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集团化办学为例...

科学情人341
典型说话
2020年第10期
1      问题的提出
2012 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集团化办学以一种契约为纽带,通过优势互补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其办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名校加薄弱学校、名校加新建学校、名校加民办学校,其共同点都是通过组织重构和资源重组,输出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优秀文化和优良师资,带动薄弱学校、新建学校、民办学校共同发展。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关注集团化办学,但对集团化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较少,因此对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十分必要。
2    文献综述
开博尔k530i2.1  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研究
魏晓亮指出:教师流动质量是集团化办学与师资深度融合的关键点,教师队伍建设要促进师资队伍的深度融合,包括校与校之间、师与师之间。王欢构建了集团化办学的“动力”和“动力”,他指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集团化办学的“动力”,要发挥这个“动力”作用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2  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阻力研究
陈凤伟指出单体学校的科层制组织和和分散孤立的固有学校文化阻碍了集团化办学教师专业的发展,集团化办学鼓励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贾建国指出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学校与教师层面的利益冲突。受“校本本位”思想影响,优质学校不愿放走优质师资;教师流动打破了教师期望维持现状的需求。涂萍萍认为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缺乏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教师在参与柔性流动与跨校带教是任务导向型,教师认同感和归属感极低。并且在跨校流动中,教师的人际交往也存在问题。
2.3  促进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蒋园园指出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效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理念,赋予教师权利,培养其独立意识和首创精神。陈兴治则提出“以文化人”的浸润式教师培训方式,浸润式教师培训能达成教师间的教育理念及文化认同,进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      北京市海淀区集团化办学的概况
苏-39攻击机
3.1  海淀区集团化办学的实践
2002 年,由五一小学合并永定路一小、二小,中关村一小承办天秀花园配套教育设施,拉开了海淀区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序幕。目前,海淀区集团化办学主要有四种类型:名校委托承办、名校办独立分校、一校多址办学和对口直升机制学校。(1)名校委托承办是指两种不同体制的学校合作,如委托人大附中承办蓝靛厂中学。(2)名校办独立分校。如交大附中承办 105 中学、明光中学。(3)一校多址办学是指将一
所薄弱校并入优质校,由优质校完全接管,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并实施分校址、分年级办学。如中关村二小西北旺分校、华清分校。(4)对口直升机制。指在一所优质中学与一所薄弱小学之间建立对口直升机制,用良好的升学预期来引导家长就近入学。2019年5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新增了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至此北京市教育集团增至160个。3.2  海淀区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马尔康
2011山西中考英语海淀区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统筹开展干部教师轮岗交流,集团总校通过派出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定期开展优质课展示、教学研讨、交流培训等形式,促进教师资源的柔性流动。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2016 年,海淀区又制定了《海淀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各教育集团统筹负责集团内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建立了人员选派、考核评估等管理制度。
4    海淀区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政策层面:政策设计忽略教师主体的参与,教师轮岗交流积极性不高
方案规定区教委、学区、教育集团以就近选派、个人自愿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选派教师进行轮岗交流。交流主体是教师,而轮岗交流政策是政府自上而下制定,政府在政策设计较少征求校长教师的意见,教师话语权和教师主体性参与并没有得到重视。教师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缺位,必然会造成教师对该项政策的认可程度不高,进而教师进行轮岗交流的积极性也不高。
4.2  学校层面: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轮岗交流对象错位
方案规定各单位每年度教师交流人数不低于符合交流选派条件的专任教师的10%,其中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交流人数的20%。实际上,优质学校出于自身学校利益考虑,不愿意损失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资源,加上轮岗交流教师的选择没有客观标准作为依据,只能根据主观判定,有些学校干脆把考核不合格或难以管理的教师定为轮岗交流的对象。敷衍的交流方式违背了校际之间平衡优秀师资的初衷。
4.3  教师层面:流入学校支持环境较弱,教师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不高。
教师轮岗交流期望优质教师流入到薄弱学校,将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带到薄弱
学校,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实际上,交流教师入校之后,会立即被安排教学工作,流入学校并没有将学校的教学理念、学科学情、学生基础等与交流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延长了交流教师适应学校环境的时间。流入学校的支持工作不到位,教师特长和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教师只能遵从学校按部就班工作,其工作热情和工作奉献精神大打折扣,轮岗交流的实效性也因此降低。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集团化办学为例
李晓敏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凸显,“辅导热”、“办班热”、“择校热”等违背教育规律和
教育公平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应运而生。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才能成就好学校。因此教育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
关键词:教育集团化;教育均衡;教师队伍建设
student Parent society
342
(上接第340页)      通过教师的日常指导和指导,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抗挫折技巧,从而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抗挫折能力。3.3  从文化氛围入手,建立抗挫折体系
高校应更加对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以多种方式对抗挫折能力进行塑造。首先,校园环境营造较强的抗挫折文化氛围。创造一个美丽的校园环境和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改善校园的文化氛围来,减轻学生的压力,提升学生应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其次,高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建立抗挫折支持体系,通过学校与家长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研究中心。在教育领域,提升学生挫折技能,建设挫折防御的能力。
4    结 语
高校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为缺乏,而学校教育课程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教师的抗挫折教育意识不足。为了减少大学生的挫败感,在教学领域中,还需要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将抗挫折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
教育结构,提高教师对抗挫折教育重要性的认知,营造抗挫折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技能,在大学生中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希.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2019,34(05):136-140.
[2]于彩玲. 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路径创新[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96-98.
[3]李雪莲.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研究[J]. 智库时代,2018(37):34+58.
[4]魏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点与重点研究[J]. 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3):28-29.
[5]黄振喜,刘丽云,潘恩敬,梁淑霞,张红,郑芳. 刍议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 新西部,2019(35):150+147.
[6]朱延君,张爱玲. 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探究[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3):32-35.
4.4  后勤层面:后勤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个体家庭情况成为重要障碍
影响教师轮岗交流的最大因素就是家校距离。轮岗交流教师年龄一般在30—50岁左右,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孩子需要上下学接送与学习辅导,教师不可能只身一人搬到别的房子去住,所以只能来回远距离地奔波。轮岗交流在生活和工作上都给教师造成了不便,有时候甚至还会引发家庭矛盾。而目前轮岗交流的后勤保障措施对教师的生活细节化的考虑还不到位,教师在承担巨大的家庭压力的同时,也影响着其教学的效果。
5    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
(1)政府层面:政府要细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
通过考察海淀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轮岗交流的政策表述性部分过多而表达具体措施的话语却过少,政策操作性过低。如政府要求每年要确保教师在不同校级流动的比例不低于10%,但如何选择轮岗教师却没有明确的可以衡量的客观标准,而造成轮岗交流对象错位的现象。政府层面出台了许多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但教师队伍建设的后勤保障措施没有跟上。
(2)学校层面:学校要以人为本,突出教师主体作用。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环境,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场所,学校要以人为本,为教师营造和谐氛围。学校观念要实现转变,克服学校本位思想,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如学校以人为本,要认识到教师轮
岗交流对于缩小校际差异、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积极宣传教师轮岗交流政策,避免教师被动参与轮岗交流,提高轮岗交流的实效性。同时,学校要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和谐环境,流出学校要积极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流入学校要采取相关保障手段帮助教师积极融入新学校。
(3)教师层面:教师要主动参与,积极提升专业发展能力。教师要重视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不应固守原有的知识存储与教学理念,要不断更新知识,完善教学方法与理念。教师轮岗交流促进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发展,有利于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流入到新学校,接触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能够使教师反思其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也可以扩大自己教育理念与方式的传播,进而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总之,教师要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要主动参与教师轮岗交流。
科技创新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关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3.
[2]魏晓亮·德尔根曼.集团化办学与师资深度融合[J].中国教师报,2017(14):1-2
[3]王欢,洪伟,金少良.构建“动力”激发“动力”——史家教育集团治理模式初探[J].中国教师,2016(14):74-79.
[4]陈凤伟,金少良,李娟,陈进美.集团化办学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34-36.
[5]贾建国.强制性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分析[J].教育科学,2016,32(03):69-73.
[6]涂萍萍.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成效——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18(03):68-74.
[7]蒋园园.教师专业发展举措及其有效性评价——以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85-88.
[8]陈兴冶.以文化人: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浸润式教师培训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9(06):31-3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26: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9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师   学校   交流   办学   教育   集团化   轮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