其辫状河沉积相的泥-沙-泥岩性模式为铀成矿提供模式基础,在合适的条件下,氧化带的歼灭部位便可沉淀铀矿。
2.2铀源分析
盆地北部有三大主要花岗岩体,出露较好,分别为狼山花岗岩体、大青山花岗岩体及阴山花岗岩体。这些花岗岩体大大小小有几百个,年龄分布广泛。华力西期,在该岩体中发现多处铀矿。在大青山岩体中,铀背景值为4-8x10^,为中等含铀叫满足砂岩型铀成矿的最低要求,铀源属于较为充足级别,并且该地区的Th/U比值为48.8,远远高于大陆岩石的平均含量,表明该地区发生U的丢失。因此该地区为理想的铀源区。
2.3水文地质特征
下白垩统志丹的四个地层中的砂岩岩石松散性较好,为含铀热水溶液的渗透和运移提供先天条件,由于各岩层岩性在粒度方面存在差异,故各岩层的含水性不均一,其中华池环河组含水量较多,含水
厚度约50m叫且区内分布最广。盆地内潜水的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谷和洼地为排泄区,另一个主要排泄因素为蒸发,年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0倍。早白垩世时期,由于构造活动较少,水流方向沿地势由东向西,且沿北西方向流入盆内。下白垩统沉积后,受地层抬升影响,底部的罗汉洞组和华池环河组顶部受到氧化,前者呈红,后者为黄,地层的大规模氧化有利于来自源区的含铀流体的运移,沉积间断的存在使得这一时期成为潜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主成矿期;在晚白垩世到上新世这段时间,承压水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流动,动力为渗透作用,流体来源主要为附近蚀源区。大规模古潜水氧化带和由盆缘向盆内相应发育古层间氧化作用同时进行,形成了相应的古层间氧化带,氧化带主要赋存于华池环河组,在氧化一还原过渡部位可形成铀的富集成矿,因此华池环河组是铀成矿的理想层位。
2.4构造特征
早白垩世时期,鄂尔多斯盆地由克拉通盆地转为伸展断陷盆地,盆内构造作用表现为断块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盆地东部隆起,受断裂活动控制,东部形成了冲击扇堆体;晚期主要表现为盆地西部及北部隆起,受断裂活动控制,在西部和北部也形成了冲积扇堆体,罗汉洞组、泾川组形成了由南向北推进的湖相沉积。同时,盆地西缘向东推进明显,并且早期沉积的盆地边缘、大部分河流地层和基地被抬升,剥蚀区也向盆地内伸展,有利于华池环河组早期的沉积砂体接受氧化作用,随着后期罗汉洞组叠覆其上,含氧含铀水的渗入进一步促进了铀成矿作用的发生叫
在盆地北部杭锦旗的下白垩统砂岩之上的玄武岩年龄为126.2±0.4Ma[S|,属早白垩世,且这一年龄与华北地区发生的构造-岩浆-热时间相吻合,所以可能导致地下深部热水沿构造裂隙上涌,为元素的迁移提供了通道,使得后期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有了较好的物源基础。
2.5还原剂因素
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中,充当还原剂的介质主要有黄铁矿、含桂类油气、有机质如碳屑煤、和沥青等。在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型铀矿中,研究人员在进行地质编录过程中发现了大段的煤等有机质,煤在铀成矿过程中充当了较好的还原剂。并且鄂尔多斯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沿着断层裂隙或砂岩孔隙上升运移影响着地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当油气上升运移时碰到含氧含铀水时,便使得U®被还原为U“,在合适的位置沉淀、富集,最后形成一定规模的铀矿点或铀矿带。
3结论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砂岩透水性较好,北部具备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并且盆地北部发育广泛的花岗岩体,铀背景值满足砂岩型铀矿成矿要求,(下转第18页)
18甘肃科技第37卷
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未来的建设目标,就是为了更好把我院慢病管理及慢病管理知识库推广到其他医院、社区,辅助社区医生做好慢病管理,预留拓展区域慢病管理软件平台软件接口,实现慢病患者从社区到医院慢病转诊,实现分级诊疗功能;完成患者从社区、医院、居家一体化全方位管理,实现慢性病服务对象个人健康信息的全面管理,最终实现患者全生态、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四。项目建设有助于医疗机构减少资金投入、增加收益、提高知名度、科学规范区域慢病管理体系;有助于帮助减轻医生工作量、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生业务水平;有助帮助慢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就医难度,节省费用。医院慢病管理平台建设项目通过对已患慢性疾病患者全流程管理,以及未得慢性病患者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风险因素,实施慢病早治早防管理,节省医疗资源,响应国家卫健委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对创建健康中国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慢性病医院将以此项目为新起点,继续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舒适的环境、一流的服务、精湛的医术、精心的护理,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的健康的保驾护航。
目前慢病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反复探讨和论证,符合国家及医疗卫生行业的相关信息化和数据标准或规范,遵循中国卫生信息标准,功能符合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管理规范要求。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明确指出患者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慢性病管理是考核要求之一。其中“慢性病管理”要求再评审标准中出现了11次,“随访”出现了29次。“慢性病管理”已经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和专人负责。提升患者满意度和获得感,改善医患之间的情感交互,塑造医院亲民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张茂鑫.区域卫生统计信息监管平台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叨.广西医科大学,2017.
[2]胡秀静,王怡,王家骥.慢性病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探讨[J].慢性病学杂志,2018,12.
[3]窦强.慢性病管理知识平台的建设与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
[4]胡秀静,王怡,王家骥.慢性病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探讨[J].慢性病学杂志,2018,12.
[5]赵绪帅.分级诊疗视角下辽宁省社区慢性病管理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2018.
[6]温秀芹,刘菊红,王凌云.基于整合模式的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6,04.[7]孔灵芝,白雅敏.落实关□前移策略开展慢性病高风险人健康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07.[8]李学省.远程多生理参数监护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山东大学,2016.
[9]张茂鑫.区域卫生统计信息监管平台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
[10]马铭苑.大数据环境下开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6.
[11]项高悦."互联网+”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叨.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6.
[12]周锡国,彭远兰,邢妮妮.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社区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4.
(上接第23页)
早白垩世时期盆地内发生明显构造活动,华池环河组的沉积砂体接受氧化作用充分,在遇到深部运移的油气时,发生还原作用,便可形成砂岩型铀矿。
参考文献:
[1]谢渊,王剑,李明辉,等.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水质和分布的关系[J].地质通报,2004(11): 1094-1102.
[2]张金带.我国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JJ.铀矿地质,2016,32(06):321-332.[3]马晔.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砂岩型铀矿铀的赋存状态及抽源探讨[叨.西北大学,2013.
[4]王桂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J].科技创新与应用:资源与环境,2013(36):110-111.
[5]吴仁贵.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早白垩世盆地动力学转变与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探讨[J].铀矿地质,2007(4):214-217.[6]王金平.陕甘宁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成矿前景及地浸地质条件研究[ZJ.1996.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3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48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砂岩   盆地   管理   铀矿   沉积   成矿   慢性病   白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