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编者按: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史学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影响之一,是它深化了人们对史学本身的认识,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联想。不同于以往的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没有提供有关历史发展的一般概念和模式,但它客观上却为史学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对此,我们应持一种开放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借鉴其某些内容为我所用,并洞悉其某些消极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后现代主义、现代性和史学
刘北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后现代主义是针对现代性的一种理论主张。这首先就涉及到什么是现代性的问题。
按照19世纪的进步理论以及20世纪的早期的现代化理论,现代性被说成是某些美好价值的实现。政治上的自由民主、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带来的物质丰裕、文化上的理性宽容等,都属于现代性。凡是与之相反的东西,都属于非现代性或传统性。现代化就是现代性因素战胜前现代性因素或传统因素。但是,这种理解有简单化倾向,即按照一种价值体系把现代社会一分为二,把真善美归于现代性,把假丑恶归于社
会发展的落后。
这种理解与20世纪60年代许多西方人的经验有所脱节。经历了20世纪前半期的老一代目睹世界大战的严酷,在战后生长的新一代感到受压抑的苦闷。在他们看来,极权、压迫没有被现代性所取代,而很可能就包含在现代性的制度特性中。按照吉登斯的概括,现代性乃是对传统社会的超越,是一种17世纪以后逐渐出现的崭新的社会秩序和制度形式,由四种/制度性秩序0构成,即资本主义、工业主义、行政监视机制和垄断军事暴力的民族国家。
十六大常委见面会
因此,如果我们不是本质主义地看待现代性,不是把现代性看作是某种理念,而是看成历史性的结构,那么我们可以说,到20世纪中期的现代性是第一期现代性,如果用以列学
X本/圆桌会议0由我刊特约记者、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新组稿。
者艾森斯塔特的说法,就是古典现代性。它的历史性特征既包括相对于传统社会的、以法律平等为特征的个人权利体系,同时也包括按种族、阶级、性别、性征、年龄、健康等划分的社会规训体制,还包括以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由此,我们才能理解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妇女运动乃至环保运动等社会抗议运动。
到20世纪晚期,有人对西方社会提出了各种新的命名,如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资本主义、后现
代社会。这表明,时代确实发生了转变。但是,这种转变是否已经实现了对现代性制度的超越,犹如现代性超越了前现代性?我们看到,个人权利体系发生了变化,各种弱势体的权利得到了伸张,但是其核心依然是人权原则;全球化的浪潮改变了资本、人力和资源的配置和流动,但是市场的机制不仅没有消除或削弱,反而极大地扩张了;民族国家的地位和权力受到了全球化的冲击,跨国的经济组织和国际组织在侵蚀着主权国家的权力,民族国家失去了对国内和国际暴力的部分垄断权,但是主权国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依然存在;在当今世界政治体系之中,即便是欧盟这样的国际组织,也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更大的国家结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发展,但是中心和边缘的世界体系依然维持。因此,目前正在发生的变化,与其说是进入了后现代社会,不如说是进入了第二期现代性。当然,第二期现代性尚在形成之中。漳州师范学院学报>淑女班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说法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说法是,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后现代时代0的理论表达。也就是说,西方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后现代阶段,后现代主义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有一些后现代主义者持这种说法。还有一些说法也与之接近,例如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者詹明信就断言: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第二种说法是,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立场。具体地说,它是针对现代社会或者说针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立场。它是以现代性为依存条件的、边缘性的反文化。
这两种说法都是把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性的对立物。
基于前面对现代性的理解,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第一种说法似乎难以成立。如果我们不同意说西方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与现代性有着根本不同的新的社会秩序,那么所谓/后现代时代0的理论表达就失去了现实依托。而且,无论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还是批评者,都认为后现代主义基本上是解构性的,而不是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并没有提供一个建设性的后现代方案。
我赞成把后现代主义视为一种批判性的文化立场。但是,我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既有对现代性的否定,也是对现代性边界的拓展。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参与了第二期现代性的建构。
后现代主义是在以1968年为标志的转变年代产生的,成为各种社会抗议运动的一种哲学)社会学表述。当然,狭义的后现代主义只是少数理论家的创造(而且众说纷纭),但是它5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赏av电影6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也成为许多批判思潮的一个象征性的汇聚点。人们在反感后现代主义/大否定0的/虚无主义0时,有可能忽视其立论基点。后现代主义主张/破权威0、/去中心0、/拆结构0,其出发点乃是个人的更彻底的自
由。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抗议运动大大扩展了自由的论域,揭示了第一期现代性在规范化下所实施的压抑,主张了更大范围和更深层面的权利(少数族裔的权利、女性的权利、同性恋的权利等)。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不是对启蒙思想的根本否定,而是启蒙思想的延伸。
过去三十多年来,多元文化主义在西方社会取得某种优势;西方社会的民主化实际上主要是在最大程度地满足后现代主义和社会抗议运动的权利要求。可以说,西方主流自由主义的进展主要是对他们主张的吸纳。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人权高于主权0的主张。这种僭越现代民族国家权力的主张乃是由福柯等人提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为西方主流自由主义的一个公认原则。
后现代主义已经对历史学形成很大的冲击。按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的概括,后现代主义是对讲述现代进步的大叙事的质疑。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质疑的是现代性的正当性论证,主要是历史论证和知识论证。这里涉及的主要是两个理念,一个是现代的进步历史观,另一个就是现代的科学知识观。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对进步观的批评方面,福柯无疑是最突出的代表。其他后现代主义的理论阐述往往局限于图式化的解说。而福柯则针对精神病院、监狱体系、性征体制等展开了具有丰富历史内容的分析。
卡玛斯大货车福柯的主要观点是,现代历史的进展并没有兑现人类解放的启蒙承诺(这是许多抗议运动共同持有的观点);现代社会的种种压抑并非源于社会落后的遗迹,而是缘于在现代历史中产生出来的新的压迫机制;这种压迫机制不是一种总体性的社会机制,而是由弥漫于社会网络中的复杂多样的社会控制机制所组成;社会控制在表面上是由法律、政府或经济组织等强制性体制对作为法律主体的个人实施的,其实是在军队、监狱、工厂、学校、医院、精神病院乃至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中实施规训技术。因此,现代社会秩序是以规训(纪律)为基础的弥散性微观权力控制体系(这是后现代主义独特的见识)。
龙婕物联流量卡
福柯等后现代主义者进而质疑现代历史学乃至所有社会科学的知识论基础。在他们看来,现代的科学知识观是以一种知识绝对主义取代了原来的信仰绝对主义,而社会科学知识都是权力关系介入而生产出来的话语。他们借此动摇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和真理的普遍性。
历史观的极端相对主义和认识论的极端怀疑主义难免没有惊世骇俗的策略成分,但也是其阿基里斯之踵。
不过,后现代主义给史学留下的并非是一片破坏的废墟,而是别样的视野,从而为史学实践开拓了更大的可能性。近年来,西方史学扩展到种族、性别、性征、疾病等领域;从宏大叙事转向/地方性知识0;从中心视角转向多元理解。这种转变当然是新社会史学、新文化史
学、人类学等共同促成的,但是不可否认,后现代主义已成为西方历史学的一个建构因素。
后现代主义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历史认识论问题。譬如,我们面对一元历史观与多元文化主义之间的张力。我们能否在不同价值的历史视角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乃至达到某种共识?再如,历史知识的真理性问题因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分析而变得更加尖锐。历史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机制如何能给我们以确定性的保证?
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已经无法无视和拒绝。
叙事研究引出的新问题
张耕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后现代主义一词,究竟如何界定,学术界尚无一致的意见。不过,在不同的解释和定义中,还是可以提取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即对现行的一切抱着一种全面、彻底的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批判,可以称得上是全面的/颠覆0。现行的各种历史学的概念、术语,如进步、发展、理性,各种历史的价值评判,如工业革命的意义、文明的价值等,按照后现代主义的眼光来看,都需要全盘推翻,重新来过。不过,实践的历史学家对此并不介意,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在从事历史研究。虽然实践的史学家们并不认同后现代主义的批评,但后现代主义的史学著述则获得他们的欢迎和好评,如福柯、金兹伯格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史学著作。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一
些史学著作,也并非是在歪曲史实、胡说八道;另一方面,/疯癫0、/疾病0和对历史微观细节的探索,拓宽了历史研究的新视野,加深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不过,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本质的怀疑和否定,遭到了诸多学者的批评和反驳,这可以伊格尔斯的商榷文章为代表¹。后现代主义的许多论述是夸张的,甚至是/挑衅0性的。如海登#怀特认为: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只是一种/仪式性的运作0,他所声称的/忠实性0和/客观性0,只与那种渊博的学术研究惯例有关。撇开这些偏激、挑衅性的词句,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他们对历史学的叙事问题的研究,为史学理论研究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历史学的叙事问题,最早只是把它看作是史书编撰的形式问题。英国历史学家乔治#屈维廉曾说,历史学的第三种任务和步骤是整理研究结果,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并称这一部分的工作具有艺术性º。一般说来,史学家们很乐意承认历史编撰形式的艺术性,所谓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就是将形式与内容两分,将形式归于修辞学或编撰学,形式上的艺术性并不会妨碍内容的科学性。套用赫克斯特的说法,历史学的修辞只是蛋糕的糖衣,它的7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¹º屈维廉:5克莱奥)))一位缪斯6,田汝康、金重远编:5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6,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页。
有关伊格尔斯对海登#怀特的批评以及海登#怀特的答复,参见乔治#伊格尔斯的5介于学术与诗歌之间的历史编纂:对海登#怀特历史编纂方法的反思6和海登#怀特的5答伊格斯尔6,二文均刊于台湾5历史:理论与批判6第2期,2001年。
8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存在并不影响蛋糕本身的质量。然而,后现代主义(赫克斯特)的研究表明,历史的糖衣已经融入了历史的蛋糕之中,糖衣不仅影响历史的外表形式,而且也影响历史的内在本质。也就是说,形式与内容并不总是相辅相成的,它还存在着矛盾和对立;形式和内容并非能截然两分,它们还常常彼此渗透、相互缠绕。历史学的叙述不仅仅是一个修辞、编撰的问题,还与历史学的真实性、科学性等问题密切相关。与数学之类的学科不同,历史的内容并不能对其表现形式起到一种制约或限定,相反,只要是人的主题,天然地适宜于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这样,形式就会融入内容,从而影响内容。修辞不仅是让读者赏心悦目,布局、谋篇和风格,也不只是技术或技巧,它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倾向,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牵涉到价值评判,而其背后又与作者的意识形态、社会地位、政治立场等因素相关。叙事的顺序、章节的结构,文字的风格,作为形式都会渗入到内容之中,并对内容的性质发生影响。特别是形式一旦程式化,反过来又会成为一种制约、限制的因素,甚至强物就我,用形式来虚构内容。蛋糕与糖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糖衣融入蛋糕之中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是后现代主义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换言之,历史学的形式与内容问题,并非像以前所理解的那么简单,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辨析思考,做出新的解释。
海登#怀特的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海登#怀特的研究主题也是历史学的叙事,不过,他更关心的是历史叙述的本质问题。他认为,历史叙事在本质上与文学叙事是一回事,都是一种虚构。柯
林武德在5历史的观念6的/历史的想象0一节中曾讨论过历史学里的一种想象¹。他以/恺撒自罗马到高卢旅行0为例,恺撒前一天在罗马,后一天在高卢,至于自罗马到高卢的旅行,材料则没有告诉我们,需要史学家加入他的推理想象,进行一点连接虚构,即由/A0到/B0之间的连接想象或虚构。海登#怀特所讨论的是历史的建构性的想象虚构。经过历史学的初步研究,历史学家获得了一系列分散而确实的历史事实,进一步的工作是将这些分散而确实的历史事实由点连成线,再进而组成平面、甚至立体空间时,这就需要加入历史学家的想象,或者称之为一种建构性的虚构。虽然你使用砖头、石料、水泥等材料,但是将这些连接起来,建筑成历史的大厦,就离不开你的设计,这种设计具有艺术建构的性质。与上面柯林武德所说的虚构不同,连接性的建构自由度较小,受到制约的程度较大,与文学的虚构不可同日而语º;建构性的建构自由度较大,受到制约的程度较小,与文学的虚构在本质上相差无几。虽然你的材料是给定的,但你设计的历史大厦却可以有各种风格。所以他说:尽管小说家可能只与想象中的事件打交道,而史学家则只与真实的事件打交道,但把想象与真实事件融为可理解的整体,并使其成为表述客体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历史0充满了证实事件发生的各种文献,因而有可能用几种不同但同样可行的方法,把这些文献组合在一起,以形成几种有关/过去发生了什么0的叙述性记载。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历史学家可以在给定的事实的范围里,在不违背学科研究准则的前提下,写成几种不同的法国大革命史,它们可以是正剧,也可以是悲剧、喜剧,甚至是闹剧。显然,这是想象、
¹
柯林武德:5历史的观念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2)273页。
º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学/要服从三种方法的规则,而小说家或艺术家一般说来却不受它们的约束0(柯林武德:5历史的观念6,第279页),其实,对/恺撒旅行0的想象并不具有实证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3: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63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