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写作方法点评(之十七)新华社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特等奖文字...

获奖作品写作⽅法点评(之⼗七)新华社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特等奖⽂字通讯
《“三西”扶贫记》
声明:本⽂为南⽅传媒书院陈安庆、叶洁、张玥供《新闻与写作》专稿,在此感谢!严禁转载!)
编者按
今天,南⽅传媒书院创始⼈陈安庆⽼师为⼤家点评解析刊发在2012年6⽉20⽇⼈民⽇报第10版的新闻通讯《“三西”扶贫记》。这篇新闻作品由新华社记者李从军、刘思扬、朱⽟、李柯勇、张汨汨撰写,获得了第⼆⼗三届中国新闻奖⽂字通讯特等奖。
这篇获奖通讯作品以三西扶贫开发30周年为背景,通过“⼭⽔记”“寻富记”“求学记”“追梦记”“后记”五个部分展现了三西⼈对脱贫的决⼼和毅⼒,体现了中国反贫困⽃争的伟⼤成就。
新华社这篇重要稿件被1200多家中外媒体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章层层推进,结构严谨,情感真实,⼤⽓磅礴,值得⼴⼤新闻记者和新闻学⼦学习借鉴。由于全⽂近万字篇幅,因此我们今天只做节选式点评。
原稿节选+点评
“三西”扶贫记(⾛基层·转作风·改⽂风)
新华社记者李从军刘思扬朱⽟李柯勇张汨汨
⼈民⽇报2012年06⽉21⽇ 10 版
段落:“⾛哩⾛哩哟,远远地远下了,
⼼⾥像⼑⼦搅乱了。
哎嗨哟的哟,
眼泪的花⼉把⼼淹哈了……”
评析】⽤富有特⾊的民族⾳乐——《花⼉》开篇,在歌声中将读者带⼊辽阔的意境当中,感觉似乎⼀瞬间就站在了西北⼤陆之上,周围是漫天的黄沙,有⼀个穿着粗布衫的汉⼦,站在⼭坡上唱起民歌,渲染了⼀种苍凉浪漫的氛围,为写昔⽇西北的穷苦奠定了基调。同时,民间歌曲《花⼉》贯穿全⽂,使⽂章极具地域特⾊,与“三西⼈”更贴近。
段落:1982年,就在这⽚贫瘠的⼟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开中国乃⾄⼈类历史上有计
划、有组织、⼤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那时起,三西⼈民以“领导苦抓,社会苦帮,众苦⼲,以苦为乐,变苦为甜”的“五苦精神”,展开了⼀场历时30年的反贫困⽃争。
2012年⽴夏时节,我们再次踏上三西黄⼟⾼原。在欢快的“花⼉”歌声中,勃发的⽣机扑⾯⽽来。30年反贫困⽃争可歌可泣的⼈和事,以浓烈的⾊调绘就了⼀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评析】以1982年开展的三西扶贫计划为背景,使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反贫困⽃争经历了30年的岁⽉,引出⽂章所写内容:30年的反贫困⽃争。此事意义⾮凡,是典型的新闻⼤题材,但很少有⼈能注意到“30周年”这个时间点,其实也是⼀种新闻题材,由此可看出作者把握选题的宏阔视野,对于新闻素材具有敏感性,新闻发现⼒强。
⼭⽔记
段落:⼣阳西下,彩霞满天,⼀个粗壮的汉⼦⽴于坡上,脖⼦⼀挺,⼀声长吼,⼀曲“花⼉”拔地⽽起。
【评析】这段是对细节与动作的描写。“⼀挺”这个动词⽤得很传神,“拔地⽽起”的“花⼉”展⽰出西北⼈豪迈粗犷的性格特点,并把这样的情景⾃然带⼊到典型⼈物⾝上,语⾔⽣动、⾃然流畅。
樱花舞教学段落:⽡⼴吉说,30年前,这⼉都是荒⼭秃岭,别说树了,连庄稼都是“马⽑庄稼”,只能长马⽑那么
⾼。
说话间他把两个⼿指⼀张,⾷指与拇指拉开些距离——这就是马⽑的长度。
【评析】增加了现场感,使⼈物栩栩如⽣,如同近在眼前。细节描写⽣动形象,突出表现出“30年前”贫穷的西北⼈的⼼酸、⽆奈。
段落:年降⽔量两三百毫⽶,蒸发量却在⼗倍以上。中国⼈对上天有各种各样的祈求,三西⼈的祈求只有⼀个:⽼天爷,快下⾬吧!
【评析】运⽤数字对⽐⼿法,突出了“三西缺⽔”的印象。“⽼天爷,快下⾬吧!”的直接引语使⽤,真实鲜活地表达出当地⼈对“⾬”的渴求。
段落:最旱的年头,草长得太短,驴只好把嘴扎到地⽪上去啃,结果下嘴唇都被坚硬的地⾯磨掉了,嘴肿得像⽔桶粗。渴极了的⽜嗅到了⽔的⽓味,挣脱了缰绳,追着政府的送⽔车⼀路狂奔。⽔盖刚打开,⼏只⿇雀⾃天⽽降,⼀头扎进⽔桶,溺⽔⽽亡。
“剁开⼀粒黄⼟,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诗⼈写尽了三西的悲情。
【评析】⽤三个⽣动的典型事例,表现出三西的⼲旱贫穷:驴把嘴“扎”到地⽪上去“啃”,⽜“挣脱”了缰
绳,⼏只⿇雀⾃天⽽降……⼀连对三种动物的三个动作进⾏描写,更⽣动地突出了三西因为缺⽔⽽显现的悲情,也隐含表达了三西的穷和贫主因是“缺⽔”。
段落:阳屲村的“屲”,意为斜坡。坡⽥⼀下⾬就跑⽔、跑⼟、跑肥,⼈称“三跑⽥”。
留不住⽔⼟的⼟地,也留不住收成。当年,⽡⼴吉当上⽀书第⼀件事,就是带乡亲上⼭修梯⽥,发誓要把“屲”字头上那⼀“⼃”推平。
【评析】写作⼿法富有趣味性,作者将汉字笔划的寓意和当地的⼟地情况联系起来,既形象⽣动,⼜表达出⽡⼴吉发誓想改变贫穷⾯貌的决⼼。
段落:就凭着⼀只铁锨、⼀把镢头、⼀辆架⼦车,他们开始改变命运。
【评析】对“三个⼀”的描写,突出了“⽩⼿起家”的意味,更突出了三西⼈发誓与贫穷⽃争的决⼼和毅⼒。
段落:⽼汉⼀声不吭,扛着⾏李进了⼭。⼭顶盖个⼩房⼦,墙外刷上标语:“⽴下愚公移⼭志,定叫荒⼭披绿装。”
【评析】“⼀声不吭”、“扛着⾏李进了⼭”,表现出⽼汉的朴实。墙上的标语,⾜见三西⼈⾛出贫困的决⼼和恒⼼。
段落:⽩天给他做伴、夜⾥为他取暖的狗⼀只只⽼死了,他种树。
连⾍⼦都⼲死了,跟着他挖地的喜鹊再也不回来了,他还在种树。
南极条约【评析】⽐拟、夸张,⽣动形象,狗⼀只只⽼死,他种树;⾍⼦都⼲死了,他还在种树。“他种树”、“他还在种树”,强调种树⼈持之以恒的精神,执着坚强,信念坚定。
段落:我们问:种⼀棵死⼀棵,有意义吗?
⽼⼈忽然掩⾯痛哭:“种不活树,死了我也闭不上眼。”
⽕花⼜在他眼中闪动:“听说今年就能把洮河⽔引来,树就能活了。”
尽管万般不忍,我们还是不得不告诉他:距离太远,引洮⼯程不知哪年才能引到你的⼭上。
他的眼神顿时黯淡了。
他的眼神顿时黯淡了。
但他⼜抬起头:“⽼天爷总会下⾬的……”
【评析】神态描写,细致到位,掩⾯痛哭-眼中闪动-眼神黯淡-抬起头,绝望与失望的交替,内⼼的挣扎、⽆奈在⽼⼈⼼⾥不断交织,但⼼中信仰不灭:⽼天总会下⾬的。让我们看到了⼀个⽼实固执的⽼农,⼀个刚毅的西北汉⼦不放弃的决⼼,同时这也正是看到了三西⼈对脱贫、对未来期待的缩影。
段落:我们为他拭去眼⾓的泪⽔,⼼⾥五味杂陈,悲从中来。
【评析】“我们为他拭去眼⾓的泪⽔”,⼀般新闻写作中并不会出现带有主观⾊彩的细节,记者把⾃⼰代⼊,是真情使然,对⽼汉的坚持、渴望的深切同情,⾃然从笔中倾泻⽽出。
段落:放眼望去,绵延的梯⽥宛如巨⼤的五线谱,在千沟万壑中匀称地展开;劳作的⼈们如点点⾳符跃动其上,听似⽆声,却把⼀种强烈的⾳乐感染,弥漫在天地之间。
我们不禁为之感叹:美哉,三西景;壮哉,三西⼈!
【评析】从树都种不活到梯⽥绵延,这是三西华丽的蜕变,展现了三西⼭⽔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美哉,壮哉,粗犷豪情,这就是三西⼈的壮美之景,这就是⽴志脱贫的三西⼈,他们做到了。语⾔简洁但慷慨激昂,感情真挚,⾮常富有感染⼒。
【⼭⽔记总评】细节是通讯的⽣命,在⼭⽔记这⼀段中,作者运⽤了⼤量的细节描写,从三西的历史着笔,三西曾经的⽔草丰茂与如今的秃⼭枯⽔形成了强烈的对⽐,给⼈震撼和惋惜之感,从⽽引出三
西的⼭⽔问题。运⽤典型⼈物不放弃种树的事例,表现三西⼈对脱贫的决⼼。收尾简单却⽓势豪迈,使读者的⼼跟着三西的发展变化起起伏伏,扣⼈⼼弦。
寻富记
段落:⼩孩⼦寒冬腊⽉没有鞋穿,看见⼀泡冒着热⽓的⽜粪,赶紧把长满冻疮的脚丫⼦往⽜粪⾥⼀插。
⼀家五⼝⼈,穷得只有两个碗。爹妈就在⼟炕上挖三个坑坑,野菜糊糊舀到坑⾥,三个娃娃就趴着炕沿吸溜溜地喝。
全家只有⼀条烂棉被,冬夜⾥,七⼝⼈要睡成⼀个扇形,每⼈才能盖上个被⾓⼉……
【评析】难以想象,⽇⼦怎么能过得这么艰⾟!排⽐语式强烈,鲜活的⽚段,很有场⾯感,这是曾经的三西⼈⽣活最真实的写照,令⼈深深感慨。三西⼈⽣活如此艰难,“寻富”迫在眉睫。
段落:只见花扬起头,⼀⼿抚着⾷槽,径直向前⾛去,轻轻地唱起了歌,那是⾸《流浪歌》。数千只鸡⽬光追随着她,⼀起叫——不,是“唱”了起来:咕咕——咕咕,咕咕——咕咕,仿佛为⼥主⼈打着节拍,⼜如同唱着和声。
我们惊呆了,恍如置⾝童话世界,如幻如梦。
【评析】⼀个农家妇⼈喂鸡的场景,却描绘得丰富有趣。细节描写,体现出乡村⼈与物和谐静好的画⾯感,可读性强,使⼈陶醉在三西的风⼟⼈情之中。
段落:“我每天喂⾷唱歌,它们都会这样。”见我们⼀脸的茫然,花笑着解释。
鸡舍外,我们请她唱⼀遍《流浪歌》:“流浪的⼈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遍天涯,没有⼀个家……”
歌声未住,泪⽔却滚了下来——
【评析】⼀⾸《流浪歌》,将⼀个为了⽣活四处奔波的⼥⼦内⼼的乡愁和凄苦表达得淋漓尽致,令⼈同情感怀。⽤歌曲切⼊,⾃然过渡到讲述花的过往,勾起⼈的回忆,仿佛像⼀部电影,有故事有情节,很有画⾯感。
段落: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却不再是原来的⼈了!
【评析】历史的印记穿插在现在三西⼈的⽣活当中,展现了三西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地、⼈,给⼈以⽆限遐想和沉思。
【寻富记总评】本篇写作⽤鲜活的故事,真实的案例,来见证三西⼈民与命运进⾏不屈不挠的⽃争和
他们的活所发⽣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案例⾓度选取巧妙,以⼩见⼤,如花的《流浪歌》和周爱兰的“躲”,饶有趣味,让⼈产⽣对其故事了解的欲望。结尾短⼩精悍,道出了三西的巨⼤变化,⾔有尽但却意⽆穷,颇是耐⼈寻味。
求学记
段落:⼀个西海固⼥孩⼉在她的⽇记中写下这样揪⼼的话:妈妈,如果我上不了学,我的眼泪⼀辈⼦都流不⼲。
【评析】引⽤⼥孩的⽇记,真实可感,体现出⼀个西北⼥孩对知识的渴望,展现西北⼈渴求⽤知识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铅球场地画法段落:郭胜霞⼤学毕业,有了⼯作。
那年冬天,70岁的⽗亲坐在墙根下晒太阳,头⼀垂,就再没抬起来。
【评析】“头⼀垂,就再也没有抬起来”,孩⼦上了⼤学,有了⼯作,⽗亲⼼愿已了,别⽆牵挂,他安⼼地⾛了,语⾔含蓄凝练却直击⼈⼼。强烈的对⽐,展现出黄⼟地上⼀个普普通通的⽼⽗亲对孩⼦深沉的爱和感动,那种遗憾和感动也牵引到读者⾝上。
段落: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破烂的学校:借来的⼟坯房,课桌是泥墩和⽊板搭成的,粉笔是⼭上挖来的⽩⽯头,房檐下⼀串⽜铃,充当上课铃。
时间统计法【评析】⽩描⼿法,⼀个“最破烂”可见其校舍简陋的程度,侧⾯烘托出三西⼈对读书深切地渴望,⽆论环境如何艰苦都希望⽤知识改变命运。
【求学记总评】在这⼀部分中,作者⽤三西特有的马家窑⽂化做引,提到三西⼈的⽣活,三西⼈的⽂字,从⽽⾃然的将话题转移到读书上来。作者引⽤⼥孩⽇记⾥的⾃述,⼀句富有乡⼟⽓息的:“妈妈,如果我上不了学,我的眼泪⼀辈⼦都流不⼲。”震撼⼈⼼,再穷不能穷教育,⽆论怎样的艰苦都挡不住三西孩⼦对求知的渴望。此时恰当引⼊教育扶贫,更能体现出政策扶贫的重要性,⽂中教师乔永峰的“得意”让⼈得到安慰,三西⼈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六氟异丙醇追梦记
段落:偶尔,婆姨们⼀扭头,发现玻璃窗外还贴着⼏张脸,⿐⼦都压扁了。
男⼈被发现了,讪讪地笑:“原来还真是来学习呀!”
【评析】真实⼜有⽣趣,极具感染⼒,描写妇⼥们上识字班的场景,“窗玻璃上贴着脸”,“⿐⼦都压扁了”,“讪讪地笑”,⽤语恰当形象,体现三西⼈的淳朴。
段落:场外新栽的梨树刚发嫩芽,可是千树万树梨花已经盛开在每个⼈⼼中,那就是梦想绽放的时刻。
【评析】本⼩节节奏紧凑,选⽤了4个典型⼈物或事例,每⼀项只⽤寥寥⼏笔就叙述出⼈物对于梦想的追求。篇幅短⼩不拖沓,具有代表性,体现三西⼈不同的梦和追求。这⾥借⼀颗梨树发芽收尾,说明三西⼟地上开出了梦想之花,三西⼈民的梦想正在实现。在三西这⽚⼟地上,不再是⼲旱贫穷困苦,⼈们也有了梦想,有了追逐理想的勇⽓。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但却让⼈动容,让⼈欣慰。
段落:到如今,多少三西⼈家从悬悬乎乎的沿崖汉,变成了红红⽕⽕的猛上户?
【评析】“沿崖汉”、“猛上户”,⽅⾔引⽤很有特⾊和感染⼒,情感充沛,这⼀问,是感叹,是惊叹,三西⼈旧貌换新颜,⽇⼦必将越来越好,荡⽓回肠。
下级学【追梦记总评】描写性的⽂字,让整篇⽂章充满了柔情和艺术感。三西⼈的⽣活越来越好,⼈们对⽣活也有了更多的期望,他们拥有了梦想。不论是办刊的杨引丛、想演戏的柳云霞还是要识字的马⽟芳,他们都代表着三西⼈新的精神⾯
望,他们拥有了梦想。不论是办刊的杨引丛、想演戏的柳云霞还是要识字的马⽟芳,他们都代表着三西⼈新的精神⾯貌。三西⼈的梦想绽放,预⽰着贫困⼈⼝脱贫致富的梦想不断实现。
【后记】
段落:三西扶贫长城,何⽇可以筑就?⼿持改⾰开放长缨、发扬“五苦”精神的三西⼈,何⽇缚住贫困的苍龙?
【评析】⽤历史名句,今⼣对⽐,使全⽂的感情得到升华,对三西的未来进⾏畅想,⽴意⾼远。两个问句,看似疑问,实则记者、读者⼼中早有了答案,何⽇?——三西⼈民在“五苦精神”指引下,脱贫指⽇可待!与其说是两句疑问,不如说是记者、三西⼈民提出的美好希冀,⼤⽓磅礴。
【后记总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作者从王洛宾的歌谣起笔,发问结尾,整个报道结构严谨,荡⽓回肠,好像是⼀
幅“厚重的风俗画”。三西的⽣态形势仍旧严峻,但这⾥的⼈们积极乐观,充满了勇于抗争的勇⽓,富有强烈的感染⼒。
作品赏析
⼀、《“三西“扶贫记》,为什么获得了特别奖?
(1)视⾓开阔,选材具有新闻性和艺术性
“三西扶贫”⾸开中国乃⾄⼈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规模扶贫的先河,这篇⽂章写在三西扶贫开发的30周年,很有纪念意义。
贫困,是全球⾯临的巨⼤挑战。中国作为⼀个⼈⼝⼤国,脱贫更是刻不容缓。三西扶贫是⼈类历史上⾸次“开发式”扶贫的尝试,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作为反贫困⽃争的范例,不仅仅对中国开展扶贫⼯作有着重⼤的意义,也对世界反贫困⽃争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样的题材就⾮常的⼤⽓,也符合获得特等奖的要求。
(2)可读性强,⽂字中处处现真情
这篇通讯由“⼭⽔记”“寻富记”“求学记”“追梦记”“后记”五个部分组成,层层推进且富有⽓势。最有特⾊的是作为⼀篇事件通讯,每⼀部份都运⽤了⼤量的⼈物形象来呈现三西⼈的⽣活⾯貌,更有故事性可读性。⼭⽔记中的党⽀部书记⽡⼴吉、当代愚公⽯建全王永瑞、地委书记韩正卿杨⼦兴,寻富记中的养鸡⼈花、马铃薯供应商周爱兰、区委书记李旺泽等,每⼀个⼈物形象饱满,富有特⾊,展现了三西⼈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三西⼈的乐、坚持、追求,跃然纸上,具有⼈⽂情怀。语⾔简洁却不简单,每⼀句都饱含着感情,令⼈震撼。
⽂章细腻真实的⼼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使作品更具亲和⼒和感染⼒,能够让⼈产⽣情感的共鸣。同时善⽤短句⼦、短段落,语句精妙,所以即使万字长⽂也不会让⼈读来⽣厌,反⽽沉浸其中,叹服三西
⼈为改变命运的执着。这篇⽂章选择在三西扶贫开展30周年之际采写,⽤三西的巨⼤改变展现中国扶贫建设的正确性,⽤⼀系列⼩⼈物的故事,贴近读者,贴近三西⼈,具有地⽅特⾊、⽴意深远。题材重⼤⽽叙事细腻,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更容易获得评委青睐。
(3)践⾏四⼒,每⼀个故事都真实可信
三西⼈⽤⾃⼰的双⼿和智慧,在三西扶贫开发政策的⽀持下,坚持改变贫困的局⾯,改善⼈民的⽣活,让三西⼈民的梦想⼀个个成真。新华社作为党的喉⾆,中央级媒体,选择这样的题材再合适不过了。这近万字的⽂字通讯背后,是新华社的记者们跋⼭涉⽔,踏上西北⼤地⼀步⼀步⾛出来的成果:50万字的采访笔记,12次的易稿,付出脚⼒,脑⼒,⽤⼼撰写稿件,获得中国新闻奖最⾼奖——特别奖,可以说实⾄名归!
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颁奖会上,新华社记者李柯勇说:“2012年2⽉8⽇,西北还是严冬季节,我们踏上了冰雪覆盖的三西⼤地,连续采访53天,⾏程1.1万公⾥,途经20多个市、区、县,采访对象近200⼈,记下采访笔记约50万字。”这篇由时任新华社社长李从军亲⾃带队,牵头采写的长篇通讯,写出了三西⼈民的⼼声。正是因为这些记者们的⾟勤付出,才能有这篇优秀新闻作品的发布。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不断增强脚⼒、眼⼒、脑⼒、笔⼒,努⼒打造⼀⽀政治过硬、本领⾼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作队伍。”这四⼒中最基础的就是
脚⼒,好新闻是⽤脚⾛出来的。时代主旋律、社会正能量,始终都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扎根基层,⼼系百姓,坚持不懈地将“⾛转改”推向深⼊,我们的新闻报道才能焕发⽣命的光彩。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4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089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三西   扶贫   中国   描写   评析   梦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