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的制备

 第2期  收稿日期:2020-09-30
基金项目: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基金项目(ts20130918)作者简介:张晓谦(1979—),女,高级工程师;通信作者:冯维春(1964—),泰山学者,研究员。
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的制备
张晓谦1,2,田 达1,2,鲁琳琳1,2,陈 琦1,2,姚 斌1,2,邢文国1,2,冯维春1
,2
(1.山东兴强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东营 257091;
2.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针对噪声污染难题,选择聚氨酯多孔材料为突破点,选择特定lewis酸催化剂,进行马来酸酐改性植物油酸,确定催化剂用量为
1 0%,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0h;并通过调控丙二醇与改性植物油酸物质的量比
、聚合温度、时间,确定了聚酯多元醇的最佳合成工艺,确定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15∶1.00,制备出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2000的聚酯多元醇,经分析其酸值<1mgKOH/g,羟值50~60mgKOH/g,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产物中的基团。关键词:植物油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制备
青岛大拇指广场
中图分类号:TQ645.8+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02-0031-02
StudyonthePreparationofVegetableOleicAcid-BasedPolyesterPolyol
ZhangXiaoqian1,2,TianDa1,2,LuLinlin1,2,ChenQi1,2,YaoBin1,2,XingWenguo1,2,FengWeichun
1,2
(1.ShandongXingqiangChemicalIndustryTechnologyResearchInstituteCo.,Ltd.,Dongying 257091,China;2.Qingdao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
y,ChemicalTechnologyAcademyofShandong,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Inthispaper,forthenoisepollutionproblem,selectthepolyurethaneporousmaterialasthebreakthroughpoint,selectthespecificlewisacidcatalyst,carryoutmaleicanhydridemodifiedvegetableoleicacid,determinetheamountofcatalyst1.0%,reactiontemperature180℃,reactiontime2.0h;Propyleneglycolandmodifiedvegetableoleicacidmolarratio,polymerizationtemperatureandtime,theoptimumsynthesisprocessofpolyesterpolyolwasdetermined,andthealkydratiowasdeterminedtobe1.15∶1.00topreparepolyesterpolyolwithrelativemolecularmassof1500~2000,Theacidvaluewas<1mgKOH/g,thehydroxylvaluewas50~60mgKOH/g,andthegroupsintheproductwerecharacterizedbyinfraredspectroscopy.Keywords:plantoleicacid;modified;polyesterpolyol;prepara
tion  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是当今世界三大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难题,噪声控制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吸音降噪材料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聚氨酯多孔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吸声材料,作为制备聚氨酯主要原料之一的多元醇,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日渐短缺,造成价格持续走高。
聚酯多元醇是制备聚氨酯的主要原材料,其产品质量对聚氨酯性能有很大影响。植物油酸基多元醇是植物油酸经化学改性引入羟基制备获得,其价格低廉,聚合产品理化性能优异,被誉为聚氨酯发展中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之一。
本文围绕高性能聚氨酯吸声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的制备研究,以开发新型聚氨酯多孔材料。在多次合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植物油酸与丙二醇制备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最佳工艺条件。
1 马来酸酐改性植物油酸
1.2 马来酸酐接枝植物油酸的制备
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通过烯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植物油酸上,需要200℃以上才能实现,能耗较大。同时在此温度下,植物油酸的不饱和双键容易被氧化,各种副反应较多,造成马来酸酐的接枝率比较低,一般在50%以下。
本文利用特定L
ewis酸催化剂,以天然植物油酸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接枝植物油酸,大大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接枝率提高到90%左右。
在量子化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开发马来酸酐接枝植物油酸,在反应时间2.0h、反应温度180℃条件下,对催化剂的类型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如表1。
实验发现,使用固体碱催化剂(MgO)催化马来酸酐接枝植物油酸,接枝率最低,分子筛催化剂高硅沸石ZSM和SiO2-
TiO2催化反应接枝率分别为8
5%和86%,而二正丁胺和特定lewis酸催化均达到了90%以上,由于镍催化剂价格昂贵,因此选择特定Lewis酸催化剂。
表1 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lewis酸用量/%
接枝率/%
0.05920.20850.50701.00862.00
90
  催化剂对接枝率的影响趋势如图3
所示。
图1 催化剂对接枝率的影响趋势图
  通过对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的优化,确
·
13·张晓谦,等: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的制备
定马来酸酐接枝植物油酸的最佳工艺技术路线,反应温度为
180℃,反应时间为2.0h,使用特定lewis酸催化马来酸酐接枝植物油酸反应,催化剂用量以1%为宜,马来酸酐接枝植物油酸温度降低至180℃以下,马来酸酐接枝率90%以上,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制约马来酸酐接枝植物油酸高温、低接枝率的难题。
2 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的开发
本文以马来酸酐改性的天然植物油酸和小分子的丙二醇为原料,在特定Lewis酸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制备聚酯多元醇。
重点考查了醇酸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酯多元醇制
备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收率达到9
5%。  醇酸原料的配比,是控制聚酯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合成过程中,由于原料损失、挥发、存在杂质等因素,丙二醇加入量需要比理论计算的加入量多。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丙二醇的增加,反应在N2的保护下反应收率亦随之提高,
醇酸物质的量比1
.15∶1.00之后,反应收率没有明显变化,随确定最佳醇酸比为1.15∶1.00。
表2 醇酸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序号油酸丙二醇收率/%(以酸计)
11.001.0080.321.001.0586.831.001.1092.041.001.1595.651.001.2095.86
1.00
1.30
96.2
3 聚酯多元醇分析与表征
3.1 分析检测
酸值和羟值:按照HG/T2708-1995、HG/T2709-1995测定。
相对分子质量:采用端基法,根据羟值计算得出。
动力粘度测定:采用乌氏粘度计,参照G
B/T265-88和HG/T2712-95测定。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酸值、羟值结果见表3。
表3 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酸值、羟值结果
聚酯多元醇分子量酸值/(mgKOH/g)
羟值/(mgKOH/g)
粘度/Pa·s丙二醇
1854
<0.7
58
2.73
  通过调控醇酸配比制备出分子量1500~2000的聚酯多元
醇,其酸值<1mgKOH/g,羟值50~60mgKOH/g,粘度在2.5~
fgf3.0Pa·s,可完全代替聚醚多元醇。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具有毒性低、来源广泛、原料可再生等特点,同时整个生产过程无三废产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漂流瓶的故事
3.2 表征
红外光谱测定:将样品采用溶解沉淀法提纯,均匀涂抹于
溴化钾压片上。聚酯多元醇红外谱图见图
图2 聚酯多元醇红外谱图
4 结论
聚氨酯多孔材料被誉为是最重要的聚氨酯制品,具有可一
次加工成型优势的泡沫塑料制品,是一类重要的吸声材料,广泛用于制作各种涂料、泡沫聚氨酯塑料、快速成型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其在欧美市场的销售量以每年3
0%的速度增长,在北美洲,聚氨酯工业对植物油酸多元醇的年需求约为6万t,全球年需求量约为15万t。
本文开发的植物油酸基聚酯多元醇制备工艺,用于制备新型吸声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背景和战略意义,同时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参考文献
[1]耿耀宗,郑和堂,尚 青,等.涂料树脂化学及应用[M].北
京:轻工业出版社,1993:131.[2]钟东红,罗平水,周作良,等.聚酯多元醇(PEPA)合成的研
究[J].江西化工,1996,(4):24-27.
(下转第34页)
物质的量比为3∶2条件下测定不同微波作用时间的柠檬酸钙的
产率,如下表1。
表1 不同微波时间柠檬酸钙的产率
编号12345时间/min12345产率/%
63.06
65.64
sci数据库
69.39
68.49
68.03数理统计法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变量一定的情况下,微
波时间为3
min时,柠檬酸钙的产率最高,数值为69.39%。2.2 固液比对制备柠檬酸钙产率的影响
固液比是指蛋壳粉与水的质量之比,在微波功率为600W
下,蛋壳粉与柠檬酸的物质的量比为3∶2,分别以不同固液比微波炉中反应3min,其柠檬酸钙产率如下表2。
表2 固液比对柠檬酸钙产率的影响
编号12345固液比1∶101∶121∶141∶161∶18产率/%
60.72
65.43
64.53
76.26
73.74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固液表从1:10逐渐增大,柠檬
酸钙的产率随着逐渐增大,当固液比增加到1∶16时,此时的产
率最大达到7
6.26%,随后产率开始下降。2.3 过量柠檬酸对柠檬酸钙产率的影响
在微波功率为600W下,取0.5g蛋壳粉,使其固液比为
1∶16,分别测定在柠檬酸质量分别过量-10%、0%、5%、10%、15%、20%的情况下,柠檬酸钙的产率,其柠檬酸钙产率如下表3。
表3 过量柠檬酸对柠檬酸钙产率的影响
编号
123456柠檬酸过量比例/%
-1005101520产率/%
36.6
52.2
66.6
73.5
76.8
77.2
  蛋壳粉中主要成分为CaCO3,在其反应中大量的CaCO3
以固体状态存在与柠檬酸反应,所以CaCO3的增加量也就是在柠檬酸过量-10%的情况下,柠檬酸钙的产量只有36.6%,影响不是很大。随着柠檬酸的量逐渐增大,柠檬酸钙产量的增浮逐渐加大,增加到柠檬酸过量20%时,柠檬酸钙的产量增浮量基本持平,考虑到柠檬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用量较多,从经济价值方面考虑,选择柠檬酸钙过量15%较为合适。
2.4 柠檬酸钙中钙含量的测定
依据国标GB1903.14-2016中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柠檬酸钙中钙含量,称取1g柠檬酸钙样品,加盐酸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用0.1mol/LEDTA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呈蓝三次测定钙含量消耗EDTA的量如下表4。
表4 柠檬酸钙中钙含量测定EDTA消耗的体积
序号
123消耗EDTA的体积/mL
V1V2V314.6
14.4
14.3
  通过计算,柠檬酸钙中钙含量为23.09%,相比较纯柠檬
酸钙(钙含量为24.09%),微波炉辅助法制备的柠檬酸钙钙含量提高到了95.8%;对比用普通中合法制备柠檬酸钙(钙含量
为2
动物的象征意义2.24%)钙含量提高了3.5%,达到了预期的目标。3 结论
(1)通过实验,在微波炉辅助下由废弃蛋壳制备柠檬酸钙
优化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在6
00W下,固液比1∶16,柠檬酸过量15%,微波时间3min时柠檬酸钙的相对产量最高。并且柠檬酸钙中钙含量提高到了95.8%,比用普通中合法制备柠檬酸钙(钙含量为22.24%)钙含量提高了3.5%。
2)采用微波辅助法废弃蛋壳制备柠檬酸钙不仅工艺简单,产品得率高,且缩短了大量时间,微波时间只需要3m
in就反应完全,与传统制备柠檬酸钙方法对比缩短了大量时间,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
(3)利用废弃蛋壳制备柠檬酸钙,从保护环境和固废资源再利用方面考虑,达到了固废综合再利用的目标,保护了环境,从而也为后续该项目的继续开发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世民,黎施施.鸡蛋壳低温直接制备柠檬酸钙[J].食品
研究与开发,2010,31(6):118-119.[2]林松毅,魏 巍,赵颂宁,等.超声波法制备蛋壳柠檬酸钙
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22):126-127.[3]白海涛.鸡蛋壳制备食品级乳酸钙的新工艺研究[D].西
安:西北大学,
2006:1-2.[4]陈永红,徐冬梅.用蛋壳制备柠檬酸钙的研究[J].化学世
界,1999,40(7):366-369.[5]黄广民,陈月兰.双烧法从贝壳中制取柠檬酸钙[J].海南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8(4):378-382.[6]彭元怀,黎萧宇,李建霖.食品级柠檬酸钙的绿生产工
艺———生蚝壳制备柠檬酸钙的研究[
J].农业机械,2011(6):129-131.[7]陈 敏,杨春慧.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钙的制备工艺研究
[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7,10(2):123-125[8]汤建伟.微波电磁场对磷矿酸解液固反应影响的研究[D].
成都:四川大学,2003.[9]钱洪森.微波加热技术及应用[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
术出版社,1985.[10]金钦汉.微波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刘钟栋.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1998.[12]张海翔,郭宇,李佳励.食品补钙添加剂柠檬酸钙的合成
工艺研究[J].天津化工,2016,30(3):8-9.(本文文献格式:赵世浩,潘思蓉,罗桂林.微波炉辅助法废弃蛋
壳制备柠檬酸钙[
J].山东化工,2020,50(02):33-34.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
)(上接第32页)
[3]KOUIEHM,KATSUMII,TAKASHIK.Methodandapparatus
forproducingpolyester-polyolandpolyurethanefoam:US6667416[P].2003-11-23.[4]冯光柱,李松发,卢 奎,等.二聚脂肪酸在高分子材料合
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20(5):50-54.[5]李绍雄,刘益军.聚氨酯胶粘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1997:94-97.[6]华道本.聚酯催化剂研究的进展[J].聚酯工业,2001,14
(1):11-14.
[7]徐培林,张淑琴.聚氨酯材料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712-713.[8]谢国龙.聚酯多元醇颜影响因素探讨[J].聚氨酯,2004
(4):65-67.(本文文献格式:张晓谦,田 达,鲁琳琳,等.植物油酸基聚酯
多元醇的制备[
J].山东化工,2020,50(02):31-3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37: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48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柠檬酸   制备   植物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