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暨南大学新传真题及答案解析全

2015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史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bevix名词解释
1、《新闻纸略论
1833年8月1日,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于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郭士立精通汉语,熟悉中国情况,不断变化表达方式,增强稿件说服力,以增进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1834年1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发表《新闻纸略论一文,全长331字,叙述了报纸的起源、新闻自由和当前西方一些国家报纸出版情形。是我国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2、古登堡
施雪华
古登堡,15世纪德国著名工匠,他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得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人类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以及电子传播时代,古登堡的印刷技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迅
速跨越了人力生产而进入机械动力和电力生产的阶段。
3、全面真实
    全面真实即新闻的基本特征,新闻是经新闻传播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事实或情况的信息。真实性与全面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所谓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所反映客观事实的准确度,它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也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的全面性是指新闻报道要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作为新闻的基本特征,全面性和真实性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全面性要求新闻报道者处于客观中立的角度全面报道双方事实,而真实性则要求真实的报道某一方的事实即可。生物工程学报
4、符号互动化
      符号互动化(symbolic counteraction)又称符号互动论、象征互动论。 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体生活的社会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 H. 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
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5、积累蒙太奇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把一个个镜头按一定的原则及技巧组合起来,产生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条真实反映生活及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片子,这种处理方法叫做蒙太奇。蒙太奇可以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又称叙述性蒙太奇,它以交代情节,展现事件为主,又可分为平行式蒙太奇、连续式蒙太奇、交叉式蒙太奇和积累式蒙太奇。所谓积累式蒙太奇是指是将一些内容 性质 景别 运动方式等大致相似的镜头组接,通过不断地叠加的积累效应,树立一个主题或渲染一种情绪
6、AISAS
AISAS模式是由电通公司针对互联网与无线应用时代消费者生活形态的变化,而提出的一
种全新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营销方式正从传统的AIDMA营销法则(Attention 注意Interest 兴趣 Desire 欲望 Memory 记忆 Action 行动)逐渐向含有网络特质的AISAS发展。1、Attention——引起注意2、Interest——引起兴趣3、Search——进行搜索4、Action——购买行动5、Share——人人分享AISAS模式的转变。在全新的营销法则中,两个具备网络特质的“s”——search(搜索),share(分享)的出现,指出了互联网时代下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向用户进行单向的理念灌输,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与改变。
二、简答题
1、简述在华外国记者3S及其主要事迹
在中国人民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同情、支持和援助,美国友人史沫特莱、斯特朗和斯诺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为了铭记这些朋友,弘扬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1984年在北京成立了以邓颖超为名誉会长和黄华为会长的中国“3s”研究会,即中国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研究会。
(1)史沫特莱,美国进步作家,新闻记者,1928年以德国古典诗词百科描写辞典《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的身份,途经苏联来到中国,由东北、华北而到上海,开始了她在中国12年的记者生涯,1929年解释鲁迅,1936年12月报道西安事变,1937年采访延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报告给世界记者。回国后,他一面撰写朱德的传记《伟大的道路一面利用各种机会为中国革命作宣传,因此受到了麦卡锡主义的迫害。
(2)斯特朗,美国新闻记者,一生中先后六次来中国采访,1925年报道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和“香港大罢工”,1827年报道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1937年报道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在重庆采访了蒋介石、周恩来,1946年采访了解放区,采访时,毛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朱老虎”的著名论断,1958年定居北京
(3)埃德加 斯诺,美国新闻记者,1928年来华,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特约记者,九一八事变后,他冒着炮火,写出了许多出的占地报道,后辑成《前线一书出版,积极报道一二九运动。
1936年6月,斯诺从北平出发赴陕北采访,成为第一个进入陕甘宁解放区的外国记者,他在陕北3个多月,采访了、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人和许多工农兵众,并多次
深入陕甘宁前线采访彭德怀、左权、等红军领导人,掌握了边去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真实情况。
1936年11月,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首先刊登他采写的《与共产党领袖的会见的长篇报道及的照片,随后,上海英文《大美晚报,北英刊《民主先后发表斯诺的陕北报道。
1937年2月,他又在美国《生活画报上发表了在陕甘宁地区拍摄的70余张照片,轰动了中外新闻界,《亚洲杂志发表了他采写的《来自红中国的报道
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斯诺用英文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华一书(red star over China),1937年11月由英国戈兰茨公司在伦敦出版,几星期后便销售10万余册,两个月后出版四次,该书不仅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还是一部高水平的文学著作,后改名为《西行漫记
皖南事变后,他向国际新闻界报道了事变的真相,被国民党政府取消记者特权,被迫回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三次来中国采访,写了《今日红中国:大洋彼岸和《中国巨变等书,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做出了贡献。
2、简述空间媒介和时间媒介的内涵
     
哈罗德 亚当斯 英尼斯,经济史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后期研究经济与传播的关系,提出“媒介偏倚理论”,认为媒介有偏重时间和偏重空间两类,其主要观点体现在传播三部曲中,即《帝国与传播(empire and communication)、《传播的偏向(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s)、《变化中的时间观念(the changing concepts of time)
英尼斯认为,媒介有偏向时间和偏向空间两类,强调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而不利于对边陲地区的控制。
而偏重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和平民化,故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3、简述《报刊四种理论的主要内容
麦奎尔 曾经将各种规范体系中所内含的观点和主张称为关于传播制度或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并归纳为六中主要类型,即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其中前四种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席伯特和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所概括。
(1)极权主义理论:极权主义也称权威主义,这是一种在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事物外部全力或权威关系上考虑的人之态度和思维方式,极权主义理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他的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识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这种理论是在15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技术发明后不就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气候下产生的。
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全力和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对当权者的批判属于违法行为,必须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2)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是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媒介理论斗争中形成的。对自由主义媒介理论做出突出贡献的有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等人。早期的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然后,自由助理理论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3)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由美国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毛粒子  媒介必须在现存的法律制度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和种族歧视的内容。产业发展模式
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味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4)民主参与理论: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出现的新的媒介规范理论。
  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体都拥有知晓全、传播权、媒介接近、使用权,和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媒介应当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商而存在。
  社会各体组织社区都应当拥有自己的媒介。
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4、简述传播的免疫效果理论
(1)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恰当的传播技巧可以增强传播效果,反之则会阻碍传播效果。从传播学角度而言,传播技巧可以分为“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2:2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91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理论   媒介   传播   中国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