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轨迹、机制与成效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轨迹、机制与成效
摘要: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独立地位的回归,使得社会及学界对劳动教育的关注日益提高。国家政策层面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对劳动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政策工具是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其选择与使用是否合理是决定政策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基于政策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政策工具与政策文本内容两个维度分析我国的劳动教育政策。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政策;变迁shr
引言
量子电子学报制度作为推进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生资源之一,有其自身的演变逻辑和发展脉络。历史制度主义恰好从历史维度提供了动态变迁视角和内在逻辑机理分析。据此,基于优化劳动教育政策的现实需要和既有研究不足的张力,本研究依据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社会
网络方法,分析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轨迹、机制和成效,以期为劳动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1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规定了其应承担一定的时代使命,到了时代发展的关键阶段,相关的教育政策会顺势而生。任何制度、政策都必然会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当然也都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历史印记。古代人类的教育是渗透在劳动和社会实践中的,教育与劳动起初是一体的。古代时期的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也是“年轻一代获得劳动经验”的主要教育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与教育基本上是融为一体的。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演进过程中,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教育也随之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育人员。但是,“分离”并不意味着“孤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大机器生产出现,现代科学技术使生产过程产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自然力代替了部分人力,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的第二次分离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诞生,马克思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普遍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总体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
策变迁。总这是时代变迁中劳动教育经验的累积与完善,是劳动教育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
2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机制
第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促进工农业发展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环境中,教育方针的确立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提供了动力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提出“实行教育与生产结合”的教育方针,要求中小学适当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等。然而,促进工农业发展这一动力对劳动教育成效呈现存在适切性有限的问题。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关键途径。劳动与教育相互交织,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互融互通,是贯穿于一切教育形式的独特内容。促进工农业发展侧重劳动技能、劳动情感的培养,政府相继出台培养劳动教育技术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醋酸甲酯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第二,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助力现代化建设形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助力现代化建设是政治背景下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必然会受到来自政治方面所产生的政策惯性作用所影响,并被更为宏观的政治政策所
制约。在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财政、师资和教育设施等都相对落后,因此,该时期我国出现了学生无学可上、生产领域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初中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以解决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师资不足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劳动教育不仅对不同时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也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助力作用。在文化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其实用主义也逐渐向各个领域全面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渐渗透到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推动了劳动教育助力现代化建设。
3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成效
3.1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
劳动教育是引导青少年实践创新的重要途径。从学理上分析,劳动教育应立足于通识教育,立足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更应立足于课本知识的理论基础上。劳动教育不应被简化为单一的体力劳动或智力劳动,而应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历经一系列变迁,劳动教育的形式也逐渐丰富。
3.2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
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推动了劳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完善的劳动教育政策促使劳动教育更快更好实施并贯彻到位,极大地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价值等逐渐趋于完善。
华夏智能气功3.3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劳动教育的功能从缓解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师资不足等困境发展为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再转变为社会实践、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其他“四育”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体系,成为中国特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劳动教育的政策历经反复变革和不断完善,其功能随之不断发生改变。目前已实现从劳动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劳动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助力现代化建设的功能转型。布兰奇
结束语
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是在历史继承上的创新与完善,确定了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时代意义,从顶层设计上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为劳动教育
实践指明了方向。然而实际上,由于对话机制的缺乏,劳动教育陷入政策要求与实践“两张皮”、各为阵地的尴尬处境,急需政策研究跨越鸿沟。劳动教育政策研究在概念内涵、师资队伍、学生劳动特点、保障条件、督导评价等多方面有待拓展与深入,从而丰富研究成果,推动劳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刍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空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6):43-50,57.
[2]曲建武,黄磊.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教育科学,2022,38(5):1-7.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39: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979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劳动   政策   变迁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