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计与中国:琴弦是中国最早的湿度计

湿度计与中国:琴弦是中国最早的湿度计
在1683 年,黄履庄发明出“验燥湿器”,它可以说是现代湿度计的前身。泊松亮斑(前文看这里《“自行车”、“温湿度计”等机械发明》)
清康熙年间,据说西方来华传教士南怀仁曾用小鹿的筋做成一个弦线湿度表,以验空气中的燥湿,其原理是“鹿筋吸湿”。
这是仿造中国的“弦线吸湿伸缩原理”而制作的吧,其方法不仅相当残忍,而这样制作出来的“弦线湿度表”能否测湿度也是一个极大问题,还无法确认故事是否真实!
根据时间先后,看起来满清传教士1671年记载的“温度计”似乎要比1683年的黄履庄发明的要早,真的如此吗?
1、湿度计,古代的测湿仪器就是蚕丝弦。
“湿度计”,黄履庄称之为“验燥湿器”:“内有一针,能左右旋,燥则左旋,湿则右旋,毫发不爽,并可预证阴晴”。他利用的是弦线吸湿伸缩原理。
灵官楼这还和欧洲虎克“发明”的轮状气压表的原理相似,验燥湿器可以说是现代湿度计的先驱。
而“弦线吸湿伸缩原理”就是中国古代利用琴弦感应的湿度原理预测晴雨的方法。
先秦时期,古人已发现温度冷暖、空气湿度。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雷震之声,可以鼓钟写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
这句话已透露出古人注意到了湿度问题,关键即在于“音律”,风雨的变化,可以通过音律得知。这是为什么呢?
东汉王充《论衡·变动篇》称:“故天且雨,蝼蚁徙,丘蚓出,琴弦缓,固疾发。”意思是说,琴弦变松,天就要下雨。琴弦变松,是天变潮湿、弦线伸长所造成的。表示空气湿度较大。这里的“琴弦缓”就是湿度发生变化所致。
说明汉代已发现琴弦对大气湿度反应敏感,于是,根据大气湿度影响琴瑟发音的程度,从而推知未来天气变化。
搜索 123元末明初娄元礼《田家五行》一书还记载有“晴干鼓响,雨落钟鸣”等流行谚语。
娄元礼认为:“琴瑟弦索调得极和,则天道必是一望略无纤毫,方能如是;若是调卒不齐,则必阴余之变,盖亦气候致而然也。若高洁之弦忽自宽,则因琴床润湿故也,主阴雨。”其大概意思是,如果琴弦松了,音律调不准,是因为空气湿度增加了,预示天气有变,未来是阴雨天。
这句话已经明确点出了湿度一方面影响弦线的长度,一方面又联系着天气的晴雨。
由此可知,汉代那时已经通过空气湿度与琴弦胀力变化的关系,奠定了发明毛发湿度计的基础。清代便有人依据弦线随湿度伸缩的原理,研制出测量空气湿度的验燥湿器,该仪器内装有因湿度而伸缩弦,弦牵动着指针,能左右旋转,指针转向左,则空气干燥,指针转向右,则空气潮湿。
另外,还有一种“悬土炭”测湿度的方法。
西汉戴圣的《礼记·月令》记载有用土和炭测湿。测湿的方法就是把土和炭分别挂在天平两侧,以观测挂炭一端因吸湿天平失去平衡的程度。
《淮南子》中有记载,炭比土吸湿性强,随着空气湿度含量的多少,天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失衡,由此便可以用来观测空气湿度。这种方法比据说15世纪欧洲的湿度计要早一千多年。
据说,在西方,1440年,德国人根据羊皮重量变化来估计湿度;16世纪,有人用鸟兽的肠作弦来测量湿度;直到1783年,索修尔才发明了测湿仪器——毛发湿度表。 
据说,17世纪中叶,西方先后发明了温度表、气压表等仪器,并以耶稣传教的途径传入中国。 
偶氮二异庚腈可是,所谓的德国人根据羊皮重量估计湿度不就是想要伪造出类似于中国的“悬土炭”测湿度,还有用鸟兽的肠做弦也是企图伪造类似于中国的蚕丝弦测湿度的办法,可是只有蚕丝弦才能有感受水分增加的能力,这些西方说法都是臆想啊!
要知道,在中国秦汉时,人们对空气湿度已有准确的认识,通过琴弦变化知道大气湿度变化。
注意:这里所指的琴弦皆为丝弦(蚕丝弦),尼龙钢弦等非丝弦的琴弦就没有这个功能了。
亿目加速器
想来古时梅雨季,弹琴的古人一定为这音调不准甚为苦恼。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丝弦自古以来便跟古琴密不可分,曾经也有用「丝桐」来代称古琴的。古人所说的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这之中的“丝”所指就是古琴(当然此处的丝肯定不是单指古琴,只是以古琴为代表)。
东汉桓谭《新论》中说“八音之中,唯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不仅道出弦乐在古人心目中的至尊地位,也凝固着自古以来无丝不成琴的传统。
蚕丝弦,据史料记载,它已有3000多年历史,由于年代已久,加上战乱,在清末时期,这一古法造琴弦的工艺几乎失传,只有零星的技术散落在民间。
图 一幅古琴蚕丝弦
古琴、古筝、二胡、琵琶中,使用丝弦较多。丝弦的演奏品质要比尼龙弦和刚弦都更有韵味。钢丝弦弹出的音有金属韵味,不如丝弦弹出的声音纯净有韵味,真正懂古琴的人还是会选用蚕丝弦。
真丝琴弦,就是用蚕丝做成的琴弦。很难想象,又细又滑的蚕丝能最终发出美妙的声响。
制作真丝琴弦工艺复杂,翻、缠、并、熏、煮、晒等细细划分,流程多达几十道。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琴家吴景略先生研究发明了钢弦以后,现在市场上的古琴配的多为钢丝弦,钢弦虽稳定耐用,但音却大打折扣。丝弦所产生的韵味,是独一无二的,而现如今古琴丝弦的制作技艺却濒临失传。至今,全国仅有为数不多的人掌握这一古法造琴弦的工艺。
例如:
苏州目前也有人掌握制造蚕丝弦的技术,不过,原贵阳市歌舞团国家二级大提琴演奏员吴晓平,出于热爱古琴想复原蚕丝弦,也研制出了桑蚕丝制作古琴琴弦的方法。
由于工艺的失传,留下的古迹文字资料少之又少,吴晓平从《太古遗音》、《琴书大全》、《弦象七星》等古书中,也只到了桑蚕丝琴弦的只言片语。
既然没有现成的资料,那就在实践中去摸索、去研究。只是当吴晓平买来桑蚕丝等原材料时,那些计量单位又让他傻眼了。“纶”、“综”,这些秦汉时期的计量单位与现代的计量,早已千差万别。最后,吴晓平只得采取最直接的办法,听音识材。
“古琴有7根琴弦,每一根琴弦之间,我把桑蚕丝的变量定在10-15%之间,这就是听音得出来的结论。这样符合音符在7根琴弦之间的音阶变化。”
在桑蚕丝制作古琴琴弦过程中,吴晓平讲解了这样一道程序:“搓、捻、绞、缠成弦”,“胶、药、水、火助音”,就是说,在制作琴弦的过程中,要经过搓、捻、绞、缠等工序,在琴弦制作成后,还要用胶来凝固、用药来熬制,这样才能够调理出理想的音。
吴晓平说,在缠绕琴弦时,每一根琴弦都是用4股蚕丝搓成的,每股蚕丝由几十根至上百根蚕丝组成,“只有用4股搓出的琴弦最圆。”
在调音的时候,需要用胶凝固琴弦,用什么胶却没有任何记载。于是吴晓平尝试使用了不少的猪胶等动物胶,最后发现鱼鳔熬制出的胶强度最好,但硬度大柔软性却不够。如何在强度与柔软性之间到平衡呢?吴晓平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最后到了添加骨胶的办法,这样一来,桑蚕丝琴弦就兼顾了强度与柔软性。
直到2013年,吴晓平的桑蚕丝古琴琴弦终于制作成功。
丝弦很有古味,但丝弦有一个让很多人认为是致命的缺点——声音小,而且擦弦声很重,
并且丝弦易断不好养。由于丝弦的材质主要是以蚕丝为主,由上千根蚕丝制成一根琴弦,然后经过煮弦(在一种配制的药水中煮)煮完后要在鱼胶中泡,而这样出来的弦在耐用程度肯是肯定不如外面一层尼龙中间一层钢丝的钢弦。且养弦也是一个难点,要常弹,而且容易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而改变琴弦的张力。所以若琴配了丝弦的话要经常重新给琴上弦。
图 经蛋清治弦后的古琴蚕丝弦
再比如:
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成语“一唱三叹”典故里曾提到了琴弦“朱弦”。成语本意是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县一钟,尚拊之膈,朱弦而通越也。”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清庙”指祭祀有清明之德的祖先的太庙,祭祀时要歌唱,于是以“清庙”为乐章之名。
朱弦是什么呢?
郑玄 注:“朱弦,练朱弦。练则声浊。” 唐代孔颖达 疏:“案《虞书》传云: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大瑟练弦。此云朱弦者,明练之可知也。云练则声浊者,不练则体劲而声清,练则丝熟而弦浊。”
按高诱注:“朱弦,练丝。”朱弦就是练丝,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红琴弦称“朱弦”。生丝所制的琴弦发声清越,熟丝所制的琴弦则发声混浊。“越”指瑟下面的小孔,加以疏通,使瑟发出的乐声迟慢,故称“疏越”。孔越小发声则急,孔大发声则缓。
清庙之乐为何要“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呢?
唐代孔颖达注解说:“弦声既浊,瑟音又迟,是质素之声,非要妙之响。以其质素,初发首一倡之时,而唯有三人叹之,是人不爱乐。虽然,有遗余之音,言以其贵在于德,所以有遗余之音,念之不忘也。”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4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26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琴弦   湿度   蚕丝   丝弦   空气   中国   弦线   制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