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幕府

略论蒋介石幕府
点击数: 1847 作者: 张学继 来源:浙江学刊 发布时间: 2007-03-30 
 
 
【作者简介】张学继,笔名张国钧、张启荣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杭州 310025
【内容提要】本文对蒋介石幕府成员结构及蒋介石的用人权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文章认为蒋介石的成败与他在选拔、任用幕僚上的得失息息相关。
的性质【关常见病毒 词】蒋介石/幕府/幕僚/用人权术
【正 文】
    在近代军阀型的幕府中,蒋介石幕府存在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蒋介石幕府从1924年蒋出任黄埔军校校长起开始逐步形成,1949年为一转折点。1949年后,蒋介石幕府虽然继续存在,但已不具备全国性质,故略而不论。本文仅对1924年至1949年间的蒋介石幕府作一初步的论述。
 
一、以三缘原则遴选幕僚
    熊式辉是新政学系巨头,蒋介石的高级谋士,对蒋有相当深刻的了解,他认为:“蒋一切用人行政不外三缘(地缘、血缘、学缘)。”(注:《张治中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第763页。)董必武在《大后方的一般概况》一文中也指出:“蒋和他的干部有三种关系”,即“亲戚关系”、“同乡关系”、“同学或部属关系。”(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下册),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1981年编印,第408-409页。)综合熊、董两家的说法,笔者以为概括为血缘、地缘和业缘更全面。下面分别叙述:
    (一)血缘
    蒋介石很注重血缘关系,他重用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宋子文是蒋介石的妻兄,人称国舅,宋子文历任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行政院院长等要职;孔祥熙是蒋介石的连襟,历任实业部长、财政部长、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四行联合办事处副主席,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宋孔两人轮流为蒋介石执掌财政、金融以及行政大权。蒋介石还任用了不少蒋家的族亲及外婆家的亲戚。据王舜祁著《蒋氏故里述闻》一书记载,他们是:侍卫长蒋孝先、王世和,内务副官蒋孝镇、蒋富寿,军法司长王震南、信托局长孙义宣、侍从室组长汪日章,要塞司令孙星环,铁路局长孙鹤皋,空军司令毛邦初,军令厅长毛景彪,督察长毛圣栋等。
    宋美龄是蒋介石的第四房夫人,但却是正式的“第一夫人”。蒋宋不单纯是夫妻关系,从公的方面说,宋氏担任过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多次陪同蒋介石或代表蒋介石出国从事外交活动,是国民党对美外交主导人物;更重要的是,在蒋介石的家族政治中,宋美龄与孔祥熙、宋蔼龄夫妇结为政治同盟,在幕后干预蒋的决策。陆军大学校长徐永昌在日记中写道:“魏伯聪(道明)又谈:渠以为年事入老境者,无不受少妻支配,只是程度轻重而已,盖以方蒋介石与王宠惠者。按蒋先生之护庇宋孔,不仅不利于国家,且不利于宋孔(不能使其早接受小的惩处以远引,反使彼等生心活动地位,彼等之亲近更藉以蠧国)。”(注:
盖茂森《徐永昌日记》,194781日。)蒋介石的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在日记中颇有感慨地写道:“自古姻戚无不影响政治,委座不能例外,难矣哉!”(注:《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253页。)由此可见,国民党上层人物都认为蒋介石是受宋美龄支配的。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唐纵在其日记中有很详细的记载,这里不赘述。
    蒋经国是蒋介石的儿子,他们之间也不单纯是父子关系。在蒋介石的部下面前,小蒋对老蒋不称“父亲”而叫“领袖”,这就明确说明他们之间是上下级关系。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是家天下,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但家天下的残余依然强烈。蒋介石大权独揽,实际上是个不加冕的皇帝,他处心积虑地培养蒋经国接班。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蒋介石的一切人事布局都以保障蒋经国的接班为前提。但在大陆时期,蒋介石的计划受到各既成派系的掣肘,阻力重重,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加快了培植儿子接班的步伐,并且如愿以偿。
   
(二)地缘
    蒋介石特别重视地缘。一位在海外研究中华民国史的学者指出:“蒋对其浙江籍追随者有特别的感情,也信任邻省江苏籍的追随者。他早年同陈其美在一起的经历也许加强了这种乡情。在辛亥革命以后的十年中,他大部分时间在上海度过。他在这一时期的大多数朋友后来成为他所信任的谋士。他们当中有张人杰、陈果夫、陈立夫、戴季陶、黄郛和张。他在其支撑派系的追随者中,同浙江人比较亲近。陈氏兄弟、戴笠、胡宗南就是引人注目的例子。”(注:田宏懋:《1928—1937年国民党派系政治阐释》,《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4辑第77页。)应当指出,上列诸人中,张是四川人,而不是浙江人。江苏籍的幕僚人数不多,吴稚晖、叶楚伧、顾祝同、钱昌照、陈继承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而浙江籍的幕僚人数众多,张静江、戴季陶、黄郛、邵力子、陈果夫、陈立夫、陈诚、陈布雷、朱家骅、胡宗南、蒋鼎文、汤恩伯、陈仪、戴笠、毛人凤、徐恩曾、叶秀峰、周至柔、俞飞鹏、俞大维、俞济时、林蔚、潘公展、董显光等都是。他们之中,张静江、戴季陶、黄郛是蒋介石最倚重的三大军师,而其他人物则分别为蒋介石掌握党权、军权、特务权以及交通、财务、军需、后勤、机要、舆论宣传等重要部门,他们是蒋介石幕府中最显赫和最有实权的人物。
   
(三)业缘行医>xfy
    业缘的范围很广,包括诸如同学、同事、师生、结拜兄等弟多种关系。在上述关系中,蒋介石最重视的是师生关系和结拜兄弟关系。
    蒋是从黄埔军校练兵起家的,蒋之所以能够在政坛屡仆屡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支绝对听命于他一人的黄埔系军队。蒋介石一生的职务虽然屡变,但黄埔学生一直称蒋为“校长”,以示他们是“天子门生”。三民主义力行社、中华复兴社,是由一批狂热拥护蒋介石的黄埔学生组成的,他们中的骨干号称“十三太保”。著名军事家杨杰说:“委员长的成功秘诀就是‘作之君、作之师’。所以,至今他还兼任陆大、中央军校及各军事学校校长。”(注:《郭汝瑰回忆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0页。)不仅全国所有的军事学校由蒋介石兼任校长,到了抗战时期,蒋还想兼任所有普通高校的校长。有一天,蒋邀教育部长陈立夫晚餐,对陈说:“全国军事学校,均由余兼校长;全国诸大学亦由余兼任校长如何?”陈委婉地回答说:“与其全国诸大学由钧座兼任校长,则不如由钧座兼任教育部长,立夫任次长为宜。文学校不若军事学校之单纯,不易管理也!”蒋考虑了一会儿说:“那么先以兼任中央大学校长为试,如何?”陈立夫不便再持异议。但经过几个月的试验,蒋介石
因没有精力和时间常到学校视事,才打消了兼任所有高校校长的念头(注:严如平主编:《民国著名人物传》第2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历史上“桃园结义”、“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故事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传统。蒋介石早年求学时,就与同学结拜过“十弟兄”。蒋走上政坛后,更热衷于结拜兄弟。据学者研究,蒋一生与陈其美、黄郛、张静江、许崇智、邵元冲、吴忠信、张、戴季陶、杨虎、李宗仁、冯玉祥、张学良等数十人结拜为异姓兄弟。蒋之所以热衷于此道,在其未发迹以前,是为了攀附权贵以便让把兄提携自己。“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蒋发迹后,仍以结拜的方式羁縻他人,为其效忠;或者是利用一时。因此,蒋介石与其结拜兄弟的结局也各不同:对许崇智,蒋是忘恩负义,夺权逼宫;对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蒋是利用一时,然后反目成仇,乃至兵戎相见;而陈其美、张静江、戴季陶、黄郛、张、邵元冲、吴忠信等则是蒋的提携者或死心塌地的追随者。对于蒋介石热衷于以结拜兄弟的封建落后方式笼络他人,陈铭枢曾当面对蒋提出过严肃的批评。陈铭枢对蒋说:“桃园结义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今天用它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总司令!你现在是国家元首(国府主席),又是军队的最高统帅(陆海空军总司令),只要你能开诚心、布公道,政策方针昭示得正确,自然四海归心,一切忠义才智之士,都会不待招而自至。倘若不然,单凭极少数人的恩情结合,
将示人心不广,反杜塞了贤路。因为现在是民主时代,人人都在看你的所作所为来决定对你的向背!”(注:陈铭枢:《“宁粤合作”亲历记》,载《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53页。)
    当然,三缘之内的人物仍有亲疏之分。军统著名特务毛森说:“在党国要人中,我亲耳听到称蒋公为父兄,自称为子弟者,仅戴雨农(戴笠字雨农)、陈诚、汤恩伯三人(戴有时称蒋公为家长,对外人多称蒋先生)。”(注:毛森:《往事追忆——毛森回忆录》,载台北《传记文学》第77卷第2期,第132页。)戴笠、陈诚、汤恩伯三人都是浙江大同乡,他们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蒋介石的黄埔系大将宋希濂也看出了这一点。他说:“蒋介石用人的标准第一是亲戚,第二是同乡,第三是学生。而他真正给以军权的,主要还是亲戚和同乡。”(注:宋希濂:《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9页。)就以宋希濂本人来说,宋希濂与胡宗南都是黄埔一期学生,论统兵作战的能力,在国民党军界公认宋比胡强,但就因为宋是湖南人,而胡是浙江人,蒋介石更信任胡,胡所统率的军队数量远远超过宋(注:宋希濂:《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87页。)。这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454月,有两个黄埔同学在重庆陪都分析黄埔同学将来的发展趋势,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将来的军事实力,会落在
浙江人手中;政治方面,比较有希望的将为湖南同学。”(注:《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503页。)
    通过三缘,蒋介石幕府内形成了以亲属关系、裙带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结义关系等为结构的权力分配系统。
    在三缘之外,蒋介石也先后延揽了一批重要幕僚。如何成浚、贺国光、贺耀组、吴铁城、徐永昌、吴国桢等。此外,蒋还延揽了蒋百里、吴鼎昌、张公权、翁文灏,王世杰、蒋延黻、何廉、陈公甫等一批类似“客卿”的人物为其效劳。他们看起来地位很显要,但并不是心腹人物,多数都是扮演跑龙套的角。何廉是南开大学著名经济学家,三十年代被蒋介石揽入南京政府,担任过行政院政务处长、农本局局长等职务。何廉在回忆录中认为,他和翁文灏、张公权、吴鼎昌等人只不过是“政府里的‘装饰品’”(注:《何廉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
 
  二、以权谋术数驭众
totalmediatheatre5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有一门极端发达而又成熟的学问,那就是帝王术。帝王术是一门研究如何扬君王之威,求驭下之策的学问。这门学问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时代的韩非,他创立了以法、术、势为中心的法家体系,特别强调君王必须讲求驭下之术,“使天下不得不为己亲,天下不得不为己听”。历代帝王无不以韩非子为师,蒋介石也不例外。长期追随蒋介石的吴国桢指出,蒋最爱读的两本书是《孙子兵法》和《战国策》,他从《战国策》中揣摩治国之术。蒋表面上以王明阳、曾国藩的理学相标榜,但实际上,对帝王术和纵横术的揣摩已达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李宗仁说:“蒋先生统兵、治政的本领均极端低能,但其使权谋、用诈术则天下第一。”(注: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53页。)陈铭枢曾上书蒋介石,指出他的六项缺点:“(1)全凭主观;(2)对部下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干涉权责,破坏牵制;(3)以权谋术数驭众,所用者类属权谋术数之流,以之对内争尚可收效,以之用于现代国家对外斗争则全属外行;(4)临时应付,全无国策;(5)偏听不确实及伪造的报告;(6)无中心的集议。”(注:朱宗震等编:《陈铭枢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吴国桢、李宗仁、陈铭枢与蒋介石都有数十年的交往,但最后都与蒋分道扬镳,因此他们的评价难免有偏激之辞,但决非无中生有。事实上,早在1926326日,蒋就在日记中写下了座右铭式的格
言:“政治生活全系权谋,至于道义,则不可复问矣。”(注:万仁元、方庆秋主编:《蒋介石年谱初稿》,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551页。)蒋介石的驭下权术层出不穷,笔者可以指出以下几种:
   
(一)以派制派 分而治之
    蒋介石的嫡系分成黄埔系、CC系、政学系三大系,到了四十年代以后又有了太子系等派系。在黄埔系内部,又有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系等。这些派系都以拥蒋为出发点,但在拥蒋的前提下,各派系之间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矛盾十分尖锐,常常势同水火,相互陷害、仇杀。蒋介石则高高站在他们之上,操纵驾驭他们。为此,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唐纵曾经在日记中感叹道:“党内派系对立,门户森严”。(注:《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508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77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幕僚   中国   校长   黄埔   派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