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海外的“中国威胁论”

  世界上有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自1990年代开始舆论界出现“中国威胁论”,主要意思是中国实力迅速壮大,对于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政治场合的发言权、军事方面的安全,会带来挑战和威胁。其中有些是基于事实的分析,有些是对未来的估计,也有夹杂着对于中国价值观的误解、中国实力的夸大等。
  我尚未详细考察我们汉语中“威胁”一词跟西文中诸多对应词语的真实差异、如何翻译的。首先,对于一个词语概念,同一社会的人也会有不同理解;其次,概念在翻译过程中难以保证不变形,而且一般说来,同一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理解,毋宁是多数。我们听到“威胁”这个词,一般是以暴力或者武力为基础,以使人害怕为手段,达到使人屈服以满足自己欲望的意思。面对强大的力量,即使该力量并未表示自己侵略、扩张的意志,弱小力量总是容易感觉到威胁。对于那些敏感的弱者来说,强者的存在本身就是威胁。西方语言中的“中国威胁论”的真实含义,恐怕不易为中国一般民众所理解。如美国人民,不像中国人那样凡是认为不好的事情就避免谈论,而是不断把自己对于生活环境的担忧表达出来,互相讨论怎样解决。因此看中国的媒体,都是形势大好;看美国的媒体,都是世界末日来临般,昨天哪里、早上何处地震、中午某处发生凶杀案之类,听之读之,令胆小者不寒而栗。他们似乎专门喜欢报道丑事、坏事、晦气事。其实,这反映了他们深深的忧患意识,尽管自己各个方面傅立叶
处于世界前列,但总是觉得自己不安全,时时刻刻都在提防哪里有潜在的威胁,寻它、研究它、消灭它,同时自己毫不懈怠地设计发明各种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安全,使生活更加舒适。例如美国关注的朝鲜、伊朗核武器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等等。这种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才是他们处于世界先进的精神动力。发达国家舆论中出现的“中国威胁论”,是他们自我鞭策的理由。虽然说得“威胁”一词,倒并不一定是怀着敌对的态度,把中国看作敌人、自己做出对抗的反应。他们可能因为感受的中国威胁而想方设法压制中国的发展,或者在外交中采取防范中国的措施,但这仅仅是“可能”之一。他们还会选择以中国为竞争对手(对手并不意谓敌对),把中国视为促进自己发展的刺激因素。也有军方人士或者利益相关方为了增加防务费而夸大中国威胁,以实现他们阶层或者集团在国内的利益。
  总之,中国威胁论中,虽然说的中国事,却未必以中国为目标。因此,中国人似乎不必过度反应,不让人家表达自己的担忧。同时,我们可以从先进者的思想言论中获得启发,更加具备紧迫感,只争朝夕地奋斗,不是为了争得“一流国家”“强大国家”这样的虚荣,而首先是为了保障民族的安全,国家的生命和财产。我倒觉得,我们媒体上看不到“美国威胁论”“日本威胁论”“韩国威胁论”,倒是奇快的,而且后果是可怕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跟中
躁动的山野
国视日本为“小国”而轻视它、至少在公众舆论中没有把日本看作威胁有很大关系。
回顾几十年来的“中国威胁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更多的是对中国未来的主观臆测,这些论调多数强调一种概念,一种可能,比较抽象化,如“红”、“龙”的形象的解释,或者是军事威胁、国家威胁等等。
五颜六的小老鼠
章宗祥但是近来,一个新的特点是,西方舆论主导下的“中国威胁论”由以往的抽象概念和论述,变成了具体的“威胁”。如能源威胁、食品和药品威胁,甚至是对个别中国公民在国内或者海外不恰当行为的过分放大。抽象的“威胁论”,虽然有博取眼球的效应,但对国外老百姓来说,可能是一种噱头,可以看到但却感受不到。也是因为这一点,抽象的“中国威胁论”可以说服政客,但不能说服民众,所以“中国威胁论”虽然很多,但老百姓并不相信中国真的是一种威胁。

但具体的“中国威胁论”却是一个新的挑战。“中国威胁论”具象化不足为怪,是中国经济实力发展,经济活动圈扩大的侧面证明。20年前,无法想象西方会拿中国的食品问题说事,而现在“中国制造”的国际化程度之高,在世界范围内涉及领域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作为一
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经与世界息息相关,中国商品已经深入各国社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接触多了,碰撞的频率也就多了,这是“中国威胁论”具象化的前提条件。 中房指数

“中国威胁论”的具象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西方人根深蒂固的“西方优越感”。他们习惯于以“优越心态”看世界,对于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他们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暂时还不适应,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国商品的空前繁荣一时无法接受,因为他们相信“西方永远第一”。对于拥有后发优势的国家,有恐惧、担心、嫉妒甚至充满偏见,通过这样的有眼镜,好的成了差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差错被夸大其词。其中有些问题西方早已有之,现在仍未杜绝,但他们却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如日本质检部门的数据显示,从中国进口食品的合格率远高于从欧美进口食品的合格率,但却没有“美国食品威胁”或者“欧洲食品威胁”。

“中国威胁论”的具体化,是当前的一个现实,不会以国人好恶而自动消失。对其充满偏见的一面,我们自然要驳斥之。但“中国威胁论”的具体化,也给了国人一个新的思考命题。在当前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的情况下,驳斥“中国威胁论”,传播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已不能完全靠政府行为或者外交部门的努力了,而是需要更多民间或者个人的努力。
>金属化膜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1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80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威胁论   威胁   经济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