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鹤庆传统白绵纸工艺的考察

父亲与我云南鹤庆传统白绵纸工艺的考察
吴世磊;李晓岑
【摘 要】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craft of Baimian paper in Longzhu Village, Heqi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the handmade paper in single household has completely disappeared. Presently, only two paper factories at a certain scale mainta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traditional craft of Baimian paper undergoes a great impact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oak time is shortened; stewing procedures are sim- plified; times of washing are decreased; foot-powered trip hammer is replaced with the power-driven beater and root juice of fir pine trees with polyacrylamide. The technique is tremendously changed, but the most central papermaking technique remains traditional.%通过对云南鹤庆龙珠村传统白绵纸工艺的考察发现,一家一户的手工造纸方式在龙殊村已经完全消失,目前仅有两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纸厂尚在维持生产.传统白绵纸工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浸泡时间缩短、蒸煮程序简化、洗涤次数减少、电动打浆机取代脚碓、聚丙烯酰胺取代杉松树根汁五个方面.工艺虽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最核心的抄纸工艺依然保持着传统.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妇安宁栓【年(卷),期】2012(018)004
【总页数】4页(P14-17)
【关键词】传统工艺;白绵纸;云南鹤庆
【作 者】吴世磊;李晓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 文
比重单位
【中图分类】TS766
1 研究背景
自元代《一统志·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土产》中记载“通安州(今丽江市)有纸”[1]以来,云南地
方志中关于造纸的记录逐渐增多.明代《嘉靖大理府志·物产》说当时大理用构皮原料造纸[2],谢肇淛《滇略·产略》也提到“纸出大理,蒸竹及榖皮为之”[3],这是大理白族地区制造构皮纸最早、最明确的记载.民国以降,鹤庆成为白族甚至整个云南的手工造纸中心,而鹤庆造纸的中心又在松桂镇和六合乡一带.民国《新纂云南通志》云:“鹤庆、腾越以构皮造出白绵纸,用以印书,坚韧耐久.鹤庆造者销行尤广.[4]”1940年,“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曾对鹤庆手工造纸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范金台在调查报告中写到:“纸之制造,在鹤庆县龙珠六合街一带为重要工业.每年竹纸收入约八十万元,白绵纸收入约二十万元,总计达百万元以上,在闭塞之内地经济状态下,为数堪称庞大.人民直接从事于纸之制造者有两百余户,工厂在千名以上,间接与纸业有关者恐更达数倍.[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鹤庆白绵纸制造技术也逐渐得到重视,一些学者相继深入龙珠一带进行田野考察,如朱霞、李晓岑[6]、杨建昆[7]、段德三[8]等.
2 田野考察
2.1 考察时间和地点
笔者于2011年9月中旬赴龙珠村对白绵纸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龙珠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松桂镇,位于松桂镇中心地带以东8公里的山坝子,靠一条崎岖的盘山弹石路与松桂镇保持交通.全村面积22 km2,平均海拔1800 m,年平均气温20℃,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下辖军营、河头、降支香等2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00余户,人口4400余人.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900元.
2.2 产业概况
据当地村民回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龙珠村从事手工造纸的家庭有六百多户,不仅有用构皮造白绵纸,还有用竹子造草纸、冥用纸.1998年,全村尚有一百多户人家在造纸,主要是生产竹纸[6].2005年,龙珠村仍有家庭作坊在生产竹纸和白绵纸[7].近年来,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淘汰,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造纸厂,但在成本提高、市场冲击、人员外流、观念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之下,纸厂数量不断减少,如今只剩下5家.其中,只有2家采用传统手工方式制造白绵纸——张国弟纸厂和龙珠纸厂,其余3家是完全放弃传统方法的机械造纸厂.
张国弟纸厂位于龙珠村公所和农贸市场附近,始建于2004年,纸厂老板张国弟(汉族)是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据张国弟介绍,其祖先是明朝时期随军从南京迁到此地,至迟从他的爷爷那一代开始造纸.他今年46岁,从事造纸行业已有二三十年,唯一的儿子如今在纸厂负责泡料和洗料,妻子(白族)从事贴纸和揭纸工作.该纸厂有十余名工人,都是来自松桂或六合的造纸工匠.
龙珠纸厂建立于2005年,老板名叫施林宇,夫妻二人都是白族.施林宇介绍说,42岁的他从事造纸二十多年了,他们家祖上在清朝时用竹子制造冥用纸,当时的纸坊印章“嘉和号”现在仍然保留着.
2.3 造纸原料
私语者
龙珠村制造白绵纸所用的原料是野生构树皮,产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江乡(隶属于鹤庆县)一带的金沙江河谷,另一个是老挝.根据纸厂工人的经验,老挝的构树皮厚、韧性好,优于金沙江河谷地带的构皮.构皮原料通常是由商人贩卖运送到龙珠,每吨价格为3500~4500元(2011年行情).可以用于造纸的野生构树资源相当丰富,砍伐周期一般是2~3年.
造纸原料中也有一部分回收的旧纸,以香烟盒居多.旧纸不能单独利用,而是与质量较次的构皮原料混合打浆制造冥用纸,不做其他用途.
2.4 造纸工具和设备
龙珠村制造白绵纸用到的工具和设施主要有:
(1)泡料池.一般有两个比较大的水泥池子,用来浸泡和洗料.水池的长度、宽度和深度视工厂的具体情况而定.
(2)蒸煮器.蒸煮器的上部是直径约1.5 m的金属桶,用来装原料和水;下部是石砌的灶,用来燃火.一般用煤做燃料,蒸煮时顶部用木板盖住.
(3)打浆机.打浆机原理很简单,就是用电机经过减速装置后带动金属叶片转动,高速运动的叶片对原料产生强大的冲击和剪切作用,使纤维分散和变短.
(4)纸帘和帘床.白绵纸的抄纸帘是用竹丝编成,整体长约1.5 m,宽约0.5 m,用窄布条三等分,这样每抄一次可以得到三张纸;竹丝极细、且排列紧密,每厘米约11根.纸帘产于龙珠
村,每个价格600元,一般可以连续使用半年.张国弟纸厂还在纸帘上用线绣上茶厂客户的商标,抄出来的纸透光可见清晰的图案,能够起到防伪的作用,其原理与中国古代的“水纹纸”相同.抄纸时帘床悬挂在工字架之上,横梁可以在支架上转动,为抄纸工节省了许多体力.吊帘抄纸技术是9年前从贵州某地传入龙珠村的,以往均采用手持纸帘,一帘一纸.
测向天线
(5)纸墙.纸墙一般建在比较大的简易房内,高而密集,水泥墙面很平整,采光多不好,主要依靠自然阴干.有极少数的纸墙下方留有炕洞,在寒冷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可用火炕纸.
(6)木榨和千斤顶.用来压榨湿纸的水分.
(7)棕毛刷.用来往墙面上刷纸,简单实用.
在龙珠村的主要道路沿线有许多处废弃的蒸煮器、水池和厂房,有的看来规模很大,可以想象当初造纸业的鼎盛局面.废置蒸煮器有的是铁桶,有的是木桶,但整体外观和烧火口的设置与张国弟纸厂、龙珠纸厂的蒸煮器并无二致.
2.5 造纸工艺流程
当前龙珠村的白绵纸制造工艺大致包括以下10步:
(1)浸泡.将构皮原料放在水泥池子中用清水浸泡约3天时间,一般每次浸泡约1000 kg原料.
(2)蒸煮.将经过浸泡的原料放入蒸煮器之中,在1000 kg的原料中加入5 kg的碱液(由工厂配好NaOH溶液,浓度未知),加满清水后用煤做燃料蒸煮约14小时.
(3)洗涤.原料经过蒸煮后立即放入水泥池子中用清水洗涤两次,大约耗时半天时间.如果客户对纸张白度有特别的要求,可以用漂白粉漂白一次.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2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91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绵纸   造纸   纸厂   原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