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赤日炎炎,小暑、三伏、大暑这些“热”词扑面而来。暑假来临之前,学校将举办关于“古人如何消暑”的主题活动,邀请你参与完成相关准备工作。
1.山林避暑,夏日之趣。
下面是第一小组选择的文本材料,请你完成问题,进行补充完善。
“天气热,个凉快地儿待着。”避暑不是咱们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寻幽的足迹可不少,“避暑空林酌,行歌采绿薇”,①____,绿荫重重,恰是夏日好去处。自然之中,自有幽凉处,湖边、山林、洞内纳凉是较为平常的办法。明代的钱塘名士高濂在其作《四时幽赏录》中分享了他去飞来洞避暑的经历:“灵鹫山下,②____,周回虚敞,指为西域飞来一小岩也。气凉石冷,入径凛然【甲】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将避暑作为夏日之趣,赏荷、读书、垂钓【乙】当素朴的避暑需求遇上文人墨客,夏日③_____。
(1)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四字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山林修篁  ②岩洞玲珑  ③又添雅意
B.①岩洞玲珑  ②山林修篁  ③又添雅意
C.①又添雅意  ②岩洞玲珑  ③山林修篁
D.①山林修篁  裴开元②又添雅意  ③岩洞玲珑
(2)文中【甲】【乙】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2.降温妙招,夏日之享。
下面是第二小组收集的资料,请你完成问题,帮他们修改完善。
古人藏冰、用冰、凿冰的历史由来已久。《诗经》中就有关于凿冰、藏冰的记录,如“二之
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说在十二月凿冰,一月藏冰于冰窖。古代的冰块非常珍贵,专达官贵人享用。冰块置于室内,如“原始空调”般散发凉气,起到降温暑。还有一些冰块被制作成各式冰点,唐代的“酥山”便是如此。“酥”是一种乳制品,做法是先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然后向盘子一类的器皿上滴淋,淋出山峦的造型,最后放到冰窖里冷冻,成品是一种颇有现代冰激凌之感的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两宋时期,一些商户也建造了自己的小规模冰窖,并制造出各种冰食。有人将牛乳之类的食物加工后冰镇,很受欢迎。这些都可谓是古人的消夏_____。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供(gòng)  处暑(chù)    B.专供(gōng)  处暑(chǔ)
C.专供(gòng)  处暑(chǔ)    D.专供(gōng)  黑海番鸭处暑(chù)
(2)文中画波浪线的总领句表达欠妥,请加以改正。
                 
(3)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横线上,有人建议填入“‘凉’方”一词,你是否同意,并结合文段内容说明理由。
                 
3.大暑赏荷,夏日之乐。
下面是第三小组收集的古人夏日娱乐的材料,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①传说在唐朝大历年间江南吴郡有个才女晁采,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大暑)这天,与她的丈夫各以莲子互相馈赠。
②有人问之,此举何由?
③她引诗以答:“闲说芙蕖初度日,不知降种在何年?”
④于是从那以后,在江南一带便有了庆祝“荷花生日”的旧俗。
⑤每逢这一天,人们便都扶老携幼,到荷塘泛舟赏荷。
⑥有人制作纸灯,点上蜡烛,任之似小船逐水漂流,以表祝愿;有人制作香囊,绣以图文,佩在身上,以保平安;有人制作美食,绿荷包饭,清香入口,以求康健。
⑦此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便被称为“观莲节”或者“观荷节”。
⑧大暑赏荷,渐渐成为古人最喜欢的度过三伏天的惬意方式之一。
(1)下列选项中修辞方法判断及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晁采和丈夫之间的感情就像“莲子”一样,紧密联系。
B.第②③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晁采用两句诗回答了夫妻互相馈赠莲子的原因。
C.第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荷花比作小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逐水漂流的美好样子。
D.第⑥句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从多个角度写出了夏日里人们与荷花有关的庆祝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活动的丰富多彩。
(2)第三小组准备为上面的文字材料,配上延庆东湖公园的荷花图片。请你用四字词语为这幅图片起一个名字:                  。(要求题目中有“荷”这个字)
二、句子默写
4.默写。
(1)吏呼一何怒!          !(杜甫《石壕吏》)
(2)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3)是鸟也,            。(庄子《北冥有鱼》)
(4)《卖炭翁》一诗中“①            ,②            ”两句,生动地写出了卖炭翁的极度反常、矛盾的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处境。
三、诗歌鉴赏
5.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诗以描述开篇,先写秋风的威力,“①      ”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诗人面对这样的遭遇,却在诗末发出愿得万千广厦,“②mmc                ”的呼喊。全文先叙事,后抒情,表达了作者的③              之情。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请你试着分析作者“叹息”的原因有哪些。
四、课内阅读
6.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甲】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乙】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微分算子(节选自《礼记·礼运》)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男有分,女有  式微式微,胡不  殊途同
B.天下  化而  大有作
C.谓大同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可知
D.幼有所  教学相  幼有序
(2)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理解:“选贤举能”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讲信修睦”是说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
【乙】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翻译: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理解:这句话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都能够用尽自己的全力去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追求到自己理想的报酬。大同社会,人们要达到人尽其力的境界。
小企业会计准则
(3)根据《大道之行也》和下面的材料,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
【链接材料】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李瑞海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选自《墨子•兼爱(中)》)
注:①敖:同“傲”,傲慢、轻视。②篡:掠夺。③毋:本义是不要,表示禁止,引申也用作一般否定词。作动词时,意思是无,没有。作副词时,意思是莫,不可。
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想象和追求古已有之。《礼记》构想了以“①        ”(四个字)为最高追求的“大同”社会,墨子则希望依靠“②        ”的理念来建立“兼爱”的社会。大同社会的人们应该具有③                        等品质。
五、名著阅读
7.八年级的小明同学最近因为演讲比赛失利,十分沮丧,整天闷闷不乐。请你借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的具体内容,给小明写一段劝说或鼓励的话,帮他走出失利阴影。(100字左右)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42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古人   避暑   修辞   完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