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知识点-常识类

经济常识》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
1、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使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浦东实践的现实意义市场经济通常由市场主、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优点: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有序性、法制性。
缺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3、计划经济的弊端:所有制形式日趋单一化、排挤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验方式、企业只是严重统治于上级政府的经济实体、经济管理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手中。
4、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5、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联系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无论选择何种经济体制,都不能背离经济制度的要求。
经济体制反映经济制度,通过经济体制的运作和改革使经济制度得以巩固、发展和完善。(2)区别
经济制度反映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而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反映使一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和具体形态。
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类似的经济体制,相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
二、微观经济
1、市场主体
企业使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最主要的主体。
2、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定义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包括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公司法人制)。
决议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做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3、市场机制
(1)以价格为核心的各种市场内在功能的总和。
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核心)、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
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2)分类
供求机制: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供求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主体。
价格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核心)、价格调节机制。
竞争机制:特点(普遍性、刺激性)
氢氰酸风险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
(3)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互相联系各类市场有机统体。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基本内容,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4)供给侧改革的实质:
⚫形成新主体
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约束争渡的“有形之手”。
⚫培育新动力
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
⚫发展新产业
一方面及时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僵尸企业等,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5)总需求和总攻击的均衡
口诀:通货膨胀物价涨,通货膨胀物价跌
(6)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价格、偏好、收入、互补品和替代品
(7)几个概念:
⚫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索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沉没成本
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覆水难收)⚫外在成本
除商品直接负担的私人成本之外,一步分产品成本由厂商以外的整个社会所承担的叫外在成本。
大霸王改装⚫边际效应递减
⚫负外部效应
又称外部不经济,造成了第三方的成本
⚫边际成本
曲高和寡,价格过高,买的人就少,所以要把价格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即把价格定边际成本上。
(8)收入和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按劳动者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
特点:
是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
优化股权结构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间接反映劳动量为尺度。
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按要素分配
按要素分配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
生产要素的构成主要包括:劳动、技术、人才、资本、管理、土地、房屋等。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
再分配:再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中的一步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系统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
第三次分配: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政府调控的补充。
三、宏观经济
看不见的收—亚当斯密(国富论)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反比关系—菲利普斯
看得见的手—凯恩斯
反映一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理论—基尼系数
1、宏观调控
(1)主体:国家机关(权利机关和行政机关)
(2)手段:
⚫经济手段: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等来调控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最主要的调控手段。
⚫行政手段
具有直接性、权威性、强制性和速效性的特点。
⚫法律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目标)、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GDP:领土范围内(我国)、最终产品
GNP:居民(不分地区)
NNP:GNP减去占生产中固定资产的消耗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恩格尔系数: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基尼系数:考虑收入分配差异和公平性。在0-1之间。
国际上评价一国财政赤字风险有两个指标:赤字率(赤字占GDP比重)过3%;负债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不超过60%。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3、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增加社保支出,负税收)、少税收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购买、减少转移支付、增加税收
4、货币政策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种类:基准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属于人民银行指定利率。基准利率具有决定性影响。
利率可以控制消费和投资规模。
长寿热线
6、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
(1)贸易顺差(出超)
出口大于进口
(2)贸易逆差(入超)
进口大于出口
(3)贸易平衡
出口等于进口
7、货币升值: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尊严死
消极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盈利空间和市场竞争力,导致出口减少
导致热钱流入,加剧某些领域的竞争。
导致就业压力增加,失业人数增加。
8、货币贬值: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商品与货币
商品时指为交换而产生的物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4)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社会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5)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文史常识》
历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一、三皇五帝
(一)三皇
1、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发明者
2、伏羲氏: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根据中浮出龙马身上的图案,画出”八卦“,而龙马身上图案为“河图”。
3、神农氏:医药学和农学的祖先。
(二)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二、远古时期
元谋人: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黄河流域
山顶洞人:晚期智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3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01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济   社会   市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