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计算

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含量计算
摘要: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的作用和测量方法,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形成机理,重点阐述了采用不锈钢组织图和合金元素铬当量与镍当量控制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的计算方法。不锈钢阀门网激光戒烟
1 概述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耐热性、耐低温性及良好的易成形性和优异的可焊接性,是不锈钢系列材料中重要的一类,其产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的 70%。不锈钢阀门主体材料几乎全部采用奥氏体不锈钢,而阀门行业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认识水平,还仅涉及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在核电站、核反应堆工程用核安全级阀门、国防军工用特种阀门以及大型化工装置中“SHA 级”管道重要阀门,都相继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母材和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进行了规定。因此,必须掌握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2 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的作用
分析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充分的了
解和掌握铁素体的正面(有利)和负面(不利)的作用,才能正确的加以利用或控制。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的作用,对阀门来讲,最重要的方面是对焊接性能的影响,其次是对材料耐腐蚀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压电陶瓷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1 含量
不锈钢阀门的承压件(阀体、阀盖和阀瓣)大部分材料采用 ASTM A351 中的 C F类不锈钢铸件和 ASTM A182 中的 F304 和 F316 类不锈钢锻件,其属于 18-8 型和 18-12 型(其数值表示 Cr 和 Ni 的大致含量)奥氏体不锈钢。
不锈钢按晶体结构分为奥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奥氏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无磁性。铁素体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有磁性。应当指出,冶金产品称谓的奥氏体不锈钢,并不表明它的组织结构必须是 100% 的奥氏体。在不锈钢阀门和零件验收时,常可见到用磁铁来吸引被检测物体,若出现有弱磁性就以此认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其实这是对奥氏体不锈钢的一种误解,这种做法往往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奥氏体不锈钢中通常都会有一定数量的铁素体。依据《金属手册》中第三卷《性能与选择:
不锈钢》,在《铸造不锈钢的性能》中指出:对于 CF 类铸造不锈钢,通常具有 5% ~ 25% 的铁素体。为此,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将阀门用奥氏体不锈钢铸件标准的名称定义为 ASTM A351《承压件用奥氏体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铸钢》。
2.2 焊接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中的主要问题是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热裂纹以及耐蚀性,这类问题也是奥氏体钢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的指标。
2.2.1 防止焊缝的热裂纹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铁素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常常需要形成一定数量 δ 相铁素体(4% ~ 12%),以防止焊缝产生凝固裂纹(热裂纹)。δ 铁素体是奥氏体不锈钢(含焊缝金属)在一次结晶过程(凝固过程)中生成并保留至常温的铁素体。由于铁素体含碳量很低,性能与纯铁相似,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低的强度和硬度。铁素体的有利作用是对 S、P、Si 和 Nb 等元素溶解度较大,能防止这些元素的偏析和形成低熔点共晶,从而阻止凝固裂纹产生。
焊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焊接结构上,母材金属与焊材局部进行的冶金和热处理过程。焊缝中的铁素体可以有效的阻止低溶点共晶生成和减少偏析程度以及二次晶界的错位运动,因而可防止热影响区裂纹和高温低塑性裂纹。总之,焊接中的 δ 铁素体对防止和降低奥氏体焊缝金属的热裂纹和微裂纹作用是肯定的,它显著的改进了焊接性,提高了焊接结构的安全程度。
δ 铁素体在焊缝中具有一定的负作用。对于焊后需要 600℃ 以上热处理的焊件或长期在 600 ~ 850℃ 温度下工作的焊件,由于在上述高温下 δ 相铁素体会析出 б 相铁素体,б 相具有四方结晶构造,且富含 Cr 造成周围 Cr 的贫化,引起焊缝金属的脆化。此时应将焊缝铁素体的含量控制在 3% ~ 8%,或者采用重新固溶处理,将 б 相铁素体溶解回基体中。
2.2.2 改善焊接接头的耐蚀性
焊接接头是指整个焊接区,包括焊缝和熔合区以及热影响区。奥氏体钢的焊接结构常常因为腐蚀而损坏甚至报废,最常见的腐蚀类型是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由于铁素体是以分散并均布成小坑状存在于奥氏体晶粒之间,削弱奥氏体柱状晶和树枝晶的方向性,隔断奥氏体晶界连续网状碳化铬析出,从而防止晶间腐蚀,因此铁素体对提高耐晶间腐蚀的作用有
国家海洋局极地办
好处。通过试验证明,由于铁素体对应力腐蚀开裂不敏感,因此含有铁素体的奥氏体钢焊缝的耐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同成分但含有很少铁素体的奥氏体钢焊缝。
2.3 耐腐蚀性能
焊接材料(母材和焊材)中的 δ 相铁素体能显著改善焊缝及热影响区抗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的机理。依据同样的机理可以得出,对于奥氏体不锈钢铸件和锻件母材中少量的铁素体(5% ~ 12%),总体上讲有利于改善材料的抗晶间腐蚀和耐应力腐蚀性能。另一方,对于某些特殊的腐蚀环境,例如在尿素和醋酸等介质中铁素体会发生选择性腐蚀,应对铁素体含量进行限制。
2.4 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铁素体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铁素体含量增加时强度增加,同时,延展性和冲击强度减低(表 1)。利用此特性,可采用调控铁素体的含量来达到所需要的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铁素体含量过高会损害奥氏体不锈钢的可锻性,特别是用于大锻造比的锻件,铸坯限制铁素体的含量是合理而必要的(通常限制在 3% ~ 8%)。同样道理用于冷变形的奥氏体钢,如冷伸压、深冲压,冷拔和冷挤压的奥氏体钢,铁素体含量应进一步限制(通常限制在 5% 以下)。
不锈钢阀门的主体(阀体和阀盖)材料,国内企业一般采用 CF 类奥氏体不锈钢铸件。铸件中的铁素体含量,除了有利于铸件作为焊接母材,防止焊缝热裂纹和微裂纹外,铁素体
还有利于防止铸造凝固成形过程中裂纹和偏析产生,以及增加铸件材料力学性能。不锈钢阀门网
3 铁素体形成机理
所有不同种类的不锈钢都是铬含量在 12% 以上的铁基合金。铁基合金在高温下(大于 800℃)基本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体-奥氏体。当温度下降到常温时,晶体结构变成体心立方体-铁素体(或马氏体)。
如果在铁铬合金中加入 7% 以上 Ni 或增加 C、N 或 Mn 等一种或多种奥氏体形成元素,高温下的奥氏体晶体在常温下将处于稳定状态,即常温下的奥氏体。如果加入的奥氏体形成元素的总量(镍当量)不够多,则常温下只能有一部分是奥氏体,另一部分则是铁素体。由此得出,不锈钢的组织结构是由合金元素含量决定的。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合金元素的作用可分成两大类,即铁素体形成元素(称为铬当量元素)和奥氏体形成元素(称为镍当量元素)。两大类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奥氏体中铁素体含量的多少。奥氏体形成元素主要有 Ni、Mn、C 和 N,铁素体形成元素主要有 Cr、Mo、Si、Nb 和 Ti。
Cr 是典型的铁素体形成元素,也是不锈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所有不锈钢都是铬含量在 12% 以上的铁基合金。Cr 的主要作用是耐腐蚀,提高抗高温氧化性能。
Ni 是典型的形成并稳定奥氏体元素。图 1 可以看出镍的作用,在图中斜线以上,所示温度下奥氏体是稳定的。在这条线以下铁素体和马氏体都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Ni 的作用是增强抗酸的腐蚀能力,提高抗非氧化性介质的耐蚀性,同时提高材料韧性、延展性和优良的综合性能,使它更易于加工和焊接。
Mo 是促进铁素体形成元素,它的铬当量为 1。Mo 可提高钝化膜的强度,显著增强耐局部
腐蚀性。特别是抗氯离子点蚀,同时能提高还原性介质中,如硫酸、磷酸及有机酸中的耐蚀性。Mo 还可提高奥氏体钢的高温强度。由于 Mo 是铁素体形成元素,为了平衡组织,加Mo的不锈钢中应当相应增加 Ni 等奥氏体形成元素含量。例如 CF3M,加入 2.0% ~ 3.0% Mo 后,Ni 含量也增加到 9.0% ~ 13.0%。
Si 是强铁素体形成元素,其铬当量为 1.5。Si 可提高钢的高温性能和在强氧化性介质(如发烟硝酸)中的耐腐蚀。同时还可改善铸造特性。
Nb 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其铬当量为0.5。Nb 和 Ti 在不锈钢中起稳定碳的作用,能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稳定的碳化物,并均匀的分布在基体中,阻止 Cr 的碳化物生成,防止晶间腐蚀。Nb 的抗晶间腐蚀稳定性比 Ti 更高,Nb 还可增强奥氏体钢的高温强度。Ti 也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在计算时可采用与Nb相同的铬当量。
长恨歌赏析C 是强烈的扩大奥氏体区域元素,其镍当量为 30。碳对增加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作用非常明显,但由于碳与铬非常容易化合生成碳化铬,造成奥氏体晶界贫铬,显著降低抗晶间腐蚀性能。因此,降低含碳量是防止晶间腐蚀最有效的措施,奥氏体钢含碳量应控制在 0.08% 以下(低碳级)和 0.03%(超低碳级)。
george boole
N 是剧烈的奥氏体形成和稳定元素,其镍当量为 30。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增强抗局部腐蚀(点蚀及缝隙腐蚀)能力,并能减少 б 相析出,防止高温脆性,使奥氏体具有良好的抗敏化能力。利用 N 的这一特征,近 20 年来,美国、法国以及中国相继研制开发出了含氮或控氮不锈钢,代表性的含氮钢种是 AISI 304N 和 AISI 304LN(含氮 0.10% ~ 0.16%)。控氮钢种又称为核级钢,如 304NG、X2CND18-12(法国 RCC-M 标准)和 316NG(含氮 0.06% ~ 0.10%)。此类新钢种明显的提高了强度,改善了钢的抗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性能,成功的解决了沸水(BWR)核反应堆运行中出现的 IGSCC(晶间应力腐蚀)破裂事故。此类核级控氮钢已成功应用到压水(PWR)核反应堆中。
Mn 是扩大及稳定奥氏体元素,其镍当量为 0.5。通常 N 和 Mn 联合使用成为代替和节约 Ni 的主要材料。Mn 可提高强度,增加 N 在钢中的溶解度,但是 Mn 可促进 б 相析出,造成钢有脆性,同时不利于钢的低温韧性和可焊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0:3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28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铁素体   不锈钢   元素   含量   焊缝   形成   焊接   腐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