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想的幼儿课程_幼儿全纳课程_段伟红

全纳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宣
言》中提出的,随后,世界各国都纷纷加入到了研究全纳教育的热
潮之中。
幼儿教育领域,一些普通幼儿园率先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其就近入学,享有与普通幼儿同等的入学机会。但是多数研究表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园之后只在社会性和自信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在学业进步即课程融合方面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为了使所有幼儿都能在普通教室里接受高质量的、适合他们独特的学习需要的教育,普通幼儿园必须从根本上调整其课程,重新设计既适合普通幼儿,又适合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课程,即幼儿全纳课程。
一、幼儿全纳课程的内涵及实施的必要性1.幼儿全纳课程的内涵全纳教育和全纳课程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所以幼儿全纳教育、幼儿全纳课程自然也没有定义。顾名思义,这里所说的幼儿全纳课程主要是指在全纳幼儿园里实施的课程。但这种课程的本质还未被统一定义,所以本文题目中称之为是一种理想的幼儿课程。这种课程严格遵循全纳教育的原则,接纳所有幼儿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他们平等的入学机会,并为每个幼儿提供相应的适合本人需求的教育,通过教育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最大限度的
发展。2.幼儿全纳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理应贯彻全纳教育的理念,建立全纳幼儿园,开发幼儿全纳课程。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每个儿童无论正常或有特殊需要都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都有权进入任何一所学校,将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纳入普通幼儿园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民主特。其次,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8种智能的可能性,应该看到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能,对不同的儿童因材施教,发现他们的不同智能强项,并充分发挥出来。我国残疾儿童指挥家周舟就是一个聪明的例子。再次,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本身可以获得很大的益处。班杜拉认为,儿童道德行为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模仿习得,学习就是模仿的一种特殊形式,强调幼儿示范作用。将那些在某方面有缺陷的幼儿放入普通园中,他们在与普通幼儿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了自身的缺陷。相反,如果把某方面有缺陷的幼儿放在一起,那么他们没有模仿的榜样,的幼儿将变得越来越,有语言障碍的幼儿将越来越不能与人交流。
二、中国幼儿全纳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随园就读)全纳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已广泛传播,并开展了相关的全纳学校教育实践,在幼儿领域,我国主要以“随园就读”的形式开展全纳教育,实施幼儿全纳课程。但是我国的“随园就读”理论还不够成熟,实践效果也不明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
是“进得来,留得住,学不好”。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进入普通园之后,获得的仅仅是平等的入学机会,即实现了所谓的进得来。大多数的普通园只是在形式上或迫于政府压力而接受了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至于他们的需要能不能得到满足,学的好不好,幼儿园似乎并
不关心,其实施的课程仍然照旧不变,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他们或者置之不理,或者仅仅确保其安全。基于普通幼儿园所持的这种态度和做法,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在这里学不好也是很自然的。
三、理想的幼儿全纳课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全纳课程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
上都不完善,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理想的幼儿全纳课程。1.课程名称
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在名称上不应再使用具有歧视性的标签,而我国将进入普通幼儿园的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的学习称为“随园就读”。“随园就读”本身就给人一种贴标签的感觉,好像把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为一种附属品跟随着普通幼儿园
学习,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全纳教育的公平原则,本文把这种课程称为幼儿全纳课程。这种课程的关注对象也
不能仅仅是残疾儿童,
还应包括不同种族儿童、城市民工子女、贫困地区儿童、
java 3d少数民族儿童、离异家庭儿童以及其他没有获得均等教育机会的儿童。
这也是文中多次提及的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范围。2.课程目标
幼儿全纳课程应该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潜力,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由于幼儿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全纳课程应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制定多样化的目标。例如,在画猫活动中,教
师应该要求能力较强的幼儿独立画猫,能力较弱的幼儿学会在已
有的猫轮廓基础上涂,而对于连涂都有问题的幼儿,教师可先用明显的粗线条描出猫的轮廓,以辅助幼儿更直观的完成涂目
标。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设定多样化的子目标是出于幼儿已有能力考虑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有效的、更快的达到最终的总目标。教师对所有幼儿的期望应该是一样的,应尽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达到这样的期望。3.课程内容幼儿全纳课程的内容应该比特殊园以及普通园的内容都更丰富、范围更广。首先,幼儿全纳课程应该提供共同内容,即提供同样的、高质量的课程内容给所有幼儿,使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最终也能和普通幼儿一样获得相同的知识。因此,幼儿全纳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普通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这些共同的课程内容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来确定其在某一年龄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技
能与学业水平。其次,由于幼儿之间差异性的存在;课程内容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要特别为他们提供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鉴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
中药文化
建议幼儿园多开展主题单元活动。4.实施方法
在幼儿全纳课程中,全体幼儿学习的是相同的课程内容,但是鉴于有特殊需要幼儿的特点,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他们。例如,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幼儿,教师可以为其提供一个特殊的语
言电脑程序或使用图画、符号系统、简化象征等,
(下转第79页)一种理想的幼儿课程
———幼儿全纳课程
段伟红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省712000)
摘要:本文在阐述幼儿全纳课程的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随园就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名称、目标、内容、实施方法、
组织形式、环境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幼儿全纳课程。关键词:幼儿全纳课程;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5-101-002
作者简介:段伟红,1982年生,女,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幼教天地
总第727期
(上接第101页)使幼儿能够表达其需要。对于有视力障碍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听力磁带、助听器等完成课程的学习。5.教学形式
财政精神
幼儿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所以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分组,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某些特殊的幼儿可以采用个
别教学的方式,制定个别化的教育方案。当然,
统一的集体活动形式也是不可缺少的,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之间不仅可以互相模仿、学习彼此的优点,弥补不足,而且也可以为将来适应集体生活做准备。所以,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全纳课程实施中都是缺一不可的,指导者应结合使用。另外,由于幼儿全纳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班容量不易过大。在分班依据上也可以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排的习惯,根据其他特征将幼儿编班分组。6.教学环境
课程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实施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创造适宜的环境是实施幼儿全纳课程的必要条件。首先,物质环境。幼儿园应该能够容纳和适应身体或感官障碍幼儿的需要。如设置自动门、斜坡、扶手、电梯等设施以辅助身体或感官有障碍的幼儿;确保室内空间宽敞以容纳行走器或轮椅等设备;有规则的摆放室内设施,使有障碍的儿童获得安全感。其次,安全的心理环境对
幼儿的发展也是必要的。无论教师、
幼儿还是家长都应该改变观念,树立全纳教育的理念,尊重和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把不同的需要看成是正常的事,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全纳氛围。
四、结论
综上,本文从课程名称、目标、内容、实施、组织形式、环境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幼儿全纳课程。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课程
只是众多幼儿课程中的一种课程,并不是唯一课程。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前有人倡议未来的教育取消特殊学校,将有特殊需要的
儿童全部安排在普通学校就读,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本文并不支持这种观点,正如朴永馨教授所说:“目前特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趋势是:根据各地和各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实施对
残疾人最有利、
也是残疾人最需要的可能的安置形式,这种形式从长远讲要能使其有利于充分参加到社会的生活中去。形式应是多样化的,没有统一的、万能的安置形式。安置的形式要为安置的目的、为特殊教育的目的服务并服从于此目的。一切从当地的实际情况(经济、文化、传统、教育等)出发又遵照普遍规律的安置形式就是该地或某一残疾人最恰当的教育形式”。所以本文所提出的幼儿全纳课程只是作为安置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的一种选择,并不是唯一选择。参考文献:
[1]黄志诚.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
[2]贾珀尔.L .鲁普纳林,詹姆斯.E .约翰逊主编,黄瑾,裴小倩,柳倩等译.学前教育课程[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3]黄希利.全纳教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特殊教育2006.11
[4]王天平,金玉梅.论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实施[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
[5]杨红波.全纳教育理念下课程改革的应对策略[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心理月刊杂志“老师说的话听……”
班里有位“足球小将”,在老师眼里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是,在与他父母交谈中,听闻他在家不听父母的话,放学回家了总往外跑,有时到吃饭了还不回家。我一听,跟孩子“义正言辞”的说了一
番,孩子当然羞愧的低下头表示以后不会了。最后走的时候,
他父亲对我说:“我们说的话没用,老师说的话他听,他犯错了你只管批评上去……”我口上答应,心里却有苦难言,“批评之后孩子不记啊”。但是没想到,没多久,他爸爸告诉我,“现在他不出去玩了,每
次到家都在家看书”
长江电力电子商务
。我只是“循例”似的教育了孩子,但是却有这样的效果?我有点
不相信。但是之后又有几个家长跟我反映,
孩子改变了许多,我才恍然大悟。我们经常说“学生不听话,不懂事,记不住教训”。孩子真有我们想的那样不懂事吗?其实,孩子已经很懂事了。他们做到了我们的要求,只是我们不满足于这些要求,给他们不停地提出要求。老师说的话,他们都放在心里呢。
“我们也没办法……”“我打也打过了,但是打了,这阵子好的,没过几天,他又‘皮痒’了;奖励的方法也用过,考试满90分,奖1块钱,最后期末考考好了,答应他去旅游……没用啊,说了他还回嘴,反正他总有他的道理的。我们也没办法……”这是一位家长对我的诉苦。
如果以前我听到家长跟我说“我也没办法”,我会气愤,“什么
叫没办法,办法应该想啊,自己的孩子难道一句‘没办法’不教了吗?”但是现在,这个“苦恼”的家长说的话,句句都透露着他的无奈,也让我久久不能话语。我经常抱怨“家长不负责任,在家不好好
辅导孩子”
,但是却没有想过,他们是真的“江郎才尽”。因此,我开始多跟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
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手段,也多跟家长说说孩子在校的情况,这样,通过几方面的沟通,我相信,“办法”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不要去麻烦老师。”
班里有位女生曾被一位男生故意绊倒,脸上摔破了,母亲很心
疼,要到学校老师问清楚,但是她却认真地对妈妈说:
“不要去麻烦老师。”乍一听完,让我心里一酸。
有时,我确实觉得麻烦,班里一会儿这事,一会儿那事的,但是孩子的这句话点醒了我,孩子都能为大人着想,作为大人,作为老师,怎么就不能多为孩子想一点呢?每次都是抱怨孩子不懂事,其实他们很懂事,小小的一句话包含了孩子的善良、容忍、体贴等等。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还是要鼓励孩子多来“麻烦”老
师。多与孩子交心,
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家访,带给了我震惊、明了、酸楚……滋味层出不穷。
家访感悟
吴春云
(张家港市港口恬庄小学,江苏省215612)
摘要:当我走进一个个家庭时,看的出孩子对老师家访的欣喜和紧张。我能想象孩子事后肯定挂着笑脸与同学讨论“吴老师来我家
四川卫视真情人生
……”孩子的天性如此。在家访中,一件件意料之外的事情让我感悟颇多。关键词:家访;感悟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5-079-001
!!!!!!!!!!!!!!!!!!!!!!!!!!!!!!!!!!!!!!!!!!!!!!!!
课堂经纬
总第727期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3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0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幼儿   课程   教育   需要   孩子   形式   应该   儿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