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之名词解释

1、六代乐舞:简称“六舞”,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大多是先代传下来的六部乐舞。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以及周初的《大武》。
2、礼乐制度:是指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的乐队,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乐舞。如:天子,四面;诸侯,三面;卿大夫,两面;士,一面。
3、十二律释德扬:是周代律学名称,是用三分损益法求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各律为“律”是为阳律,双数各律为“吕”是为阴律。
4、八音:我国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即:金(钟、铃)、石(磬)、土(埙,缶)、革(鼓)、丝(琴、瑟)、木(柷、敔)、匏(竽、笙)、竹(箫,笛)。
5、相和歌:产生于汉代,是以北方民歌为基础,在表演形式上经过加工形成的艺术歌曲,后来又与器乐舞蹈结合起来,相和歌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的歌舞套曲,又称相和大曲。
他最初产生于一些民间没有伴唱的歌谣,即“徒歌”以后徒歌又发展成为“一人唱,三人和”的唱和形式,称作“但歌”。但歌发展为“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较为复杂形式,就成为“相和歌”。他还是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的民间音乐——清商乐的先声。
6、鼓吹乐:是汉代始受北狄乐影响形成的器乐形式。是以打击乐器鼓和管乐器排箫、横笛、笳、角等合奏的音乐,有时也伴有歌唱。根据乐器配置和用乐场合的不同,又分为鼓吹和横吹。有箫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于军中,马上所奏者也。一般把鼓吹乐按用途分为四类: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
7、声无哀乐论:是魏末文人音乐家嵇康所著的一部音乐美学思想的书,书中认为“音乐是一种纯粹的声乐艺术”,不能反映人的思想感情,“使音乐脱离政治,不再做礼教的附庸”,这些观点对“汉儒过分夸大音乐的社会作用,把音乐简单的与政治等同起来,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等理论做出了有力的抨击。嵇康大胆地反对了两汉以来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把音乐简单等同于政治的观点,这是有其进步意义的。而且他所看到的音乐的形式美、音乐的实际内容与欣赏者理解之间的矛盾,也是前人所未论及的。这对我国开始注重音乐的形式美,艺术美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611aa
8、酒狂: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作者阮籍,此曲结构严谨,小巧玲珑,其跳荡蹒跚的三拍子结构和先抑后扬,扬后再抑的旋律,生动刻画了一种狂放不羁,步履维艰的醉念,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暴虐统治,给去做这心里带来的痛苦、压抑和摧残。
9、万宝常:隋朝著名乐工,是一位音乐全才,在音乐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提出了“八十四调的乐律理论,这一理论主张适应了汉族音乐与西域音乐交流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古代音阶调式理论的一个里程碑似的总结。
10、歌舞大曲:是唐代宫廷中综合器乐、舞蹈和歌唱,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是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的进一步发展。大曲结构通常分三大部分:散序——由器乐演奏,以散板式的自由节拍为主;中序——以歌唱为主,由器乐伴奏,多为抒情的慢板;破——以舞蹈为主,气氛热烈,节奏快捷。
11、变文:唐代佛教徒把梵语的经文,深奥的哲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唱出来的底稿称变文,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说唱音乐的初步形成,在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12、法曲:又名法乐,是燕乐大曲的一种形式,也叫清雅大曲其主要风格是具有特殊的清雅风格,以汉民族传统乐器伴奏,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
13、梨园区域文化:唐玄宗创立的宫廷音乐机构,主要排演法曲,因唐玄宗经常亲自组织梨园乐工排演,故又称皇帝弟子或皇帝梨园弟子。宫廷梨园中,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由十五岁以下的少年组成的小部音声。梨园的创立反映了盛唐时期音乐艺术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14、教坊:atcc25922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唐玄宗时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曲,百戏的教习,演出等。除宫廷设内教坊外,还在长安洛阳各设左右教坊。明代有教坊司,清代教坊被废除。教坊的建立,一方面是满足统治者声寻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培养出了大批技艺高超的宫廷音乐家。从客观上促进了燕乐的提高和发展,对后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5、太常寺:我国封建社会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太常寺下设大乐署和鼓吹署,前者主管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管理制度严格,是太常寺的主体机构;后者专门管理仪仗中的鼓吹音乐,是卤薄和军乐的官署。
16、勾栏:宋代出现百戏杂剧演出场所,在勾栏演出的艺人实际上已经是专业化的演员,
有的技艺已经可以与宫廷技艺相抗衡。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市民艺术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中国音乐进入了以民间音乐为主体的新时期。
17、诸宫调:因其运用各种宫调而得名,是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表演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的说唱音乐形式。有很多套曲牌组成,每套曲牌使用一个宫调,不同套的曲牌则使用不同的宫调。这样,各套之间的连接则出现了多宫调的运用,造成宫调彩的对比,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18、浙派:由南宋著名古琴家郭沔所创立的一个古琴的派别,其名曲有郭沔的《潇湘水云》曲子和杨缵的《紫霞洞谱》队后世也有较大影响。
19、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因起源于浙江温州,初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后为区别为北方杂剧,又称“南戏”或“戏文”。其中影响最大的为《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并称“四大传奇”,与《琵琶记》并称“五大传奇”。
20、昆山腔:简称昆腔或传奇,形成于明初,明代中期经过魏良辅等人改革后得以发展。
特点是“轻柔婉转,圆润流畅”。改革后第一部昆山剧是梁辰鱼的《浣纱记》,扩大了昆山腔的社会影响,为昆山腔的发展,为全国第一大剧种奠定了基础。是四大声腔中流传最广、留存最久的戏曲音乐。
21:、魏良辅:魏良辅原籍山西,流寓于太仓。他先学北曲,后改习南曲,决心在昆山土调的基础上与海盐腔、余姚腔相结合,创造新腔。终于使“止行于吴中”的昆山腔,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主要是把“乎直无意致”的昆山土戏,改为“水磨腔”,在唱法上强调吐字,过腔,收音。新腔轻柔婉转,焕然一新。魏良辅在改革唱腔的同时,还丰富了乐队的配置,除笛主奏外,加笙,箫管、三弦,等乐器。
22、梆子腔:乱弹剧代表声腔之一,因用枣木做的“梆子”击拍而得名。又因发源于秦地陕、甘一带,故又称“秦腔.清初形成不同流派,如山西梆子、河南梆子、四川梆子等。梆子腔一般都有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的特点,伴奏包括二弦为主,配以月琴、梆笛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唱腔中包括“哭音”、“花音”两种,都是以徵音为主,但哭音强调4、7两音,花音强调3、6两音,显出不同彩。梆子腔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板腔体戏曲艺术形式,对近现代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弦索十三套免疫组化定量分析:原名《弦索备考》,是清代荣斋所编的一部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曲选集,是中国第一部器乐总谱。编于1814年,其中共收乐曲13部,故称《弦索十三套》,主要乐曲是明清以来的流行乐曲。该曲谱集重要之处在于它包括有按不同乐器分行抄录的乐队总谱和供各乐器演奏的分谱两部分。
24、李叔同: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在日本曾与曾孝谷创办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并饰演茶花女等角。1904年,它还一个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仅出版一期)。它为当时美术、音乐、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歌曲创作多见于《李叔同歌曲集》,其中以《祖国歌》、《送别》等影响较大。它也进行了少数创作尝试,现存有《春游》、《留别》、《早秋》三首和《隋堤柳》片段,其中以《春游》一曲为突出。他的大部分歌曲都反映了青少年学校生活,有些实际是他个人的触景生情的抒发。它的歌曲曲调优美流畅,文辞生动秀丽,又富有意境和韵味,无论在艺术形象或声韵上,词曲都结合的很好。它编写的歌曲,在艺术水平上明显的超过了他同时代的人。
25、国立上海音乐学院:1927年在上海创建的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这是在蔡元培先
生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由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带头组建的。它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建时,由蔡元培任校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掌管全院教学行政工作。1929年国立音乐学院奉命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友梅任校长。
26、《长恨歌》:是黄自唯一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也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体裁的作品,其以唐代白居易长诗《长恨歌》为题材,全曲共十个乐章。这部作品的写作动机是为当时的国力音专作合唱教材之用,音乐着重于发挥合唱技巧,有较高的艺术性且对民族风格的变调与和声的处理有一定的独创。
27、抗日救亡歌剧运动:1934年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者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的情况下红军被迫长征,全国范围要求抗日救亡的呼声逐渐高涨,为了加强和推动这个伟大的众性爱国运动,左翼音乐工作者1935年就开始着手组织了“业余合唱团”并大力支持当时由爱国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民众歌咏会”。1937年“七七事变”把抗日救亡运动推向了最高潮。1938年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歌咏运动协会”这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抗战歌曲,如《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于此同时,以延安为中心的歌抗
日民主根据地的部队、机关、学校的众歌咏运动也不断深入的发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广泛的众性爱国音乐运动,他对发动众投入抗日民主斗争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革命歌曲的创作和众歌咏活动的发展和普及。
28、秋子:《秋子》是新歌剧探索与发展时期国统区的主要代表作,由陈定编剧,臧云起、李嘉作词,黄源洛作曲。故事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通过剧中女主角的不幸遭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秋子》的音乐是按照西洋大歌剧的形式设计的,属于分曲结构的大歌剧类型,全剧无对话,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以及序曲、间奏曲等器乐段落组成,共42节分曲,这次演出阵容整齐、庞大,在抗战期间的大后方实属空前未有,有认为“《秋子》接受的是意大利歌剧的传统,不妨可以说它尚未消化了意大利传统”,但这部歌剧的开创精神和艺术上的大胆探索,对当时歌剧的发展具有积极地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29、新秧歌运动:秧歌剧是中国小歌剧的一种类型。1942年,延安展开整风运动,文艺工作者按照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面向工农兵的文艺方向,深入民间,以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创作,在就旧秧歌形式的基础上掀起了盛极一时的新秧歌运动,主要有歌
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数十部秧歌剧上演,掀起了创作、演出秧歌剧的热潮,秧歌剧将话剧、戏剧和秧歌揉和在一起,在歌唱方面更多的吸收了老百姓所喜爱的民间小调,民谣,地方戏曲和曲调,基本对象是农民,主要反映和表现的正式他们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新秧歌剧在音乐上采用过场音乐、齐唱、对唱等形式表现剧中情节和人物感情。乐队除用中国民间乐器为主,也使用西洋乐器,以后秧歌运动由延安扩展到各抗日根据地,并持续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秧歌剧在中国歌剧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与工农相结合表现革命斗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经验。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08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音乐   发展   形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