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五篇材料]

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五篇材料]
第一篇: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成都计算机安全学会
人类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引言: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
如果人类文明犹如一条长河,那么,这条长河在那里?请看看中国的长江。目前在长江上游,部分地区还带有原始社会的痕迹,如摩梭族的“母系社会”等;在长江中游,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属于农业社会;在长江下游,南京一带已经是城市连片,具有工业社会的性质;在长江入海口,上海已经在发展新经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正在向知识社会迈进。从长江上游到下游入海口,可以依次发现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就像是人类文明从长江上游流到了下游入海口。
cnpda如何来解释这个人类文明长河的“长江模型”呢?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理论,有进化论和循环论之争。本文分析现代化理论对文明进程的理论解释。事实上,在20世纪后50年里,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三次浪潮,产生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新现代化理论(如生态现
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继续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它们对文明进程的解释有所不同。
二、文明与经典现代化
在20世纪50~60年代,一批科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并出版了一些著作,如《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勒纳1958)、《经济成长的阶段》(罗斯托1960)、《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布莱克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和《现代化:抗拒与变迁》(艾森斯塔特1966)等,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后来学者们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Class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经典现代化理论包括五个要素:经典现代化的理论涵义、经典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经典现代化的结果(现代性)、经典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
目前,关于经典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经典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例如,美国学者布莱克教授(1966)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三次
革命性转变:第一次是从动物(Prehuman)向人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从传统文明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第三次转变就是现代化。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三大阶段:原始社会、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现代化就是一个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三、文明与后现代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完成经典现代化,开始迈入经典现代化以后的发展阶段,有人称其为“后现代”。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冠名的各种学术思潮在美欧国家广泛传播,后现代化理论(Post-Modernization Theory)是这些思潮的一个集合。后现代化理论包括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等内容。
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教授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在贝尔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有着某些不同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第一阶段。后工业社会并不会取代工业社会,而是消除工业社会的一些原有特征,增加一些新的特点。
如果说,后工业社会描绘了后现代化理论的经济社会图景,那么,后现代主义反映了在文
化领域后现代化与经典现代化的巨大差异。1979年出版的法国学者利奥塔教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引发了后现代主义热潮。
y550p如果说,经典现代化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工业化世界,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探索了工业化以后的发展。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结果是后现代性,后现代化以后是“后后现代”(Inglehart 1997)。
根据后现代化理论,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包括三大阶段:传统社会(前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如果考虑到传统社会(前工业社会)实际包括原始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两个阶段,那么,人类文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四、文明与新现代化
在20世纪80~90年代,现代化研究孕育了许多新思想,例如德国学者胡伯教授(1985)的生态现代化理论、贝克教授(1986)的再现代化理论(Reflexive modernization,有人译成自反性现代化、反思现代化等)、查普夫教授(1991)的继续现代化理论、图亚江教授(1991)的新
现代化,以列学者艾森斯塔特教授(1998)的多元现代性和中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1998)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Second Modernization Theory)等。
根据生态现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就是生态现代化,生态社会的特征是生态现代性。根据再现代化理论,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是再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射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反射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继续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可以继续现代化,多元现代性理论强调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多样性。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继承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其他新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成分的同时,建立了新的理论范式。它既是一种文明发展理论,也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文明发展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
(1)人类文明进程的周期表。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先后发生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等四次意义深远的革命,文明进程依次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四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 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四个时代和十六个阶段;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
丙烯酸羟乙酯
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将来还会有新发展等。(2)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系。人类文明进程是不同步的,不同国家在文明进程中有不同表现。如果以文明的四个时代为横轴,以社会发展水平为纵轴,可以建立文明进程的坐标系,不同国家可以在文明坐标系中到自己的位置。
(3)人类文明进程的路线图。人类文明进程不是直线的,社会生产力在提高,但发展方向和结构变化发生了几次转折,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作为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包括五个要素:广义现代化的理论涵义、广义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广义现代化的结果(两种现代性)、广义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
要素基本内容
定义广义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既包括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明等方面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也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保持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分别发生在先锋和后进国家和地区里。
过程在18~21世纪期间,广义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不是历史的终点,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两次现代化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特点。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结果第一次现代化结果是第一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第二次现代化结果是第二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
普光气田
平行空间论动力第一次现代化动力是资本、技术和民主等,第二次现代化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人力资本等。
模式两次现代化都有多种模式,都具有路径依赖性;综合现代化模式将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战略选择。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般而言,广义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它既包括
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明等方面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也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保持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分别发生在先锋和后进国家和地区里。在18~21世纪期间,广义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简称为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阶段简称为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广义现代化第一阶段的结果是第一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法治化、理性化、世俗化、分化与整合、社会流动、大众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广义现代化第二阶段的结果是第二现代性的形成和普及,它目前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民主和理性、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26: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64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现代化   社会   工业   理论   经典   现代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