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一辩稿

谢谢主持人!各位亲爱的评委、辩友、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那是一个雨过天晴之后的早上,游行中,后来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被簇拥着踏过水坑。在他调头把旗子交给了身后的人,自己脱离游行的队伍时,他第一次有了“旁观者”的角度。
他发现,自己要跳出来,从第三者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看清事情的原来模样,而不是在队伍里面,被逼迫着前进。
这,是他影响一生的一个观点,使他能在此后的人生中使用独特而犀利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让他受益无穷。
而今天辩论赛上,我们正方的观点即是——“旁观者清”。
“旁观者清”一词,源于《旧唐书》,是指对于同一事件,与事件无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且拥有足够的素质与修养的旁观者,将能更加全面的看待事件,可以更加明了的看明事件的脉络与走向。微波消解法
徐中波
大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决断,小到个人事业、生活小事的取舍,皆能说明“旁观者清”。
为何,因为旁观者立足事外,接受信息可以更全面,能拥有洞观全局的高度。
如面对“迷宫”之时,观看者能纵观全景,对迷宫线路有一整体的把握。
孟子劝将之时,孔距心对自我所有之错浑然不觉,当孟子说给他听的时候,还在有意无意的为自己百般辩解,孟子却已然看出他身居其位而不谋其政,直接点出连年大旱成灾,他却不能妥善安置灾民的失职之处。北京新增一起中学聚集性疫情
说“旁观者清”,也因旁观者置身事外, 能更清醒明白,不易为私欲私心所困。
人口结构
三国时代的徐庶有大学问,排兵部阵,三十六计,滚瓜烂熟。
但在看见一封假信,说母亲去了曹营之时,他却非去曹营救母不可。徐母责怪儿子弃明投暗,气他居然连这么点小伎俩都看不透。而作为“旁观者”的山野闲人水镜先生,对此却是一眼看透。
所以说,旁观者清。
古语有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想,身处局中者不一定真因此而“迷”,旁观者跳出局外,却真能更“清”。
安溪八中正所谓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湖州黄萌
谢谢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2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282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旁观者   拥有   事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