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作用、使用及其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作用、使用及其意义
默认分类 2008-06-23 20:19:05 阅读38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正确的识图方式,将图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想象、语言表达、情感感悟甚至审美感观的能力。
叶嘉莹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新课改;作用;使用;意义。
作为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阶段,孩子们身心发展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仍然处于一种感性的、形象的认知阶段。针对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翻阅了人教版、北师大版、语文S版等版本的语文课本,发现课本中的插图已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的插图从形式上看,有单幅,有多幅;有绘画,有照片。其中绘画插图有国画,有油画;有工笔,有写意;有专门为教材而作,又从公开发表的绘画作品中选用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内容上看,所配插图表现的有人物形象,实物图片,特定情景,自然风景,城市景观等等,内容丰富,覆盖面广。那么,这么多具有极高审美意义的课文插图,它究竟有什么有点与功能,到底该怎么去用,使用这些课文插图有什么意义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小学语文课本来具体深入的探讨这些问
题。
一、插图的优点与功能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副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
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
1.插图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彩明快,画面生动的插图给学生以视觉刺激。如《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的插图,通过三幅图画表现了这个故事,且构图形象生动,易使学生通过插图更专注于将
要学习的内容;
2.借助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我要的是葫芦》,通过仔细观察,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上,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方法和技巧给予指
导;
3.借助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说话能力。只要是插图,它都在图画中透露着一些信息,蕴含着一些情感。教师可以依据这些插图,让学生说话、写话。这既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
一种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4.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还是以《东郭先生和狼》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仔细看图,并让学生发挥想象:东郭先生和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通过这种观察静态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填充”这个故事,并使课文中的三副插图像放电影一样得连贯起来;
氢原子光谱5.借助插图,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例,通过欣赏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观察纤夫们的衣着、外貌、神态,来引导学生联想到他们的悲哀、痛苦、不满和反抗,从而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悟,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借助插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义以及生活中许多食物是文字难以表达的。加之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欠发达,对生活的经验有限,因此学生很有可能不会对文章所述事物进行再现。故而,如果用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来激活学生已有的形象思维,那么插图则能较好的再现文章所述情景,并对理解词句和文章的意思、情感提供可行的支持;
7.借助插图,可以有助于学生的复习和对知识的回顾。如《贺年片》中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其来唤醒学生头脑中的句子,这对学习能力偏下的学生有特别的补偿性,还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产生影
响。
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插图,发挥其潜在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
学习能力。
二、插图的使用
插图的使用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它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教学设计和要求而变化,发挥其最大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常用的使用插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七种。其中,根据上课的时段来讲有三种。
1.结合插图,初步感知,即课前感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小学生往往对文字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插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利用课文的插图来导入新知,如《骆驼和羊》,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看图:骆驼和羊在干什么?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故事?这样通过“观察——设疑——发散思维——回归”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为更好的掌握新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即课中感知。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图文结合,互相促进。往往课文中有的词语、句子描写的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又有一些事物是学生没见过的。通过让学生仔细看插图,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如《观潮》中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就可以很好的通过插图来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潮水的威猛和壮观。这种教学,使学生感到更生
动、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3.结合插图,总结课文,即课后感知。插图不仅仅可以指导学生更具体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思想。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总结:两幅图中的母亲和儿子都有什么变化?儿子抱着母亲说明了什么?由此来让学生体会母子之间的真挚感情。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目标来有效的运用插图来进行教学,主要有以下四种方
式:
英文文献1.利用插图,指导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图画。一般是先总体的看整个画面,获得整体的印象;然后观察细节,图文结合;最后在欣赏整幅图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
学习和会用这种观察方法以及“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如《荷花》。同时还可以按由远到近,由近到
远,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表及里的顺序和方法;中华精英联盟
2.根据课文内容,将插图删繁就简。有的插图,或画面内容比较庞杂,或对突出课文主题无多大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点指导学生学习;
3.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补充画面内容的不足。有的课文插图不够生动、形象,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课文插图又不能很好的将课文内容囊括起来,如《小池》的课文插图。它只是很单一的画了树、水、荷、蜻蜓,缺乏生动性。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图画补起来,加以泉水外涌、树在水中的倩影等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入领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美景。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画面是静态的,它所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景象。如果要使画面
“动”起来,表现更为丰富的内容,教师就要给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体会画外的意境,如《小小的
船》;
4.通过课文内容,对插图进行修改。在我们翻阅小学语文课本时,我们可能不大会发现课文中插图的错误。但是,对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儿童来讲,他们还不能将思维形式从具体的内容中解放出来,结合图文他们更容易发现插图的问题。在《我有一盒粉笔》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看图哪里有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发现诗中“画一条蓝的直线,那是小河流过稻田,”而插图中的河流确实弯弯曲曲的,这种插图饿表现形式是完全与内容相悖,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同时,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诗中描述的明月是黄的,而插图中的却是红的;诗中所描述的大树结满了面包,而插图中的大树却结满了苹果等等一系列的错误。针对教课书上插图漏洞百出,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重新画插图,一方面不仅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非常的适合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使用插图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的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教材内容的日益丰富,插图也有了极大的改观,并在
教学中赋予了新的意义。
第一,通过插图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何谓素养?素,有‘向来’之意。故‘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由此观之,语文素养的含义,
也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1】
通过观察“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图”我们可以发现,使用插图教学对培养语文素养是由很大好处的。通过插图教学,实质上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如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中,将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合理引用到课堂中,并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从而拓开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并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让他们说说纤夫的衣着、外貌、神态,并有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中的“帆”等景物,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并说明任务的生存环境,从而挖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最终,从总体上达到语文思维、语文知识、语文感悟、语文技能四者的结合。
事实说明,插图教学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它能够将挑战性的开放学习环境与问题情景相结合,诱发、驱动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2】
第二,通过插图教学使教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随着语文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人们社会思想意识的不断变化,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也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向今天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转变。但改变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
培养学习态度,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改变教学过程的方式最终凸显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关注人文精神,加强言语实践。插图教学则体现了改变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对于人文精神的浸透和培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关注课程的人文精神,就需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一般情况下,人文课程都倾向与两个目标:其一,工具性目标;其二,文化——人文性目标。就第二个目标而言,在语文课文《赵州桥》一课中有了深刻的表现,而这种表现通过插图的正确引入使其文化——人文性更明显。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赵州桥使学时了解赵州桥的历史、风貌,同时又可以助于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从而达到增进学生对背景知识和其形成态度的目的,使学生能继承传统,增加和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加强言语实践使我们通过插图教学而凸显的第二个语文教育特点。我们知道言语实践使一种情境性的、过程性的、综合性的、合作性的活动,而教材插图正是我们进行这种活动的必要的辅助工具之一。我
财税咨询们可以通过教材插图这种具体的情景工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想象等一系列的综合性过程来实现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语文的综合性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通过插图教学使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它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图解合作的精神,并让
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插图教学就可以通过插图这一载体,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通过大家互相合作,共同指正,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到乐趣。就如我们先前提到的《我有一盒彩笔》的课例一样。让同学们自己做小老师、小专家,通过对比图文,大家一起合作指出插图的不合理之处。并让学生按诗的要求来自己创作插图,而创作的过程则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仅仅体现了学生的怀疑精神、探究精神,更体现了学生的求实精神,从而形成真实的科学精神。
同时,教师积极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建成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营造一种更能够积极向上,更加大胆开放的教学氛围。
第四,通过插图教学为教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
《新课程标准》改“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标志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将实现时代转型。对“课程标准”的新内涵,专家们提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
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3】。。充分说明教科书知识一种教学工具。而在语文课程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教材的多元化使我们的教材插图也多元化。从以前的黑白的教科书到今天彩斑斓的教科书;从以前单一的教材插图到今天包括摄影、水粉、油画、卡通等多种形式的教材插图深刻的说明了我们教材不但具有开放性,同时又具有活力。
那么,有了开放、活力的教材之后,我们又应该怎么运用它们来改变我们的语文课堂?插图教学就是答案。除了上述提到的《我有一盒彩笔》这一课例外,《小小的船》这篇课文的教学也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知道学生认真看图,引发学生想象,太托学生思维。让他们想象如果使自己坐在月亮船上,会看到什么,会想到什么?然后根据教学安排要么画在纸上,要么填在书上。这种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完全将精力集中于课文内容上,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综上所述,我们应重视插图的潜在作用,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用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语文课程更具有开放性,更富有创造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其刚【3】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分析[M].崔允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5】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高焕祥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小学语文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
【7】新课标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实例[M].金感芳.宁波出版社
【8】小学语文教学基本问题[M].张鹏举武琼.学苑出版社
【9】小学语文教材概说[M].杨九俊姚烺强.南京大学出版社
【10】小学语文教学[J].山西教育报刊社
【11】小学语文[J].人民教育出版社
【12】普通心理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13】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沈德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语文建设[J].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9:3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296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插图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