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心论》之四: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四纪冰川期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作用...

中国中心论》之四:青藏高原隆起和第四纪冰川期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作用的分析和探讨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四纪冰川期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作用的分析和探讨
文|黄饮冰
根据前面几篇文章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已经明确,在世界各地都有猿类的祖先。在人类产生前,与人类相似的生物——古猿已经大量繁衍后代,遍布亚、非、欧。分布于每一个地区的猿类都可能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物种——人类。
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直立行走是至关重要的。直立行走是手脚分工的基础,也是猿脑进化成人脑的基础,还是猿面进化成人面的基础。没有直立行走,猿就依然是猿,而不会进化成人。
引起古猿到人猿的变化,全球的条件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距今1200万年—500万年期间地球进入了极热期,引起地球表面的荒漠化,从而改变了一部分古猿的生活条件。所以古猿进化成人猿,在全球是同步的。
人猿获得了直立行走的性状,自此人和猿揖首相别。以后的关键环节就是猿脑进化成人脑了。
在人猿到猿人的变化期间,全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期。第四纪冰川期在全球是一样的。不一样在于,中国大西南青藏高原隆起了。
第四纪冰期的寒冻对人猿到猿人的进化是不利的,但中国大西南青藏高原的隆起造就了中国大西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生态条件,在这里形成了一块有利于人猿向猿人的变化持续下去的“冰期避难所”。其他的地方因为寒冻,人猿到猿人的变化停止了。意思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人猿冻死了,一种是人猿进化出了猿人,但猿人也冻死了。
其实这个冻死的理论依据也是非洲起源说的基础之一,我在这里利用一下而已。
本文专门讨论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第四纪冰川期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决定性影响和作用。各项知识都摆在那里,只是没有人去贯通罢了,我只起到一个贯通的作用。
中国地形图1
一、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貌的形成
(一)青藏高原未隆起之前,青藏高原本部及周边地区是平原地貌,有山、有水、有草原、有森林、也有小沙漠夹杂在草原中间
青藏高原未隆起之前,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中国大西南、中国大西北、青藏西外大陆、中南半岛等)是平原地貌,平原上是山林、草地、间杂沙漠、湖泊和河流,与非洲的地貌相似。
(二)青藏高原崛起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始,在距今200万到300万年的时间内一跃为世界屋脊
1、在二叠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始新世(约距今5300何其芳的资料万年~距今3650万年)晚期,青藏高原由北向南依次脱离海浸,最后全部变成了陆地。
2、始新世(约距今5300万年~距今3650万年)晚期~上新世(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2
58.8万年结束)末期是青藏高原夷平面发育时期,由于上新世末期的夷平面高度估计已经有几百米到一千米左右,此时期的青藏高原为原始高原。
3、在上新世(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258.8万年结束)末期以后,高原大幅度地强烈上升到3500ps1米~4000米,形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年龄要从上新世末期(距今300万年~200万年)算起。
(三)青藏高原隆起后,形成了现在的青藏高原本部及周边地貌
现在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5000米,是世界的第三极。处于青藏高原西缘的喜马拉雅山是极上之极。
1、滇黔高原、四川盆地、川东湘西鄂西山、四川盆地和两湖平原伴随着青藏高原隆起而形成
青藏高原隆起,形成了北高原(秦晋高原),南高原(滇黔高原)。
根据考古证据,在约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
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
在青藏高原隆起作用下,四川东部和鄂湘西部的山形成,四川和两湖平原成为两个被分割的盆地,即四川盆地、两湖盆地。
2、秦岭在距今80万年前后还没有现在高。距今80万年之后,秦岭成了南北分界线
遗传漂变考古中秦岭北的蓝田公王岭出土了四十余种动物化石,引人注目的是这一些动物化石中具有强烈的南方彩,如剑齿象与大熊猫及爪兽以及毛冠鹿、水鹿等。这就说明蓝田猿人所生活的秦岭北麓,在当时气候温暖与湿润,植被繁茂,林木丛生,很适合于原始人类繁衍和生息。此时期蓝田的温暖湿润的原因,是因为此时正好是第四纪冰川期内的一个间冰期。还说明,在此期间,秦岭还没有现在这么高,南方动物还可以越过秦岭。据此也可以推测,秦岭成为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时间是在距今80万年前后。
秦岭及大别山等山脉,对两湖平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因为有秦岭和大别山等的存在,
巨星影业减弱了北部寒流对两湖平原的侵袭,在冰川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第四纪冰川期的末期(距今20000年以后),两湖平原就开始了向稻作文明奋进的步伐。
3、青藏高原隆起后形成了三江源,发源出中华文明的三条母亲河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文明之河的发源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发展和兴盛打下了地理环境基础。青藏高原是中国水塔。
(四)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1、距今248万年前是青藏高原升高到足以影响全球气候的时间点
对中国黄土的研究表明,约248万年前黄土开始沉积,黄土的堆积反映了气候和地质环境的明显变化,故中国学界认为第四纪约开始于 248万年前。
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对于这一点没有人怀疑。那么为什么以前没有黄土堆积呢?原因只能落在青藏高原的隆起上,因为青藏高原逐渐隆起,在距今248万年前的某一个时间点,改变了风的方向,把黄土吹到了中国北部。
这个厉害的风是西北风。现在的沙尘暴也是这个西北风刮出来的。
从现在来看,中国接受不到从印度洋或更远的地方刮来的西风,中国的西风是近地西风,这个奇特的现象又只能归结于青藏高原的隆起。
那么在青藏高原隆起前,中国大地应该是盛行西风的。青藏高原隆起到距今248万年前的某一个时间点,其高度高到西风不能逾越,那么从印度洋(或更远的地方)吹来的西风,被青藏高原分割成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北走,一个是向南走,向北走的一支绕过青藏高原,又从西北角吹向了中国,形成了中国的西北风,这个风很强烈,往往引起沙尘暴,就是说,西北风拥有搬迁黄土的能力。中国的黄土高原就在西北风锲而不舍的劳作下形成了。
黄土堆积的时间点,当然就是中国第四纪开始的时间点,也是青藏高原最终形成的时间点。248万年也是青藏高原隆起到足以改变世界气候的起始时间点。
2青藏高原的作用——挡(阻)风屏,分风岭,热(冷)力泵
在青藏高原隆起到足以影响气流运动之后,青藏高原成了一个阻风屏,也成了一个分风岭,
改变了中国的季风方向。引发了影响南次大陆的起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起自中国西北的西北季风。
气候的彻底改变是在距今248万年前,青藏高原及青藏高原之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有力地阻挡了东、西风之交流。东风也好,西风也好越不过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在距今248万年前的某一个时刻开始,起自印度洋西南季风或更远的西风气流被青藏高原阻止了,中国大地上开始盛行强烈而寒冷的西北风。西北风吹来了黄土高原。中国本土的西风是近地西风。
青藏高原的热(冷)力泵作用。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天空气易热、热空气上升,产生气流上的拉升作用。冬天空气易冷、冷空气下压,产生气流上的压力作用。白天空气受热上升产生拉升作用,晚上空气易冷产生下压作用。青藏高原的热(冷)力泵作用对四川盆地极其不利。
青藏高原的隆起产生热(冷)力泵作用,却使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中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
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所以青藏高原的隆起主要影响的是气候,在气候上,把东西方之间的气流交流完全阻隔了。它彻底改变了我国以至于整个亚洲的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到非洲及世界的气候。
二、第四纪冰川期对人类进化的作用
冰川期显著特征是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强。第四纪冰川期还有一个个性特点是出现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即第四纪冰期分成若干个亚冰期,亚冰期之间是气温相对温暖的间冰期(温暖期)。
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灵敏度特异度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单摆回复力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这都是第四纪冰川期的遗迹。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4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5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青藏高原   中国   隆起   作用   形成   气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