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历年语文试卷(江苏卷)参考答案

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解析】匠心:巧妙的构思。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此处用“匠心”更恰当。
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入入胜。结合语境,应用“别有洞天”。饱满:丰满;充足。浑成: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等自然,浑然一体。此处应用“浑成”。
2.A【解析】作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从对仗的角度来分析,所给诗句中“墙头”为处所状语,且为名词性,所以D项中的“蝉曳”不符合要求;此外“雨细”为主谓结构,而“无语”为动宾结构,所以B项也不符合要求。再看“纤草”为名词,C项中的“雨来”不符合要求,故选择A。
3.B【解析】B项中的“敝校”不当,称自己可以用“敝”,但从情感上来说,不能说自己的学校是“敝”;另外,“躬临”是敬辞,用于别人,不能用于自己。
4.D【解析】阅读五个句子可知,④句写到达“箕顶”,后面可以承接②,②句说箕顶是悄寂无声的,⑤句中“空旷”紧承②;此外根据横线后面的内容,“那个遗址”前面承接
③,所以答案是D。
5.C【解析】此题可以从选项中去寻答题的灵感,从画面来看,中间是一个人,后面有很多东西,眼睛却盯着前面的很少的东西,由此想到“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6.B【解析】责:要求。
7.B【解析】A、c、D三项的“其”都是代词,B项的“其”是语气副词,表祈使,可要,当。
8.(1)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2)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9.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
【解析】从第一段“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可知他不愿承担老师之名;第二段有“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这是他拒绝的第二个原因,也就是“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第三段有“亦可交以为师矣”,这是说可以互相学习。
【译文】游离龈
尊敬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要拜我行事,还埋怨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心志,准备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举凡我所写的那两
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头,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老师的内在一天也不能忘记。我聊且作歌来规劝自己,做事遵循自己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在他人面前为师的资质.,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内在(的实力)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行事,我该拿你怎么办呢?说内在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中都是,你可要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
你所说的仲尼的主张,难道容易吗?仲尼是可以学习但是不能跟着做的。为学到了极高的境界,这就是又一个仲尼;没有到达极高的境界却要像仲尼那样去行事,就如同宋襄公酷爱称霸因而使得国家败亡,最终中箭死去。仲尼难道会轻易发表言论吗?马融、郑玄,这两个人是只拘泥于辨析章句的老师。当今世间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你如果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人的认识是有相同有不同的,你不要用韩愈要求我。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有来请教我的,我难道曾经怒目不讲过吗?
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气势有如开了一条大道将要快马加鞭。加固车子,喂肥骏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缰绳,顺着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了这个哪里还要拜师呢?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
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希望你尽快到来,我可以整天与你谈说,不疲倦,不吝啬,不恣意而行。假如去除师生的名头,保全师生的本质,用有余的交换不足的,也可以交换着做对方的老师了。这样的话,没有世俗的师生之名的牵累又对自己有益处,从古到今没有喜好学术却回避这个的人。柳宗元回复。
10.(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解析】根据诗歌标题及“九日驱驰”可知,诗人是乘兴前往的;而“不遇”及“又”
和“空”可知诗人是很失望的;根据最后两句可知,诗人对王侍御人品的欣赏和叹慕。(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解析】诗句中有“识者稀”,也就是少有人知;“哀猿啼处有柴扉”可知其住所在深山,并且居室简陋;“沧江白石渔樵路”可知其与渔樵为伍。以上都可以暗示“隐者”的身份。
(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解析】韦诗的最后一句“门对寒流雪满山”是对友人王侍御所居环境的描写,诗人寓情于景,正是这
样的环境才造成友人的诗风,这里包含诗人对友人品质的钦慕。李诗结句有两种理解,可以理解为想象诗人日暮归来,也可以理解为想象隐者日暮归来,根据理解方向确定其中包含的情感。
【诗歌鉴赏】韦诗第一句叙写诗人一旬中九天为公务奔忙,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休假日。
第二句写诗人利用休假日去拜访友人王侍御,不料扑了个空。“不遇又空还”把诗人乘兴而来却寻访不遇的沮丧、懊恼心情表现得非常真切。第三、四句诗人从赞美友人诗思入手,进而衬托出其不凡的人格。末句妙语双关,既是对友人居住环境的具体描绘,又是对友人诗思诗境的比况形容。李诗的前两句写隐者远离城市,不愿经过城市,所以认识他的人很少,他的平生志向就是过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这并不能改变隐者的志趣。最后两句的主人公既可以理解为诗人,也可以理解为想象中的隐者,其中的“沧江白石樵渔路”写的是诗人(隐者)渐次走过的路,他行于沧江之上,走过白石之地,踏过樵夫的路,穿过渔夫的径,就这么一路洒脱地走来,从清晨走到日暮,然而傍晚时分,忽然下起了一阵秋雨,以至“归来雨满衣”。荧光探针
11.(1)定乎内外之分(2)春与秋其代序(3)不霁何虹(4)气吞万里如虎(5)白露为霜(6)无案牍之劳形(7)往者不可谏(8)人至察则无徒
12.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解析】由第①段内容可以看出,她期待着渥伦斯基的回信;第②段中“还没有看,她的心就绞痛起来”一句,说明她先已绝望;第③段是写渥伦斯基回信的内容;第④段中“她含着恶意的微笑”说明她对两人的情感彻底绝望;第五段中“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一句,说明她已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的绝望。
13.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解析】在本段中,作者描写了年轻人、站长、卖汽水的男孩、几个太太和孩子等的表现,根据当时安娜的处境和心理来看,这里有客观描写,更有安娜的主观感受。再根据
“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及“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等可知,此时的她已有些恍惚,所以对别人的表现非常敏感甚至有些神经质。而这些人物的表现正突出了她的这些心理状态。
14.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
【解析】根据文段中“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上帝,饶恕我的一切!”等可知她的恐惧、迷惑、悔恨等。由此可知,她并不是真的想死。小说这样写更能突出悲剧的意味。
15.“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解析】解题的关键就是此处“蜡烛”的比喻。由“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可知,这是安娜死前意识变化的过程。再由“她曾借着它的烛光……”可知,这里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作者用此句对安娜的死作了总结。
16.“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
【解析】“个”这一词语,在第三段中,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通过划分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内容,可知“个”这一词语的内涵:“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17.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
【解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首先要明确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内容,然后结合写作中心,对各层次进行概括。在第四段中,作者先围绕人的境界的三个层次展开分析,在具体分析时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然后对中国画的“台上玩月”和中国画家的“高台玩月”所表现的内涵进行理解。明确了这些内容,就可以清晰地划分并理解这一段的层次。18.“不离亭子”,表达了一个小“点”的生命自信;“不在亭子”,表现了生命在无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与乾坤的关系,写出了“小”的个体面对无限“大”的宇宙可
采取的态度,反映了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突围的可能路径。
负压病房
间戊二烯【解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需要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充分的认识,并结合作者的感情倾向,挖掘出具体内容的深刻内涵。文中“不离亭子,不在亭子”是在论述“高台玩月”这一境界时所说的,这样,结合这一写作中心,通过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联系“乾坤草亭”中“乾坤”所代表的“宇宙”这一“大”的内涵,便可以得到全面的答案。
19.【立意探索】材料用“有人说”和“也有人说”的形式,明示了“青春不朽”和“青春易逝”两种不同的看法,写作的指向比较明确,考生可就其中一个方面立意,也可两者结合辩证立意。从“青春不朽”角度立意:虽然年龄概念上的青春逝去了,但精神意义上的青春是永远不会逝去的;年轻人有朝气,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就永远不会老去;
等等。从“青春易逝”的角度立意:年轻人的阅历不够丰富,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未免显得天真:人总要老去,仅有信念是不够的,要面对现实,再深一步理解,即不去相信不朽,而是珍惜人生的每一个季节。从两者结合的角度立意:“老去”是时间层面的概念,“不朽”是精神层面的概念,时间可以流逝,但精神永远不朽。
附加题
20.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解析】为文言文断句,需要将语句放在整个文段中思考。首先,要通过阅读整个语段对文段有大致的理解。其次,要对需要断句的内容有一个仔细的分析,抓住其中“必、后、既”等虚词,作出是否停顿的判断。另外,要结合语法分析,明确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21.洛阳
【解析】解答这一试题,首先需要对一些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蔡琰生活在宋代之前,而在这个时期,“东京”一般是相对“西京”长安而言的,因此,“东京”指的应是“洛阳”。
22.C【解析】解答文学常识类题目,需要对具体作家作品有充分的了解。题目要求判断《列女传》的出处。首先,这部作品中记载有蔡琰的事迹,所以肯定不可能出自《宋史》。
此外,从文段可知蔡琰与董卓等同处一个时代,显然是汉代后期。又排除了《史记》和《汉书》这两部作品。利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23.时代诗风、家庭影响、创作时间
【解析】概括文中的信息,需要抓住文章的写作中心,体会各部分的写作重点。题目要求概括文中的信息,在具体分析时,就要对整个文段进行深入分析,划分出具体的层次。
通过分析,文段的第一个层次写了蔡琰所处的时代,第二个层次写了她的诗歌风格,第三个层次则从家庭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第四个层次则对诗歌创作时间进行了分析。
钛磁铁矿通过上述分析,很容易得出答案。
24.AC【解析】A项,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曹操之伪”而不是“不识刘备之伪”。“倾向”也不是“拥曹反刘”,而是“拥刘反曹”。C项,《边城》整部小说并不都洋溢着“狂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4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977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老师   友人   诗人   理解   可知   作者   解析   写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