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力的六种分类

力的六种分类
力的容,可以分作六门来说。
(一)的发动
从发动上说业力,便有所身、口、意三
1.
就是身的作,也就是我们的一切行,如手投足等,又分二:
(1)身表业______显身而有所表示于外者。
(2)业____示已终报应至之间一种秘之招果符契。
2.(或称语业
世界人体之最就是口的作,也就是我们的一切言音,如爱语诳等又分二:
(1)————发语而有所表示于外者。
(2)语无———表示已终报应至之间一种秘之招果符契。
3.
就是意的作,也就是我们的一切思惟,如审虑决定等,又分二:
(1)意表————然作意而有所表示于者。
(2)———表示已终报应至之间一种秘之招果符契。
层说业的发动虽然可分三(身、口、意),而实则只是以一业为主。因为我们对 一件事情,必先由我们的意,审虑此事做否,次乃决定此事做,然后才动发语便是意的三种思:一是审虑思,二是决定思,三是动发胜思。所以身、口、二业实应摄于意之中。像这样由审虑决定二思以至于发语所造的,便之“故思业”,否则谓之“不故思业”
(二)力的德性
德性上说业心游力,便有所、恶、无记
1.
就是一种白善的又分十,并且各有上中下三品。
(1)护生命———不
(2)布施资财———不偷
(3)勤修梵行———不邪淫
以上是三种身善
(4)说诚实语———不妄
(5)作利益———不绮语
(6)善言安慰———不
(7)和合彼此———不
以上是四种语
(8)常怀舍心———不
(9)恒生慈念———不瞋
10)正信因果———不痴
以上是三种意善
2.恶业
就是一种黑恶又分十,并且也各有上中下三品。
(1)害生命———
(2)不与而取———偷
(3)非法行淫———邪淫
以上是三种身恶业
(4)虚诳语———妄言
(5)作杂秽语———绮语
(6)作粗恶语———
(7)作离间语———
以上是四种语恶业
(8)贪欲无厌———
(9)生瞋恚———瞋
10)常怀邪———痴
以上是三种意恶业
3.无记业
就是一种非善非,不能记为善或为恶,又不能受苦果或受果。除前两业之外,都属于此
层说,上面所的善、恶、无记,只是就平常的散心境界而言,实则还有一种定心境界,就是那些修世间禅定的人所造的。所以散善之外,另有一种禅定业禅定业有八:即初、二、三、四、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
层说,上面所禅定业等,又只是就世的凡夫境而言,实则还有一种圣境界,就是那些修出世圣道的人所造的。所以有漏之外,另有一种
(三)力的果
报上说业力,便有所福、非福、不动
1.
就是由善而招果。只是就欲界,又可分二:
(1)———中品十善所感,生于人道中,受其善(其下品十善则生于阿修道中。但阿修常分于人天鬼畜四道之,故法相宗不别立之)。
(2)———上品十善所感,生于天道中之欲界六天,受其善
2.非福
就是由恶业而招苦果。只是就欲界,又可分三:
(1)狱业———上品十恶业所感,生于地道中,受其恶报
(2)饿———中品十恶业所感,生于畜生道中,受其恶报
(3)畜生———下品十恶业所感,生于饿鬼道中,受其恶报
3.不动业
就是由禅定业而招禅定果。只是就界、无,即初天、二天、三天、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凡八天。也就是天,但胜于福业中之天
又此中初伺之火,同于欲界,故与欲界同被火。二禅内有喜水涌,故与欲
界初同被水。三禅内受,出入息风摇鼓如故,故与欲界初同被风灾。四以上,息,故三灾不及。
层说,上面所的福、非福、不动,只是就世的凡夫境界而言,实则还有一种圣境界。就是些有漏的果之外,还有那些的果
(四)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业力的分量
从分上说上面说业力,便有所谓定、不定二
1.定受
医院合同管理系统
是由故思(故意)所造重业决定,且受分也有一定,便之定受。在顺现受等四业中,可分三:
1顺现__生受
2生受___次生受
3后受__第三生已去受
4不定受__见下
2不定受
是由故思(故意)所造轻业,不定受,或受分不定,便之不定受。在异熟定等四业中,可分 三:
(1)异熟定___报定时不定
(2)分定___时定报不定
(3)二俱定___
(4)二俱不定__时报俱不定
层说,若人造是出于故意,但如果后得到圣位中的解脱,便谓定了。就是未得解脱的人,若在造后能深自追悔,或更能加以对治,也能定受业为不定受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五)力的作用
作用上说业力,便有所引、
(1)引业
  引生“自他同一”的总报引业。凡土界趣根身的相同,均属引业所引。譬如画师白描一些人物的廓。
(2)满业
圆满“彼此各别”别报满业。凡寿、夭、美、丑、、通的差,均属满业。譬如画师就那些白描的人物廓上施彩绘。
    进层说,出世的圣者有一种不思议业用,便胜于世的引、了。
(六)力的交互
互上说业力,便有所共、不共二
1.共
多人所感,共共享。此又分二:
(1)共中共———如山河等,有情共同受用。
(2)共中不共——如田宅等,私人自受用。
2.不共
一己所感,自变自用。此又分二:
(1)不共中共———如身体等,他人相依受用。
(2)不共中不共——如眼耳等,一身自受用。
    应当注意的要
(一)的发动主体,只是我们的“意”。就世,上生天,下狱,都是以这个“意”主。就出世,超出三界,妙证菩提,也都是以这个“意”主。 诸恶莫作,善奉行。自其意,是真佛教”,所以佛的人善于化自己的心意
(二)的力量虽是强大,可是到了圣位中解脱的境地,它便移了,消了,甚至就此失了。就是未得解脱的人,也只要能深自追悔,或更能加以对治,也就可以使它移、消解。所以我们要想避免 那些力所招的苦果,最好是求得解脱,其次便是追悔治,佛正水性润滑剂处着眼。
(三)佛的人又在是依着业力的原则而修。第一步的持戒,便是制约我们身、口、意三业的发动,以免更造不善的而招有漏的苦果,更由意领导入定修,悟彻这个业力的幻,而由此别积无,以求超出些苦的三界四劫。成佛之后,乃妙用三,普利有情,那的作用和功德便不可思了。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2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000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于   所感   欲界   有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