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阅读书目

酸类
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阅读书目(修订本)
作为一个现代中国青年应该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最后的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一个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应该把这个理想跟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所谓“有中国特”,不外乎把社会主义建设跟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联系起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一个是对中国目前的语言现象和文艺现象的分析;一个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分析,也就是对这些现象的主要来历的分析。
初进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一般不太清楚这个专业(包括编辑专业)应该钻研、阅读哪些书籍。我们列出五百多部书(排列顺序大体是先依类别,后按时间),语言学类八十多部,文学类四百多部,还给每部书写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列出书目也可以说是给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业务范围勾画了一个轮廓,书目本身对初学者也有指导入门的意义。这五百多种书,中间有一些是大部头的,四年之间翻阅一遍似乎嫌多,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哪些是必读的,哪些是参考的。
提出一个阅读书目,这对学生的业务书学习质量也有了一个具体的计量性的检查标准。但是必须知道,从一个想做学问的人来讲,这五百多部书不是大多,而是太少。比如在哲学的、政治的、目录书和学术总论的,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和自然科学的书籍中有一些实际上也都是必读的,而我们都没有开列。仅就我们专业的经史百家之类的业务书来说,比起清朝末年张之洞委托缪荃荪所编的《书目答问》来已经少去很多部。
书籍总地说来是用文字所记录的信息的储存物,而今天的世界却是一个信息高度膨胀的世界,各类书籍报刊(仅科学杂志一项,全世界就有十万余种)迅速增加,给人类带来的总信息量是每十年至十五年增加一倍。我国历代相传的典籍向来就有“浩如烟海”的说法,再加上现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其信息量之大,不是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所能获取的。在西洋,从l5世纪后半叶起,经过16、17、18、19世纪.学术开始分化成各式各样的科学,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国际学术界的这种变化,直到清朝末年,才为中国知识界的洋务派所知。张之洞在所著《劝学篇·守约第八》里慨叹:“沧海横流,外侮洊至,不讲新学则势不行,兼讲旧学则力不给”,因而他主张”以孟子守约施博之说通之”。其总的学术体系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也就是说要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原则下接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技术。张之洞从“旧学”里只看到“封建统治”,从“新学”里只看到“技术”,是既片面理解旧学,而且更不懂新学,当然是行不通了,从19世纪末开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其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综合。
每个人的学习过程跟整个科学发展历史过程是相类似的,那就是从综合到分化,再从分化到新的综合。我们从很小的时候起一直到青年时代都在学习作为获得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的语言及其书写符号,学习数理及其推导符号,学习关于自然界的和人类社会的现状与历史的基本常识,学习艺术对感情的陶冶,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综合性的学习大体上到高中的程度为止,不能再继续下去,因为再下去,传统的知识和现代的知识两者加起来,其量之大,不是一个人所能负担的。一个人只能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专业,就好比有一千条路,一万条路,一个人只能走一条一样。学术上有不同的道路,是科学发展的结果。一个人在千万条不同的道路中走上了某一条,常常是出于偶然的原因。即或是自幼就受到某一种科学研究的环境的薰陶:或者是对某一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很早就发生兴趣,而后来的际遇又能允许自己去学习对分析这一现象有关的学科;等等情况实际也属于“偶然”。但是有一件事却是必然的,那就是科学跟它所探讨的各种对象——一切客体一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人们对着这茫茫宇宙所产生的一切疑问都是属于这个整体的。人们一代接着一代,对这些疑问都曾经做出过答案,但是在每一个答案的深层里却又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疑问。解决这些疑问的路很长,“路曼曼其修远兮”;也很多,一千条,一万条,令人迷惘。王国维写《人间词话》引晏殊《蝶恋花》词句来描写治学的第一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就这种迷惘境界。但是必须知道:第一,基础知识越丰富,这楼就上得越高,看得也越远;第二,千条路,万条路,都是为了探索宇宙间的(包括人类社会的)根本性的东西及其活动规律,以便人去利用的,《周易.系辞》说:“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时解释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所谓“务为治”,即是一种社会实践。《史记索隐》说:“六家同归于正,然所从之道殊涂,学或有传习省察,或有不省者耳。”“正”者“政”也,也就是“务为治”。从今天来说,就是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传统的学术以《易》、《书》、《诗》、《礼》、《乐》、《春秋》六部经书为首,称为“六艺”。《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里除六经外还载有《论语》、《孝经》、“小学”(即文字之学)三类书,六经是自古相传的经典(实际上,《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乐》无经,而仅有“记”,所以“六经”只是“五经”),《论语》记载的是孔子跟他的学生以及其他的人的对话,还有孔子的学生互相讨论所闻于孔子的话;《孝经》是孔子给曾子讲述孝道的记录。文字是重要的记录符号,“小学”类所包含的是一些识字课本;所以《论语》、《孝经》、“小学”类书籍也都归入“六艺”。上古的“书”是在竹简或木牍上用刀刻成或是用漆写成的。所以写成一部书很不容易,收藏这些书的地方是奴隶主的宫廷,传习和研究这些书的人只是贵族和为贵族服务的巫、吏、卜、祝等类人。在孔子以前,没有私人讲学的风气。所谓“经”就是用一定长度的一些竹简写成后,用丝绳编缀而成的册子。“经”就是“书”的意思,六经就是六部官书。为什么上古王朝一直重视六经呢?《史记·滑稽列传》曾引孔子的说法:“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可知六经都是讲述治国安民的道理的典籍,其内容有哲学、伦理、历史、文艺、语言文字之学等等混而不分。就拿《诗经》来说,古人更多地注意它的社会实践方面的效用,并不只是把它看成纯粹的文艺作品,《论语·阳货》记孔子的话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激发志气),可以观(考见政治得失),可以(团结体),可似怨(抒发怨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子路》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春秋时期,奴隶制开始崩溃,周室衰微。汉朝许慎《说文解字·叙》上说:“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皆去其典籍。”从此图书散入民间,许多巫、史、卜、祝有文化的人也从宫廷里流落到民间,成为出卖知识的自由民。《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庄子·天下篇》也说:“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吏,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汉书·艺文志》里的《诸子略》所分十家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汉书.艺文志》除《诸子略》外,还分出《诗赋略》(赋颂歌诗是春秋以后发展的文体,故归为一“略”),《兵书略》(收关于军事学的书。兵家盖出于古司马之职,古无专书,汉兴,张良、韩信始字次之),《术数略》(收关于天文,历谱、五行、占卜、地理之类的书,大慨跟诸子中的阴阳家同出于上古明堂羲和史卜所职,而且书目中还列有《周易》、《周易明堂》等书,盖晚世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故有别于阴阳家),《方技略》(收关于医药卫生之类的书)。《艺文志》所列诸“略”是一种图书分类法,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对传统学术体系的看法,可是这种看法不太严密,所以到晋朝荀勖写《中经新簿》时改为甲、乙、丙、丁四类(即经、子、史、集)。《隋书·经籍志)才确定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次序。这样一直沿用到清朝。拿“四部”分类法跟《汉书·艺文志》相比,《六艺略》归“经部”,《诸子略》归“子部”,“四部”又增添了“史部”(包括地理).《诗赋略》归“集部”,《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都归入“子部”,眉目比较清楚了。“经部”是经过孔子及其弟子们整理和丰富了的上古文科典籍;“史部”为历史及地理书;“子部”为哲学、伦理、政治、天文、用具、法律、军事、农艺、医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书;《集部》大都是文艺作品和文学评论。图书分类法上从“七略”到“四部”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自序》上说:“有清二百余年之学术,实取前此二千余年之学术倒卷而缫演之,如剥春笋,愈剥而愈近里……”。今天我们有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治学方法,看来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应该取有清二百余年之学术以及前此二千余年的学术成果的某些部分“倒卷而缫演之”是无可推卸的责任了。我们应该在学术上继往开来,穷原竟委,把我们所学的专业跟建设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联系起来。
这部书目最初是由本系各教研室提出来,经过讨论,每部书写出简单介绍,修改后打印出初稿,然后又组成一个编辑小组,全部又进行一次修改,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善于读书。对每一部书都一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这是没有必要的。各人所取不同,对这些书哪些该精读、哪些可以略读,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语言现象和文艺现象等等:帮助我们对这些现象取得分析的能力;帮助我们在这些现象中发现问题,能使我们了解这个问题,或者这一系列问题,前人是不是已经发现;如果已经发现,他们所提出来的答案是什么?这个答案彻底不彻底?如果没有发现,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所以读书本身并不是目的。前头我们已经说过:书只是信息的储存物,我们是为了取得某些信息才去读书的。而今天的世界却是一个信息高度膨胀的世界,这样就在读书问题上产生了两对矛盾:一个是大量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矛盾;一个是大量的新知识对原有的理解能力的矛盾,要解决这两对矛盾,只能自己摸索出如何从大量书籍中迅速选择出并理解透那些有用的信息,这本书目不过是一块敲门砖,我们系对本系同学的要求有四点,那就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一能博古,二能通今,三能知外,四能悟马列主义之道而能身体力行之。
邢公畹
一九八五年十月四日写
一九九五年九月二日重订
收藏 分享 评分
论文发表权威代理机构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
语言学类
普通语言学教程 (瑞士〕索绪尔著 高名凯译
语言 (法)房德里耶斯著 岑麟祥、叶蜚声译
语言论 (美〕布龙菲尔德著 袁家骅等译
语法哲学(丹麦)叶斯柏森著 何勇等译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苏联)斯大林著 李立三等译
语言分析纲要 (美)布洛赫、特雷杰著 赵世开译)
句法结构 (美)诺姆乔姆斯基著 邢公畹等译
现代语言学教程 (美)霍凯特著 索振羽、叶蜚声译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胡明扬主编
国外语言学概述一流派和代表人物 赵世开主编
语言论 高名凯著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著
语言学概论 马学良主编
语言学概论 石安石、詹人凤著
普通语音学纲要 罗常培、王均著
独眼喙鼻畸形孩子世界字母简史 周有光著
历史语言学 徐通锵著
语义论 石安石著
汉藏语概论 马学良主编 邢公畹等著
文化语言学 邢福义主编
语言学史概要 岑麟祥著
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著
中国理论语言学史 邵敬敏、方经民著
现代汉语教程 邢公畹主编
现代汉语(增订本) 胡裕树主编
现代汉语参考资料 胡裕树主编
现代汉语语音概要 吴宗济主编
语音常识 董少文著
汉语词汇讲话 周祖谟著
现代汉语同汇 符淮青著
汉语描写词汇学 刘叔新著
词语的意义和结构 周荐著
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 刘叔新、周荐著
同义词语的研究 周荐著
胡同及其他 张清常著
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 史有为著
中国现代语法 王力著
中国语法理论 王力著
汉语语法纲要 王了一(王力)著
中国文法要略 吕叔湘著
双语语法分析问题 吕叔湘著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丁声树著
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著 吕叔湘译
语法答问 朱德熙著
语法讲义 朱德熙著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 陆俭明著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高更生著
汉语词法论 陈光磊著老年人同居有啥好处
汉语动同和动词性结构 马庆株著
现代汉语句型 李临定著
现代汉语特殊句式 宋玉柱著
现代汉语复句新解 王维贤等著
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 袁毓林著
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 沈阳著
语法修辞讲话 吕叔湘、朱德熙著
实用语法修辞 于根元、苏培实、徐枢、饶长溶著
沧州师专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著
现代汉语修辞学 张弓著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胡壮麟著
汉语方言概要 袁家骅著
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 邢公畹著
现代汉语方言 詹伯慧著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 李荣编著
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中国文字学 唐兰著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著
汉字改革概论 周有光著
古代汉语类
汉语史稿 王力著
古代汉语(修订本) 王力主编
古代汉语教程 解惠全主编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
说文解字注 (清)段玉裁撰
说文通训定声 (清)朱骏声著
文字蒙求 (清)王筠著
说文解字通论 陆宗达著
广韵 (北宋)陈彭年等著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著
汉语音韵学导论 罗常培著
汉语音韵 王力著
汉字古音手册 郭锡良著
诗词格律 王力著
释名 (东汉)刘熙著
尔雅义疏 (清)郝懿行著
侦查讯问尔雅今注 徐朝华著
广雅疏证 (清)王念孙著
经义述闻 (清)王引之著
古书疑义举例 (清)俞樾著
训诂简论 陆宗达著
古汉语词汇纲要 蒋绍愚著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
助字辨略 (清)刘淇著
马氏文通 (清)马建忠著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杨伯峻 何乐士著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 邓宗荣著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3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17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现象   语言   现代汉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