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进程的新探索——中国民族史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会议...

中华民镂荃同俸历史进翟的新探索
度坐标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徐长菊
战时机制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2020年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一一凝聚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在青海民族大学文实校区顺利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民族史专业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杨虎得院长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研究员,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大学刘正寅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马成俊教授分别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致辞。马成俊副校长代表青海民族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青海民族大学的发展历程及学科特、科研成就,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史学科的建设提供大力帮助和支持。
开幕式后,南京大学华涛教授《抗战期间回族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刘玉堂教授《西汉对匈奴和亲政策的学术史考察》、吉林大学程妮娜教授《金初女真皇族与宗室博弈考论—朗琴h3000
—以国伦勃极烈的家族为中心》、云南大学刘正寅教授《别失八里:明人的西域认知与话语》、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大龙教授《农耕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青海民族大学张科教授《建构、认同与固化:“汉裔土司”何以发生》等主旨发言引发了与会代表热烈的讨论,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许多真知灼见的学术思想。
本次会议分线上线下共七个分会场,即三个线上分会场和四个线下分会场。线下会场中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民族史学科理论与方法”“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三个主题展开学术讨论,会场气氛热烈,发言踊跃。
线下第一分会场中学者们以“中国民族史学科理论与方法”为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及论文主要有:黑龙《我国民族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郭远《梳昔展未: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浅析》、郝庆云《满-通立体裁剪
—以旗人家谱为古斯语族诸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考察》、许淑杰《满族民族认同的形成与强化—
—以“<;洪范〉观度、<;五诰〉观仁”为例》、李沛容《学派互鉴切入点》、刘瞳《从<;尚书〉观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
与学科融会:民国时期胡鉴民的边疆民族研究及其意义》、刘波儿《“身体”力行救中国:人种改良与构建同质精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赵海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沈雪晨《费孝通整体论式民族观的来源与性质》、李建宗《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谷苞先生的民族史研究》、李璐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思想及其意义》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深入讨论与交(下转封三)
流,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史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研究现状总结、中国民族史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发展历程、历史上不同民族与地区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以及对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贡献等当下学术热点问题。专题讨论气氛热烈,主题突出,精彩纷呈。
线下第二分会场主题为“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会专家学者及论文有:王耀科《西羌在青海的活动及其社会影响》、安梅梅《从道制的发展演变看秦汉边郡民族的国家认同》、贺冬《论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成逻辑》、何积英《从地名演变看民族文化交融》、徐长菊《从道教的传播看民族文化的交融》、王英《多元与一体:青海藏族聚集区形成的历史考察》、龙运荣《舜帝南巡与南岭走廊民族交融及南北文化交流》、魏梓秋《“同文”与“同治”:汉语汉字在清末河潭民族地区的使用及影响》、邱运胜《明清时期滇南儒学发展与彝族宗族文化》、勉卫忠《论茶马古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功能沢金鑫《清代索伦马贡考》、陈昱彤《清代汉藏两地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以贡赐物品为中心》等。在这场会议中,学者们提岀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关涉到民族文字发挥的作用;不同文化体系在历史与空间的流通中,尤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被赋予的意义;空间、政治理念、经济、冲突等多领域中民族文化的交往和互动等新的课题。大家普遍认为,田野调查有助于历史在现代的反映,研究者除了穷尽史料、考古资料外,还应展开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以此印证、升华史料与观点,并对史料形成新的解读。
线下第三分会场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为主题。与会学者与论文有:东本加《身份传承与权力再现:吐蕃赞普后裔西藏贵族索康世家》、赵珍《平准视域下康雍乾三帝的安多治理策略》、聂红萍《青海瞿昙寺与清朝关系的演变》、刘锦《雍正初年清朝的准腐尔政策与清准游牧边界的划分沢吴忠良《乾隆朝吉林、黑龙江与内蒙古的边界划定》、棊岩《三姓“和屯”及辖区“嶋珊”》、胡箫白《沟通汉藏:洪武初期河洸地区的地缘功能调整与地方秩序变动》、姚胜《从王朝认同到国家意识:对永历狩缅的诸叙事考察》、韩彦《历史记忆与文化变迁:<维西见闻纪〉与滇西北多民族社会研究》、余涛生《清代台吉的封授及其源流》、王健《味觉、族与历史:贵州东南的“香盐”与酸汤》、严奇岩《“合把”与清代民国时期贵州乡村治理》等。学者们主要讨论了历史上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关系,以及中央王朝不同时期的调整与演变;边界在历史上的演变,以及对现在的影响;地方性文献叙述方式的开展、意识形态的变化、历史书写的特点以及背后的原由;民族地区现实生活情形、社会文化结构及民族记忆认同;多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中显现的语言交融;历史上乡村治理模式对现在乡村治理具有启发性等论题。
线上四个分会场分别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考察”“边地社会与族流动”“民族文物文化与文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为主题展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多位学者提交了论文并在线上通过腾讯会议方式展开交流发言,讨论热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线下会场,各分会场也推选出代表参加闭幕式的线上汇报。
闭幕式由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贾伟教授主持。闭幕式议程包括三位学者的主旨发言、七个分会场总结报告、学术年会总结报告三项内容。其中陕西师范大学王欣教授《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兰州大学杨文炯教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中国民族史话语的主旨》、中国社会科学院彭丰文研究员《历史记忆的整合与北魏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探究》的主旨发言,体现了当代学界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实践。学者们认为对学科建设的意义与价值,要从实践层面促进民族史学科建设。七个分会场代表分别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讨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考察”“边地社会与族流动”“民族文物文化与文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为主题进行了汇报。刘正寅教授为大会作了总结,刘教授指出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全球史视角为切入点,将传统的史料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是今后民族史研究的主流发展方向。历史学科也必须与时俱进,向其他学科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并积极开展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同时,刘正寅教授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专家学者们精彩的学术报告,以及不同角度的交流互动,对推动我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以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此次会议聚焦“凝聚与发展”主题,学术内涵丰富、视野宽阔,既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拓展,又注重中国民族史发展中具体个案的探索,必将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国民族史学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冲突
作者简介:徐长菊(1979-),女,土族,青海互助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史研究。
[责任编辑张科]
[责任校对王淑琴]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5: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033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民族   共同体   中国   历史   民族史   发展   青海   意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