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柯文的《历史三调》

第41卷第2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41No.2
2021年3月
Academic Forum of Nandu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r.2021
收稿日期:2020-11-06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美国学者柯文的中国学研究 ,项目编号:2018BLS012㊂作者简介:王瑞(1981 ㊀),男,安徽省固镇县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㊂㊀㊀
养禽与禽病防治①代表性的著述主要有唐艳香:‘探寻历史真相的三种途径
读柯文的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㊁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⓪“,载‘兰州学刊“2007年第10期;文学平:‘历史认知的路径及其限度  读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㊁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⓪“,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期等㊂
后现代主义与柯文的‘历史三调“
杨宪益王㊀瑞
(南阳师范学院历史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㊀㊀摘要:面对后现代主义挑战,如何理解 历史学家的工作 成了时代课题㊂哲学家的理论文章因不会说史学家的语言,不受史家待见㊂史家卡尔㊁埃尔顿的著作因 年代本 ,已经过时㊂与职业史家艾文斯等人融合治史经验于理论,探讨以 追求更丰富的意义 回应时代课题的说理方式不同的是,柯文以 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研究展现了 挑战 下的 如何做 ㊂相比于治史经验,这种 新解读 更直接具体,易于史家理解㊂正因如此,柯文的理论受制于实践,其探讨的深度与广度不能与哲学家相比㊂柯文能回应与其是否受后现代主义影响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关系,虽各家言说自成其理,但 衍生  师承 的 可能性 说明 影响或冲击 还需进一步深思㊂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柯文;‘历史三调“;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K06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6320(2021)02-0022-08
㊀㊀目前学界对‘历史三调“的探讨受柯文影响,多集中在历史写作相关理论内涵的总结与剖析方面①㊂对柯文为什么要以 历史学家 的身份评论 历史学家的工作 原因涉及不多㊂历史写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虽多[1]159,却未指出以 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探讨理论问题的价值㊂后现代主义与‘历史三调“的关系,尽管王晴佳㊁杨念等人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但林同奇㊁柯文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何理解其中矛盾,还需进一步探寻㊂㊀㊀
一㊁后现代主义挑战下 历史是什
么 问题的提出
㊀㊀柯文说: 哲学家写了大量理论文章评论历史学家的工作㊂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我写这本书的主旨在于通过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1898
1900年发生于中国的义和团起义,来考察这个问题㊂ [2]序言,1他希望 让人们易于理解对历史研究的这种新解读 [3]㊂哲学家的评论是为了促进史学研究进步,而落实的重任并非由哲学家完成,主要还是由史家具体实施,但历史学家却对哲学家的成果有着诸多的不满㊂
埃尔顿认为 哲学家 的哲学关怀妨碍了历史学的实践, 当我阅读到这些讨论  历史学家如何思考㊁他们如何能够宣称有权利去描述不再存在的事物,或者历史事实是否不依赖关注事实的思想家而存在  时,我对这些作家的创造力感到震惊,因为他们通常是这么一些人:很显然,他们从未试着去做历史研究这项工作,从未留意过去的事实和事件的显然存在的证据,或者从未对历史材料(而不是历史学家的动脑)做出批
2021年第2期王㊀瑞:后现代主义与柯文的‘历史三调“
判性的判断 [4]序言,1-2㊂虽然这些作品的论述富有判断力,但并没有促进历史写作㊂埃尔顿一连用了
三个 从未 对哲学家的研究进行概括,说明在埃尔顿的心目中哲学家评论历史学家工作的著述因脱离史学研究实际,并不具有操作性,只能归于 作家 的想象㊂正是有了上述不满,埃尔顿才决定写一部关注历史写作方面的著作: 我想做的就是记录一些经验  我自己在历史研究㊁写作和教学中所获得的经验㊂与其说这是一篇专论,不如说是一篇宣言,更多的是对于一位工作中的史学工作者的信念和实践的解释,而不是具有一系列定论的系统分析㊂ [4]序言,1-2埃尔顿对 史学工作者的信念和实践 进行解释的依据正是哲学家的三个 从未 而史学家却具备的 经验 ㊂或许两者有重复的地方,但是埃尔顿在 历史研究㊁写作和教学中所获得的经验 对于史家来说更具实践性和操作性㊂溯至原因,哲学家在研究中主要是从学理层面进行论证,属于纯粹形而上,其结论也应属于 学理层面 ;而史学家必须考虑实践方面,一些理论上成立的事情,实际操作却并不尽如人意㊂埃尔顿以 经验 总结定位自己的著述㊂年鉴学派奠基人之一,法国史学家布洛赫也将自己丰富的治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为历史学辩护“一书㊂他认为 呈现给读者的,只不过是一位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手册,是一位技工的笔记本,他常年摆弄直尺和水准仪,但绝不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数学家 [5]译者话,2㊂强调的是具有实践性的经验㊂尤其是他将 解惑 的希望寄托在 职业历史学家 身上,而未提及以理论见长的哲学家,更能说明布洛赫的念兹在兹所在㊂在布洛赫看来 职业历史学家  能就史学的徘徊和不断的自我反省问题加以深思 ,可以 开拓历史学的深度与广度 [5]14-15㊂也正因为 职业史学家 提出的概念㊁观点等没有脱离史学研究实际,所以深受职业史家的欢迎㊂
曾说: 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因人而异,可是照我个人的看法,照我涉猎到的十几年来讨论史学问题的书  我在这方面主要是看重职业史学家自己写的书,我不太看重哲学家对于史学的分析㊂哲学家对史学的分析,近二十年来,因为所谓分析哲学与英国的ordinary lan-guage这一派的影响,著作很多㊂大体上是对历史的语言进行精确的分析㊂同时也讨论到历史的通则或历史知识的性质等问题㊂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哲学家的问题㊂ [6]86这样看来,由于未能从史学角度提出问题㊁分析问题,使得哲学家的议论并不能满足职业史家的需求㊂更有甚者,澳大利亚人文主义历史学家丹宁居然认为 历史哲学家不会说我们的语言,我不能认同他们说的就是我所做的 [7]㊂ 语言 是交流的工具,连 史学家的语
言 都无法说的 历史哲学家 ,足见丹宁对其的不满㊂
正因为有着诸多的不满,所以一些历史学家依据自己的经验写出了一系列评论历史学家工作的著述㊂其中埃尔顿的‘历史学的实践“和卡尔的‘历史是什么?“还被誉为同时代的 名著 ㊂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学院主流论述一直由他们的著述保持着 优越地位 ,反映了凝结史家心血的著述受欢迎的程度㊂但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历史学影响的风行,这些 名著 却因为 年代本 引起了后世学者的不满㊂
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 7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影响到历史学领域 [8]㊂而成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学的实践“和‘历史是什么?“恰好错过了这一思潮㊂英国史家詹金斯在1991年出版的‘历史的再思
考“一书中说道: 它们仍然带有其形成年代(五ʻ和六ʻ年代)的本  就某种意义来说,它们都是十分 英国式 的书㊂这个特,不幸使历史多少孤立于某些最近在相关论述中发生的思想之外㊂ [9]751995年詹金斯又说: 在这个后现代的世界中,把卡尔和艾尔顿的作品归类为现代主义,基本上是不会引起误解的;同时,就那个层面而言,这些作品与我们了解这个 新时代 的 历史是什么 这一问题,大抵是无涉的㊂ 所以 我认为,卡尔和艾尔顿在 历史是什么 这个课题上,无法像罗蒂和怀特那样提供有效的答案 [10]导论,11㊁17㊂显然,后现代主义挑战下 历史是什么 这一课题,卡尔和埃尔顿的作品已经 过时 了㊂但詹金斯选择的能够提供 有效的答案 的两位学者罗蒂和怀特却不见得会受到史学家的欢迎㊂
罗蒂是一位哲学家,由上文可知,其论史著述并不受史家待见㊂怀特,亦文亦史亦哲,跨多个领域[11]㊂据詹金斯观察,英国主流 史界文化 在
㊃32㊃
南都学坛2021年第2期
1995年还是 那种令人讨厌的㊁反理论的性格 , 使得相对地不大有学生,甚至也不大有历史教师和历史学家,熟悉怀特的作品,有些人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10]导论,9-10,其命运和罗蒂大致相同㊂所以,后现代主义挑战下 历史是什么 这一课题如果想引起史学界的重视,似乎还有待于 职业历史学家 来探讨㊂而如何探讨,埃尔顿和卡尔的作品,尽管因为 年代本 已经 过时 ,但他们基于治史经验的理论探
讨方式可以给后世学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㊂
除詹金斯外,艾文斯也表达了对埃尔顿和卡尔作品的不满, 尽管艾尔顿与卡尔的书依然颇具研读价值,可是两本写于三十多年前的书仍被当作一个学科的入门指南,未免教人咄咄称奇 [12]导论,2-3㊂艾文斯认为: 如今,几乎没有历史学家会再坚持艾尔顿所倡导的不可动摇的历史客观性㊂数十年来,在历史学这个行当里,论战的形式蔚然成风,因此,历史学家早已省悟到,真相埋藏在文献里,且能够被一劳永逸地挖掘出来的这一想法应当被放弃了㊂ [12]导论,2-3柯文也说过: 不是历史学家的人有时以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㊂可是历史学家应该知道并非如此㊂ [13]前言,41新时代带来的一些新问题,如获得客观性知识的可能性,真相的游移性和相对性等㊂ 这些不仅促使历史学家重申自己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让他们能够走出象牙塔,追求更丰富的意义㊂如此说来,历史学家如何获得关于过去的知识,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志业,就成了一个更大问题的引子,即对于我们时代的重大议题,整个社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确实地掌握它们的客观情况,从而使我们敢于在面对21世纪的人类未来时,作出性命攸关的抉择㊂ [12]导论,11 获得客观性知识的可能性  真相的游移性和相对性 等,这些问题都是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学的 挑战 ㊂它挑战了 艾尔顿所倡导的不可动摇的历史客观性 ,挑战了真相 能够被一劳永逸地挖掘出来的这一想法 ,所以现代主义史学挖掘出的历史真相只是 过去的知识 一个侧面,并非全部㊂至于 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确实地掌握它们的客观情况 ,艾文斯认为 应该从我们获得关于过去的知识之途径这一点着手 [12]导论,11㊂也就是在现代主义史学挖掘的途径之外,开辟
更多的认知途径,以丰富我们对过去的认识㊂虽然有 真相的游移性和相对性 的存在,但 限定真理并不等于取消真理㊂归根到底,一切历史真理无不受到限定,因为历史真理并非体现过去的全部真相,而只体现对事实有足够根据的一组有限的陈述 [13]212㊂
艾文斯‘捍卫历史“的出版与詹金斯的目的一样,也是 助益 认知当今后现代主义挑战下 历史是什么 这一课题㊂作为历史学家艾文斯结合丰富的治史经验,符合职业史家的 需求 ㊂再联系前文提到的埃尔顿和卡尔的作品,以及的说法,可以看出,史学界喜欢的是融合经验于探讨之中的理论研究,这样的研究方式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和实践性㊂
1997年出版的‘历史三调“与詹金斯㊁艾文斯面临同样的时代课题㊂艾文斯的论证方式延续了埃尔顿㊁卡尔等人的模式,旨在 说理 ,区别只是探讨主题不同㊂在主题相同的情况下,如何赢得史家关注,显然须从治史经验着手,也只有从治史经验着手,才能有所创新㊂柯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来考察问题㊂ 真实的历史事件 是一种具体实例,具体实例也是治史经验,而艾文斯的治史经验是融合了众多的 具体实例 的经验, 融合 意味着抽象程度要高于 具体 ㊂这样看来,柯文的研究更具体㊁更形象,所以更易于史家的理解㊂黄克武和李仁渊虽然指出柯文的‘历史三调“ 以实际的个案研究,尝试融合理论与实践 [14]58,但并没有说明 个案研究 的价值㊂
㊀㊀二、回应后现代主义挑战与柯文论证方式的转变
㊀㊀面对后现代主义的 挑战 ,柯文在理论上的探究并未超出哲学家的成就㊂周锡瑞说: 他的讨论包含了很多出自一位成熟实践历史学家常识性智慧㊂ [15] 常识 说明 讨论 不是知识性的突破㊂德里克说得更清楚: ‘历史三调“是由一位成熟的中国学家对历史作出的思考㊂在看到众多哲学家(目前,还增加了文化批评家)对于历史学家如何工作所作出的成就后,柯文开始以一位实践历史学家的行为对这个问题进行再思考㊂在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上,我们都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特征㊂柯文所作的思考得出的结论,不是很清楚,但是却很容易在哲学家或文化批评家那里到答
㊃42㊃
2021年第2期王㊀瑞:后现代主义与柯文的‘历史三调“
案㊂ [16]柯文对理论的思考[17]得出的 结论  不是很清楚 ,原因是 历史学家 的 实践 限制了
理论的思辨㊂一本旨在探讨理论的著作,义和团
研究 只是这项工作的陪衬 [2]序言,4,结果在西方学者眼里,结论不是很清楚,所以就理论来说,柯
文的讨论突破性不够㊂但两位学者又都强调其是
成熟的 实践历史学家 ,说明创新性应该体现在
义和团研究上㊂
柯文说周锡瑞 主要目的是研究义和团的历广东番禹职业技术学院
刘子蔚
史㊂我的目的是研究历史本身,特别探讨理解过
去的各种途径,只是用义和团做个例子罢了 [18]㊂ 理解过去的各种途径 与艾文斯的提法相同,凸显的是 各种途径 ㊂柯文又说: 在本书中,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历史学家们的所作所为,我考察了世纪之交中国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的史实㊁经历和神话等突出特点㊂当然,我假设寓于义和团的特殊性中的普遍性也适用于其他历史事件㊂ [2]251在以义和团研究为例的基础上, 特别探讨 正是对 更清楚 的明确解释㊂换句话说,‘历史三调“旨在探讨后现代主义挑战下历史学家 理解过去的各种途径 的 所作所为 ㊂与艾文斯治史经验对照,义和团研究因为该事件的具体性㊁细节性,从而给史家一种 切己 的感知㊂虽然艾文斯等人也说着 史学家的语言 ,但 说理 毕竟是 理 字当先,它能 告诉你怎么呼吸,告诉你手脚的动作 ,但 那有什么用呢?你何不直接到水里去试试呢?  怎么呼吸  手脚的动作 指的是一种 理 ,但学 理 不是最终目的,学会 游水 才是真正的需求㊂对于史家来说,后现代主义的各种 理 ,已经由哲学家㊁文化批评家以及融合经验于理论讨论的史学家先前完成,现在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说理方面进行创新㊂说: 你要想知道怎么运用材料,怎样提出问题,怎么解答问题,看看最经典的学术著作,最精彩的学人,他们是如何做的,而不是去机械式的历史方法,或专门去讲方法论,那是没用的㊂ [19]140-141他还提供了 最精彩的学人 学术研究的过程㊂
sci收录为什么 最经典的学术著作 可以成为一种
示范?因为 寓于义和团的特殊性中的普遍性也
hdn
适用于其他历史事件  适用于整个历史 [20]㊂为此柯文结合义和团研究的 特殊性 论析史学的 普遍性 ㊂他说: 就最具体的层面而言,无论义和团被视为事件㊁经历还是神话,都是独一无二的㊂然而,这个独一无二的特点与其他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的特点一样,具有广泛的再生性,从而使义和团(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完全能够被用于解说性的目的㊂我们不通过研究狮子来了解长颈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狮子或长颈鹿以加深我们对动物王国的了解㊂ [2]256 再生性 特点让
柯文可以运用义和团来研究 历史学家如何工作 这一理论问题,但 再生性 蕴含的 寓于义和团的特殊性中的普遍性也适用于其他历史事件 则清楚地说明从 特殊性 中提炼的 普遍性 原则可以运用到 其他历史事件 的研究上㊂尽管宗旨是为了讲 理 ,可按照 直接到水里去试试 的说法,义和团研究的演绎,具体展现了 怎么运用材料,怎么提出问题,怎么解答问题 的一个史学研究过程,因而具有示范作用㊂所以 三调 研究既有讲 理 ,也有示范㊂但 寓于义和团的特殊性中的普遍性 又说明 普遍性 是包含在 特殊性 之中的, 普遍性 经过 特殊性  过滤 掉了不切史学研究实践的一些 理 ㊂这种 普遍性 展现出来的 理 ,相对于哲学家讲的 理 ,对于史家来说,更具说服力和操作性㊂与詹金斯相比,此种方式演绎出的 理 ,更具直接性㊂由此看来,柯文说的 理 强调的是能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而非是存于学
理推演上的 理 ㊂柯文改变了说 理 方式,不仅是对哲学家㊁文化批评家说理模式的创新,也是对前贤说理模式的创新㊂但柯文说理的目的是要 特别探讨理解过去的各种途径 ,是要回答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 历史是什么 这一时代课题,所以义和团研究展现的也必须以现代主义认知 路径 之外的认知路径为主㊂对照 事件  经历  神话 三个部分,只有 经历 符合 更丰富的意义 的 追求 ,而 事件 展示的则是无论现代主义史学还是后现代主义史学都存在的原则㊂柯文袒露自己将义和团分为三个层次的目的是 在于说明历史研究工作是难以尽善尽美的,在于解释人们创造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确定的,不变的)与后来的人们撰述并利用的历史(它似乎一直在
㊃52㊃
南都学坛2021年第2期
变)之间的差异 [2]序言,4㊂ 难以尽善尽美 ①回应了时代课题,但 确定的,不变的 与 一直在变 产生的 差异 ,显然是 在变 方的 差 ,所以只能从 不变 方需求 更丰富的意义 ㊂这是从 历史本身 的角度思考所得㊂从 义和团的历史 研究方面, 经历 也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㊂周锡瑞的书主要研究1900年以前 山东义和团运动的起源问题 ,涉及1900年的 只有一章 ㊂而‘历史三调“则 主要集中在义和团离开山东之后,1900年春天和夏天在北京㊁天津  蔓延的情况 ②㊂除时间差别外, 蔓延 显然是对 起源 的补充,而 经历 则是 蔓延 主要承载章节㊂合两方面观之,我们都需集中 经历 部分㊂
道理 易说,但如何在研究中呈现 丰富的意义 则并非易事,尤其是在 西方历史学家开始注意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21]的初期阶段㊂为此,柯文感到 最为头疼 ㊂ 头疼 并不是不知道 该怎么做 ,而是 事件参与者 义和团拳民缺少 第一手资料 ,当然并非所有的 事件参与者 都缺少,但至少说明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㊂如何解决资料问题?后来 某个夏天 ,柯文翻阅 中国精英阶层留下的诸多编年史和日记时,事情开始有了转机 ,但精英留下的材料的局限性,让柯文依旧心存 忐忑 ,后 类似证据 的出现,才让柯文的 心境  变得释然 ㊂此过程呈现的是一种 分解史料 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对类似主题在解决史料问题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㊂现代主义史学强调精英研究,强调档案使用, 经历 强调下层众,强调运用 多重史料 ,尤其是精英留下的材料中蕴含的 下层众 史料㊂两相对照,后者正是对前者的补充,也是对 丰富意义 具体演绎和诠释㊂后者合法性存在的理由,反映的正是后现代主义对史学家思想解放的结果, 解放 消解了不适宜感,使得柯文才会感觉到研究的 舒意 [22]㊂
后现代主义史学重要代表何伟亚说, 经历 部分是 迄今以来,最长㊁最具理论挑战㊁最有原创性的部分 [23]㊂ 最具理论挑战 和 最有原创性 的并列使用,说明其 融合理论与实践 的 尝试 是成功的,这对于喜欢 直接到水里去试试 的史家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㊂周锡瑞说: 第二部分是‘历史三调“这本书最长㊁最新鲜的部分㊂它试图重新描述在义和团运动中各种参与者的经历,强调对于一种叙述结果的盲目性以及参与者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㊂ [15] 盲目性 与 不确定性 的认知在周锡瑞看来只是反映了 一位成熟实践历史学家常识性智慧 ,所以 最新鲜 意指 最原创性 ㊂狄德曼认为 经历 部分是‘历史三调“一
书中最富有想象力㊁最原创的部分,且最有力地解释了义和团事件[24]㊂托马森说: 作为经历的义和团是最长的一部分,柯文运用自己智慧与想象力来构思这一部分  此外,柯文通过强调生活在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言行,来为重新解释义和团起义准备了大量详尽的事例,并质疑了帝国主义作为义和团起义主要原因的有效性㊂ [25]除何伟亚㊁周锡瑞提到理论外,几位学者关注的都是义和团 原创性 研究,说明史学界更重视 如何做 , 反理论的性格 依旧存在,即使说理,也要尽量避开机械式方法㊂而对经历部分的高度评价,说明史学界更加关注历史进程的创新,这是神话部分在西方学术界评论鲜见的重要原因㊂周锡瑞说,在研究过程中 感兴趣的是如何客观地理解运动源流㊁时代背景㊁发生的原因以及运动发展的逻辑性 [26]中译本前言,1-2㊂ 源流  背景  发展的逻辑性 涉及的都是历史进程,而神话则属于如何利用历史,并不属于史学家感兴趣的范围㊂总而言之,柯文的寓共性的 理 于个性的 义和团研究 的说理方式,比较符合史家的口味㊂
㊀㊀三、柯文与后现代主义
王晴佳认为: 将历史事件神话化只是一种说法,柯氏的第三部分是后人想从历史中寻意义及价值的部分㊂此种努力就是一种历史的诠释㊂柯氏不讨论外在的社会政治或经济因素的冲
㊃62㊃
①②陈君静认为柯文具有历史相对主义的理论特征㊂参见陈君静:‘论柯文的中国史观及其史学特征“,
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
年第5期㊂
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  柯文教授访谈录“㊂关于美国义和团研究概况以及周锡瑞的专著的学术地位㊂参见姚斌:‘拳民形象在美国  义和团运动的跨国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㊂与中国义和团研究的不同,参见柯文:‘从人类学观点看义和团“,载‘二十一世纪“1998年2月号㊂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5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64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历史   研究   历史学家   义和团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