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发展之启示意义

第06期总第450期 2021年6月
•传媒观察•
M E D I A O B S E R V E R新华日报报史研究
试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发展之启示意义
刘维荣
(江苏省档案馆,江苏南京210008 )
【摘要】创刊于抗日烽火中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取得全国政权的民主革命时期,于国统区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党报,同时也是中共在国统区的喉舌,更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忠 实报道者、历史见证者和真实记录者。《新华曰报》在揭露曰寇暴行,报道抗战事迹,宣传抗战言论,宣传组织国统区的工人及青年运动,以及反击国民党方面组织的三次反共高潮等诸多方面功勋卓著,也为 抗战胜利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抗战;新华日报;发展历程
抗压强度【中图分类号】G219.29 ; 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06 (2021)06-0096-9
《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8年1月11日一-1947年2月28日)是中共在 民主革命时期在国统区第一张且是唯一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同时它也是中共在国统区的喉舌,《新华 日报》的新闻实践和社会活动以服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宗旨3曾给予《新华日报》很高的评价,称其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
一、在极其艰难的抗战时期于国统区筹备创刊中共党报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领袖就正式提出全党要在全国范围内抓好两件事:一件是办学校,培 养干部;一件是办报纸,宣传党的主张。®
1937年冬,周恩来和朱德在南京拜访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邵力子,商讨中共在国统区办报事宜, 邵力子签署文件,正式批准中共在南京筹办《新华日报》。®
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作为当时中共长江局的机关报在武汉创刊。《新华日报》办报宗旨就 是要宣传抗战,服务抗战,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鼓动全民抗战。
《新华日报》正式创刊时,王明(陈绍禹)担任该报董事会董事长。《新华日报》设有“党报委员会”,隶属中共长江局,委员会由周恩来、秦邦宪(博古)、王明等人构成;另设有“董事会”,王明、邓颖超、吴玉章、董必武、凯丰等6人为董事会成员。武汉时期,王明任董事长,董必武任主管,潘梓年任社长,华岗任总编辑,熊瑾玎任总经理。
【作者简介】刘维荣(笔名昭质),江苏省档案馆研究馆员
96
第6期试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发展之启示意义•新华日报报史研究•
1938年5月,在延安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7月初,中共中央致 电长江局,要求在《新华日报》上刊登《论持久战》,但王明借口文章太长,予以坚决抵制。随后,中共 中央再次致电长江局,要求在《新华日报》上分期刊登,王明仍不同意。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会上撤消了王明的中共 长江局书记职务,同时中共设立南方局取代长江局,任命周恩来为南方局书记,兼《新华日报》董事会 的董事长。®
姜堰市溱潼中学
1939年5月,中共中央公开向国民党说明《新华日报》是代表共产党的言论机关。《新华日报》鼓励、推动全国团结抗战及进步,开展敌后文化运动与敌苦斗到底,成为中共在国统区强有力的新闻舆论阵地。
整个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作由社长潘梓年负责。章汉夫任总编辑,编辑人员主要有夏衍、熊复、胡绳、乔冠华、许涤新、张友渔。总经理为熊瑾玎。长江局和南方局时期的《新华日报》社长都
是潘梓年, 历任总编辑为:华岗、吴克坚、章汉夫、夏衍(代)、张友渔(代)、熊复。栏目名称具有浓厚的抗战特: “前线战况”“前线战报”“敌寇暴行”“救亡消息”“最后消息”“沿江战况”“华北战况”“晋绥战况”“晋 鲁豫战况”“豫东战况”“江南战场”“世界援华运动”等。
《新华日报》迁到战时陪都重庆后,随即在四川梁山的屏锦镇办了纸厂。由于造出的纸张是鲜明醒目 的绿纸,所以《新华日报》用这种纸张印成报纸后很富有个性特,并曾在重庆各大报的印刷竞赛中,贏得过排字、浇版和上版“三项第一”。在发行销售上,《新华日报》专用报丁、报童来发行。
二、周恩来指示:《新华曰报》要充当大后方人民的喉舌
周恩来对于《新华日报》的创立和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他的直接领导下,《新华日报》为团结人民、揭露和孤立反动派、争取广大同盟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周恩来在1938年1月9日专为即将出版的《新华日报》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新华日报》是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一面旗帜……要敢于说出真理,也要 善于说出真理。”从此,《新华日报》成为在国民党统治政治中心公开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鼓舞全 国人民抗日斗志的全国性报纸。
1938年10月7日至9日,周恩来为《新华日报》撰写了连载三天的长篇社论,题为《论目前抗战形势》,
详细阐述了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问题的观点,指出只有坚持长期抗战,才能争取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这篇文章发表后,许多人从惶惑中看清前途,坚定了持久抗战 的信念。®
大纲视图1938年12月,周恩来到达重庆,直接领导《新华日报》的具体工作,周恩来对《新华日报》的领 导是全面的。从办报思想、宣传方针到采访、编辑、出版、发行,从人员骨干的遴选、培养到物质条件、生活的保障,从反封锁破坏到亲自出面向国民党政府当局交涉,从开展各方面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到重大新闻、言论、社论稿件的亲自撰写,这些均倾注着他的心血。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严重影响。身处重庆主持南方局工作的周恩来 在困难重重中坚持T.作,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领导重庆的《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得到“皖南事变”的消息是在1941年1月丨1日,当时周恩来、叶剑英等南方局领导正 在报社与报馆工作人员共同庆祝《新华日报》创刊三周年。周恩来用语意深长的话来激励大家:“黑暗是 暂时的,光明一定会到来!”12日,《新华日报》引述周恩来的讲话时向读者透露了“皖南事变”的消息。
1月17日,国民党当局就发出了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和下令向新四军部队进攻的 命令。周恩来和叶剑英、董必武、邓颖超和南方局的其他同志、《新华日报》的负责同志,晚饭以后在
97
•新华日报报史研究••传媒观察•2021 年
岩八路军办事处召开了会议,从多方面分析并作出了对策,其中一项就是要《新华日报》刊登周恩来的题词,使国统区的民众和驻华外国人从中知道国民党宣布新四军为“叛军”是怎么回事。
当天深夜,国民党新闻检查所不允许《新华日报》立即发表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社论和新闻。《新华 日报》即排好两种不同版面的报纸:一种是准备印有周恩来亲笔写的抗议题词的,一种是应付检查用的。报社人员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在二三两版上留出位置,以便刊登周恩来的题词,立即刻成木版,同时又 把没有题词的报纸先印刷了几份,交给检查所长。周恩来的题词刚一刻好,立即拼版,加速印刷。在报 纸第二版靠中缝占六栏新闻地位的是赫然人目的九个狂草大字:“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第三版靠中缝 占五栏新闻地位的是周恩来亲笔写下的满怀悲愤的题词和挽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 何急?!”报社的同志黎明前就把印好的报纸包在铺盖卷里,装在箩筐里从后山偷运进城。
1941年1月18日,载有周恩来题词的《新华日报》到达读者手中,报纸销量从平时的1000份猛增 到50
00份。《新华日报》贴满大街小巷的阅报栏,令国民党高层大为震惊,在国统区各界人士和民众中 产生巨大反响。事后,从延安致电周恩来赞扬这次行动,“收到来示,欣慰之至,报纸题字亦看到,为之神旺。”
1月18日下午,叶剑英主持起草了《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相》,经周恩来修改审定后,19日印 成秘密传单散发,逐条痛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的诬蔑,深刻地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
在实际工作中,周恩来要求《新华日报》紧紧围绕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题,展开 广泛宣传和报道,1941年7月7日正逢“七七事变”四周年之际,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发表题为《“七七”四年》的代论,精辟地分析道:“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敌人既已侵入我们国土,杀戮我们人民,我们只有起来自卫,起来应战……四年抗战,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永远征服不了的民族。长期抗战,已不仅是可能,而且成为活生生的事实,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唯一的胜利的解放道路。”
周恩来在同报社同志研究工作时说:“我们的党刊和党报是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一面旗帜。”作为中共中央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发行的党报,《新华日报》旗帜鲜明地宣传、阐释了中共中央的权威声音,可以说,《新华日报》写满了党的宣言书。中共中央的许多权威声音是通过《新 华曰报》在国统区发声的。
据不完全统计,周恩来前后为《新华日报》撰写文章58篇,题词11次。《新华日报》在发表他的文 章时总是用他亲自书写的标题和签名,以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如从1941年5月25日至7月20日,《新华 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周恩来写的评论就有5篇,分别是《论目前战局》《论时局中的暗流》《论苏 德战争及反法西斯的斗争》《“七七”四年》《团结起来打敌人》。在他的领导下,身处国统区的共产党人 以此为平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领导国统区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尤其是《新华日报》在皖南事变 期间发表的重大社论、代论、声明、谈话,大都出自周恩来之手。
周恩来十分重视党对《新华日报》的领导,他发表大量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不断揭露日 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具有强烈的政治鼓动性和鲜明的革命态度,表现了彻底反对 帝国主义的革命精神。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
1.明确办报中心主题:作为一份战斗在国民政府执政当局统治心脏地带的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从其创刊开始,就高举团结抗日的大旗,坚持“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斗争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新华日报》经常发表中共主要领导人的讲话、著作。
1Q38年12月7日、!2月10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撰写的社论《论全面抗战与游击战争》, 98
第6期试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发展之启示意义•新华日报报史研究•
并连续四天刊登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的《论新阶段》重要报告。
1939年9月1日的《新华日报》刊登了的《关于国际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采用的是 记者与一问一答的形式。提出了 : “中国的前途有两个:一个是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 进步的前途,这就是复兴的前途。一个是实行妥协、实行分裂、实行倒退的前途,这就是亡国的前途。” 的回答使当时纷繁的抗战路线变得明晰起来,很好地引导了当时的舆论,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 的发展方向。
1939年冬,太行山上寒风凛冽、白雪飘飞,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蚕食”“扫荡”不断。害怕人民抗日 力量壮大的蒋介石,背弃承诺,断绝供给八路军武器、被服和粮饷,并指使顽固派军队大搞反共摩擦。英 勇不屈的八路军,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吃着黑豆煮野菜,仍然斗志昂扬,鏖战在冰天雪地中。在这种 背景下,朱德写了一首《寄语蜀中父老》,同时也是写给全国人民的诗:“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 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朱德的这首诗于1940年12月15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后,国内各界人士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倒 行逆施表现出极大愤慨,对英勇善战的八路军将士无不拍手称赞,纷纷募捐衣物,支援前方。
此外还有董必武、叶剑英、博古、王若飞、吴玉章、邓颖超、陆定一、何凯丰等人,《新华日报》请 他们撰写稿件宣传中共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政治纲领和主张。
2.牢固树立开展抗曰民族统一战线的宗旨,广交朋友,普结人缘:如争取国民党中拥护中共抗日主张 的元老、左派领袖、爱国民主人士撰稿,如宋庆龄、何香凝、邵力子、沈钧儒、李公仆、黄炎培、张申府、史良、李济深、冯玉祥、陈铭枢、谭平山、柳亚子、朱蕴山、王昆仑等人经常在重大纪念日及《新华日报》周年报庆之时撰稿、题词,扩大了中共在大后方众中的政治影响。
抗战期间,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我党对爱国将军冯玉祥做了长期的、大量的、细致的统战工作,工作是富有成果的。冯玉祥的许多抗日主张遭到蒋介石等人的阻扰而未能实现,屡次遭受挫折,但迄未 失去信心。诚如1941年11月14日《新华日报》为冯玉祥先生寿辰出祝寿副专刊,、朱德和彭德 怀都发了祝贺电,叶剑英、董必武和邓颖超都写了祝寿词。周恩来发表《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一文说,先生在不得志时,从未灰过心,丧过志,在困难时,从未失去过前途,所以先生能始终献身于民族国家 事业,奋斗不懈,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冯作了高度评价。文章说,先生的丰功伟业,已举世闻名。自滦州起义起,中经反对帝制,讨伐张勋,推翻贿选,首都革命,五原誓师,参加北伐,直至张垣抗战,坚持御侮,在在表现出先生的革命精神。其中,尤以杀李彦青,赶走溥仪,骂汪精卫,反对投降,呼吁 团结,致力联苏,更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这正是先生的伟大处,这正是先生的成功处。周恩 来说,我们《新华日报》除了为郭(沫若)老出过祝寿专刊外,只有为冯先生出了祝寿专刊,因为冯先 生是我们党重要的统战对象。
在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爱国民主统一战线方面,《新华日报》也做了大量工作。用大量版面,为
民主党派和各界知名人士提供一个比较自由的讲坛。冯玉祥和柳亚子、沈钧儒、黄炎培、张西曼、胡厥文、胡子昂等学者、教授和社会活动家,经常为此报撰稿。马寅初曾在“友声”专栏发表文章,痛斥国民党的腐败,呼吁“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
《新华日报》的副刊是进步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和文化工作者。它的 国际报道也很有特。1942年底,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开设了“国际述评”专栏,由乔冠华主笔。这个 专栏的文章以资料翔实、分析透彻、富于哲理和文采而受到读者欢迎,经常为外国通讯社所转载。
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创刊四周年,北京大学教授、周恩来和朱德的人党介绍人张申府专 为纪念特刊撰写了一篇贺信:《新华,新华,我看着你生长、长大》,饱含深情地称赞《新华日报》是“抗 战的一个有力精神武器。……每一提起‘新华’,我总是联想到新中国。实在,‘新华’就是新中国的象征”。
99
•新华日报报史研究••传媒观察•2021 年
并对《新华日报》的未来发展提出希望:成为“天下一切反法西斯人的报”。张申府对党满腔热情的文章 不仅受到南方局的关注,更受到了延安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同年的3月9日,《解放日报M载了这
篇文章,阅后非常赞赏。3月14日专门致电周恩来:“他对于把党报变为容许一切反法西斯的人说话的地方 这一点是很对的,新华、解放都应实行。”
《新华日报》在陪都文化界广交朋友,为新华副刊投稿的名流众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者队伍。如 文艺界的茅盾、夏衍、阳翰笙、何其芳、林默涵、徐迟、周立波、艾青、丁玲等;史学界的翦伯赞、邓初民、吴晗、侯外庐等;教育界的陶行知等,都是新华副刊的热情撰稿者。郭沫若是《新华日报》最主要的撰 稿人之一,先后在该报上发表各类文稿302篇。
3.以宣传抗战、服务抗战为己任,及时、准确地报道中共军队的抗战业绩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情况:《新华日报》从创刊到抗战胜利的七年半时间里,所刊发的文章直接反映抗日的内容始终占据大部分的版 面,全面报道抗战战场动态及业绩。1938年6月H18日,《新华日报》在敌寇暴行栏目中,连续9天 报道日寇敌机多次对广州、桂林及粤汉铁路进行狂轰滥炸的情况,运用血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争得了国 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
与此同时,《新华日报》还刊登了许多中共军事领导人的有关研讨文章,如1938年5月21日刊登了 徐向前《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5月23日刊登了彭德怀的文章《第二期抗战与我们的任务》。
粟裕组织、指挥新四军先遣支队游击战的美名在江南广为传颂。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粟裕撰写 的介绍战斗经验的文章《芜湖近邦官陡门的奇袭》。
长效干扰素
1938年5月1丨日,新四军第4支队9团蒋家河口之战虽然规模很小,但它是新四军建军后东进抗日 的第一仗,拉开了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序幕,有力地打击了皖中日寇的嚣张气焰,震惊了患有“恐日病”的国民党军队,大大激发了敌后人民的热情,揭开了新四军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5月15日的《新华日报》专门刊登了这一胜利消息。
1939年1月8日,《新华日报》以一版半的篇幅刊登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的一篇讲话,题目是《华 北抗战概况与今后形势估计》,专门介绍了八路军在晋东南区、晋察冀边区及津浦线一带收复了五十多个 县的国土。
1939年2月起,《新华日报》对活跃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作了系统深人的连续报道,诸如《陈毅将军 访问记》等通讯,将新四军英勇杀敌的事迹在国统区广为传播。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新华日报》的相关报道超过了 100篇,内容涉及直接战果、国际反映等诸多方面,极大增强了八路军的抗战影响力。
从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2月初的《新华日报》以最快的时效、最好的版面、广角度、大篇幅、多形式的深度报道,对中共主导的“百团大战”进行了全方位、浓墨重彩的报道,如1940年8月26日,八路军袭击正太铁路取得胜利消息传到重庆,当天的《新华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社论《以胜利回答敌 寇暴行》:“只有抗战,才是生路,只有团结抗战,才能获得最后胜利。”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自始至终坚持“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 对倒退”的正确方针,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宣传抗日为己任,进行了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强有力的舆论引导。
以新华副刊展示中共团结形象,《新华日报》副刊是建国前中共所办报纸中发表作品最多、规模最大、涵盖面最广的文艺阵地。“团结”“友声”“边鉴”“日本研究”“青年生活”“妇女之路”等这些结合了文 艺性与新闻性的副刊专栏吸引了大量读者。
用户环境大力宣传抗战,弘扬民族士气。如对1940年9月在枣宜战役南瓜店战斗中光荣殉国的著名抗日爱国 将领张自忠、1942年6月在山西辽县麻田反扫荡作战中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1942年9月率领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不幸殉国的国军200师师长戴安澜等都做过重点报道。
100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20: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78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宣传   坚持   八路军   报纸   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