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研讨会_在北京大学召开

(魏丽明)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2002年11月27日-28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研讨会,在“东方国别文学比较研究”课题组的组织下在顺利召开。
27日上午,在北京大学校内静园一号院会议室举行了开幕式。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唐仁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心主任王邦维教授首先致开幕词,对来宾和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所做的工作和运行的情况,希望中心能够成为国内东方文学这一学科领域学者交流的平台,为学科的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所长黄宝生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光宣教授,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何乃英先生,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陈跃红教授,他们作为会议的特邀嘉宾也分别讲了话,对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联姻”表示出强烈的兴趣,认为这对国内搞东方文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这次研讨会能借鉴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化对东方文学的研究,同时也通过对东方文学的观照扩大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他们还对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给予肯定,对“东方国别文学比较研究”的课题寄予厚望。
开幕式之后的学术报告进一步把与会学者带入到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中。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刘安武先生首先做了题为《观世音形象的演变———观世音的前天和昨天》的发言,他梳理了观世音在印度文献和佛经中的身份,分析了观世音形象在中国唐宋、明清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情况,揭示了了观世音形象之所以中国化和女性
化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张哲俊博士的发言题为:《异国形象:作为兽类的日本———四明浮槎客笔下的日本》。他归纳了四明浮搓客笔下的日本人缺少文化、没有人伦、好、习俗鄙陋的兽类形象,指出了四明浮槎客个人的原因,剖析其文化中心主义者的观光心态、儒学的作用与兽类形象的形成、想象的日本和眼中的日本之间的天壤之别等多维的因素。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仲跻昆先生做了题为《漫谈中阿文学比较》的报告,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阿拉伯文学与中国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可比之处,并指出对中阿文学各个时期异同点的比较将有助于东方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李谋做了题为《〈罗摩衍那〉在缅甸的流传与变异》的发言,介绍了罗摩故事传入缅甸的时间与路线、缅甸关于罗摩故事的文学作品,阐述了罗摩故事对于评书、说唱、歌舞、戏剧和造型艺术等缅甸各种艺术形式的影响。
在随后的一天半时间里,来自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重庆等2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共61人进行了热烈的研讨,30余位学者围绕着“阿拉伯文学与中国文学”、
广安门电影院“《罗摩衍那》在东南亚的流传与变异”、“日本现代文学与中国文学”、
“印度文学与中国文学”等四个议题做了大会发言,探讨了东方文学的各种问题。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孟绍毅教授(《中阿诗坛上的双星座———艾布・奴瓦斯与李白》),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张洪仪教授(《中国埃及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之比较》),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齐明敏博士(《〈宽恕书〉与〈神曲〉》)、丁淑红(《对中国、阿拉伯、英国三部爱情悲剧的文化审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罗林(《〈诗经〉与〈悬诗〉》),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宗笑飞(《从他而来的女性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林丰民博士(《盛世诗人艾布・奴瓦斯与李白》)和
721
研究生陈春霞(《不同的吟哦,相同的命运》)等人围绕“阿拉伯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议题进行了研讨。
《罗摩衍那》在东南亚乃至亚洲的传播和影响也是本次研讨会的热门话题。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东语系张玉安教授的发言题为:《东南亚罗摩故事中的几个宗教因素》。他介绍了罗摩故事在东南亚各国的传播概况,指出东南亚罗摩故事中普遍存在的几个宗教因素,如生死轮回观、修行观、内省和宽容等,并强调当前东南亚学术界对罗摩故事研究的现实意义。北京大学外国语
学院东语系裴晓瑞教授(《罗摩故事在泰国的流传与变异》)、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岗龙博士(《〈罗摩衍那〉对东蒙古蟒蛇古斯故事的影响》)也分别做了精彩的发言。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蔡春华博士(《对谈、被撕裂的痛苦、异国形象———从〈梅红樱粉〉谈起》),青岛大学文学院李俄宪教授(《李陵与李徵———关于中岛敦文学的特质问题》),湖南大学文学院黎跃进教授(《谢冰莹与日本文学》),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学院卢铁澎副教授(《20世纪中日文学思潮观比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博士生刘晓芳(《岛崎藤村与郁达夫的文学创作之比较》)和翁家慧(《模仿与偏离———论中日新感觉派的关系》),河北大学文学院齐园(《试比较大江健三郎与莫言的创作》),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王少杰(《中日政治小说与政论文学》)等学者则针对中日文学关系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方汉文教授(《文化批评与“两个东方”》),武汉大学人文学科学院张思齐教授(《泰戈尔与西方泛神论思想之间的类
同与歧异》),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段晴教授(《驷马车中的幽思》)、唐仁虎教授(《〈诗经〉和“吠陀”及其影响》)、陈明副教授(《西域出土文书与中印文学关系》)和魏丽明副教授(《诉讼纷纷话渊源———关于孙悟空与哈奴曼渊源关系研究的综述》),北京师范大学何乃英教授(《中印文学宏观比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博士生郭童(《一朵盛开在不
毛之地的玫瑰———解读〈割草的女人中的穆里亚〉》)、姜永红(《孙悟空与哈奴曼———中印神猴形象之异同》)和杨晓霞(《中印韵论的同与异》),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苏永旭(《试论中西印典型观的基本差异》),天津外国语学院张绍斌(《也谈〈罗摩衍那〉中罗摩和悉多的爱情》)和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王学良(《〈瓦尔登湖〉中的中国、印度及其世界》)等人向大会提交的论文和发言,充分显示了国内印度文学研究的实力。国家财政拨款
会议代表踊跃发言,激烈争论,每一研讨时段安排的评议人对每个人的发言都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气氛非常热烈,研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最后的闭幕发言中,林丰民博士对两天的研讨活动做了总结,并提出倡议:以研讨会的成果为契机,在各个学校分别申请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响应。
新冠肺炎最新形势
本次研讨会虽然形式简约,不事铺张,但内容丰富,效率较高,为学者们的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研讨会在多个方面都富有创意,耳目为之一新,特别是人手一册的论文与摘要汇编和每个发言配发的多媒体演示,极大地提高了发言交流的效果。
(林丰民)化石工艺品
我眼中的网络世界
821华南农业大学设备处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8:2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4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研究   教授   中心   中国   发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