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初中正值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推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去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打消他们的认知顾虑,给教师实施各项人才培养计划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引导他们自主分析、合作交流、探索未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三观,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成功,最终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初中教育之所以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因为该科目课程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和态度,同时影响着学生生活态度的形成、价值观体系的建立。初中生的思维尚不成熟,他们正值建立价值观念、形成生活态度的黄金时
期,只有在这一阶段不断接受正确的道德思想影响,学习法律知识,才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人格意识。因此,不仅是为了满足基础教育课程要求,也是为了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必须着力寻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主要措施
(一)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要做一名出的引导者,组织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明确重难点,将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到教学的突破点,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自觉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钻研精神。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虽然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学生没有锻炼自主发现和探索的能力,他们对新鲜的事物不能更好地理解,这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从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考虑,我们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学习知识,应重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此外,课堂教育要围绕人生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与道德相关的视频,看完后让学生针对道德问题谈感受,老师再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告
慢性病诉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或者让学生对一些案例进行分小组交流,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学生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丰富授课内容,加强课堂教学强度风洞实验室
丰富授课内容也是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越丰富,越容易对其重要意义和情感内涵形成深刻理解,从而提升个人素养,这种学生个人素养提升的过程就是课程教学有效性积极变化的过程。但是就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来说,大多数教师都将注意力局限在了讲解教材文本上,忽略了对课程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导致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局限性,阻碍了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2]。要想在当前环境下进一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必须先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多研究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机会,让他们突破学习局限、对教材内容形成新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和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无论是从互联网寻一些网络素材,还是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寻本校所用教材没有的内容,都是不错的选择,都要围绕课程主题展开。如此,学生在课程教育活动中可以更全面地接触知识、更综合性地思考问题,其收获必然是丰富的,整体教学也是高效的。
利扎曲普坦
(三)尊重学生主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新的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传统模式下的学习方法、效果展开对比不难发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活动,其教学效果远超于教师灌输。因此,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为目标,教师要调整课程组织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以“个人能力局限”最为突出。一些学生由于之前并未积累足够的自主经验和道德与法治知识,经常会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出现困惑,从而影响自主能力发展和课堂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从解决该问题出发,站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立场上寻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又能增强学习效果的课程组织策略——小组合作应运而生。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能够在小组交流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自主能力对知识展开交流分析,从而实现新的理解、获得新的收获,不断提升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久而久之,随着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在尊重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组织课程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必然会实现质的飞跃。
(四)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情感共鸣
除学生自主性影响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之外,是否存在合理的情境支持、教师指导能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授课效率和效果。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创设更加合适的教学情境,借助情境指导激发学生情感共鸣[3]。一旦学生在情境支持下和道德与法治知识及教师产生了情感共鸣,他们就能更积极地学习、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提升自我。反之,若他们始终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探究停留在理论层次,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必然迟迟无法得到提升。教师必须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方法,如讲述案例故事、展示真实社会生活图片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象为故事主人公、事件参与者。这样一来,学生必然会调动自身情感去思考问题、学习知识,对教材理论产生更深刻的情感层次的认识,教学有效性也就更加理想。
(五)加强学科融合,统筹道德法治知识
道德与法治知识不仅体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还在其他科目知识中有所体现,如语文、英语、历史等,将这些内容进行统筹研究并整合教学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和素养提升更加高效。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角
端粒的发现度出发,教师可以尝试进行学科融合,通过统筹知识向学生传递更丰富的道德思想和法律知识。但是回顾过往工作,大多数教师做得并不是十分理想,缺乏对其他科目中道德知识、法律内容的研究和整合,将学生学习局限在了本学科范畴内,阻碍了他们对知识的统筹学习和运用。教师必须改变刻板思维,加强学科整合,积极在历史学科中挖掘道德与法治教育素材,将语文科目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引导学生从中学习传统道德思想,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综合研究和整合运用。学生接触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收获必然越来越多,课程教学有效性自然越来越高。
称赞教学设计(六)合理运用媒介,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传统模式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所以会出現有效性差强人意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媒介的合理运用。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要想改变这一状态,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必须加强对媒介的合理运用。这里的媒介,既指电子信息媒介,也指社会实践媒介。当电子信息媒介缺失,教师无法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将道德与法治知识更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具象思考,从而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当社会实践媒介缺失,学以致用的目标缺少实践支持,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授课与学习效果自然
不够理想。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借助媒体工具将知识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引导他们对道德与法治信息展开直观观察和具象思考,让他们在理解理论内涵后参与实践、感知其运用价值,必然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他们对道德思想和法律知识的掌握,促进其深度学习。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对电子信息及社会实践媒介的合理运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教育很重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不断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想教育随着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还会学会做人,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陆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小议[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2):48.
[2] 吴珍珠.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12.
[3] 贾凤云.核心素养角度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教育界,2020(45):45.
[4] 方静.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0):1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2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950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知识   法治   教学   教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