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110°E~122°E, 28°N~34°N (115°E, 30°N穿过平原中部)
范围:湘,鄂,赣,皖,苏,沪,浙,长江中下平原
地形:河流冲积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
地势:地势平坦,低平,长江三角洲在10米以下
地貌:东西狭长,宽窄不一,河湖密布,水乡泽国。
外力作用以流水堆积为主---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水文特征:长江及其支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长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中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
长江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大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有利于发展航运。
    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沅江、湘江、赣江。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
气候: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本区热量资源丰富,≥10℃积温为4000º李祥祥 背景C~6500ºC,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本区年降水量在800mm~1000mm,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
6月中下旬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受副高的影响形成“伏旱”。属于湿润地区
资源:矿产:湖北大冶铁矿,安徽马鞍山铁矿,江西德兴的铜矿,浙江秦山核电站
        水能:三峡,葛洲坝
        旅游: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南京,黄山、庐山、三峡,还有我国古代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人文地理特征:生与活
农业:
农业生产: 优势:  气温高,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工业力量雄厚。
制约因素:台风,洪涝,7、8月份的伏旱
江汉平原、长江沿江滨海平原是商品棉基地
工业:
工业生产以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中南京的石化、杭州的轻纺工业较为突出
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和轻纺等工业
沪宁杭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上海、南京、杭州
机床电气原理图2)特点: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3)发展条件:水陆空交通方便、工农业基础好、市场广阔、科技发达,但能源、矿产缺乏
4)工业部门: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
(5)发展方向:今后将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中国医药指南(上海、南京、杭州-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金属)
长江沿江地带是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纽带。
第一,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第二,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第三,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第四,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汉丹线、成渝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他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热量较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生产部门,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1.
自然灾害:气象:洪水,台风,干旱,寒潮
地质:滑坡、泥石流、地震
交通线:京沪、京九、京广、焦柳、沪杭、汉丹线;    长江黄金水道     
城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长沙、合肥、南昌
生态环境问题:酸雨,水土流失
国土整治——河流的综合治理
防洪是首要任务
    洪水产生的原因:自然: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
②气候异常年份,上流干流和中游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中游荆江段河道弯曲,泻洪不畅
人为:①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失去涵养水源的功能水土流失,河床淤积,排洪不畅,②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调蓄洪峰能力减弱
措施:①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②修建水库,治理荆江河段;③建设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④中上游山区退耕还林还草,中游退田还湖。
※三峡工程:
⒈ 三峡工程除防洪外可获得发电、航运、旅游、养殖等综合效益。
⒉ 三峡水能丰富原因:①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②流经湿润地区,汛期长,水量大。
⒊ 社会经济效益:①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问题。
    ②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③增加农业产值。
    ④未来全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提高全国电网的运输质量和效益。
⒋ 环境效益:减轻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⒌ 生态效益:
(利于中下游)
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呋喃树脂
②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⑤调节局部气候;
⑥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
(不利库区)
①淹没土地耕地;
②移民中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③可能诱发地震;
④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
⑤三峡自然景观破坏;
⑥蚊虫孳生,影响人体健康;
⑦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生存环境影响。 
32、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图回答:(16分)
(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在图上用适当的图例标出其位置。(2分)
(2)图中的铁路是正在建设的沟通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一条铁路干线,根据图中的位置说出它东起      ,西至        。(2分)分析此铁路建设的意义有哪些?(3分)
(3)分析图中A区域土地盐碱化的原因?并说明治理的措施?(5分)
(4)图中西气东输工程对安徽省合肥市有哪些影响?(2分)
(5)大别山是安徽省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但本地区山区资源丰富,请你谈一谈如何对本区山区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2分)
李沂明32、(1)略(2分)  (2)南京;西安(2分)
      宁西铁路把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联系在一起,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宁西铁路的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宁西铁路的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的崛起。(3分)
  (3)土壤盐碱化的原因:①春、秋季,尤其春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使土壤盐分向
地表积聚;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③农业生产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3分)
        土壤盐碱化治理的措施:科学地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如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等工程措施和营造防护林等生物措施。(2分,回答有理即可正确)
  (4)西气东输管道通过合肥市附近,可缓解合肥市的能源不足,促进合肥市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改善合肥市的城市大气环境。(2分)
  (5)①根据丘陵山地的特点,发展立体农业;②对优势资源进行系列开发。(2分)
下图是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据此判断44—46题。
44.当副高脊位于150N—200附近时,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
  A.洪涝灾害    B.水土流失    C.灌溉水源缺乏    D.土壤次生盐碱化
45.当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松花江正值汛期              B.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
  C.副高脊位于300N—350N附近    D.罗马正是干旱季节
46.图中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位于副高脊北侧的原因是          (    )
  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
  B.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冷气流相遇形成锋    面雨
  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
  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
59、读下面的1991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环流形势(a)和降水量分布(b)图,回答:(12分)
(1)a图所示的高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通常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常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2)b图所示,长江中下游最可能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是__________,经常引发________等灾害,反映了自然灾害___________的特点。
(3)如果a图中的高压系统加强,控制江淮一带,则江淮地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__________,常会出现___________等气象气候灾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时我
国华北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通常是_____________等。
答案:(1)副热带高压(或夏威夷高压)    晴朗干燥    干旱    沙尘暴
(2)暴雨灾害    洪涝    发性
(3)晴朗干热    伏旱    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盛行高空下沉气流,天气晴热干燥    暴雨和洪涝灾害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2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217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区   长江   经济   发展   促进   地带   平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