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概述(下)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与文学
1、战乱与分裂→文人心态的复杂;生死、游仙及隐逸等文学主题的相对集中;文学基调及风貌的多样化
2、门阀士族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1)士族的文化特权→寒士不平的文学主题
2)文学的士族化倾向→创作队伍:文学家族大量出现。
卫星数字电视    创作内容:以炫耀门第、美化王权、向往声为主。
    审美情趣:崇尚虚浮,情感细腻,气质纤弱。
3)文学的宫廷化倾向→创作内容:主要以吟咏月露风云、表现宫廷声为主。
针眼儿警官                      审美情趣:竞巧争奇,骈俪轻绮。
                      文学形式:注重声律,讲究技巧。
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潮与文学
1文学批评著作大量涌现。
            (魏)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综合性的文学专论。
              (西晋)陆机《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较系统而完整的文学创作专论。
              (梁)钟嵘《诗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论。
      (梁)刘勰《文心雕龙》总结自先秦、两汉至齐梁以来的创作经验,并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成果,建立起完整、严密的文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部辉煌巨著。
ppp游戏
      (梁)萧统《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古代诗文总集,选录了从先秦到齐梁130位知名作家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共700多篇。
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潮与文学
      2、诸如风骨风韵意象兴象等许多文学批评概念和术语出现,逐步形成了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一些特定范畴,再加上意与象形与神高庆狮等关系的探讨,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内容,同时,也标志着这一时期对于文学内部规律探索的加强。
      3、文学创作上所体现出来文学思潮也极为活跃。从建安风骨正始文学,从东晋玄言玄理再到刘宋山水清音,从齐梁新体诗到梁陈宫体诗,文学的风尚、题材和风貌的潜隐流变,无不呈现出这一时期求新求变的文学趋向,也折射出文学思潮的活跃与新变。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安、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             诗歌为主要体裁
建安文学:建安元年至魏明帝末年(196-239),主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蔡琰,忧时伤世,多慷慨悲凉之气。
正始文学:正始元年至魏末(240-264),主要作家为¡°竹林七贤¡±,多遗世独立与忧生之嗟。
两晋文学:西晋文学以太康时期(280-289)为主,出现了以¡°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为代表的作家,呈现出对繁缛、对仗等形式美的追求。
            东晋文学自晋室南渡(317),终于刘裕篡晋(420),玄言诗长达百年之久,晋末陶渊明带来新的气息。
南北朝文学:南朝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山水诗的兴盛,鲍照乐府诗的贡献,齐¡°永明体¡±的出现,梁陈宫体诗的形成,北朝乐府民歌和庾信的创作为人称道。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地位
            环丙沙星栓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充满新变的时代,一个充满开拓与创造力的时代,一个许多新的文学思想、文学观念、文学题材与体裁、文学风格与表现方式不断产生的时代,近四百年间涌现了一幕幕生动活泼的文学景观。这一时期的文学是一个承上启上、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
              1、它使中国文学摆脱了政教观念的束缚,进入了文学自觉时代。
            2、随着文学的自觉,对于自身的特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一些内在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刻和丰富。
            3、文学题材和体裁更加丰富多样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
文学的自觉
        鲁迅在其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motorla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经过三百多年才得以实现,魏晋则是文学自觉的开始。
何为文学的自觉?
            所谓文学的自觉,一指文学创作的自觉,二指文学观念的自觉。
            文学创作的自觉,是指文学创作主体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注重文学的抒情性特点,并注意到文学的形式美。
            文学观念的自觉,是指对文学本身的特征和文学创作的规律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来指导创作。
          因此,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始于魏,发展于西晋,而成熟于齐梁。
文学自觉的表现特征
文学自觉最显著的标志是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创作的繁荣
1、文学受到重视,文学集团活跃,文学作品日见繁多。
              建安时,曹氏父子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结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集团。
            魏末有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
            西晋时有围绕权臣贾谧的包括陆机、左思等在内的¡°二十四友¡±。
            东晋前期,在会稽一带有以王羲之、谢安为中心的文学交游。
            宋临川王刘义庆门下招纳了鲍照等众多文士。
            齐竟陵王萧子良周围有著名的¡°竟陵八友¡±
            梁武帝萧衍和昭明太子萧统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简文帝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2、文学在题材内容、体裁形式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在题材方面的开拓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陶渊明创立了田园诗
谢灵运、谢朓完成了从玄言诗山水诗的转变;
萧纲文学集团开始创作¡°宫体诗¡±
边塞、咏怀、咏史、咏物等题材分工更细密,内容更丰富。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创作的繁荣
    2)在文学体裁形式上,诗歌、辞赋、散文等不断演革变化,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①诗歌
    五言古体更加成熟。
    七言古诗有显著进步,逐渐演化出七言歌行体和七言齐言体两大类别。
    齐永明年间的新体诗,为后来律诗的形成奠定基础。
    南北朝时期律诗有了雏形。
    在中国古代诗歌几种基本形式的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关键时期。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创作的繁荣
②散文
              政论、史传、记游、书信、章表、志铭等体式繁多,总体潮流是散文的骈俪化,并最终推出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骈文体式。骈文追求骈偶、词采、声律等形式美,使散文艺术登上了纯艺术的殿堂。
③辞赋
            辞赋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律化,更讲究藻饰、声律、骈偶、用典,语言工整精丽。
④小说
            小说在魏晋南北朝也初具规模,志怪志人对后代的小说、戏曲产生了很大影响。
 正始文学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实际上是个名士集团。山涛、王戎后来投靠司马氏,其余五人都崇尚老庄,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对礼法名教,对司马氏的篡权夺位不满。文学成就上,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但无诗流传;刘伶只有一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
     阮籍诗:隐晦曲折、旨意遥深
  1、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嫉俗之情的发泄。
   2、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
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的厚重了。
    3、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赠秀才入军(九)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评析)此诗为想象其兄日后在军中的戎马骑射生活之作。句式两两相对,语言明快飘逸,形成一种内在张力,颇有气势;同时又形象鲜明,灵动生姿,独具风神。虽为赠人,但那高蹈的神情却是属于嵇康的。
太康诗坛
  太康时期是西晋文学的鼎盛时期,是士族文人主盟诗坛的开始,对晋南北朝诗歌艺术的发
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出现了一个诗人体,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绮丽繁缛是其主要特点,如拟古、追求词藻的绮艳雕饰、描写繁复、骈偶句式等。唯有左思能独树一帜。
  东晋玄言诗
  1、所谓玄言诗是指以诗歌的形式阐述玄佛哲理的诗歌。玄言诗形成于西晋末年,盛行于东晋,而其发端却应追溯到魏晋之际的正始时期。《文心雕龙》说:正始明道,诗杂仙心。”“明道指诗歌中倡明老庄思想,诗杂仙心则指诗中含有游仙的内容。
   2、嵇康、阮籍部分诗作中,老庄思想渐浓,诗情理趣相融合,实为玄言诗之渐。不过二者多是借老庄言志抒怀,有为而发,曲折地表达自己对现实与人生的看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不能与后来的玄言诗同日而语。但是他们诗中的玄学情趣,以及把老庄思想引入诗的形式之中,却对玄言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3、西晋,玄言诗赋渐为流行,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郭璞的《游仙诗》是其中佼佼者,大多寄寓着现实的感受,有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生不逢时的哀叹,也有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但诗人却到玄虚的神仙世界寻精神寄托,逃避现实矛盾,整体倾向是消极的。 
  4、东晋,玄言诗充斥诗坛,代表诗人为孙绰、许询,诗的内容几乎全部变成老庄旨意的发挥或注解,既完全脱离了现实,也毫无艺术性可言,建安以来的写实传统中断了。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1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99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中国   诗歌   题材   文学批评   正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