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名著自主阅读推荐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名著自主阅读推荐 《飞向太空港》  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飞向太空港》的体裁是              ,这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章样式,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        性和          性。
2.西昌是          自治州的首府。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只有十七摄氏度,故“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享有“        ”之美称;又因为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见到硕大明亮、圆润清澈的月亮,故又被称为美丽的“            ”。
3.1984年4月8日,中国的“      ”运载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震动了世界。
4.自中国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起,            便成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经营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卫星合作业务的唯一机构,这是一家全国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经营权的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5.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自己的火箭、卫星等高科技产品,送到了国际航展会上,1985年6月在        举行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
6.“亚洲一号”卫星,是由美国            公司设计生产的一颗国际通信卫星。
7.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最终做出批准“亚洲一号”卫星出口许可证决定的是美国总统         
8“亚洲一号”卫星准备发射期间,困扰中外双方的最大的问题是            。因此在发射基地最为繁忙的工作人员是           
9.1990年4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场用“          ”火箭成功发射美国卫星“      ,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10.“亚洲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人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结果,其中担任发射现场总指挥的是          ,指挥长是          ,副指挥长是      ,气象处处长是       
二、简答题
11.1990年在中国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之前,世界航天界发生了哪几件航天事件?
12.西昌作为理想的航天发射场在地理条件上有哪些优势?
13.为什么说1986年时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
 
14.简述参加“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前“中外七方协调会”的各方代表。
15.简述“亚洲一号”卫星多舛的命运。
园林古建筑 三、阅读题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发射场坐落于山环抱之中。应该说,发射场四周的山,才叫真正的山。那一座座山如同沉睡千年的少女,而今刚刚被人发现。如果你身临其境,便会看到,满山是树,满山是绿。幽谷是墨绿,坡地是深绿,山巅是翠绿;还有那数不清、看不尽、闻不够的山茶、杜鹃、兰草、野
莓以及山泉、苔藓、溪流、深潭,无不飘荡着绿的彩与绿的韵味。而那山、那水、那花、那草。与当今中国最现代化的发射塔架和指挥大楼同处一体,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稀世奇图。   
倘若漫步于山野之中,你会看到半山腰上的彝家山寨,山寨升起的袅袅炊烟;你会闻到野花的芳香,泥土的气息;同时你还会听到清泉的叮咚,松涛的轰鸣,山风的低语,小鸟的轻吟,以及那松针尖上的露珠洒落在野花的脖颈或蘑菇的头上时所发出的“滴答”“滴答”的声响。于是渐渐的,你会忘掉现代都市强加给你的种种忧愁与烦恼、名利与欲望,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婴儿的摇篮,全身心地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心无旁骛的玄妙境界。
(1)这两段文字描写了西昌卫星发射场周围的景,请简要概括其主要特点。
勒雪氏病
(2)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来描写西昌发射场周围的美丽景,请举例分析。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美国人被允许爬山,如同中国人领到了出国护照。
这天,上官世盘亲自陪同几位美国专家爬山。美国专家个个像刚刚逃高校门的孩子,见到什么都高兴,见到什么都新鲜。他们一路游山玩水,一路该笑风生,一路还谈“亚洲一号”卫星。不知什么原因,中美双方平时在小会议室里扯不清的问题。这天在自然界这个“大会议室”里,却谈得很是顺当,十分投机。
他们不知不觉便在深山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彝家山寨,见几位彝族老乡正在地里种土豆,几位美国人由于好奇,便上前同他们攀谈起来。
“老乡,你们知道我们是谁吗?”一位美国专家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指着自己的鼻子,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翻译许建国先生后来说,当时他心里直犯嘀咕,这深山沟里的老乡没文化,万一说出叫人笑话的话,岂不有损咱们中国人的形象?但他作为翻译,又必须忠实于原话。
峨眉山暗岩事件
“我们知道。”一位彝族兄弟回答说,“你们是美国人,到这儿来发射卫星的!”美国专家愣了愣,忙上前热情地握住了这位彝族兄弟满是泥巴的手,颇有点异国遇知音的味道:“老乡,你们真辛苦呀!
“不不不,我们不辛苦。”彝族兄弟潇洒地在屁股上拍了拍刚同美国专家握过的手,说,“你们为了世界的友谊,大老远从美国那边跑到这儿来发射卫星,你们才辛苦!可惜我们山里人穷,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们。”
当翻译将这番话译出时,美国专家们呆住了!他们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惊奇,仿佛今天遇上的不是一个彝族兄弟,而是一个党支部书记。后来,这位中年彝族兄弟还把美国朋友请到家里做客。当美国专家发现羊圈里有一只白的羊羔正偎在母羊的怀里吃奶时,非常高兴。他们围着羊圈,用手轻轻抚摸着羊羔,不停地学着奶羊“咩咩”地叫。
一位美国专家抱起羊羔,对彝族兄弟说;“朋友,你把这只羊羔送给我行不行?”
上官世盘后来说,“我当时一听,心里一下就有点紧张了。因为老乡养一只羊不容易,但美国人张口就说送,你说是送还是不送?如果同意送吧,老乡家里很穷;不同意送吧,外国朋友又提出来了,这事咋办?”
“可以送给你。”彝族兄弟说话了,“但这头小羊正在吃奶,你抱回去没奶,养不活。”
“那怎么办呢?”美国专家摊摊手。
彝族兄弟说:“这样吧,小羊你就不要了,我把这头大公羊送给你!”说着,彝族兄弟将另一头大公羊牵在了美国专家的手上。
美国专家一下被感动了,感动得竟不知说什么是好。片刻,美国专家说:“这样吧,我还是要你这只小羊。不过呢,你先替我养着,待明年我来这儿发射卫星时,再带回美国去。”说罢,美国专家哈哈大笑起来。
彝族兄弟说:“好,这只小羊就算你的了。我一定替你养好,你明年来这儿时,可别忘啰!”
然后,美国专家一手拉着彝族兄弟的手,一手抱着小羊,照了一张相。
从山上回来后,美国专家无论大会小会,逢人便讲:“哎,有钱人吧,还老抠;没钱的人吧,还特讲义气。这儿不仅山好水好,人也好!”
(1)中美双方平时在小会议室里扯不清的问题,如今却谈得很是顺当的原因是什么?
                                                                              (2)彝族兄弟最感动外国专家的是什么?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各号注意,五分钟准备!”
“五分钟准备!……五分钟准备!……”
口令声通过无线电波,传向西安,传向北京,传向太平洋,传向数千里航线的每个岗位,将人们的心一下悬吊起来。
于是,历史在这一时刻,留下了无数真实而难得的镜头——
镜头之一
指挥控制中心。
数百名中外来宾涌出大厅,匆匆登上楼顶;担任现场直播的各种摄像机,纷纷打开了镜头。
镜头之二
发射场。南山坡上。
夜幕下,冷风中,几十名衣服单薄的少先队员头紧紧抱成一团,个个冻得瑟瑟发抖。但一双双天真好奇的眼睛,始终紧紧盯住发射场上那个庞然大物。
镜头之三
发射场。东山顶上。
一个四岁左右的胖男孩,骑在父亲的脖子上,两手抓住父亲的两个耳朵。父亲站在一个坡坎上,齜牙咧嘴地盯住发射场。忽然,小男孩叫了起来:“爸,我要撒尿!我要撒尿!”
父亲:“儿子,马上就要发射了,你再憋一会,回去爸爸一定给你买美国巧克力!啊?”
儿子:“爸,什么叫美国巧克力?”
父亲:“哎呀!我的小祖宗,别说话了,火箭马上就要点火了!”说着,在儿子屁股上拧了一把。
儿子“哇”地哭了起来。
镜头之四
西昌。小庐山。
一座古老的寺庙前,十几个和尚和尼姑围作一团,眼睛全都痴痴地望着发射场的方向。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尼姑,双手合十,举在胸前,嘴里轻声地念着:“阿弥陀佛!阿你陀佛!”身边,几炷香火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缓缓升腾着出家人善美的祝愿。
镜头之五
辽宁。鞍山。
一位曾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生活了八年的退伍女兵,正在家里目不转睛地在看着电视上的实况转播。看着看着,她的身子不知不觉便从沙发上滑落下去,然后双膝跪在地上,直愣愣地望着电枧屏幕上的发射现场,滚烫的泪水忍不住涌满眼眶……夯实基础 
镜头之六
北京。中南海。
坐在电视机前,一边收看着发射实况,一边大口大口地吸着香烟。突然,屏幕上推出一个特写:烟雾缠绕的火箭上,“中国航天”四个大字赫然在目!马上紧紧盯住屏幕,夹在手指的香烟悬在半空,一动不动。
镜头之七sdf
北京。国防科工委指挥中心。
国务院总理、国务委员邹家华以及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和负责人等,端坐在指挥大厅,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大型显示屏幕。
镜头之八石家庄化肥厂
香港。亚洲卫星公司会议展览中心。
几百名中外人士再也坐不住了,全都纷纷站了起来,伸长脖子,焦急地望着巨幅屏募上裹着烟雾、托着卫星的“长征三号”火箭;旁边,几十桌等着庆贺“亚星”成功发射的宴席,早已准备就绪。镜头之九 美国。洛杉矶。休斯公司总部。
几十位美国专家坐在灯光柔美的测控大厅,焦急地等候着东方峡谷中那辉煌的一瞬。
忽然,麦克风里响起斯坦豪尔从中国西昌发射场传来的声音:“洛杉矶,我是西昌。卫星将按时发射,请做好跟踪准备!”
一位美国专家激动地回应道:“西昌,我是洛杉矶。一切准备就绪!”
(1)卫星发射前5分钟是人们心情最为紧张的时刻,作者为什么用分镜头的方式来描写全球各地对这次发射的关注?
(2)九个镜头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练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08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专家   发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