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被告山杠爷
  台湾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台湾新文学运动开始算起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台湾新文学的发生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是台湾文学的第一阶段--现代文学阶段,因其全程都在日据时期内,故又称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以光复作为界碑往后为第二阶段,称当代台湾文学。双环戊二烯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又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五四运动前后的孕育期;1923至1926年的摇篮期;1926至1937年的成熟期;1937至1945年的低潮期。
  当代台湾文学大致可分为:光复到1949年国民党迁台的过渡期;五十年代前期;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
  一 台湾文学的孕育期(五四运动前后)
  台湾早在二十世纪以前,就有了诗歌。追溯其深长的历史渊源,不仅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纪郑成功建立政权后,清代文人官员的吟咏唱和,还可远溯到台岛最初的原住民的歌谣创作。当然那时的台湾文学是同大陆文学一体的,毋须特别提出。真正台湾文学的独列,应从其特殊的历史际遇导致它在中国文学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算起。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的失利使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从此,台湾同胞开始了寻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探索。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刚好为了急于寻求民族解放路的台湾同胞指出了明确而美好的方向,台湾思想文化界的先驱决定紧跟“五四”历史步伐,用新思想发起启蒙运动。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1919年秋,一批留学东京的台湾青年蔡惠如,林呈禄,蔡培火等人联络大陆在日本留学的青年马伯援、吴有容等,为响应“五四”号召,取“同声相应”之意,成立“应声会”。这年末,日本又出现了“启发会”。会员互相交换有关促进台湾社会改革的意见。但以上两个团体都因组织不健全,成员不多,不久即宣告解散。1920年1月,在蔡惠如的号召组织下,成立“新民会”。林献堂、蔡惠如分别任正、副会长,会员有一百多人。“新民会”的成立标志着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会员们为谋求台湾同胞的幸福,争取民族自治、自决与自主的权利,深入开展社会政治改革活动。为了联络同志,启发民智,该会创办了机关刊物《台湾青年》,这是台湾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份启蒙刊物,此外他们还致力于谋求同祖国的联络与合作。该会在唤醒民族意识,反对专制统治,为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在岛上的传播铺平了道路。
  要推动台湾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文化组织。民主主义战士蒋渭水牵头于1921年10月17日在台北成立“台湾文化协会”。协会推举林献堂为总理,杨吉臣为协理,蒋渭水自任专务理事。“文协”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政治组织。该组织拥有会员一千零三十二人,网罗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当时台湾的青年才俊,成为当时台湾政治社会运动的主干。台湾文化协会的宗旨是改革台湾社会,灌输民族思想,唤醒民族意识,以摆脱殖民统治,进入文化抗日的新阶段。为贯彻其宗旨,该协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各地设立报刊杂志阅览室,陈列台湾和大陆的各地报纸杂志;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演讲,涉及内容广泛,有台湾历史、中国文学、日本经济、通俗法律、西洋通史、新闻学、社会学等;他们还组织文化剧团到各地演出,激起民众的批评和斗争意识。台湾文化协会实际上已成为推动全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二 台湾文学的摇篮期(1923-1926 )
  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是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开始的。
  从二十年代初起,一些有识之士就撰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当时,《台湾青年》就刊发了三篇此类文章。第一篇是陈 发表于创刊号上的《文学与职务》;第二篇是甘文芳发表于第三卷三号的《实社会与文学》;再有就是第四卷第一期陈瑞明的《日用文鼓吹论》。这三篇文章是最早提出改革旧文学取用白话文的文章,但因文章只是零散发表,以议论和感想居多,很少触及新文学的具体问题,尚未形成体系,因而没有引发强烈反响。不过他们引发了文化界对白话文学的酝酿与关注,可以说是替白话文呐喊的先声。
  1923年1 月,在日本留学的黄呈聪和黄朝琴分别撰文《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和《汉文改革论》发表于《台湾》杂志上。这两篇文章是他们在回祖国考察,对祖国大陆新文学有了切身的感受之后写就的。他们想借鉴“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经验推动台湾社会改革。以此为转折,台湾新文学开始与中国大陆的新文学运动取得联系,并展开热烈的活动。规定情境
王侠军  1924年4 月21日,受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张我军在《台湾民报》上发表了《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文章以犀利的言辞对台湾文坛上舞文弄墨的旧文人作了毫不留情的揭露与批判。同年11月又在《台湾民报》上发表《糟糕的台湾文学界》,向旧文界的新人发起猛攻,斥责他们“造出一种臭不可闻的恶空气来,把一班文士的脸丢尽无遗,甚至还埋没了许多有学问的天才,陷害了不少活泼泼的青年”。这样直接而又尖锐的抨击打响了向旧文学发起进攻的第一,迫使旧文学界仓皇应战。台湾旧诗坛老将连雅堂在自己主编的《台湾诗荟》上,借为林小眉的《台湾咏史》作跋之机,攻击新文学:“今之学子,口未读六艺之书,目未接百家之论,耳又未聆离骚乐府之音,而嚣嚣然曰,汉字可废,汉字可废,甚而提倡新文学。”针对连雅堂的谬论,张我军立即著文予以还击,接二连三地发表了《为台湾的文学界一哭》、《请合力拆下这座败草丛中的破旧殿堂》。他表示要“站在文学道上当个清道夫”,而“欲扫除刷清台湾的文学界”,“非先把诗界的妖魔打杀”。
  张我军这种“赶尽杀绝”,必“先除之而后快”的气概招来更多反对者的围攻。自此,新旧文学的论争愈演愈烈。旧文学派,以郑军我、蕉麓、赤嵌王生、黄衫客、一吟友等为代表,利用旧文学阵地《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新闻》、《台南新报》攻击谩骂新文学。新文学派以张我军、赖和、杨云萍、蔡孝乾等人为代表,将《台湾民报》作为阵地,发表一系列文章,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半新半旧生的《新文学之商榷的商榷》、蔡孝乾的《为台湾的文学界续哭》、赖和的《读台日报〈新旧文学之比较〉》、杨云萍的《无题录》、张我军的《随感录》九篇等。通过这场规模空前的新旧文学论争,新旧文学的利与弊一目了然,促进了旧诗人行列中爱国文人的觉醒,加速了旧文学的灭亡,新文学显示出必然的勃勃生机。尤其是1925年以后,新文学运动由理论主张转向创作实践,练就了一批有影响的新作家,新文学创作因而开始初具规模。
  最早显出实绩的是新诗,张我军这名文坛骁将,既是活跃的理论家,又是颇有成就的诗人兼小说家。1924年8 月,杨云萍发表《这是什么声》,1925年赖和发表《觉悟下的牺牲》,这都是当时诗坛很有影响的作品。由杨云萍和江梦笔创办的《人人》文学杂志在第二期(1925.
汪洪超  12)集中发表了一批新诗,主要有杨云萍的《夜雨》、《无题》、《泉水》;纵横的《乞孩》、《小诗二首》;鹤瘦的《我早手软了》;肖梅的《唐棣梅》;郑岭秋的《我的儿》;启文的《夜哭》;梨生的《小疑》;泽生的《思念郎》、《海滨白骨》;崇五的《误认》、《旅愁》;杨华的《小诗》、《黑潮集》;虚谷的《卖花》等,这些诗作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诅咒黑暗的社会,揭露虚伪的人生,抒发对爱情的追求,讴歌光明和胜利,具有可贵的现实意义。诗作大都主题单纯、集中;语言鲜明泼辣,格调清新流畅。
陈迪网球
三 台湾文学的成熟期(1926-1937 )
  这十年是台湾新文学盛况空前的发展阶段,被称为”黄金的十年“。在此期间文学活动异常活跃:各种文学主张纷纷出台;不同的文艺组织团体竞相亮相;各种各样的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作家队伍不断巩固壮大,大量优秀的作品纷纷问世,台湾文学此时进入了其鼎盛时期。
  二十年代后期,台湾政治局势发生重大转折,抗日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台湾文化协会1927年已告分裂,1931年被日本殖民当局取缔。1928年台湾共产党和民众党建立,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农众革命运动。正当政治运动蓬勃发展时,日本殖民当局加强了对台湾的控制,大肆镇压逮捕革命众。经过1931年的全岛性大检举,大逮捕,台湾陷入之中,民族民主运动转向低潮。台湾新文学从它一诞生就肩负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重任,特别是在现代文学运动已取得合法地位,而革命运动遭受重挫的情形下,抗日爱国志士自然地把精力转移到文学运动上来,利用文学这一合法武器展开斗争,促使台湾新文学承担着更多的使命。
  由于客观形势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投身文学运动的人士越来越多,作家队伍也在不断
壮大。在正视文学界的不足之后,不少作家喊出了”到民间去“,”到农村去“的口号,努力促使文艺众化,走文学大众化的路线,”使思想、文艺浸透于一般民众的心田“,创造真正台湾人所需要的文艺。最早提倡乡土文学的黄石辉于1930年8月16日发表了《怎么不提倡乡土文学》一文,指出只有提倡和建设乡土文学才能真正产生广大劳苦众的文艺,他呼吁”用台湾话做文,用台湾话写小说,用台湾话做歌谣,描写台湾的事物“。1931年7月24日,他又发表了《再谈乡土文学》,从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论述乡土文学。黄石辉的主张得到郭秋生的积极响应,郭秋生于1931年7月在《台湾新闻》上发表长达两万余字的《建设台湾白话文一提案》的文章,提出使”台湾语文字化“的观点,同年8 月又撰文《建设台湾话文》重申上文观点,强调要把台湾话文、民间文学、乡土文学结合起来。黄石辉、郭秋生二人”文艺要面向大众“的主张是积极的,但对台湾话文的提倡却显得狭隘和片面,为此遭到一部分作家的反对,引发一场关于乡土文学的论争。
  在新文学的萌生期里,台湾文艺园地极少,偶尔有若干小型刊物问世,但影响不大而且存在时间很短。台湾新文学的成长几乎完全由《台湾民报》独家担当。1927年8月1 日,《台湾民报》由东京迁入台湾,改旬刊为周刊,1930年3 月更名为《台湾新民报》,1932年4 月改为日刊。在它迁台以后,扩大了发表文学作品的园地,每期文艺专栏都可发表一
或两篇新文学作品。即使是这样,作品数量仍然很有限,满足不了新的文学形势要求。本时期,文艺社团和文艺杂志纷纷创办,独立性的文学刊物大量创刊,为作家的培养和文学作品的发表提供了更多园地。1931年秋,一批台湾岛内文学界人士赖和、郭秋生、叶荣钟、吴春霖、黄
  城、许文达等十二人组成”南音社“。第二年元旦,创办文艺杂志《南音》半月刊,从发刊词中可以看到其创刊宗旨是”尽一点微力于文艺的启蒙运动“,”肩负两种使命:第一是使思想、文艺普遍化、众化,第二是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还鼓励作家创作,以期‘有所贡献于我台湾的思想、文艺的进展’。“该刊发行十二期后停刊,时间虽不长,成绩却很显著,发表了一批乡土彩浓厚具有现实性、批判性的作品,如赖和的《归家》、《惹事》,周定山的《老成党》,赤子的《擦皮鞋》等;还有一些诗歌、散文等等,对推进文学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1932年3月20日,台湾旅日文学青年苏维熊、魏上春、张文环、吴鸿秋、巫永福、黄波堂、王白渊等人,在东京成立”台湾艺术研究会“,以”图台湾文学及艺术的向上的目的“。次年7月15日正式推出专业文学刊物《福尔摩沙》,该刊仅发行三期,研究会便自行解散,汇入后起的”台湾文艺联盟“。因该会创办人都是留学生,善用新方法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运动,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1933年10月,黄得时、朱点人、郭秋生
、廖毓文等人成立”台湾文艺协会“,通过了组织章程,章程明确提出该会”以谋台湾文艺的健全的发达为目的“,选举郭秋生为干事长。1934年7月15日,该会文艺刊物《先发部队》创刊,发刊词论述了文艺担负的重大任务和目前台湾新闻学的”荒凉景象“,指出现在应走的方向是”从散漫趋向集约,由自然发生期的行为改为有意识的建设行动“,并号召大家”现在出发“,”动起手来“,表现出汹涌澎湃的激情和锐意进取的气概。该刊第一期推出”台湾新文学出路的探究“特缉,1935年1月发行的第二期更名为《第一线》,推出《台湾民间故事》特缉,随即便告停刊。三十年代初,一批带有无产阶级文艺性质的刊物也相继创办,如《伍人报》、《洪水报》、《台湾战线》、《台湾文学》、《晓钟》、《现代生活》、《明日》、《赤道》等,这些刊物多以激励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反抗意识为其思想基础,给新文学以热情支持扶助,可惜都遭到殖民当局的查禁。随着台湾文学运动的日趋活跃,一部分文学界人士深深感到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团结的文学组织来进一步推动台湾新文学的发展,经过三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1934年5月6 日在台中市召开了全岛文艺大会。这是文艺界一次盛况空前的大会,会上成立了全岛性的文艺社团--台湾文艺联盟,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提案和联盟章程,选举了领导机构,推举赖和、赖庆、赖明弘、何集壁、张深切五人为常务委员,常务委员长为张深切。至此,台湾新文学作家结束了各自为战的
历史,逐渐形成抗日爱国作家大联合的统一战线。台湾文艺联盟”以联络台湾文艺同志,互相图谋亲睦以振兴台湾文艺“为宗旨。正如赖明弘所说:“文艺联盟成立后,台湾知识分子已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发表作品的舞台,更以文联为中心,文艺同路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了……由于台湾文艺联盟的成立,确立了文学运动的第一步,起到领导台湾文学运动的作用,文联团结了作家,团结了知识分子,更熔化所有反封建统治的、富有民族意识的台湾文化人于一炉,展开了提高文学和文化水准的工作,并确保了台湾精神文化的基础而对异民族表示了坚毅不移的抵抗,所以我敢说这是台湾知识分子的重大表现,其所留下的足迹是有历史性的。”(赖明弘:《台湾文艺联盟创立的断片回忆》,《台北文物》第三卷第三期,1954年12月10日)\
  :“台湾文艺联盟”成立以后,其会刊《台湾文艺》于1934年11月创刊发行。这是日据时期台湾寿命最长,作家最多,影响也最大的杂志。该杂志主编张深切,坚持“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主张,坚持文学面向大众,“希望把本杂志办到能够深入识字阶级的大众里头去”,体现了该杂志务在求实,追求民主,面向大众的精神。《台湾文艺》不仅重视对文学实践的身体力行,各种文学样式的作品在该杂志中都能得以发表,如小说、诗歌、剧本、随笔、评论、学术论著等;还对文艺理论和批评也予以相当重视。该刊于1936年8月28日
停刊,共出十五期,这在当时政治高压、经济困难等因素困扰的情形下,已属难得。
  同期,台湾文学界还出现了一个与《台湾文艺》并驾齐驱,并在《台湾文艺》停办后,独立支撑起台湾新文学运动大厦的文学杂志--《台湾新文学》。这是由杨逵、叶陶自筹资金主办的文学月刊。该刊团结和培养了一大批台湾一流作家,发表了一批优秀作品,表现了高度的反帝反封建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意识。由于殖民当局下令废止中文杂志,该刊于1937年6月1 5 日被迫停办,共发行十四期。《台湾新文学》和《台湾文艺》是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园地中的两朵艳丽奇葩。
  台湾新文学创作的繁荣局面首先归功于一支支创作新军的突起。这一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作家除部分前期作家如赖和、杨守愚、虚谷、杨华等;新的作家又相继涌现,有杨逵、朱点人、王锦江、愁洞、秋生、毓文、林克夫、马木枥、张庆堂、赖贤颖、吴天尝、巫永福等。在新诗方面较有影响的是杨华、王白渊、陈奇云、吴坤煌、梦湘、董佑峰、黄衍辉及“盐分地带”的主要成员郭水潭、吴新荣、徐清吉、王登山、庄培初、林精
  (林芳年),还有风车诗社的同仁杨炽昌、林永修、李张瑞、张良典等。这批作家和诗人的共同努力,造就了台湾新文学花繁锦簇的局面。
  这个时期,因客观形势的需求,文学执着于众化路线,贴近社会现实,因而题材得到扩展,新的主题也不断涌现,文学作品的风格呈现出多样性。有揭露日本统治者及其走狗阴险狡猾、残暴凶顽本质的作品,如赖和的《不如意的过年》、《惹事》,朱点人的《安息之日》,蔡愁洞的《理想乡》、《夺锦标》,陈虚谷的《放炮》、《他发财了》;有反映被压迫被侮辱的劳动人民苦难生活和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如朱点人的《岛都》、《秋信》,杨逵的《送报夫》,赖和的《丰作》、《善讼人的故事》,杨守愚的《凶年不免于死亡》;有描述爱情和婚姻的种种形态的,如翁闹的《天亮前的恋爱故事》、《音乐钟》,朱点人的《无花果》,吴天尝的《蕾》,马木枥的《私奔》,黄得时的《橄榄》;还有表现社会生活人间百态的作品,朱点人就是一位善于绘制众生百态的丹青妙手。此间作品中的妇女形象也多姿多彩,有想为妇女扬眉吐气干番事业的少女月云(王诗琅《青春》),有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忍气吞声遭人猥亵的鸳鸯(杨守愚《鸳鸯》),有温顺柔弱,命运悲惨的童养媳(杨华的《薄命》),还有在钱权面前低声下气,献媚讨好,对刻薄狠毒,毫不体恤的娼楼鸨母(王诗琅《老婊头》)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19: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72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台湾   文学   文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