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分期

中国古代文论分期
(一)先秦两汉——萌芽发展
⑴文论资料都是片段言论,多数散见在先秦诸子之中。
⑵文论、艺术论、诗论、乐论,往往混同并结合一起。
支撑架⑶以儒道两家理论最突出。
⑷先秦诸子和诗骚传统为中国文论奠基。
⑸汉代出现了若干单篇论文,但论述范围较窄,大概就一部书或一篇作品或一种文体或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围绕诗、赋这两种文体的讨论而展开。
⑹“依经立意”是汉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强调作品的政教作用、功利目的。而反对谶纬之学与虚妄之言,体现了追求“真美”的文学倾向。
(二)魏晋南北朝——发展繁荣期
⑴不再强调文学服务于政教的功利性,对“文”的认识已接近今天的文学,充分体现了文学审美观念的发展,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认识:
⒈爱好强烈的情感表现,如曹植说自己“雅好慷慨”(《前录序》)、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
⒉重视语言文辞的形式美,如陆机说“遣言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之相宣”(《文赋》),钟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诗品》)。
抽油机节能
⒊欣赏自然真切的景物描写,如陆机说“赋体物而浏亮”(《文赋》),刘勰在《文心雕龙》特列《物》篇论述文学创作与自然风景的关系。对于自然景物描写的欣赏,与要求诗歌语言流畅明朗,这二者结合起来,便具有了意境说萌芽的意义。
⑵不再是哲学、经学、史学的附庸,而是独立于学术文化之外的一门新学科,又与同时代的学术文化相互渗透。不仅产生了著名的文学理论的单篇论文,且产生了体大思精、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名著。研究范围扩大,不仅讨论了作家还讨论了很多文体和问题。
⑶“建安七子”之崛起与魏晋风骨之张扬,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将文学流派及其文学
批评的鲜明旗帜推上了文坛。
⑷南朝骈文理论大发展。莎叶兰
(三)唐宋——深入开掘期
⑴文学理论资料超过以往各代总和,诗话、词话大量产生,唐宋人自选诗词选本量很大。
⑵唐代强调政教作用的理论再次兴盛,而注重文学审美与艺术的理论同时发展。
⑶唐代诗歌批评迅猛发展,诗、文批评分道扬镳。
⑷宋代批评理论进一步拓展,表现在诗文理论的发展和对新兴文体的关注上。
⑸宋代形式上更趋多样化,其中诗话最具代表性。诗话如欧阳修《六一诗话》、张戎《岁寒堂诗话》、姜夔《白石道人诗话》、严羽《沧浪诗话》,词论如李清照《词论》(第一篇词论专文)、张炎《词源》(第一部词论专著),目录体如钟嗣成《录鬼簿》、夏庭芝《青楼集》,小说评点体如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小说评点体之滥觞)。无极论坛
⑹宋代论争更激烈、更具针对性,如北宋初期古文与时文之争、南宋关于江西诗派的争论、婉约派与豪放派词学之争等。
⑺宋代文论语体上表现为重说重议论,风格上呈现出学者化和随感式倾向,如《六一诗话》。
⑻唐宋,尤其是宋,艺术趣味及审美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普遍崇尚恬淡闲远之美。
⑼宋代文论分为政治家的、道学家(理学家)的、文学家的。
(四)元明清——传统诗文理论的总结期,新兴戏曲小说理论的发展期
 ⑴传统的诗文理论继续发展,诗文创作及理论模仿性强,创造性差,继承性强,总结性强。
 ⑵文学理论资料多,超过以往文论总和数十倍。
陕西百年不遇洪水 ⑶小说戏曲创作和理论接近下层,市民意识和封建意识很浓烈,表现出二者相交叉的复杂现象。
盲蝽科 ⑷晚晴时期,文学理论出现中西合璧现象。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1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053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理论   文学   文论   文学理论   发展   词论   诗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