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巴黎圣母院》的人物性格

2018年16期总第404期
ENGLISH ON CAMPUS
于英语词汇的直接翻译,其中沙龙来自于“salon”、模特来自于“model”以及来自于“Beatles”一词直译的披头士。通常来说,含义直译方法可以根据词汇在原文中的用法以及结构情况,直接对词句进行翻译,商务翻译人员无需再对翻译的字面意思进行加工,正如我国常讲的“祸不单行”,在英语中可以直接翻译为“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 或者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句,也常被人们直译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交际翻译理论的直译方法具有技巧性,需要建立在保留中外语言文化原有内涵的基础之上,积极促进双方国家的商务往来合作。
3.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归化翻译中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交际翻译理论中的归化翻译方法的难度最高,要求商务翻译人员具备厚重的中外文化底蕴,才能更好地将原文中的特定词句转化为其他事物,以实现中外商务交流的对接。例如,我国有句俗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是被翻译成英语却变成“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或者“never too old to learn, never too late to turn”一句,明显将成语中的“羊”转化为了“马”,这种翻译方法并不属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比喻还原手法,而是交际翻译理论应用比较普遍的归化翻译方法。
再比如,麦当劳的广告语“Every time a good time”,通常被翻译为“分分秒秒聚欢笑”,前一句运用了交际翻译理论的直译方法,后一句则运用了归化翻译方法,使得整个句子用中文思维理解起来具有朗朗上口的特征。新加坡航空公司选取的广告语应用的归化翻译方法则更为明显,运用的英文语句为“A great way to fly!”,中文含义为“飞越万里,超越一切”,前一句运用了直译方法,但后一句是很明显的归化翻译方法,将商业广告的意境表达的酣畅淋漓。总之,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翻译活动中应用时,需要以商务英语的交际活动为基础,选取能够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翻译方法,使得商务翻译活动最终能够服务于中外国家商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彰显出商务翻译人员专业的翻译素养。
三诺h22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这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非常考验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语言掌控能力。往往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工作人员完成一次精彩绝伦的词汇翻译工作,要动用自身所掌握的英语基础技能、交际翻译理论等多种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中西方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才能使得翻译的词句既做到尊重双方国家的文化,又能够体现双方国家语言文化的底蕴。
ertl参考文献:
[1]张双.浅谈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2):156-157.
[2]孙艳.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6 (10):96-97.
[3]张瑞.语义与交际翻译法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与平衡[J].海外英语,2014(14):63-65.
简析《巴黎圣母院》的人物性格
文/刘一冰
【摘要】《巴黎圣母院》是作者充分运用了自己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的浪漫主义的美丑对照手法,把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下对照起来描写,并在环境、事件、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夸张地突出某些特性,造成强烈的对照。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了三位主要人物的性格。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爱斯梅拉达;爱情;人物形象
suffer软件
【作者简介】刘一冰(1997- ),湖北荆州人,黄冈师范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一、《巴黎圣母院》背景简述
《巴黎圣母院》出版于1831年1月14日,是法国文学家,小说家,剧作家,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雨果本人的家庭背景复杂,他的父亲支持资产阶级革命,而母亲所拥护的波旁王朝却被资产阶级革命所推翻。但家庭背景的复杂也导致雨果了思想的开放性和进步性,他早期诗作赞美君主政体,歌颂保皇主义和天主教。随着雨果思想的成长和对社会形势
的逐步看清,在二十年代中期以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迅猛发展和国外民族解放斗争形势的好转让他意识到封建主义思想已经不能支持社会的发展,他果断放弃保皇主义信仰,转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但毕竟那时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才刚刚建立,而天主教会势力猖獗几乎一手遮天,对人民的压迫十分严重,人民众的处境十越发艰难。法国社会处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矛盾十分激烈、尖锐。
二、《巴黎圣母院》的人物简析
1.善与美的化身——爱斯梅拉达。在《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基本处于中心地位。作品主要围绕四个男人对她的爱以及她的爱情之路展开。这个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郎,她的外表的 美丽,纯情引来了无数的观众, 其后她热情善良、开朗自由的性格引起了克洛德的兴趣,紧接着甘果瓦、卡西莫多、弗比斯等人物也慢慢登上小说的舞台。
爱斯梅拉达一生命途多舛,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吉普赛人从父母的手中偷走,没有享受过多少父母的呵护,而她尽管多才多艺却依然没有被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所接纳,不能得到当时的上流社会的认可,只能做混迹底层的小人物。但社会的压迫并没有改变她善良的内心,在诗人甘果瓦即将被绞死的时候。爱斯莫拉达丝毫没有犹豫的以与其结婚的代价将其救了下来,在了爱斯梅拉达的丑陋敲钟人卡西莫多在烈日下被绑在刑台下时,她
247
248阳性反应
2018年16期总第404期
ENGLISH ON CAMPUS
也不计前嫌的为他送水。她不在意他人对她的伤害,不改本性,以德报怨。她不仅拥有着天使般的面容和完美的身材还有着纯洁无暇的内心。从这方面来看她无疑是完美的化身。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而后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她疯狂的爱上了救下她的风流英俊的皇家卫队的队长弗比斯,她的爱来得那么激烈和汹涌澎湃,将这个男人认定为她生命的救赎,是她的神明,是所谓能“保护”她的守护神,然而这个被她认为命运的爱情在弗比斯看来是那么的廉价,弗比斯仅仅只是看中她的美貌想玩弄她而已。但对于单纯善良的爱斯美拉达来说在这爱情的美好幻想实在太过美好太过蛊惑人心,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样具有无穷的吸引力,所以她像飞蛾扑火一样奋不顾身的扑向弗比斯,对于她所认为的爱情,她热情似火,毫无顾忌,即使知道这种爱注定不会开花结果,她也义无反顾,她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幻想梦境之中,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她对于爱情的坚贞不屈,在面对副主教克洛德用各种可怖的手
段压迫时,她无所畏惧,坚持自己追逐爱情的路并不屈服,然而她由于爱情迷失了理性、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自尊,在这场她认为的爱情中她将自己置于卑微的地位,认为自己这样地位卑微的女孩不配拥有“神明”的爱情。完全忽视自己性格的闪光点,自暴自弃的觉得当容颜老去爱情也会离她而去。虽然这也是她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社会时代的背景对人的压迫式多么的强大和不可抗拒。让这样一个善良的女孩得不到自己的爱情,她的悲剧与不幸控诉了封建贵族和反动教会的罪恶,但是她的美好的品性将始终指引着我们永远向前探索的道路: 善良必定战胜邪恶,光明必定战胜黑暗,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法则。
冲突2.貌丑心善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卡西莫多,圣母院的敲
钟人。一个被副主教克洛德收养的容貌丑陋又独眼驼背的聋哑
第一次文代会
儿,克洛德给他取名叫卡西莫多,保护了最高被人嘲讽嫌弃的孩子,还教会了他说话、识学和写字,给了他一份工作——在巴黎圣母院敲钟。对于卡西莫多来说,他生命的一切除了克洛德就是敲钟,克洛德给了他一切的人,是将他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的人,他虽然外表丑陋却有着纯洁的心灵,他知恩图报,心甘情愿的为他的养育之恩的副主教做任何事,哪怕是“违法”的。这样的性格也在后来为报答埃斯梅拉达的滴水之恩而宁愿去为她冒险体现出。由于从小受尽嘲笑,加西莫多从心底里渴望平等和尊重,所以当爱斯梅拉达在众目睽睽中走上刑台,把装水的葫芦送到他的嘴边,卡西莫多的内心受
到了深深的震撼他,内心沉寂的情感也慢慢复苏,深深的爱上了这位美貌的姑娘。最后他用全部生命对这份怜悯与尊重的回报。当爱斯梅拉达被副主教陷害即将被绞死的时候,他奋不顾身的将她从刑场救到圣母院,悉心照顾她,哪怕爱斯梅拉达对他的相貌颇有微词,他也毫不在意,一心为她付出。他既心地善良又富有正义感。与副主教相比,他对于爱斯梅拉达的爱情更加纯粹更加无私,他将一切的痛楚藏在心底,一心为爱斯梅拉达付出,哪怕加西莫多容貌有多么的丑陋,在他的无私的奉献下这些丑陋的点愈发衬托出他的崇高和伟大,这就是雨果提出的美丑对照原则在他身上具体的体现。“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他性格的变化也正体现了雨果一贯主张的以爱感化人、以道德感化人的人道主义思想。
3.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克洛德。在所有的人物形象
中,副主教克洛德无疑是整本小说形象最为复杂的人物,在他身
上展现出了明显的二重性,矛盾却又合理,克罗德从小被父母选定以牧师做为终身职业,并被要求学习各种有关宗教的课程,而克洛德也十分用心刻苦的钻研,埋头苦读,并且取得了十分高的成就,年轻时的他热情而虔诚,在对于人情方面也不却乏仁慈和善良。当父母被瘟疫中去世后,他用心的抚育了幼小脆弱的弟弟;后来又出于善良收养了因为丑陋被遗弃的畸形儿卡西莫多,在卡西莫多被人嫌弃时认真的培育他,还教卡西莫多说话、念书  写字,就像父亲一样的保护卡西莫多。而在宗教教义的
约束下,他过着刻板、僵化的苦行僧一样的生话,并且成为了一个具有强烈宗教意识和浓厚宗教情感的牧师。他认为尘世的生活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可耻的,他对上帝的忠诚使他拼命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丝毫不敢放任自己,不敢纵欲。“纯洁”这种畸形的道德观使他无时不刻都在压抑着自己的正常欲望并“回避一切女性”。这样不合理的克制方法最后也导致他性格的扭曲和变态。
随后,伴随着他在宗教地位的提高,他的野心恶性膨胀起
来。同时,他被强抑的情欲也不断生根发芽。自从在广场在遇见了悠然起舞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他膨胀的欲望便支配了他的头脑,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并指使卡西莫多了少女,在事情失败之后,他内心的欲望反倒更加强烈,他步步紧逼,如影随形,在欲的驱使下,他一步步的加深了对少女的迫害,这样的病态心理使他最后将爱斯梅拉斯送上了绞刑架。与卡西莫多相比,他的爱情显得那么的疯狂而可怕,这样的美丑对照使他的形象愈发的丑恶。与爱斯梅拉达外表内心一致的美丽相比,他外表内心的双重丑恶更加剧了他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世纪宗教的黑暗与虚伪,体现了宗教禁欲主义对人性的压制。形象生动的展示了宗教怎样把限制人的欲望,将人中的美好逼入绝地。尽管克洛德只是个神职人员, 作为副主教的克洛德也不能简单地同教会势力划等号。但克洛德的悲剧倒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所狂热崇拜的宗教一手造成的,宗教势力不仅导致了人们生活的水深火热,也同时摧毁了一个人的精神和肉体。不管在哪个方面都给人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结语
在《巴黎圣母院》的中,雨果巧妙的运用美丑对照原则,将
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通过将貌丑心善的敲钟人与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对比,通过将貌丑心善的敲钟人与美貌善良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对比,通过将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与美貌善良的爱斯梅拉达的对比,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社会和宗教对人的严重迫害,也集中体现了作家所宣扬的善良能战胜邪恶的人道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方向真.善与恶的较量美与丑的舞台[J].顺德职业技术报,2009.[2]雨果.巴黎圣母院[M].陈敬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候翠霞.善与恶相共,美向丑转化——《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性格二重性分析[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2.
[4]伍之伦.《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
[5]白洋.简析《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J].才智,2015.[6]黄燕.灵魂与人性的挣扎——浅析《巴黎圣母院》的主人公克洛德[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3.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21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