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谐思想

【摘 要】中华文明,中庸和谐占据着中国传统思想灵魂的地位,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和之美”。而和谐美学的文化根源恰恰是中华文明的传统思想,它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贯穿于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和谐之美”是中华文化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和谐思想;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美学;
美学作为一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性学科,是对美本质规律的研究,促使人们在生活中认识美、发现美。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和之美始终贯穿于中华文明之中。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特征,又具有高度稳定的特点,它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和谐思想对研究中国传统美学以及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民族性的和谐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传统美学
1)“和”之本源。
“和”,本来是一种乐器,原本写作“龢”。关于“和”的思想,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体现:“……直而温,宽而栗,现代优化计算方法>黎曼函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天府热线,歌永言,声依永江口涣,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中的“和”乃和谐之意,人祈天保,人尊天神,天人合一,神人以和。其中的相成相济之“和”为发端,这里的和虽然不是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和”的思想,但这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和“的美好憧憬与幻想。另外“《易传》中有关“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带“中”的卦爻都是吉卦、吉爻。“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晏子·春秋》中“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亨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这里的羹就是说各种不同的味道经过调和达到美味,意为和,而和恰恰是各种不同的事物达到协调统一而又不失个性的程度。晏婴这个举例深刻说明和的意识已经普遍于生活,从概念的角度上升为一种中华先人的一种意识。继而《史伯·春秋》“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史伯看来,世界万事万物由“和”而生,“同”则不能生物。和晏婴与史伯的“和同之辩”把和意识上升到一个哲学的概念。《论语·子张篇》:“君子和而不同,中国统计年鉴2008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界定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三峡天丛君子在做人上,不是一味的盲从,而是“和而不同”,既与人和谐相处,又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而“同而不和”之小人只会没有主见的盲目随风逐流而又不能与人和谐
相处,这也是儒家美学“和同”之分的又一高层次的逻辑内涵。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32: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989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统   中国   美学   思想   具有   哲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