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问题、复线结构和知识增量——读《中国新闻史学史》

I l新书新声2〇21/2詞阄知
现实问题、复线结构和知识增量
—读《中国新闻史学史》
□周航屹
【摘要】《中国新闻史学史》是目前中国新闻史学史领域的最新成果,可称了解中国 新闻史近百年来学术图景和发展进路的一部力作。本文从选题依据、叙事结构、观点创新三 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评介,该书的研究问题源于中国新闻史学科的现实性困惑,采用纵横交织 的复线结构展开史学史叙事,通过提炼特征和刻画细节呈现出知识增量。该书为中国新闻史 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相关研究者研读。
【关键词】《中国新闻史学史》;新闻史学史;书评
《中国新闻史学史》一书[1],是目前中国 新闻史学史领域最新成果,标志着该领域研究 的新进展和新高度,可称了解中国新闻史近百 年学术图景和发展进路的一部力作。本书是赵 战花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其导师 方汉奇对该书有高度评价,认为该书“在前人 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和评价了中 国新闻史学科近百年的研究成果,厘清了其源 流,分析了其局限和得失,总结了其成就与不 足,条理清晰,脉络清楚,考订精详,文笔美 畅”(序,第2页)。
除“绪论”和“结语”夕卜,本书共6章,分 述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五个发展阶段:起步(1833年至1949年)、革命史范式确立(1949年至1978 年)、再次起步(20世纪80年代)、审慎转型 (20世纪90年代)、多元图景渐现(2000年至 今),以及其他国家的中国新闻史研究概况。展 阅该书,不仅能理清中国新闻史学史发展的源流 和脉络,也能藉此体味博士论文运思、书写的创 作过程;此二者在该书中实现了较好统一,可同 时进行观照。本文对该书的评介,从选题依据或 提问角度、本体脉络和复线结构、观点创新或知 识增量三个方面展开,不仅关注它作为学术著作 “说了什么”,也措意其作为博士论文“如何言 说”,结合相关史学理论,初步展示该书之于新 闻史学史研究的有益启迪。
【作者简介】周航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〇X N H ll8)项目成果。
• 66•
詞间知M2021/2新书新声tl
_、选题依据或提问角度:源于现实困惑的问题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像当代史一样,“只 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 实”pl,因此,每一时代均有其“当代”特征的 历史解释。这为寻学术选题提供了一条重要思 路,作者从当代出发,在现实意义上发问。她敏 锐地注意到,对于中国新闻史来说,革命史范式 是1949年后新闻史研究最重要的范式,然而,该 范式面临着未被充分认识和仔细评估,却有意无 意被轻视、指摘和遮掩的处境。也就是说,关于 该范式的诸多基本问题未必得到系统、具体的解 答和客观、公正的评价,而趋于负面的评价已 被默认为一种“共识”。个中原因,大概与现 代化范式对革命史范式的扬弃有关,前者努力 扭转后者的影响和轨辙,使得“革命想象与实 践被视为现代化的阻碍而打人另册,近代历史 上与革命相关的历史实践也逐渐淡出研究者的 视野” [\显然,这种价值先于或高于事实的现 象,绝非学术研究应取的态度,却从选题的意 义上构成了该书开展研究的契机。作者开门见 山地提出困惑:
革命史范式何时以及如何被移植于新闻史 的研究?在新闻史研究中时见“革命史范式”与“宏大叙事”同义替换,这是否意味着二者内涵 相同?在新范式不断涌现的当下,是否能说革命 史范式已经成为历史?如何客观评价革命史范式 的“功过得失”?(第1页)
以此为引线,将问题引申开去,从中国新 闻史研究的整体脉络中予以审视,作者发现类似 的问题(新闻史的知识生产如何进行?新的范式 如何生成?研究者的无意识如何影响他们的研 究?)在各个阶段均存在,而以当下新闻史研究 的发展态势最为突出。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 今天,新闻事业及其研究取得了空前成就,呈现 出“华枝春满蝶舞蜂喧”(方汉奇语)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新闻史
研究如何更好地向前开展,是现实发展向学术研究提出的迫切追问,并构成 该书的问题缘起。换言之,作者的选题,以现实 的困惑为来源,以未来的发展为旨归,以回视历 史为解题路径,可称立足当下、叙往知来。
所谓历史取径,在本书中体现为“历史的历 史”,即史学史视角。不同于新闻史以新闻事业 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为对象,新闻史 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新闻史学自身的发展变化及其 规律,主要体现在新闻史著述和新闻史研究者之 上。作为一部历时性通论著述,该书之所以选择 该视角,既与上述关于革命史范式的现实性困惑 直接相关,也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细化、深化趋 向紧密相连。方汉奇早已精辟指出,新闻史面上 的研究前人已备述矣,希望多做基础性的工作,多打深井,多做个案研究[4]。在此意义上,该书 虽具历时性通论性质,但毕竟归属于中国新闻史 研究的整体范畴,是其诸多个案之一,符合个案 研究的取向;同时,由于新闻史学史研究尚待进 一步通贯范围、整合现状和深化规律,系统、全 面、深入地开展此类研究也是打深井思路的具体 实践。加上,以已有新闻史成果作为研究对象是 个富矿,能为该书提供丰富的考察文本和可观的 论述空间。总之,就本书的取向而言,史学史宜 乎一种解答现实疑惑、描绘学术地图、推动未来 进展的理想视角。
二、本体脉络和复线结构:纵横交织的史学史叙事
在对中国新闻史学史进行必要界定后,该书 梳理了选题的学术演进脉络,从新闻史学史本体 的角度,
确立起纵横交织的“复线”叙事结构。所谓复线,指对“范式”“场域”两种理论的复 合运用。前者是复线之主体,对科学发展的描绘 重视“渐进的积累和突破性发展的统一”,有助 于切人中国新闻史学术发展的源与流;后者是复 线之补充,在范式描绘的基础上,考察新闻史研
.67•
I l新书新声2〇2丨/2詞间知
究的社会场域,探讨社会场域的外在影响及内外 间的互动,尤其是学术发展的突变与危机,作者 强调,此为考察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突破性之过 程”(第33页)。这样一来,作者将新闻史学放 诸更广阔的“意义之网”15],不仅更符合新闻史 学发展的复杂本相,更揭示出社会文化史意义上 新闻史学史研究的创新可能。在纵横交织中,中国新闻史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因素(二者 合而统一,或可提炼出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规 律”)同时得以彰显,可称在个案研究中打深井 的有益探索,是该书实现尤所措意的理论建构的 尝试所在。如德罗伊森所揭示的:
如此,我们能建立一个网,借着这个解释 建立的网,我们能跟上历史中因素之间复杂的关 联;我们对整个伦理观念界的范围及其表现越能 掌握,也就代表我们对它们的认识越深。161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叙事结构,相当程度上 基于作者对已有新闻史文献的反思式把握,亦藉 此实现对后者的承继与超越。作者指出,叙事结 构往往代表了研究者对中国新闻史学史的基本观 点,以此为抓手,有助于迅
速掌握研究版图和其 间的结构性因素。在分别对编年体、学案体、“范式转型”“本体论” 4种叙事结构进行评述 后,作者认为方法的突破与创新是中国新闻史研 究进展最为缓慢的环节,其根源在于新闻史学科 与史学的疏离,对自身“历史的科学”的定位认 识不清、自信不足。出于如此考量,作者在搭建 叙事结构时,尤其强调以新闻史的“历史”为起 点,对4种叙事结构取其优势、去其弊端,服务 于新闻史学史内在纵向演进和外在横向交互的立 体目标。
这样的脉络和结构,当然有其目的。以历 史为起点,新闻史学术发展的过程就不只是“削历史之足,适理论之履”的历史素材,而是历史 变化脉络中动态演进的构成因素。作者从自身 立场出发,建构出复线脉络,在脉络的纵横交 错之中,“那些先人的事业才有它们固定的位置”m。进而,特定阶段的新闻史研究方显现出 历史意义,表示它们不但真实地存在着,而且 之于新闻史学史的“昨日今日”(纵向发展)和“左邻右舍”(横向作用),起着“即时历 时”“同时共时”的复合影响。
三、观点创新或知识增量:提炼特征与刻画细节
在提出问题、搭建结构的基础上,学术著作 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观点是同行读者尤为关心的,也在相当程度上检验着作者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贡 献。作为学术研究的永恒追求,创新绝非苟异求 新,而是继承已往、有所进境的温故知新。作者 深谙此义,力图在观点创新或知识增量上有所突 破,令人印象深刻且收获启发。就博士论文的完 整架构而言,该书的创新策略体现为两点:一方 面,以整体视野,逐章提炼研究对象的阶段特 征;另一方面,以细节区辨,精微刻画研究对象 的复杂面貌。
先看提炼阶段特征。在描述中国新闻史研究 的发展阶段时,该书致力于对阶段特征的总结概 括。具体而言,“起步”揭示出此时期新闻史 研究的学术环境是中外交往、多方参与、开放 且多元的“迷宫网络”;“革命史范式确立”考察革命史范式的形成、受挫及重要作用;“再次起步”呈现为在“变与不变”的时代中,中国新闻史研究历经停滞、重新启动的历程;“审慎转型”强调此一时期新闻史研究尝试转型 的意义和难点;“多元图景渐现”展示了数字技 术、新媒体背景下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范式、新 力量和新史料。可以看到,概括研究对象的阶段 特征,构成各章内容的第一板块,这样的写法,颇类于孟子之“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蒙文通 曾据此指出:
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浩浩长 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
• 68•
2021/2新书新声教师教育研究
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3181
书写中国新闻史学史,每一阶段、每一步 骤都是不可忽视、无法分割的组成要素,“变化 处”“波澜壮阔处”更揭橥各阶段的特征、特 质,应在概括历史发展时予以关注。该书的做法 即如上述,从头出发
、顺流而下,分段厘清新闻 史研究源头(发生)与流变(发展)的特,对 新闻史学史长河的水系特征、波澜变化和壮阔转 折进行通贯和整体的把握。
再看刻画细节面向。这一部分,指的是前 5章内容的第二板块。如果说第一板块是水系特 征,则第二板块更进一步,对长河各流域独有的 水文特征展开具象考察。在此板块中,作者注重 提出基于史料的新发现和新观察,令人有眼前一 亮之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其一,早期新 闻史书写的命名、源头和分期,革命史范式被 长期忽视的早期尝试或先导;其二,文史资料 等史料收集活动,建构、巩固和强化了中国新 闻史的集体记忆,且为未来的转型埋下伏笔;其三,新闻志编修进一步强化中国新闻史的社 会记忆,增强了其稳定性;第四,研究和教学 之间存在张力,前者是中国新闻史书写转型的 尝试,后者则以常识形式固化中国新闻史的记 忆;其五,新媒体背景下,新范式、新史料涌 现,与旧范式实现渗透对话,同时新闻史研究 趋向融人更宽广的学术语境。这些观点和观察 的获得,离不开作者对历史细节的绵密爬梳和 多维探索。
绵密爬梳,包含史实和史识两层意涵,不仅 有史料涓滴细流、靡不毕录之意,更指向对史实 的识断和其意义的阐释。该书对革命史范式的先 导——延安中央研究院新闻研究室的“发现”,即具此绵密性质:先从史实上,呈现其历史背 景、学术表现和背后的唯物史观,再从史识上,揭示其与1956年后革命史范式确立之间的“思想 关联”(第93页)。由实而识,是谓解释,即将 史料所蕴涵的“丰富的因素,无限的、打成了结的线索,松开,拆清”并赋予意义。如此,曾经 被忽视的史料还原为史实,曾
经缺席的意义返还 给史实,使史实重新变得活生生,并且“能向 我们倾诉” [91,丰富受众对于新闻史学史之“潜 流”和“前流”的认知。fdi
而多维探索,侧重于强调研究对象的层次性 和分析解释的差异性。作者在“历史发生”(历 史如何产生)之外,引人“集体记忆”(人们如 何记忆)的维度,并辨别记忆的程度差异,便是 对这点的体现。在对革命史范式的确立过程进行 探讨后,作者指出,对于新闻史日后的转型,文 史资料等史料收集活动具有创造、修正与遗忘共 同记忆的作用。并且,从方法的角度强调,如果 忽视有关新闻史回忆的生产和建构,则难以对 新闻史研究做出更为合理的探讨和批判(第165 页)。这表明,作者对“历史对象为何”有深刻 的理解。历史研究不等于琐碎考据,更不允许无 根游谈,本质上是一种经验科学。就后者的严格 意义来说,历史研究的对象不是过去,因为“过 去已经逝去”,相反,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此时此 地,还没有完全逝去的过去。譬如,对某事的记 忆,或往事的遗迹。^
换句话说,史学是这样一门学问,“它考 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所发生的事情是如何传给 我们的” [111。对该书而言,引人记忆维度,注意 到历史是“层累地”发生(傅斯年语),既有利 于从记忆的意图和惯性角度解答前述作者对革命 史范式的相关困惑,又能将新闻史学术发展的探 讨推向更为细致谨严的层次和合乎情理的境地。不宁惟是,关注研究对象的层次性之外,多维探 索还强调分析解释的差异性。同样是共同记忆,若与新闻史学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勾连,则记忆 产生作用的程度和效果,显然难以一概而论。是 故该书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志编修是对新闻 史共同记忆的固化,甚至演
变为集体无意i只,而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新闻史研究,虽同为通史的书 写,却在研究与教学之间渐生缝隙、“相与背
• 69•
I l新书新声2021/2索|阄知{f.
驰”,共同记忆因而产生方向对立和力量拉扯。
不难发现,在将新闻史研究突破、转型之“难”
具体而微予以呈现的同时,历史解释的多样、丰
富和差异也蕴涵其中,该书的新意和深意亦得以 彰显。
另外,该书还体现出极高的学术指南价值和 文献参考意义,书后两个附录—
—“中国新闻史 研究目录(1949—2020 ) ”“新闻传播学专业相 关博士学位论文(1988—2020) ”,以及内中表 格(如“1949年前地方新闻志名录”“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地方新闻志一览表”“新闻史料类 刊物一览表”,分见第205页到第207页、第218 页到第231页、第238页到第245页),显示该书 搜罗之力颇巨、整理之功匪浅,足为中国新闻史 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地图。
总而言之,《中国新闻史学史》的研究问题 源于中国新闻史学科的现实性困惑,采用纵横交 织的复线结构展开史学史叙事,通过提炼特征和 刻両细节呈现出知i只增量,不仅考镜源流、辨章 学术,而且对接当下、开拓新景,为中国新闻史 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和助益,值得相关领域研究 者精研细读。■
丙丁酚参考文献:
[1] 赵战花.中国新闻史学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社,2020.
[2]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傅任敢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9:2.
[3] 张春田.革命与抒情:南社的文化政治与中国现代 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5.
[4] 方汉奇,曹立新.多打深井多做个案研究一与方 汉奇教授谈新闻史研究[J].新闻大学,2007(3): 1-4.
[5]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丨M].韩莉译.南 京:译林出版社,2008:5.
[6] [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M].胡昌智译.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47.
[7] [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M].胡昌智译.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43.
姿态传感器
[8] 蒙文通.治学杂语丨A].蒙默编.蒙文通学记[C].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1.
[9] 丨德1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M].胡昌智译.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 33.
[10] [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M].胡昌智译.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11]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李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31.
• 70•洪武大帝朱元璋传
>互联网精准广告投放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0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946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   新闻史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