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称谓语泛化的文化考察

汉语称谓语泛化的文化考察
贺萍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6)
摘要: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形成,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背景。每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中都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称谓语的泛化与汉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这一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真实地折射出了语言与社会文化和政治历史背景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称谓语泛化文化心理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
按照称谓对象之间人际关系的不同.我们一般将称谓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亲属称谓”一般用于有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社会称渭”则运用于社会交际场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宗法家庭为背景.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自古以来
就十分重视家庭伦常关系和亲属关系.反映在称渭形式上即是汉语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命名和分类繁多庞杂,而又等级森严,体系分明。然而,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时代、社会的变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家庭结构形式的出现与新的社会观念的形成,亲属称谓、社会称谓泛化的现象日趋普遍。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考察
取环术中国的宗法和礼教强调的是“尊卑有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所谓“内”,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宗亲、姻亲为半径形成的亲属系统,这个系统内的各类成员都有相应的亲属称谓语来称谓.系统外则不。汉语这种非常严密的亲属称谓系统.它既反映了亲属之间的亲疏关系。也表明了汉人对这些关系的极端重视。由于社会交往扩大和交际的需要.我们注意到即使在非亲属交际中。人们越来越多地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成员,亲属称谓被大量地借用、仿用.这就是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亲属称谓在非亲属交际中的运用,是缩短人际距离、密切人际关系的重要交际方式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兽用疫苗>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尽量选用父系称谓语。调查.汉语现代36个亲属称谓语中,只有15个用于泛化,即:爷、奶奶、妈、娘、伯、伯母、叔叔、婶婶、兄(哥)、嫂、兄弟、弟、姨、、妹,而其中除“姨”是母系亲属称谓语外。其他14个全部为父系
46亲属称谓语,其中爷、奶奶、妈、娘4个还属直系亲属称谓语。在使用时,通常在这些称谓语之前
加上“老”、“大”或对方的姓氏,如“老爷爷。大娘,张叔”等,作为泛化的标志。
多选用长辈和同辈称谓语。汉语15个泛化的亲属称谓语中9个是晚辈对长辈的:爷、奶奶、伯、叔、伯母、婶、妈、娘、姨,其余6个是同辈之间的称谓语。对年龄比自己大得多的.要选用长辈称谓语,如“大爷、大婶、阿姨”等:对比自己稍大或稍小或差不多的.可选用同辈称谓语,如“大哥,兄弟,小,大嫂”等;即使是比自己小得多.而且论辈份明显属于晚辈的。也要用同辈的称谓语,如“小弟弟,大妹子,小姑娘”。晚辈称谓语不能用来称谓对方。否则。不仅是一种非礼貌行为,而且还有骂人之嫌。
其实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绝不是一种偶然出现的现象。它与汉人的文化传统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有着跨越历史的延续性。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比较发达,农耕经济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定居。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劳动。这些都决定了男子在社会、家庭中的特殊权利和地位.非亲属交际中多选用父系称谓语,就是这种文化现象在社会交际中的辐射,因为这样更能突出被称呼者的地位、身份和与自我的亲近.从而显得格外亲切。
刘柏权1.传统的文化伦理观
中国自商周到明清一脉相承的是农业宗法社会,宗法制度是一种既体现神权又体现君权的的血缘亲族制度.它主导着中国的全部文化现象.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伦理范式的形成:国家和家庭具有结构上
陈吉龙是怎么回事
的对应.国家是家庭的扩大,社会是个大家庭。君主是为大家长。在这种政治和伦理规范下.自然会引导出泛伦理化,基于泛伦理化的家国同构的意识和传统文化,便会引导出亲属称谓的泛化。尽管我们今天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文化作为一种传统,它有着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它已经进入我们的心态结构.成为一种心理积淀。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仍常常把社会当作家庭.把社会交际对象视为亲属成员。所以说时下非常普遍的亲属称谓泛化现象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现象.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2.泛化了的情感原则
于慧光
讲究情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儒家义理的核心是情感和理性。长期以来,中国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重情感、重友情、重亲情。“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国人普遍遵循的交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4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943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社会   称谓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