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之美在音乐中的体现

zn22012年第09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美洲虎攻击机
No.09,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9期)
Total No .309
收稿日期:2012—06—10
作者简介:王日昌(1952—),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论作曲学术
委员会委员。
和声之美在音乐中的体现
王日昌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本文主要从西欧古典乐派和声特征分析入手,论述了和声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将和声适当处理引入中国民族音乐、佛教音乐中所产生的奇妙效果,从而得出结论,只有主旋律与和声完美结合,才会产生震撼人心的音乐。
关键词:主旋律;和声;古典和声;和声之美中图分类号:J614.1
文献标识码:A
许三多是谁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120—02
从广义上来说,不同音高的乐音,按照一定的组
合关系,同时发响,都应叫做“和声”。而从狭义上来说,“和声”一词常常是指西欧古典乐派(含早期
浪漫乐派)风格的乐音音响组合,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
同时发响,谓之和弦。不同的和弦按一定的作用原理(功能倾向)及其逻辑顺序出现,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现象,称之为“和
声”
。著名音乐理论家贾达先生对于“古典和声”一词还有更详细的定义
:“古典和声的定义应该是:建筑在泛音列前八个音基础上的、以三度叠置为基本结构、以属主关系为基本‘功能序进’逻辑、以大、
小、增、减为彩对比的和声。”亦称西欧古典乐派和声,本文也只谈此类和声。
“和声”与“单旋律”相比,显得丰富多彩,五纷呈,因此“和声”具有“丰富之美”
瓦斯抽放系统、“和谐之美”。一首动听的主旋律再配以优美的和声,一定会更具有感染力。
古典和声特征有三:
一、对称、均衡、协和
由于古典和声中的主要材料———和弦,其本身陕西电视台购物频道
就是依据天然的物理现象———“泛音列”的原理而形成的,因此,本身就具有“对称、均衡、协和之美”
,以及
“理性美”、“庄严肃穆之美”、“壮美”、“大气之美”,最适于表现庄重、严肃、宏伟、华丽等音乐形象,也常能制造彩丰富、细腻入微的音响效果,用
以贴切地体现人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向往,以及
“矛盾———解决———再矛盾———再解决……”等“畅快感”的听觉感受需求。还常表现人们乐观、向上、
阳光、奋发的进取精神,可谓
“抒情美”、“畅快美”。二、音准便于掌握
西洋大小调音阶中的各音,较容易被人的听觉
系统所分辨、所把控,选这七个音构成音阶,真可谓不多不少、
不繁不寡,恰到好处。因此,其应用效果和表现力具有普遍性,甚至连儿童也容易掌握。古典和声恰恰是主要建立在这种音阶体系上的。因
此,也可谓
“易得之美”、“安闲之美”。三、教学体系完善
分子动力学仿真
古典和声写作技法的教与学都比较容易,几百
年来经作曲家的实践及理论家的总结,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国内和声教师们不断探索、归纳、总结,其教学理论体系早已比较严谨、系统。笔者近年来也进一步整理、研究,使之更加便于教学与学习。笔者《和声写作指导》一书(吉林音像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就是以“和声学”的“教学任务”(即“研究各种和弦如何在作曲中应用的学问,叫做和声学”〈鲁兆璋语〉)的先后顺序为“教学章节顺序”来阐述
的,即:“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属七和弦”、“副七和弦”、“副属和弦”、“置换和弦”、“变和弦”、“和弦外音
”、“转调”和“民族调式和声”。它既严守古典和声体系规则,又对其理论进行了“精简化”,使
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0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087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古典   音乐   教学   乐派   总结   具有   顺序   笔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