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传承》2008年第3期
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存在越来越密切和复杂的关系,纵观新科技革命产生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历史,新科技革命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以无可争辩的事实,不仅向世人昭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而且令民众更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社会革命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驱力。
一、新科技革命及其特点
(一)新科技革命
所谓新科技革命,是指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20世纪影响世界最大的两大事件之一。新科技革命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高潮,在21世纪还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新科技革命以其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显示了变革生产和变革社会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力量。从新科技革命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今方兴未艾)在世界范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新制造(加工)技术、空间开发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新技术落的崛起。
草酸亚铁
(二)新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李汉柏与历史上前两次大的技术革命相比,这次技术革命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全球性。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发达国家中展开;而这次新科技革命则是在广阔世界范围内展开,其影响规模、深度都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具有广泛的世界性。
二是全面性。以往的科技革命,只涉及自然科学的某个领域和某些工业部门,只在某个方面有突破,它只是个别学科领域的革命,因而对社会影响有限。而新科技革命,几乎使各个科技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显现了横向性、综合性、交叉性的新特点,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三是整体性。现代世界新科技革命中的技术革命和科学革命相互联系、同时发生和展开。一方面,新兴技术的产生都是科学理论研究的产物,技术上的根本性突破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充分体现了科学对技术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理论研究也越来越依赖现代技术手段。技术分为经验性技术与科学性技术,这一次技术革命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鲜明特征,因此,这次技术革命往往称为新科技革命。
四是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2O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从以往的分离状态结合起来,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缩短了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知识形态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
现实的生产力的过程。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19世纪下半叶之前的数千年里,“生产→技术→科学”是其发展的主要轨迹;在电磁学革命后,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新型发展模式;而在新科技革命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新趋势。
最后,广厚性。宏大的技术体系被奠基于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这次技术革命的理论基础广阔,深厚得多。从纵向来说,其理论基础为微观粒子的量子理论,其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新制造(加工)技术、激光技术等,分别用到不同层次(分子、原子、原子核、粒子等)的量子理论。从横向来说,其理论基础为复杂性科学,这种复杂性科学的成果、方法将为高新技术发展开辟新的途径。”[1]
二、新科技革命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杠杆效应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马克思从第一次科技革命所引起的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中,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认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2](P3)。深入考察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明确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P27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精辟见解,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历史所证实。
金瓶梅有几个版本
(一)新科技革命为当代欠发达国家提供后来居上的机会
20世纪8O年代以来,世界两级格局解体,多级格局正在形成之中,从总体上看,国际局势相对稳定。新科技革命出现新高潮,为产业革命注入了新动力。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荡涤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壁垒,推动着各国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进行经济改革,为适应新形势而重塑发展战略。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为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我国的
浅议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曹春梅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其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加速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的变更。新科技革命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影响世界总体格局及发展方向的要因。
[关键词]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
126
《传承》2008年第3期
发展提供了利用世界科技成果,加快发展的机遇。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劳动者的智力与体力相比,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科学技术正是劳动者智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产业革命,使一些落后国家获得了利用“后发效应”加速发展的机会,迅速提升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史看,18世纪中期开始的以纺织机和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引起了工业革命,把这次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托上世界霸主地位。但19世纪初以后,美国、法国、德国凭借后发优势,利用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经验,变革产业结构,很快完成了工业革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以电力、内燃机、无线电、汽车、飞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及重化工产业的兴起,使美国和德国得以依靠科技进步,超越了工业革命起步较早的英国和法国,走在了工业化的前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利用、合成化学和人造材料以及半导体和电子技术的兴起,特别是20世纪7O年代以来以信息和网络技术大发展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成果迅速传播,新加坡、韩国和以列等一批发展中国家,迅速晋升到工业发达国家行列。一大批亚洲国家和地区也乘势而起,成为经济发展的“小龙”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如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新浪潮之中,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科技领域也正在取得重大进展,蕴含着高新技术产业化、市场需求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无限机
遇。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次科技革命成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势必超越以往,中国利用世界科技革命成果,发挥“后发”优势,改造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我国已经不必在完成工业化以后再开始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将大大缩短我国晋升发达国家的时间。
(二)新科技革命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资本、货物、劳动等生产要素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各国越来越深地被纳入到不断扩大的、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从外延上包括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并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加快产业升级的机遇。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已经引发了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国际分工的重新安排。发达国家为在全球化中占得先机,把不再符合其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甚至一些可以利用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先进产业的某些工序大规模向国外转移,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扩大贸易规模和推动经济增长。
(三)新科技革命推动政治多极化格局
新科技革命通过推动经济全球化,进而推动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它使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向整合化方向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空前增多、利益关系加深、安全合作加强,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增大,国家关系的层次和质量提高。
新科技革命加速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所谓政治多极化是指世界国家政治力量布局向多极、多区域核心发展。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各国纷纷调整对外战略,都把目标对准21世纪,谋求21世纪的战略地位,大国关系出现深刻变化,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虽然成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企图建立由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已不再可能。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不可避免。目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已是不争事实。2l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世纪,不仅在经济规模上而且在经济质量上实现追赶和超越。经合组织1997年5月报告预测,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将占世界经济产值的2/3,到2030年,南方国家在经济总量上将超过北方国家,世界经济大国将重新排座。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经过高速发展后,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迁举足轻重的因素。
其次,俄罗斯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的趋势不可避免。俄罗斯虽然面临经济困难,但它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国家,它的核力量仍是除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旦渡过难关,俄国经济会得到
发展。日本早已不甘心“经济上巨人,政治上侏儒”的地位,从发展趋势看,日本谋求世界大国地位是值得关注的,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必将产生压力。
第三,欧洲实现政治和军事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避免。随着欧盟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欧盟在促进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中国的复兴、崛起不可避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都空前提高,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均收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将愈加突出,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美国人的性生活第五,世界各国将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单极世界的统治,反对单极世界的呼声日益高涨。所有这些,均促进了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五大力量中心的形成。
(四)新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发展
首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着文化艺术和教育现代化手段的急剧变化。在文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子出版物、电子音响物、电子音乐、电子绘画等电子艺术手段的电子信息文化,文化艺术领域变得空前的繁荣、丰富和发展。如仅电子出版物来看,就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版式设计、文字编辑、图文合成的早期电子出版物→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声频、视频、图象处理技
术的发展,很快具有声频、视频、图象、文字多功能处理技术的电子出版物→1994年融文本、声频、视频、图象、图形于一体的大容量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成为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融广播、电影电视、报刊书籍于一体的新兴产业。
其次,新科技革命引起学校教育方式的改变。由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要求由传统的教师讲授辅以电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发展为引入电子计算机和电子网络教学的多元并举方式。教育的直接目标从掌握书本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习能力、发展创新能力为主,素质教育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再次,新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新科技
127
《传承》2008年第3期
“人体是大自然最辉煌的结晶”,“在没有比人体更完善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古希腊人所塑造的《维纳斯》雕像就是人体艺术的杰出代表。为了进行作品比较,我讲同一时代的几幅关于维纳斯的作品如《克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昔兰尼的阿芙罗底德》、《巴特列的阿芙罗底德》等让学生进行一边观赏,一边进行比较、讨论,学生兴趣浓厚,讨论热烈。从美学的角度,学生
们普遍认为《米罗斯岛的维纳斯》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最好结合:首先是维纳斯的形式美,她姿态那么庄重、崇高而优美,面部表情宁静而肃穆,给人以矜持而智慧的感觉。女神尽管裸露着上身,但不失端庄典雅,她虽然残缺了双臂,却依然亭亭玉立。整个体形充满曲线美和高尚的精神美,体现着青春健美和旺盛的生命力。这位人间难觅的美神集中了人间女子的一切美质。其次是维纳斯内在的美:维纳斯具有一种永不凋谢、慑服一切的美,维纳斯震憾人心的美并不在她的人体美,而她内在的人性美。这就是作品所体现的给人以思想和情操的内容美:那就是充满健康、庄重、睿智和恬静的女性美。让学生们认识到,雕刻家创造这座雕像则是抱着十分崇高的艺术理想的,那就是他需要在他同时代和所有时代,所有种族的人们心中,永久的镌刻下巨大的人性美;他需要让男女老少都体会到作为一个人的幸福之感。“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这种美的典范,从来就是人们追求的美的理想,希腊雕刻家正是将这种理想、这种高尚的主题内容赋于美的形式,维纳斯雕像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座永放光辉的纪念碑。而相比之下,其它有关维纳斯的作品就逊得多。它们只能给人以兴趣的玩味、纯粹的感性的形式美,这也是它们与《米罗斯岛的维纳斯》的天壤之别。通过几幅人体艺术的比较,同学们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提高了,对人体艺术也有了正确的评价,一些不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也荡然无存。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就是说,按美的原则创造出的艺术品,反过来又会对人们起着美的教育作用,从而提高人们欣赏艺术的能力。这种欣赏艺术的能力的积累,就是人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对于艺术作品看得愈多的人,就愈能鉴别和欣赏艺术,审美情趣和人格才会提高,对于大学生也是如此。老师要教会他们如何鉴赏艺术作品,认识到:
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有着健康审美情趣和崇高审美理想的精品;什么是低级庸俗的劣品,从而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使他们的人格得以完善。
这种以认识美和评价美为其主要特征的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端正人的审美观念,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和人格的完善。当今时代,这种审美教育正以崭新的面貌伴随着人类步入文明进步的21世纪,帮助人们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全面展开的人,从而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美术教育应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积极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这样,现代美术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性和人格完善的滋养手段。
[参考文献]
[1]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钱伯毅.大学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
[3]田间国.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张黎红(1968-),女,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美术教师,硕士。
革命在使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变革,予人以方便的同时,也在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
例如,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人际交往的传统方式;通过国际互联网,人们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改变;试管婴儿的诞生,在有利于解决人类优生难题的同时,也给人的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问题,对人们的家庭生活、乃至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都提出了挑战。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马钱子散
总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和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不仅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而且越来越大,其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的,它还将深刻影响21世纪的历史进程。因此,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每一个打算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国家,都必须加强本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能力,中国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钱时惕.解读:新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N/OL]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7/11/07/008949755.html.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黄顺基.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ip交换机
[6]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曹春梅(1965-),女,广西兴安人,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上接第77页)1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8:1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65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革命   发展   技术   科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