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意识促进科技创新

本文档由无尘大哥上传至豆丁网
工作论坛
科技局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思路
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指导与帮助下,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核心,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力争科技工作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发展的奋斗目标,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
开好全市科技大会是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的重要标志,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8月15日我市科学技术大会隆重召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军分区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传达贯彻了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总结了我市科技工作成绩和经验,部署实施《蚌埠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创新型蚌埠,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会上还颁发了市科学技术奖,奖励了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市委书记梁卫国在大会上为丰原集团总工
程师薛培俭颁发了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省科技厅罗宏副厅长到会并对做好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为了开好全市科技大会,我局根据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充实修订了《蚌埠市科技发展“十一
五”规划纲要》特别是《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2020年远景展望》颁布之后,我局
组织专人进行研究和消化,并将其精神贯穿到我市的规划纲要中。
我局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在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后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并在全市科技大会期间正式出台。
科技大会的成功召开,在全市再次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热潮,提高了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认识,为全面建设创新型蚌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采取措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培育和认定工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品6个。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8家,高新技术产品40个。
2、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申报省、部级科技项目。
蚌埠市振冲安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BQZ530JQZ35F汽车起重机”、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6万吨自絮凝酵母连续发酵生产酒精”被列为2006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的“柴油水分离沉淀器”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双环电子集团公司的“电子束焊精密分流器(片式)”、盛世光学玻璃有限公司的“激光全内雕专用功能玻璃”、华兴科技有限公司的“窗式分离热管墙体太阳能集热器”、昊业滤清器有限公司的“有机覆膜技术生产高性能过滤材料”等项目得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可获得350多万元的无偿支持。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球形硅微粉”、应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太阳炉提多晶硅”等4个项目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获得350万元的无偿资金支持。
dcd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
1、蚌埠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蚌埠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完成对原蚌埠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的3000多平方米办公和实验场所进行了改造和装修,建筑面
积为4000㎡的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已有8家企业入住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3700㎡的三期工程11月底之前进行主体建设验收,预计明年3月可投入使用。
2、积极筹建“国家专利技术蚌埠展示交易中心”。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筹建国家专利技术(蚌埠)展示交易中心。我局在省知识产权局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积极的筹建工作,确定了以市科技情报所为建设主体,拟订了建设方案并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此同时,情报所积极开展了相关的筹建工作,对新办公场所进行了规划,辟出了建设“展示交易中心”的场地,并进行了设计和施工,目前基本搭建起了“展示交易中心”的框架。
9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国知发管字[2006]113号文件正式批准在全国建立18个首批“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由于我市的积极争取,被列入了首批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单位。11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湖北武汉向18家展示交易中心的建设单位颁发了“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牌匾,正式启动国家专利展示交易中心建设。
四、深化示范,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工作
1、深化农业科技示范工程。2006年是蚌埠市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的第三年,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合开展工作,“安徽省农业科技园区石榴专家大院”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考评验收,并评为优秀。“怀远县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固镇县磨盘张农业科技园区”、“五河长淮农业科技园区’、“蚌埠市八大集良种猪标准化养殖科技园”4个市级农业示范园区相继建成,园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带动扶持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大户,培训了万名以上农民,带动了一批农民增收致富。
2、深化科技富民强县工作。2005年怀远县被列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经过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衍生出子项目9项,涉及石榴的选育、栽培、储藏、深加工等方面,并取得省科技成果一项。2006年9月,怀远县城关镇又被省科技厅列为首批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科技示范乡镇。
3、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2006年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9项,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1项,国家富民强县计划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项,共争取无偿资助资金510万元。通过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县(区)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培育了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认真做好送科技下乡工作。以实施省、市科技项目为抓手,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全市共举办培训班30期,培训人员5000人次。年初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向李楼乡捐赠科技书刊2500余册及一批科普挂图。
5、继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蚌埠市星火网”、三县科技信息网开通一年来,发展星火网会员122个,全市75个乡镇建成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信息服务。蚌埠市市县科技工作网(www. bbsti. gov. cn)已投入使用,网站技术解决方案采用易于实现的ASP+ACCESS技术,后台数据库也设计完成,分设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淮上区科技工作网,并与省科技厅中心网站链接,形成省、市、县(区)科技部门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
五、加强引导,加快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皖办发〔2003〕号文件精神,今年选择了安徽应天新能源有限公司、蚌埠钟钲实业有限公司等为重点企业,以政策信息服务为引导,以项目支持为抓手,扶持其做大做强。国家科技部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计划是一项引导扶持科技型小规模企业发展壮大的计划,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国家将给予80—100万元的无偿资助,今年省科技厅也将再给予50%的配套资金。为帮助其申请国家科技部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通过邀请专家举办项目申报辅导班、下企业进行跟踪指导服务等多种方式取得实效。
开展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共评出中、高级职称171人,其中高级职称为17人,位列全省第一。
新认定了20家民营科技企业,预计今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将达到270家,技工贸总收入将达到24亿元左右。
寒冬料峭六、认真做好科技成果管理与科技奖励工作
1、认真组织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工作。目前已有14项成果进行了市级登记工作。今年已通过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有20项。
2、积极推荐省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今年向省科技厅推荐了21项省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其中已通过省奖评审的有8项。获省一、二、三等奖总数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合肥。
3、开展了市级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表彰工作。新修订《蚌埠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并以市政府13号令颁布,增设了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同时修订了《蚌埠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并以蚌科〔2006〕33号文下发;对2005年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进行了表彰奖励,首次表彰了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人。
七、做好协调与指导,推动全市科普工作
市科技局牵头与市科协、市委宣传部研究制定了《蚌埠市2006年“科技活动周”活动方案》,精心策划、共同组织了全市第六届“科技活动周”。 5月27日,科技局、科协、环保局与安徽财经大学团委共同组织,在安徽财经大学举办了蚌埠大学生首届“科普、环保、人文”知识竞赛的决赛活动。通过“科普进校园”的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在青年大学生中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取得良好成效。
八、认真做好知识产权工作
我局牵头召开了市工商局、文化局、海关等部门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研究确定了2006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要点和计划。
积极推进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建设。为指导协调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我局牵头研究制定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拟定联席会议制度相关文件的讨论稿,正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待定稿后报市政府审批。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今年4月知识产权活动周期间,市科技局牵头,与市工商局、市版权局、市海关共同开展了科学宫广场普法宣传活动。与市工商局共同举办了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培训,邀请财经大学法学院邱平荣教授为全市企事业单位科技管理人员开展“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专题讲座。
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目前我局已先后调处了煤球等专利行政调处案件2件,有效地遏止了专利侵权行为。
继续开展专利资助工作。目前全市已申报专利175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111项,外观23项。预计全年专利申请将突破200项。
花龄盛会
通过我局推荐,安徽丰原集团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全国第三批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九、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各类技术贸易活动
强化理论1、引导、鼓励驻蚌科研单位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年初开展了对驻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科技资源的
调查,编印了《驻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科技资源手册》。我局在对全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和驻蚌科研单位的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后,认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与我市经济的关联度较大,易于形成共识,于是我们加大了与其沟通力度。一方面帮助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安徽省玻璃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科技部和科技厅的科研支持,今年争取到100万元科研资助。此外,我们积极协助组建安徽省玻璃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努力促成其在我市东郊建设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并成功举行了安徽省玻璃新材料产业基地揭牌仪式和凯盛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奠基仪式。
2、开展与安徽科技学院的项目对接活动。积极构建以涉农企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和运作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06年10月23日,“安徽科技学院与蚌埠市产学研合作项目研讨会”在安徽科技学院召开,共签订产学研合作意向14项,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3、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取得进展。2006年国际合作工作的重点一是积极创建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二是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科技部、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三是组织我市有关单位科研管理人员9人次赴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学习考察。我市2006年申报省科技厅“玻璃新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并获得成功。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而且为我市玻璃新材料开拓国际市场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4、努力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为积极拓宽招商渠道,今年我局成立了招商小组,通过驻点和在蚌埠科技信息网定期进行项目发布,进行网上招商。经过努力,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十、继续稳妥推进我市科技机构体制改革
2006年,我局继续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推进我市科研机构改革转制工作的意见》(蚌政办[2002]105号文)文件精神,市无线电所改制后新体蚌埠伟华电子技术研究所、省属蚌埠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新体安徽蚌埠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运行情况良好。食品所、器材公司、市场办、开发交流中心等单位正在积极组建新体。
市化工研究所改制后的新体蚌埠金石新材料有限公司开拓新思路,注重培养引进人才,加大技术、服务创新、研究开发新产品,现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预计今年技工贸收入将达500万元。
十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促进和谐机关、效能机关建设
局党委紧密联系科技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做法一是加强局党委和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二是加强机关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机关党务、行政、业务和效能建设的26项制度,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三是通过文体活动、祝贺生日、国动演练、关爱慰问等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念,努力构建和谐机关,形成“心齐气顺劲
足”的好局面。我们从建设和谐机关入手,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提高了科技服务水平,增强了党委一班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个机关工作作风严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廉政勤政蔚然成风。
我局还加大了对科技工作的宣传力度,有关科室的同志积极撰稿,一年来,《蚌埠日报》、市委《蚌埠信息》、市政府《昨日要情》等报刊上刊登我局的信息数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还与蚌埠电视台合作,利用十一假期在蚌埠电视台的“蚌埠新闻”栏目中相继播放了十期“科技创新在蚌埠”的专题报道。
2006年我市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偏少,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大,科技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2007年工作思路
全市科技工作要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入地贯彻国家、省、市科技大会精神,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争先进位、奋力崛起”的号召,调动全市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创新、注重转化,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全市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
2007年全市科技工作重点是“四个加强、五个推进”:
一.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1. 完善蚌埠市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手段,改进服务方式,及时准确地为企业和政府提供相关科技信息,为科技创新提供信息保障。
2. 加快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三期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业中心的各项制度,积极引进在孵企业。
3. 加快国家专利技术蚌埠展示交易中心的建设,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知识产权局的沟通,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省科技厅和省知识产权局的支持,力争年内建成以国家专利技术蚌埠展示交易中心为主体的科技综合楼。
二.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资源有效整合
1. 积极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产学研合作,充分调动驻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推进招商引资、引智工作。重点推进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谋划启动微电子产业基地建设。
2. 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实现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3. 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有关人员研讨,充分调动专咨委委员的积极性,为全市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大对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的扶持,优化现有科技中介服务资源。
5.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城市科技部门的交流
三. 加强县、区科技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 进一步抓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主旨,以重点科技项目为载体,推动具有区域特块状经济的形成与快速发展。
2. 继续推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按照“五个一”的思路推进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建设。
3. 以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为抓手,大力示范、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小麦、水稻、油料、养殖等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重点抓2-3项自主创新的农业科技项目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解决影响我市农业生产的技术瓶颈问题。
四. 加强科技宣传,营造建设创新型蚌埠社会环境
1. 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力度,加强与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报道,积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科技工作氛围。
2. 加大对科技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和有关部门用足、用活科技政策资源。
五.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1. 认真培育、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和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点扶持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子、精细化工和环保领域的科技项目。
三才图会
2. 加快实施“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碳纤维”、“秸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石榴深加工项目”等一批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项目,尽快形成产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根据我市玻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申报工作。
4.组织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工程”,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5. 扶持1-2家企业,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六. 推进信息化工程
1. 继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要突出抓好制造业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设计的数字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管理的数字化。
2. 继续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蚌埠市县区农业科技工作网、县区网站,实现市科技局和市辖三县一区与省厅中心网站互通、互连;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多种用户终端,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3. 加强机关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完善网络,规范和完善信息采集和发布,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七. 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1. 优选一批企业,以项目为抓手,加强政策、信息、管理服务,扶持其做大做强。
2. 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评选活动,大力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3. 开展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34: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79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科技   工作   建设   企业   蚌埠   项目   农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