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国家宏观调控》教案
高碑店一中    姜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从对市场经济的固有弱点和缺陷的分析、理解,认识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且能够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
    2.能力目标:通过对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具体实例看宏观调控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法制意识,且教育学生不能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同于金钱关系,要正确理解和看待市场经济。
教学重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例证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市场经济?它具有哪些一般特征?
导人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明确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需要,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讲授新课: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注:此问题从两方面来阐述:第一,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用市场调节;第二,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有其弱点和缺陷。)
  (教师设疑)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能否把市场交易的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呢?(多媒体展示图片)
情景假设一:离消防部门远近不同的两地同时发生了火灾,双方都有打了119报警,假设只能出动一辆消防车,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消防部门与受灾方讨价还价,会出现什么后果呢?(让学生推测后果:如让市场调节,受价值规律支配,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哪一方出的价钱高,就救哪方。)
情景假设二:的高额利润,如果让市场来调节,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学生推测: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刺激大量的人,,结果给公民,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
(学生思考、讨论。略)
(教师归纳)
  1、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板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提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些部门和领域市场不能调节,有些则不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
  不能调节:对国防、治安 、消防等公共消费设施的供给不能用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去调节,因为这些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国家和政府根据国防现代化和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全的需要出发投资兴办的领域。
  不让调节;有些产品如麻醉品、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等,经营者可以在发其财,但公民的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则会受到损害,所以不能依靠市场调节,而只能由国家和政府采取打击和严惩的措施,取缔从事生产经济麻醉品、板支弹药、黄音像制品的不法商人。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把市场交易的原则运用用一切领域、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引导学生举例,如乐于助人,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教师进行教育不能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不能把人与人的关系等同于金钱关系,要正确看待和理解市场经济。

  (引导过渡)我们说市场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它不能调节。那么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是否只靠市场孤军奋战就可以了呢?
2、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板书)
  (注: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表现,让学生自已看书即可看懂,难在如何把单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挂钩。故可在学生自己看书、了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表现后,教师作进一步引申分析。)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0页倒数第2自然段~52页第1自然段,并回答以下问题:
  单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表现是什么?
  单纯市场调节表现出来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讨论后教师归纳)
  1.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板书)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此,价值规律的第一个
作用,即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一些个人或企业由于对全身的利益的过分追求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比如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三鹿奶粉事件);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一切向钱看,不讲职业道德等。而且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不容易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两极分化,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fromsport2.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板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经营,单个提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他进行经营决策时,也就是仅仅观察市场上什么价格高、有厚利可图,并据此决定生产、经营什么,这显然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往往会使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必然会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举出很多,如:1996年,全国3000多家化妆品生产厂家中,有70%的产品滞销,全国积压手表1000多万只、自行车2000多万辆,一些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生产厂家开工率只有30%50%,全国有28个地区生产汽车,全国汽车库存已达11.6万辆。
  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板书)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海或下跌后才作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尖的决定的。这样,从供求不平衡──价格变化──作出决定──到实现供求平衡,必然需要一个长短不同的过程,有一定的时间差。当人们竞争相为追求市场上的高价而生产某一产品时,该商品的社的需求可能已经达到饱和点,而商品生产者却还在那里继续大量生产,只是到了滞销引起价格下跌后,才恍然大悟。然而,此时即使转产,也已造成产品积压,不得不贱价拍卖,有的鲜活产品还会因变质而蒙受巨大损失(如近年有些城市的鸡蛋、水果因积压变质而降价者屡见不鲜)。所以,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也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点是在农业、林业及大型项目的建设上,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因为这些部门或项目的生产周期长一旦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单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三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即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这种自发性源于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出发,根据市场上价格的涨落决定是扩大还是缩减某一商品的生产。这种什么赚钱就一窝蜂生产什么的行为,必然带有盲目性,也只有当市场需求已经饱和、出现滞销、价格下跌时,才恍然大悟:自己生产的商品已供过于求。而此时,
觉悟为时已晚,不可避免地被迫降价,产品积压,以至开工不足、资产闲置,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教材第51页的漫画一哄而下正说明了这一道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控制变量法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划书第52页第1自然段)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处缺陷,把有形的手无形的手广告交换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1试用目录页倒数第1自然段并展开讨论:红果降价是偶然的吗?为什么?
  (目的是巩固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这部分知识。)
  (学生讨论 略)
(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所举红果生产的例子,实际上是市场调节缺陷的三个表现的集中反映,因为果农自发地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价高利大的红果种植业(自发性)──单个果农所处的地位使他们必然是盲目决策(盲目性)──从决策到水果上市有几年的滞后期(滞后性)──给果农个人造成经济损失,对社会造成资源浪费。由此可见,红果的降价不是偶然的,它是市场调节的固有缺陷导致供过于求的必然结果,不是由于上市均匀
出现的偶然降价。这个事例从正面再次告诉人们,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为使经济运行正常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调节缺陷,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
1、含义:(学生阅读明确)
是指国家(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
(多媒体展示)材料: 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结论:
2、主要目标
1)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2)增加就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稳定物价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具有积极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学生阅读教材从含义、方式、作用方面去区分把握)
教师重点讲解:
1)经济手段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资金等价值工具);教师举例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二是经济政策和计划。
计划:通常指国民经济计划,它是国家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而制定的经济活动的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和方案,如我国指定的国名经济三步走战略目标、五年计划、十年规划等。
“经济政策”指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国家根据需要及时指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如开发扶贫政策和国家在税收金融等发面的改革措施。
2)法律手段
内容:一方面通过经济立法,如《产品质量法》和《反垄断法》,另一方面司法机构进行制裁。如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在2000年春节热销商品中查获假冒伪劣五粮液酒、剑南春酒、承德露露大白兔奶糖等假冒伪劣商品价值200多万元,并将有关责任人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
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但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的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其特点是直接、迅速。
多媒体展示:三路奶粉事件(加深学生对三个手段的理解)
教师提问: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请问,这三种手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总结:(多媒体展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是什么)与手段(怎么样)。明确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有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为什么)。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和
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课后作业:
辨析题:
有人认为,我国现阶段企业、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厂长不市长市场,市长不管厂长管市场。
答:(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企业应该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求得生存和发展。强调厂长市场正是反映了这一必然趋势。
2)单纯的市场调节存在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因此市长应当管市场,即政府要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但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改革都需要政府的干预和引导。因此厂长只市场不市长,市长只管市场不管厂
长是不对的。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不能调节
1)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
                                不让调节
原因                后果
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          不正当竞争、差距
2)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盲目性——分散经营,信息不全          经济波动
滞后性——事后调节                    卷积积分资源浪费
2、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及目标
1)含义:
2)目标:
拓扑学                          经济:价格、利率、货币、信贷、税收
3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法律:法制性                         
                          行政:特点、要遵循规律、不能过多使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6:5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01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