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
1、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
什么是渠首精神(一)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关系
1、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2、应用伦理学:研究如何用韵道德规范去分析解决具体的有争论的道德问题的学问为其根本特征。
(2)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范围
1、并非所有具体的有争议的现实问题都是道德问题
2、只有那些具体的,表现于特定领域或情境中的道德问题才能是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3、那些广泛引起注意,且在公众中有深刻歧见的现实道德问题才是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3)研究的主要内容              
1、应用什么?是应用伦理学所提供的伦理学基本原理去分析解释各种具体特殊的现实道德问题
2、应用于什么?是应用于评价人们行为的对与错,去评价各种在社会制度、政策策略及到技术手段及其应用方式的道德合理性和正当性
3、如何应用?根本方法论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2、应用伦理学的兴起
(一)西方应用伦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在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正统分析哲学土崩瓦解、元伦理学日益暴露出严重局限性的背景中兴起。
科技革命(人们如何面对科技和应用)
(二)社会历史背景:战争、政治革命、生命技术问题、性革命、环境问题、科技问题
三、前景
(一)人类面临生存危险的自身根源:根源于现代主体性、人类理性与理性的社会、理性社会与道德进步、政治知识与道德进步、市场经济与道德。
四、我国的应用伦理学研究及其展望
1、应用伦理学必须面向未来、直面现实,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挑战,参与新的对话,对新问题进行新的反思
2、一方面西方应用伦理学研究已经走在前面,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呼唤贴近生活的道德伦理,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要求伦理思考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对话。
    应用伦理学须为培养德性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可以为人类的道德进步做出独特贡献;1、应用伦理学的使命 2、应用伦理学的功能 3、应用伦理学的空间 4、道德问题的分类
人类应尽可能快地拥有可与自己已拥有的力量相匹配的道德和智慧,从而能使人类适当地使用自己的强大力量,即避免自毁于自己的强大力量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议
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1、到的主体仅限于人,只有人具有内在价值,非人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即是有在对人有用或成为人所用时才具有价值
2、道德共同体仅限于人类,人和非人存在物之间,以及非人存在物相互之间不存在道德关系,也无所谓道德责任或义务,道德权术等
3、人类是道德价值世界的中心乃至主宰
4、人类之所以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说不过是为人类自身的利益或福利——目的论立场
5、人的理性能力就体和长期来看是无线的,今天碰到的难题将来总会得到解决,今人没必要杞人忧天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主张一:1、非人存在物自身就有不依赖于人的内资啊价值,而不仅限于工具价值,可以成为目的本身,成为道德主体(主体:主动性,能动性,目的性  对传统“主体-客体”二分法思维方式及其恶果导致对大自然的无止境的掠夺的批判)
1、道德共同体应该包括非人存在物,非人存在物拥有道德里,其性质和人类所拥有的道德权利一样,相左,人类对非人类存在物需要承担道德义务
* 人和非人类存在物主体性程度不同,所享受的道德权利和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或义务也相左不同
*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加入人类拥有最高的道德权利,那么就有相应要承担很多的道德义务
* 一种说法:人类应该在大自然中主持公道
主张二:1、人类只是整个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员或一个环节,与其他成员或环节休戚与共,李颖与其他成员或环节平等、和平的相处人类之所以要保护生态环境并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或福利,而从根本上是要尽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尊重并身体力行的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中其他成员的价值、权力、利益和福利——道义论主场
2、人类的理性能力无论是就个人还是体,或就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是有限的(则是人的本体特征)有些问题是人类自身无法解决的,如果不悬崖勒马,人类迟早会没灭亡的
* 现代人的狂妄
* 世界的无限性,大自然的奥妙,理解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主张三:1、人类需要一次道德革命,重新解释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彻底突破和超越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将道德共同体扩展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
2、一种新的判断行为或制度安排是非对错的标准
* 奥利波德:看我们的行为(或制度安排)是否有利于生态共同体的完整、稳定与美丽,凡有于生态共同体完整、稳定与美丽的便是对的,反之是错的
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弱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对人的利益和需要进行例行的把握和权衡,反对将人的利益和需要绝对化(虽然承认了人的优越性,但也承认了其他有机意识生命联合体的价值,人类有义务从道德上关系它们)
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一理论思潮源于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在人类社会当前所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他们试图通过对“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的权利”“人与自然物的平等”等论
题的论证来作为保护自然的前提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环境伦理】又叫生态伦理学,界定: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探究
核心问题: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物之间是否有道德关系?若有,如何理解这种道德关系?
环境道德规范:为走出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根本改变文明的发展方向,即改变资本主义方向和工业主义方向,我们须明确几点:1、全球性的环境保护问题不仅仅是科技问题  2、科学不可能囊括一切宇宙奥秘
3、现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与人类贪欲膨胀密切相关,抑制贪欲是走出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4、人类不应该再一味追求征服自然的力量,应追求正确使用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鉴于此,我们应该做如下转变:
1、由工业主义生态方式——生态主义生产方式
2、生活上摒弃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
3、由把握自然的科学——理解自然的科学
4、由征服自然的技术——保护地球的技术
5、在思维方式上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向非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含义: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而且决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环境宝华,发展援助,清洁水源,能源开发,绿贸易
生命伦理五大领域:理论生命伦理学;临床生命伦理学;研究生命伦理学;政策和法治生命伦理学;文化生命伦理学
主要研究的十大议题:1、生命伦理学理论,如现代生物科学与伦理学的关系,生命伦理学论证模式等
2、遗传与法乐,如对遗传的干涉,包括基因改造,基因等
3、人体试验      4、人的行为控制    5、健康保障    6、死亡和濒死
附庸7、人口控制      8、生态伦理学,包括对未来的义务和生态道德规范等
9、科研研究,如研究的限制和管理等    10、其他问题如自杀,医患关系等
马克思伦理学
安乐死和器官移植
1、安乐死:死亡权力问题,死亡的过程的延续以及死亡问题上的自主性等,安乐死问题被凸现出来
(1)概念: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指善终或者无痛苦的死亡,在20蔡威廉实际,也解释为人次的杀死,指遵照病人或家属的要求,对身患不治之症,濒临死亡而又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的病人,使用医学手段使其无痛苦的死亡
(2)安乐死的内容
* 听任死亡: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对于任何晚期疾病都有进一步的医疗处置毫无效果的时候,应该听任患者在舒适、平静和尊严中自然死亡,但并遗弃或主动结束患者的生命。
* 仁慈助死:是指根据患者的要求,采取直接行动结束其生命,实际上等于受助自杀。是应患者要求而实施。
* 仁慈杀死:指不经患者同意,由某人采取直接的行动结束其生命,其前提中患者的生命被认定为不再有意义。此时患者已没有能力表达其自愿或要求。
* 在研究安乐死问题时应注意两种区分 1基辛格、就安乐死的方式而言,包括了被动和主动 2、就当事者的意愿而言,包括自愿和非自愿
“自愿安乐死”与自杀不能混淆,其区别为:首先,自杀是对生命过程的终止,这通常发生在非医疗背景之下。其次,安乐死是在人们已经预料到患者由于某种疾病在近期内必然死去的情况下完成的。
3)安乐死的伦理争论直接影响到社会上对于安乐死的评价和安乐死立法: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死亡权利意识的增强,各国的安乐死立法势在必行。
广东省电力第一工程局2、器官移植:用一个完好功能的器官置换已经病变、失去功能而又无法医治的器官,用以挽救人的生命。
* 道德困惑:首先,脑死亡标准问题,以为脑死亡标准的确定直接影响到供体的质量和移植效果。其次,在献体态度上也亟待打破传统的道德观念。再次,在可供移植的器官缺乏的情况下,应当如何体现公正的分配。
生命伦理学
(1)西方社会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尊重自主性原则。现代生命伦理学的核心原则,一个人的自我决定权,以及与自主性相关的其他权利形式提供了基础
2、不伤害原则。强调即使我们不能使他人受益,至少也不应当伤害他们
3、行善原则。行善的行为潜在的包括到道德上的慷慨,是有德性的
4、公正原则。关系到社会利益和负担的分配
女性主义对生命伦理原则的批评补充:从狭义上说,女性主义就是指以性别视角来看待和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女性主义认为,性别系统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是一个社会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范畴,是社会现实被组织、被表明以及被体验的方式;强调疾病本身是一种社会建构,医学的功能不仅仅是疾病,它以各种方式反映和加强了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以及性别、阶级和种族的歧视;女性主义提出用关怀伦理学来批评补充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与传统伦理学相比的三个主要特征:
1.试图联系情境,根据具体情况来解决道德问题,而并不侧重于抽象的和普遍化的原则。
2.倾向于用关怀,而不是原则和推论、判断和证明来分析和解决道德困境。
3.更注重人们的情感、感觉和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关怀的品质和能力,而并非求助于理性的决定和功利的计算。
女模特之死(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命伦理学原则: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功利主义、自主原则和公正原则。
(三)原则的冲突和协调-不同的道德前提,不同的道德价值观
协调的可能途径:
1.跳出具体的原则,制定出更为抽象的、涵盖性更强的一般原则来解决原则的冲突。
2.区分基本道德原则与演绎性道德原则。
3.一般道德原则若要适应特有的情况,它们必须要被具体化,必须被灵活使用,以便为制度和政策制订留有余地。
四、全球生命伦理是否可能(普遍伦理、普世伦理、世界伦理)理解:一种是指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所需要的共同的或者普遍的伦理规范;一是指各种不同伦理之间的共性意义上的普遍价值
形成原因在于全球化的趋势:首先,人类主体的现实形态与普遍价值正在形成的状况决定的;其次,西方社会现代性的道德危机;再次,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3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264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类   问题   生命   原则   价值   应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