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思潮与电影创作-文档资料

新时期⽂学思潮电影创作-⽂档资料
新时期⽂学思潮与电影创作泰晤士报高等教育
1976年10⽉以后的中国⽂学通常称为新时期⽂学。新时期以来,不断涌现出多种⽂学思潮,从伤痕⽂学思潮、反思⽂学思潮、改⾰⽂学思潮到寻根⽂学思潮、先锋⽂学思潮和新写实⽂学思潮,再到新世纪的底层⽂学思潮,⽂学从“⽂⾰”后的复苏⾛向新的发展。
与此同时,⽂学与电影的关系也在理论界和实践中不断被讨论。⼀⽅⾯,⽂化界已观察和注意到,新时期⽂学思潮与电影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与新时期⽂学思潮相应的,电影史上也出现了伤痕电影思潮、反思电影思潮、改⾰电影思潮、寻根电影思潮、新写实电影思潮和底层关怀思潮等。正如⼀学者所⾔:“⽂艺思潮是中国电影⽂学研究不应忽视的历史视⾓,研究⽂艺思潮与电影⽂学的深度关涉,有助于我们厘清电影艺术的嬗变规律。要把握纷繁芜杂的电影⽂学现象,必须研究电影思潮,⽽⼀定时代的电影思潮的形成、发展和嬗变有时和这⼀时代的⽂艺思潮紧密联系在⼀起的。⽂艺思潮与电影⽂学的关系研究,是中国电影格局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①
ons另⼀⽅⾯,20世纪80年代初以及2008年,中国电影界出现的两次关于电影“⽂学性”及“电影性”的争论,也体现出中国电影界对于电影“⽂学性”的反思和对于“重返电影本体”
的思考。②
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学思潮⼀⽅⾯深刻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复苏与发展,在⼀定时期启发和引领着电影创作;另⼀⽅⾯,电影在与“⽂学”的互动中追求着“本体”的发展。
⼀、⽂学思潮引导下的电影创作时期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
“⽂化⼤⾰命”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出现了伤痕⽂学思潮、反思⽂学思潮、改⾰⽂学思潮,深刻影响了社会思潮。在⽂学思潮的引领下,电影创作逐步展开,⽂学思潮的更迭也带来了电影思潮的变化。⽂学界⼀⽅⾯展开了对⽂学中⼈性、⼈情、⼈道主义的讨论,基于对“⽂⾰⽂学”的反思,⽂学开始呼唤⼈的尊严、⼈的价值和⼈的权利;另⼀⽅⾯展开了关于“现代派”③的讨论。⽂学中⼈⽂主义逐渐彰显,现实主义逐步复苏。电影创作也进⾏了相应的努⼒和探索,具体体现在电影思想品格的提升、纪实风格的深化、现实主义的回归等⽅⾯。出现了伤痕电影《神圣的使命》《巴⼭夜⾬》,反思电影《天云⼭传奇》《芙蓉镇》,改⾰电影《野⼭》《花园街五号》等。
伤痕⽂学直接起因于揭露“⽂⾰”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受迫害的官员在“⽂⾰”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学⾛出了“⽂⾰”的假⼤空颂歌模式,直⾯⾎泪⼈⽣。刘⼼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标志着“伤痕⽂学”的发端。承德市南营子小学
在伤痕⽂学思潮的引领下,伤痕电影思潮逐步形成,承续了伤痕⼩说对伤痛的展露,不同之处在于,伤痕⼩说在呈现伤痛的同时进⾏了⼀定程度的思考,⽽伤痕电影则更侧重于情感的宣
泄,以⽣动的银幕故事和⼈物形象引发观众的共鸣,同时,在对以往痛苦经历的回顾中,也传达了乐观的精神态度,和对新⽣活的希望与向往。
反思⽂学是略晚于伤痕⽂学出现的⼀种⽂学思潮,是伤痕⽂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学把个⼈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代表作品如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晓声《李顺⼤造屋》、鲁彦周的《天云⼭传奇》、古华的《芙蓉镇》等。
由谢晋执导的《天云⼭传奇》《芙蓉镇》《牧马⼈》三部电影被称为“反思三部曲”,分别改编⾃鲁彦周的《天云⼭传奇》、古华的《芙蓉镇》、张贤亮《灵与⾁》三部⼩说。在揭露伤痕的同时,更从深层⾯上展开了对“⽂⾰”历程的反思。电影创作从⽂学作品中汲取养分,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以电影的极富表现⼒的艺术⼿段,⽣动再现了反右⽃争和⽂⾰给⼈民带来的痛苦,揭⽰造成创伤的根源,具有反思精神和现实意义。
改⾰⽂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变⾰。蒋⼦龙的⼩说《乔⼚长上任记》是“改⾰⽂学”开启风⽓之作。“与揭露伤痕、反思历史的‘向后看’⽂学⽐起来,改⾰⽂学所反映的是政治、经济变⾰给社会⽣活带来的各种⽭盾冲突。”④作为对改⾰⽂学思潮的呼应,这⼀时期电影的创作主题也侧重表达改⾰中的困境与⽭盾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内⼼的⽭盾与
挣扎,如胡炳榴的《乡情》《乡村》《乡民》,滕⽂骥的《都市
⾥的村庄》,颜学恕的《野⼭》等。此时,出现了⼤量由⼩说改编的电影,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颜学恕把《鸡窝洼⼈家》改编成电影《野⼭》,这部影⽚荣获第6届电影⾦鸡奖7项⼤奖和⽂化部优秀故事⽚奖。同年,荣获法国第⼋届三⼤洲国际电影节⼤奖。此时的改编是本着尊重原著适度改编的原则进⾏的,注重对⼩说精神内涵的把握。
“⽂化⼤⾰命”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伤痕⽂学思潮到改⾰⽂学思潮,此时的⽂学以其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形象揭⽰⽽产⽣强烈的轰动效应。此⼀时期的电影创作正是在⽂学的引领下逐步恢复,⼤胆选⽤优秀的⽂学作品进⾏电影改编,成为当时⼀股⾼度⾃觉化的艺术嫁接潮流。这种改编活动侧重于对⽂学性的肯定,此时电影艺术的发展还裹挟在⽂学发展的潮流之中。
⼆、寻根⽂学启发下电影艺术发展完善时期
80年代中期寻根⽂学把⽬光投向了民族⽂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化传统以及民族⼼理深层的⽂化积淀,从⽂学与⽂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化的根。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等,对民族传统⽂化和民情风习进⾏了重新审视,有着⾃觉反省和历史批判的意味。郑义的《远村》《⽼井》,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等,均是具有鲜明寻根倾向的作品。在寻根⽂学思潮的启发下,电影创作积极呼应了这⼀主题,第五代导演的成名作《黄⼟地》《红⾼粱》《孩⼦王》等影⽚从不同的⾓度切
⼊民
族传统的深处,都有着浓重的探求民族⽂化⼼理深层结构的⾊彩。此⼀时期,电影创作虽依然重视对⽂学作品的改编,但已⾮亦步亦趋的⽅式,⽽是加⼊对电影的独特认识和见解,追求符合电影本⾝发展需求的创新,这⼀时期的电影取得了极⼤的成功,在国际上亦获奖颇丰。寻根⽂学有着明确的理论指导和创作主张,韩少功的《⽂学的“根”》⼀⽂中提出:“⽂学有根,⽂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化的⼟壤⾥,根不深则叶难茂。”⑤⽴⾜本位⽂化,⽂学透过“寻根”寻求新的出路,也产⽣了⼴泛⽽深刻的影响。
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担任摄像的影⽚《黄⼟地》,可算是寻根电影的奠基之作。该⽚改编⾃柯蓝的散⽂《深⾕回声》,在改编中,导演通过具有象征意蕴的场⾯展现及⼈物设置,将影⽚意念化、寓⾔化,思想内涵集中且整体性强。拍摄中对雄浑的⾊彩的运⽤及凝重的影像,展现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碧桂园ERP张艺谋的《红⾼粱》和《⼤红灯笼⾼⾼挂》更是对⽂学原著进⾏了突破,以鲜明的⾊彩进⾏浓墨重彩式的渲染,对地域及民族特⾊细节化的展⽰,形成了独特的视听效果,体现了电影对视听表现⼿法的探索。这⼀时期,在寻根⽂学思潮的启发下,寻根电影与之积极呼应,并形成互动,在⾼质量的⽂学作品的滋养下,寻求电影艺术的独⽴创作与发展。
三、电影艺术与新写实⽂学互动中的个性化成长时期
80年代末池莉、⽅⽅、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说
家,主张还原现实⽣活的原⽣态,直⾯现实与⼈⽣,注重表现普通⼈的⽣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式。新写实⼩说家把⽬光投注到⼩⼈物的⽣存状态和⽣命体验中,以还原⽣活的⽅式来再现当下⼈们的⽣存状态和⼼理状态,关注视⾓的下移和⽣活本真状态的还原,使读者在作品中看到⾃⼰原⽣态的奋⽃与挣扎,引发强烈共鸣。
新写实思潮这种创作主张的转变以及迅速出现的优秀作品,对这⼀时期的电影创作产⽣了深刻的影响。参照新写实风格的关注视⾓与美学风格,当时的电影创作也开始将镜头对准普通⼈的平民⽣活,开始了对普通⼈的⽇常⽣活遭遇和困惑的讲述。在借鉴新写实思潮的视⾓、风格与优秀作品资源的同时,电影界对电影艺术表达⽅式创新的探索也⾛出了⼀条个性化的成长之路,从纪实⼿法的运⽤到巴赞长镜头理论的实践,都展⽰了不同的审美体验。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短暂辉煌后不得不⾯临国外进⼝⼤⽚挤压国内市场的压⼒,对中国电影市场化转型的思考刻不容缓。随着改⾰开放的深⼊,商业化浪潮势不可挡,⼤众化⽂化开始席卷中华⼤地。第五代导演中张艺谋较早开始转变创作策略,创作风格由寓⾔化转⼊写实性,镜头由历史景观的呈现转向对现实⼈⽣的反映,从不同层⾯展现普通⼈的⽣存状态。他这⼀时期的代表作品如《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个都不能少》等都体现了对纪实⼿法的运⽤,包括使⽤⾮职业演员、纪实
性偷拍、⾃然光源以及同期声等⽅式。张艺谋这⼀时期的电影虽然意识到需要记录普通⼈的⽣活状态,但其创作中传统现实主义“含义先于存在”的理念依然根深蒂固,这种对“含义”的追求难免对现实有所遮蔽。贾樟柯曾说第五代作品中“看不到真实的⽣活和⼈⽣”⑥。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在新写实思潮影响下,追求对⽣存本相的真实呈现。第六代导演⾃⾝创作地位较为边缘化,少了份知识分⼦精英意识,多的是对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与主流社会所对应的弱势边缘体⽣存状态的了解,也体现出巴赞、克拉考尔的纪实主义“存在先于含义”的理念,否定主体的合理性,尽量排除主体的影响。
与新写实⼩说相似,第六代导演对⽣活的表达往往体现在消解、淡化故事情节上。贾樟柯的《⼩武》、管虎的《头发乱了》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是对⽣活场景的真实展⽰。第六代导演⾮常推崇巴赞的纪实美学,在拍摄⼿法上深受巴赞的长镜头理论的影响,偏爱⽤长镜头不动声⾊地记述家庭⽣活的平凡琐事和⽣活场景。通过这种平静的甚⾄是缓慢的镜头表现⼒,为观众呈现最真实的个⼈⽣活状态,在平淡中展⽰⽣命内在的⼒量。文献综述的范文
总的来看,新时期⽂学思潮对我国电影创作产⽣了深远的影响,电影艺术在不断汲取⽂学养分的同时,努⼒探寻“本体”的发展,从电影独特的艺术⼿法出发,追求“电影性”的彰显。关于电影“⽂学性”和“电影性”的争论也体现出电影理论的不
断发展。⽂学与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应在保持各⾃独⽴性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同时发展各⾃独特的阐释⽅式和表达路径。
注释:
①⾦昌庆.新时期电影⽂学寻根思潮研究[EB/OL].中国学术论⽂数据库.
②齐伟.从误读到正解:1980年代电影“⽂学性”论争的再考察[J].东南学术,2015(2):213.
③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M].外国⽂学研究,1982.
④[韩]慎锡赞.从伤痕到寻根――新时期⽂学思潮流变回顾之⼀[J].南⽅⽂坛,1997(6).
⑤韩少功.⽂学的“根”[J].作家,1985(4).
⑥李斯特.专访贾樟柯―拍真实的中国⼈[DB/OL].天涯社区⼀华语电影,2004-10-17.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3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053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影   思潮   创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