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氏法-ALT

wiley张志俊太极拳赖氏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原理】
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
−−→−ALT α-丙酮酸 + L-谷氨酸 α-丙酮酸 + 2,4-二硝基苯肼
−−−→−碱性条件下2,4-二硝基苯腙 (红棕,λ=505nm )
利用比分析原理将样品显与丙酮酸标准品配制成的系列标准液比较,求出样品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活性。 【试剂】
1.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  称取KH 2PO 4 13.61g ,溶解于蒸馏水中,加水至1 000ml ,4℃保存。
2.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  称取Na 2HPO 414.22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 000ml ,4℃保存。
3.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4)  取420ml 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和80ml 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匀,即为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加氯仿数滴,4℃保存。
内蒙古工业大学跳楼
4.基质缓冲液  精确称取D-L-丙氨酸1.79g ,α-酮戊二酸29.2mg ,先溶于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约50ml 中,用1mol/L NaOH 调pH 至7.4,再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4~6℃保存,该溶液可稳定2w 。每升底物缓冲液中可加入麝香草酚0.9g 或加氯仿防腐,4℃保存。配成200mmol/L 丙氨酸与2.0mmol/Lα-酮戊二酸基质缓冲液。
5.1.0mmol/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称取2,4-二硝基苯肼(AR )19.8mg ,溶于1.0mol/L 盐酸100ml ,置棕玻璃瓶中,室温中保存,若冰箱保存可稳定2个月。若有结晶析出,应重新配制。
6.0.4mol/L NaOH 溶液  称取NaOH 1.6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加蒸馏水至100ml ,置具塞塑料试剂瓶内,室温中可长期稳定。
7.2.0mmol/L 丙酮酸标准液  准确称取丙酮酸钠(AR )22.0mg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0.05mol/L 硫酸至刻度。此液不稳定,应临用前配制。丙酮酸不稳定,开封后易变质(聚合),相互聚合为多聚丙酮酸,需干燥后使用。
8.待测标本  病人血清或质控血清。 【操作步骤】
1.ALT 校正曲线绘制:
儿科护理学
(1)按表-1向各管加入相应试剂。
表-1  ALT 各标准管的配制方法
加入物(ml )    1    2    3    4    5 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 0.1 0.1 0.1 0.1 0.1 2.0mmol/L 丙酮酸标准液 0 0.05 0.10 0.15 0.20 基质缓冲液 0.50 0.45 0.40 0.35 0.30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0.5
0.5
0.5
0.5
0.5
混匀,37℃水浴20min
0.4mol/L NaOH溶液  5.0    5.0    5.0    5.0    5.0
相当于酶活性浓度(卡门单位)0 28 57 97 150 (2)混匀,放置5min,在波长505nm处,以蒸馏水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各管吸光度均减“1”号管吸光度为该标准管的吸光度值。
(3)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对应的酶卡门氏活性单位为横坐标,各标准管代表的活性单位与吸光度值作图,即成校正曲线。
2.标本的测定
(1)在测定前取适量的底物溶液和待测血清,37℃水浴预温5min后使用;具体操作按表-2进行。
表-2 赖氏法测定ALT操作步骤
加入物(ml)对照管测定管
自然基金血清0.1 0.1
基质缓冲液-0.5
混匀后,置37℃保温30min
2,4-二硝基苯肼溶液0.5 0.5
基质缓冲液0.5 -
混匀后,置37℃保温20min
0.4mol/L NaOH溶液  5.0    5.0
(2)室温放置5min,在波长505nm处以蒸馏水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减去样本对照管吸光度的差值为标本的吸光度。该值在校正曲线上查得ALT的卡门氏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ALT:5~25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ALT在肝细胞中含量较多,且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可溶性部分。当肝脏受损时,此酶可释放入血,致血中该酶活性浓度增加,故测定ALT常作为判断肝脏受损指标。
1.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阳性率为80%~100%,肝炎恢复期,转氨酶转入正常,但如在100U左右波动或再度上升为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或亚急性肝坏死时,再度上升的转
氨酶在症状恶化的同时,酶活性反而降低,是肝细胞坏死后增生不良,预后不佳。以上说明,监测转氨酶可以观察病情的发展,并作预后判断。
2.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转氨酶轻度增高(100~200U),或属正常范围,且AST>ALT。肝硬化、肝癌时,ALT有轻度或中度增高,提示可能并发肝细胞坏死,预后严重。其它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如心功能不全时,肝淤血导致肝小叶中央带细胞的萎缩或坏死,可使ALT、AST明显升高;某些化学药物如异菸肼、氯丙嗪、、四氯化碳、砷剂等可不同程度地损害肝细胞,引起ALT的升高。
3.其他疾病或因素亦会引起ALT不同程度的增高,如骨路肌损伤、多发性肌炎等。【注意事项】
1.丙酮酸标准液的配制丙酮酸不稳定,见空气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聚丙酮酸,而失去其化学性质。在配制校正曲线时,不会出现显反应。此时应将变性的丙酮酸放在干燥箱(40~55℃)2~3h,或干燥器中过夜后再使用。
2.基质液中的α-酮戊二酸和显剂2,4-二硝基苯肼均为呈物质,称量必须很准确,每批试剂的空白管吸光度上下波动不应超过0.015A,如超出此范围,应检查试剂及仪器等方面问题。
3.血清中ALT在室温(25℃)可以保存2d,在4℃冰箱可保存1w,在-25℃可保存1个月。一般血清
标本中内源性酮酸含量很少,血清对照管吸光度接近于试剂空白管(以蒸馏水代替血清,其它和对照管同样操作)。所以,成批标本测定时,一般不需要每份标本都作自身血清对照管,以试剂空白管代替即可,但对超过正常值的血清标本应进行复查。严重脂血、黄疸及溶血血清可引起测定的吸光度增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血中因含有大量酮体,能和2,4-二硝基苯肼作用呈,也会引起测定管吸光度增加。因此,检测此类标本时,应作血清标本对照管。
4.赖氏法考虑到底物浓度不足,酶作用产生的丙酮酸的量不能与酶活性成正比,故没有制定自身的单位定义,而是以实验数据套用速率法的卡门氏单位。赖氏法校正曲线所定的单位是用比法的实验结果和卡门分光光度法实验结果作对比后求得的,以卡门氏单位报告结果。卡门法是早期的酶偶联速率测定法,卡门氏单位是分光光度单位。定义为血清1ml,反应液总体积3ml,反应温度25℃,波长340nm,比杯光径1.0cm,每min吸光度下降0.001A 为一个卡门氏单位(相当于0.48U)。赖氏法的测定温度原为40℃,校正曲线只到97个卡门氏单位,后来改用37℃测定将校正曲线延长至150卡门氏单位。赖氏比法测定由于受底物α-酮戊二酸浓度和2,4-二硝基苯肼浓度的不足以及反应产物丙酮酸的反馈抑制等因素影响,校正曲线不能延长至200卡门氏单位。当血清标本酶活力超过150卡门氏单位时,应将血清用0.145mol/L NaCl溶液稀释后重测,其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5.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后,应充分混匀,使反应完全。加入NaOH溶液的方法和速度要一致,如液体混合不完全或NaOH溶液的加入速度不同均会导致吸光度读数的差异。呈的深浅与NaOH的
浓度也有关系,NaOH浓度越大呈越深。NaOH溶液<0.25mol/L 时,吸光度下降变陡,因此NaOH浓度要准确。
压电陶瓷驱动器【评价】
1.重复性差其原因有三:①由于限制底物α-酮戊二酸的用量,如一般采用2.0mmol/L 的浓度,反应速度只有最大反应速度的65%,使产物生成量与酶的活性之间不能呈现良好的线形关系。②2,4-二硝基苯肼在碱性条件下也能显,为了降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而不得不使用低浓度的2,4-二硝基苯肼(1.0mmol/L)。此种水平的2,4-二硝基苯肼仅能与反应体系中的两种酮酸的一半反应。酶促反应中2,4-二硝基苯肼与这两种酮酸的结合显度不易控制。低浓度的2,4-二硝基苯肼使校正曲线弯曲呈非线性也影响测定结果。③产物旁路效应,即ALT催化生成的产物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而消耗,从而影响测定结果。这种现象称为产物旁路效应。
2.准确性差①由于线性范围狭窄,测定温度为40℃,校正曲线只到97个卡门氏单位,测定温度为37℃时校正曲线延长至150卡门氏单位。但临床病人标本多见为200卡门氏单位以上。尽管采用标本稀释后再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但偏差大。②影响实验条件的因素多,而且不易控制,系统误差大。
3.试剂稳定性差基质液不易保存(易长菌),易失效,故保存期短。影响试剂的批间结果的一致性。
4.操作简便,实验条件要求不高,便于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5.赖氏法是比法中比较合理的方法。可以理解为它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比法所固有的缺点,使测定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酶的真实活性。但从总体上说,由于设计原理的不足,使赖氏法不能成为ALT的理想测定方法并终将被连续监测法或其他先进方法所取代。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00:2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34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测定   光度   单位   卡门   血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