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惟汾的《俚语证古》和《方言音释》

丁惟汾的《俚语证古》和《⽅⾔⾳释》天津市供热协会
检视⾟亥⾰命和国民⾰命的要员名录,诸如叶楚伧、胡朴安、马叙伦、邵⼒⼦、柳亚⼦、夏仁虎等,⼤多既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是具有⽐较深厚学养或在某⼀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乃⾄硕学⼤儒。
既著有《⼭东⾰命党史稿》,还撰有《俚语证古》和《⽅⾔⾳释》等《诂雅堂丛书》的丁惟汾,正是其中的⼀颗亮星。
叱咤风云载青史,学富五车著⽂章
丁惟汾(1874-1954),字⿍丞,别号诂雅堂主,⼈称诂雅先⽣,⼭东⽇照⼈。1903年赴⽇本留学,追随孙中⼭,是同盟会的创始⼈之⼀,与廖仲恺相侔,并称孙中⼭的左膀右臂。
在创建国民党政府期间,曾⼀度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1922年9⽉6⽇,丁⽒与陈独秀、张秋⽩等9⼈组成的国民党党务改进起草委员会,草拟了《中国国民党党纲》《中国国民党总章》。1923年2⽉,受在⼴东的孙中⼭委派担
任“辅助总理”的参议,代表北⽅党⼈⽀持孙先⽣的⾰命活动。
丁⽒“结⽳”之作《俚语证古》
《俚语证古》是《诂雅堂丛书》的⼀种,初稿曾题名《俚语解故》,是书⼗四卷,凡⼗四类,类各为卷,隐略为《尔雅》《⽅⾔》体例。卷⼀为天,卷⼆为地,卷三为形貌,卷四为声容,卷五为饮⾷,卷六为⾐服,卷七为家宅,卷⼋为器⽤,卷九为草,卷⼗为⽊,卷⼗⼀为鸟,卷⼗⼆为兽,卷⼗三为⾍鱼,卷⼗四为语丛。全书考释俗语俚⾔凡1025条,条⽬以今语列⾸,次以简语接释;释⽂则取该条俗语中⼼词或关键语素直释其语义,次注古今⾳读、⾳转,末则征引经史⼦集、字书等以证其所出有⾃。各条⽬体例严谨,考释精审简明。例如:
姑⼦,嫁⼦也。妻称夫姊为⼤姑⼦,夫妹为⼩姑⼦。姑字当作嫁。《⽅⾔》三,⼥谓之嫁⼦。郭云,
⾔往适⼈。《诗·周南·桃天》篇,之⼦于归;《传》云,之⼦,嫁⼦也。 阿嚏,鼽嚏也。喷⿐谓之打阿嚏。阿为鼽(古⾳读欧)之双声⾳转。《⽉令》,民多鼽嚏。《⽟篇》,嚏,喷算也。鼽嚏,为喷⿐声。鼽嚏,《淮南·时则训》,鼽室;⾼注,鼽读怨仇之仇。按仇,古⾳亦当读欧。
民俗语⾔学者的研究指出:《俚语证古》⼀书保存了⼤量⽅⾔俗语的资料,为我们进⼀步了解民俗语汇提供了⽂本,尤其是名物⽅⾔俗语,使⼀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东西的名称得以保存,为我们阅读古代⽂献提供依据。⽽且在此书的最后⼀卷语丛部分,也可以寻到仍然具有⽣命⼒的⽅⾔俗语的渊源,如丁个、单崩、趣⿊、当⼽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民俗语汇提供了难得的语料资源。丁惟汾采⽤⾳转原理,将古今⽅⾔、俗语沟通起来。⼀⽅⾯具有创新精神,为训⽰古籍者开辟了⼀条新的途径。另⼀⽅⾯作者脱离传统词源学⽅法,以⽂字资料为本,凭字词⾳形义推究语源。即如古⼈作诗词⽂章,多讲究⽤典,注重遣词⽤字要有所本、有其来历。这种崇雅尚古观念所致,使得推求民间俗语语源亦所本于前⼈经典⽂字。于是丁⽒便“类次俗语、俗事之见于经史⼦集”,“务使⾥巷中只语⽚解,俱合于古”。这种以见诸古⼈⽂字为语源或出处的主导倾向,不仅贯穿着中国俗语学史,亦是传统词源学的基本⽅法,即偏重书证⽂献中的语源。其实,民俗语⾔和民俗词汇未必都能见诸典籍,因此在探寻民俗语源上不仅要强调书证,也要看到其他因素,如政治因素、民俗⼼理因素、民间⼝碑资料等。虽然有些民俗语汇在典籍中未曾涉及,但在⼝语中已经形成了⼀种语⾔⽂化被固定下来,就⽆需为它穿上⼀件厚重的古典⽂献的外⾐,或通过语⾳⼀定要为其寻到⾳转根据,这样只会使这些民俗语汇失去真实的外⾐。(韩璐:《<;俚语证古>说略》,《⽂化学刊》,2006年第2期)
据有学者⽐照《⼭东⽅⾔词典》统计,全书涉及“胶东⽚”的⽅⾔词条235个,“⾮常具有代表性”,“其中⽇照⽅⾔词条共有486个。与当今⽇照⽅⾔⼀⼀对照,主要有基本⼀致、读⾳或写法有变、词义有变、很少使⽤或不再使⽤、⼀⾳多义五种情况。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照⽅⾔的某些发展变化,对⽅⾔和俗语的研究有很⼤的作⽤”。(姜荣、孙夫荣:《丁惟汾(俚语证古)引⽇照⽅⾔考》,《⽂化学刊》,2008年第3期)本书因循章太炎先⽣《新⽅⾔》之法,多以通转⾳训考释俗语语源。考释虽精审,却不乏泥古难拔⽽牵强附会之病。⼜是书⽆⼦⽬索引,查检不便,⾄为遗憾。《俚语证古》的姊妹作《⽅⾔⾳释》
《⽅⾔⾳释》⼗三卷,初稿曾题名《⽅⾔译》,系《诂雅堂丛书》⼀种。是书乃为扬雄《⽅⾔》⼜⼀注本。各条⾸列《⽅⾔》原⽂及郭璞旧注,次将有关⽂字分别归属各个韵部,再次为释⽂书证,突出“以⾳释⾳、以⾳释义”⽅法,故
称“⾳释”,是⼀部别具特⾊的《⽅⾔》注本。卷⾸为丁⽒1933年在济南寓所撰写的《⽅⾔⾳释·序》:“⽅⾔,为四⽅之⾔。⽅,乡也。⽅⾔即乡⾔。举其⾔⽽说之,谓之谈。同乡与同乡⾔,谓之乡谈。与异乡⾔,则不得为乡谈。不为乡谈,即以为异⾔。同⼀⾔也,谈之者因声⾳之流变不同,遂以为异⽿。古先圣王知其然也。采取四⽅之⾔,笔之简策,藏诸故府。使⼈⼈知异乡所谈同为⼀⾔,并⾮异⾔。所以通民隐,定民志也。诏告天下,以重来兹,俾⼦⼦孙孙世守罔替,永宝⽤享。扬⼦云⽒,起于汉末,抱残守阙,辑⽽录之,并为之疏通证明,可谓伟矣。景纯继起,复为训释,⽽《⽅⾔》
mppt
⼀书因益彰明。降及后世,继起者虽代有其⼈,⽽若隐若现,不绝如缕,盖亦危矣。有清末叶,海禁⼤开,异国之⾔,漫衍浸⼊,通都⼤⾢崇外语鄙国⾔之风尚,骏骏⽇炽。国运⽇危,来轸⽅遒,顾瞻周道,如有隐忧。爰取《⽅⾔》-书,详为念读,略解鳃理。始知四⽅之⾔,通为⼀贯之语,但⾳有流变⽿。以今语证古语,古今⽆不吻合。即妇⼈孺⼦之琐语猥⾔,与古⼈亦⽆少异。夫乃叹今⽇之⾔语,仍是原⾃古初,⽆少变更,⽽古先圣王之流译远矣。因详为爬梳,以⾳释⾳,以⾳释义,作《⽅⾔⾳释》。”
“异国之⾔,漫衍浸⼊”,不⾜惊怪,如《上海俗语⼤辞典》所辑录的某些因⼀时流⾏⽽误为俗语者,随着时代发展亦多为淘汰,所能保存的,仅适合汉语习俗者⽽已。然⽽,⼀时“通都⼤⾢崇外语鄙国⾔之风尚,骏骏⽇炽”,却当注意,要为纯洁中华民族语⾔⽽奋⽃,否则将起连锁反应,乃⾄“国运⽇危”。当然,仅此⼀端尚不⾜亡国灭族,亦不可视同⼩可。⽽泥古守旧,亦为⼀弊。编纂《⽅⾔⾳释》,缘于爱国之忱,⾚⼦之⼼,其诚可贵。丁⽒所曾“时与往来商讨者,余杭章炳麟太炎,仪征刘师培申叔,蕲春黄侃季刚,皆邃于古⾳韵者也”(王献唐:《诂雅堂主治学记》)。丁⽒“诂经,其柄持在声⾳,声⾳之运⽤,其要妙在精熟,犹学书然。知啄勒勾趯之成规,腾于⼝⽽涩于⽤,与不知等。⽤必沉潜于中,积年累⽉,久⽽神明变化,应⼿得⼼。先⽣之于声⾳亦然。以此治尔雅,更以此治《⽑诗》《⽅⾔》”(王献唐:《诂雅堂主治学记》)。这个源⾃汉代扬雄《⽅⾔》和近代章太炎的传统训诂学⽅法,是丁⽒久经实践研习驾轻就熟的路径。其精于⾳韵训诂之学,⼜尝读《⽅⾔》等书凡数⼗百遍,
是其治《⽅⾔》作《⾳释》之本。章⽒撰《新⽅⾔》专就近代⽅⾔⽽考,⽽丁⽒《⽅⾔⾳释》则旁征书证,以“⾳释”为本。
《俚语证古》和《⽅⾔⾳释》两书是丁⽒⼀⽣治学的代表作品,也是其与世俗⽣活联系⽐较直接的“接地⽓”的作品。就两书的题材⽽⾔,与其关注国运民⽣的从政意识,亦可使⼈感到有种潜在的交相呼应的联系。
“诂雅堂主”与“平乐印庐”主⼈交谊故实力月西
甲基异丁酮丁⽒所著《⽑诗解故》《⽑诗韵律》《尔雅释名》《尔雅古⾳表》《⽅⾔⾳释》《俚语证古》,合称《诂雅堂丛书》六种。这些著述之所以能够得以保存和付梓问世,则要归功于王献唐的清钞整理。故论及丁⽒学术则不得不述及两位之交谊。
王献唐(1896 -1960),初名凤琯,后改名琯,字献唐,号凤笙,以字⾏,室名双⾏精舍、顾黄书寮、平乐印庐等,⼭东⽇照⼈。王⽒出⾝书⾹门第,22岁时,回济南任《商务⽇报》和《⼭东⽇报》主编,后以两报特派记者⾝份长驻青岛。1929年起历任⼭东省⽴图书馆馆长、⼭东⾦⽯保存所负责⼈、⼭东古迹研究会委员兼秘书。新中国成⽴后,出任⼭东省⽂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东省博物馆副馆长等职。
“平乐印庐”主⼈王献唐晚丁惟汾22岁,相差⼀代,但⼆⼈乡谊颇厚、学谊甚笃。且看如下零散的交往踪迹。
1919年,时任⼭东省⽴政法学校国⽂教员并兼《新报》和《申报》记者的王献唐,不时有评论⼭东政事⽂章见诸报端,引起了丁惟汾的注意和赞赏。后经同乡尹⾟农的介绍,于1923年在济南相见订交。⾃此,献唐拜丁⽒为师学习⾳韵、训诂之学,两⼈过从甚密,成为终⽣的忘年之交。
1926年,王献唐应时任国民党中央训练部部长的丁⽒之邀,往九江担任了训练部总务科科长。次年,⼜经丁惟汾介绍到南京任国民党总部秘书,并从之研习《⽑诗》开始治学经。后来,因被怀疑与报纸披露的⼀些国民党内部信息有关,涉嫌泄密,于是愤⽽辞职并发誓不再从政,还将此前皆⽤名“王琯”,改作此后⼀直使⽤的“王献唐”。
王⽒⼀⽣著述颇丰,已刊⾏者如《炎黄⽒族⽂化考》《两周古⾳表》《古籍书画过眼录》《中国古代货币通考》等30余种。此外,另有20多种稿本遗作有待整理刊⾏,总约50余种之多。与此同时,从集中反映其藏书、校书成就的《双⾏精舍书跋辑存》所收题跋可知,其⼀⽣校书有万余卷。当然,个中亦包括《俚语证古》《⽅⾔⾳释》等《诂雅堂丛书》。由此可窥其学养、功⼒和造诣之深厚,成果之丰已在其师之上矣。
英文文献
有王献唐这般门⽣,⾜慰丁惟汾先⽣在天之灵矣。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消息:聊
欢迎加⼊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旋动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3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77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俗语   俚语   民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