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人教版“日本”为例_百度文...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人教版“日本”为例
摘要: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和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问题式教学,创设开放,动态的地理课堂,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的复杂地理知识分解,引导高中生逐步深入学习,阶梯式理解、构建地理知识,实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因此,将初中地理知识逻辑作为中心线,以问题的形式抛出,衔接或引出各地理知识点,通过创造和谐、共生、平衡的地理课堂,引导学生探索兴趣,主动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内容。
【关键词】:甲基铝氧烷问题式教学 初中地理 教学设计
一、问题式教学的内涵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串联教学活动,整合地理知识内容的教学方式。《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把教学过程设计成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过程。问题式教学通过师问生答,塑造交流性强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问题式教学,教师针对性和启发性提出地理问题,目的在于能激发初中生兴趣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引出、分解、简化后续的地理知识的教学[1]。因此通过借助问题式教学创建生态课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核心素养具有良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创造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突出学生主体性,顺应新课标和课改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减轻义务阶段学生的各项学业负担,达到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落地。
二、问题式教学构建地理课堂要求
(一)问题链内容具有地理知识关联性
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均要以本节课的地理知识为中心,涵盖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应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调动学生思考为导向,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地理课堂,将学生、课堂、教师等生态课堂要素构成统一体,达到动态平衡的课堂生态环境。新课环节问题的设置要能够解决地理知识重难点的学习困难,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突破地理知识重难点。
(二)问题链难度具有层次性
世界和平年问题设计深度要层层递进,难度要逐步提升,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发散。设置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的循序渐进的问题链,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衔接学生的知识结构板块,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2]。教师在课堂主要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地理知识和逻辑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和合作,突破学习地理知识的关卡,构建新的地理知识体系或纳入原由的地理知识体系。教师打造一个具有层次性的课堂问题链,一环扣一环的问题设置,逐步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有助于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不断深入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进阶,发展学生探究和分析能力。
(三)问题链情境具有迁移性
通过一节课中问题链的层层引导,在教师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本节课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掌握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方法、技术能力,形成相应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仅针对特定的情境和单独的地理概念或特点总结,要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迁移,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通过运用本节课解决地理问题的手段,分析地理问题的思维逻辑,解决其他更为复杂、综合性更强的现实情境,达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问题链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有限,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性不够,面对提法复杂,专业术语过多,问题指向不明确等问题,学生会在理解问题的环节产生困难。教师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避免问题跳跃性、灵活性过强,打消初中生地理学习积极性,抑制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性[6]。初中生思维不连贯,碎片化处理知识,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内容上考虑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有序的带动学生建立知识的结构,掌握知识的逻辑。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提供提示和帮助。
三、问题式教学的地理课堂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日本”的第一课时为例。第一课时的课题是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基于地理情境引入问题:导入日本动漫、美食、美景、汤泉——新奇的情境吸引学生兴趣,从而聚焦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地理课堂是一个开放且动态的整体,通过师生共同欣赏讨论,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知识,实现课内课外的互相结合交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3]
我们都是大导演
2.目的:从全球尺度和国家尺度确定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提供材料:世界地图和日本地形图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
日本
半球位置
东半球、北半球
领土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一些小岛
地形
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
1.目的:分析地理现象——日本地震频发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提供材料:全球板块分布图、地震的有关材料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在全球板块分布图到日本的位置,分析为什么日本的地震如此频繁?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
 
 
 
 
1.目的:提供图片、视频,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整合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提供材料:日本传统民居照片,日本地震相关新闻报道
提出问题:地震的时候房屋倒塌是致人伤亡的主要因素,在修筑房屋时日本这个国家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从建筑材料、门窗设计、整体设计三个角度分析。
房屋特点
防震
抗震
耐震
伤亡人数少
经济损失少
 
1.目的: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讨论,得出应对自然灾害的正确防护措施,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学生通过地理课堂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利用地理课堂的开放性,将课堂地理知识转化于生活中的“行”,实现学生思想和能力可持续发展。
提供材料:日本地震后引发海啸、山体崩塌等后续的自然灾害场景和城区地震后的场景。
提出问题:同学们遇到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下边是老师提供的几个场景,同学们讨论进行汇报。
tsf
场景
课堂
家中
马路
山区
海边
保护措施
1.晋祠流水如碧玉目的:学生意识到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的火山地震带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设置小组汇报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2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948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问题   地理   地理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