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翻译中的思维转换

谈翻译中的思维转换
初学翻译的人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在翻译表达时容易受到字典和原文的束缚,照搬字典的释义和原文的句子结构。究其原因还是在思维上没有转过弯来。其实,一种语言的使用往往反映着说这种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民族,因其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造成他们在认识同一事物时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角度或切入点,因而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差异又必然会反应在语言层面上,从而造成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例如下面几个词语的表达就反应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认识方式:
wall clock — 挂钟(英语强调位置:在墙上的钟;汉语强调方式:挂起来的钟);
stop watch — 跑表/秒表(英语强调操作功能:可随时停止;汉语强调用途:为跑步计时的表或可计秒数的表);
horizontal bar — 单杠(英语强调杠与人的位置:成水平状;汉语强调数量:一根杠);
parallel bars — 双杠(英语强调两根杠的相对位置:平行状态;汉语强调数量:两根杠);
antiaircraft gun — 高射炮(英语强调炮的用途:攻击飞行器的炮;汉语强调炮的射击方向:向高处射击的炮)。再看一组句子:
Wet paint. 油漆未干。(英语用一个省略了主谓的肯定形式的名词短语表达一种警告;而汉语则用否定的主谓句表达警告)
It’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有路必有弯。(英语是一个包含否定词的陈述句,仿佛只说了谜面,显得委婉,道理要听者去推导;汉语则是肯定句,直接表达判断,说出了谜底)
It’s the wisest father that knows his son. 最聪明的父亲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儿子。(原理同上例。试比较汉语成语:知子莫如父。)
由此可知,在翻译时,当我们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或原文的句子结构进行表达时,如果无法使译文顺畅或被读者理解,我们就要考虑换个角度思维,即要转换思维方式,这是翻译的一项的基本功。下面是翻译中常用到的几种思维转换。
1. 肯定与否定的转换
压缩天然气密度
从哲学角度讲,任何事物都有两个面:正面与反面。当我们肯定事物的正面时,同时也在否定事物的反面;当我们肯定事物的反面时,也就是在否定事物的正面。于是,我们在认识一个事物时就有正反两个角度供我们选择,从而产生出两种不同的表达式。如
他很浪费。——他不节约。
这是假的。——这不是真的。
他同意了。——他没有反对。
他会对你非常感激的。——他不会对你忘恩负义。等等。
当原文的句子从正面认识正面表达,即肯定正面,而译文直译不符合译语表达习惯时,译者便可尝试从反面去认识表达;反之亦然。如:
Don’t touch me, or I’ll kill you. I’m serious.(别碰我,否则我会杀了你。我不是开玩笑。)
Last night I lay in bed, awake. (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一夜没睡着。)
You can freely express your opinions. I have a completely open mind. 你们可以自由发言,我不抱任何成见。
One had to have some sort of past to make that kind of beginning. 她要是没有点来头是不敢这么发话的。
When I was a child, the last thing I would like to do was reading. 小时候我最不愿做的事就是看书。
I can’t feel better about the interview. 我对这次面试的感觉好极了。
The guerillas would fight to death before they surrendered. 游击队员们宁愿战死也决不投降。
金雪松2. 动态(或描写)与静态(或叙述)的转换
人们在认识某个事物或事件时,有个选择切入角度的问题,选择的角度不同必然会影响到语言的表达。如: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汉日互译这本书非常有趣。前者是从人的角度去认识表
达的,说明人对书的态度;后者是从书的角度去认识表达的,说明书对人的影响。但它们所表达的客观事实则基本相同。在认知取向上,虽然英汉两种语言有相同的一面,即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表达,但有时候又存在一些差异。西方(包括英语)由于受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影响,更倾向于把人与客观世界置于相互对等的位置,强调客观世界对人也可以发生作用和影响,因而在认知与表达时,常选择客观世界作为切入点,采用描写的方式(动态句)来说明客观世界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英语中有大量表示无生命的事物的名词可以作为动作的施为者或发出者,从而成为句子的主语。而人则成为动作的对象或宾语。汉语的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偏重于从人的角度去认知和表达,谈人的认识、人的看法、人的印象、人的作用等,因而更习惯于采用叙述的方式(静态句)来说明人对客观世界的作用、态度和看法;而且,由于人在认识过程中的存在及作用是一种不可置疑的事实,因此,汉语的句子中的动作发出者是否出现已无足轻重,句子有无主语也并不重要,因为在听者和读者看来人的作用是不言自明地道理。请对照下面的英语句子和汉语译文:
a. The mountain climbs a thousand feet to a blue, measureless sky. 这座山高一千英尺,耸入无边无际的蓝天。
b. Suddenly a queer little chill ran up his spine. 他突然感到有一股奇怪的寒冷透过脊梁。
c. The time difference was working for the police. 时区差别正对警察有利。
d. It seems to offer some invitation to the emigrants. 这似乎对有些移民很有些吸引力。
e. I have a bit of capital in the bank doing nothing. 我还有些钱在银行闲置不用。
f. The switch will tell us everything. 看看开关就知道了。
g. The car simply refused to start. 汽车就是发动不了。
h. This is an article that carries conviction. 这篇文章很有说服力。
i. Some of this crept into what she wrote to her husband. 她在给丈夫的信中流露出了一些这样的想法。
j. The weather here leaves a lot to be desired. 这儿的气候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英语中不但句子是如此,有些短语也反映了这种情况,其真正的意思需要我们去推导。如:
protesting chair(吱呀作响的椅子),hospitable board(丰盛的餐桌),eager ear(张大的耳朵),expectant whispers(因焦急而窃窃私语),superstitious horror(不祥的恐惧)等。
在认知和表达时,英语有时也会把人作为切入点,但依然是一种动态表达,汉语需改用静态或叙述句来传递其实际意思。如:
a. He has buried both his parents. 他父母双亡。
b. There are some writers who claim from the readers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ir meaning. 汽车节能补贴2014有的作家,读者得花很大力气才能读懂。
d.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 present fewer nursing problems while hypnotized. 有些严重烧伤的患者,在催眠状态下不会有什么护理上的困难。
e. On minor points he and I divided. 在有些小问题上我们存在分歧。
3. 时空位置的转换
世界中的某个实体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范畴中所处的位置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看则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当原文时空位置的表达不符合译文习惯时,也可进行适当的换位。如:
a. I was sitting behind a bottle of wine. 我面前放着一瓶酒。
b. We could see a nice green meadow behind a government sign that said: … 我们能看见一块碧绿的草坪,草坪前面是一块政府竖起的牌子,上面写着:……
氯化铁c. He was in his best form today, standing in a little clearing surrounded on all sides by heaps of crockery. 他今天打扮得很神气,站在一块小空地中间,周围是一堆堆的陶器。
d. He drove down the hill slowly, his elbows resting on the wheel, his chin cupped in his hands. 他开着车慢慢向山下走去,两肘支在方向盘上,双手托往下巴。
e. Aunt Spiker smiled a sly, thin-lipped smile. 斯派克姨妈那两片薄嘴唇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
红统一图库 彩图2018
f. When she became a widow, my grandmother devoted herself to women’s higher education. 祖父死后,祖母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妇女的高等教育事业。
g. He and his brother lit cigarettes before climbing into the passage. 他们兄弟俩先点了支烟,然后才爬进那个走道。
4. 主语与话题的转换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英语句子以SV架构为核心,无论句子如何千变万化,究其基本架构不能没有SV,所以说,英语是一种语法呈显性的语言。汉语由于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词与词之间实行直接对接,因而语法呈隐性状态,主要靠意念和逻辑。在汉语中,主语并不是个重要概念,句子主要呈现一种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所以有人认为汉语的句子主要是一种话题+说明的信息结构。换句话说,英语的主谓具有明确的形式结构特征,而汉语的主谓主要是一种语义上的结合。因此,翻译时,我们要注意英汉语在这方面的差别,英语句子的主语不是非要译成汉语句子的主语;反之,汉语句子中的话题也不能硬译为英语的主语。试比较下面各组的英语和汉语:
a. He got his haberdashery at Charvet’s, but his suits, his shoes and his hats in London. 普通的服饰买自夏威商店,可衣服鞋帽总要在伦敦买。
b. You don’t grow the grain you eat and you don’t make the clothes you wear. 你吃的粮食不是你自己种的,你穿的衣服也不是你自己做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27: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10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表达   强调   句子   角度   认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